達克峽谷大雪封山!印軍一個機械化師被凍慘,列城醫院人滿為患

2020-12-15 排頭觀察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9月20日報導,印度在邊界進行對峙的地區突然大雪封山,印軍一個機械化師被凍慘了,列城醫院已經人滿為患了。

自5月初印度在邊界地區挑起了衝突以來的幾個月,印度絲毫沒有撤兵的意思,還在不斷加強其在邊界地區的部署,印軍的參謀長甚至還強調印軍下定決心要在邊界地區過冬。目前,印度陸軍共編制有34個師,其中包括4個平原整編師18個步兵師、10個山地師、3裝甲師和2個炮兵師。而在對峙地區,印度編制了6個軍共13個師,一線部隊約為11個師外加2個裝甲旅,一線部隊中10個為山地步兵師。印度14軍下轄步兵3師和山地步兵8師,以及獨立步兵102旅、118旅、獨立裝甲254旅和軍屬炮兵旅等都部署在相應地區。此外,印軍在對峙地區總共有3個坦克團,約177輛坦克和120輛步戰車作為機動反擊兵力。為了進行回應,印度還出動了米格29戰機、蘇30戰機到相關地區進行部署,甚至還提前引進了6架陣風戰機部署到附近。為了保證這些士兵和裝備能夠熬過冬天,印度方面一直在搶時間往邊界地區運送物資。因為對峙地區海拔較高,進入冬季較早,一旦下雪封山,印度的物資就進不去了,印度不得不想盡所有辦法在大雪封路之前運完物資。

當地時間9月19日當天,相關媒體報導,幾天前對峙地區下起了雨夾雪,並且一直持續了數天,當地氣溫下降到零下14度左右。造成當地印軍機械化步兵師的大批士兵被凍傷。據悉這次出現凍傷的還是號稱印軍精銳中的精銳,是專門為在高原山地地區作戰打造的山地步兵,大量裝備了美俄等國的先進武器。此前,印度還為他們裝備了禦寒服裝、鞋靴、手套、頭盔和護目鏡等等。而當地除了14軍的軍屬醫院沒有任何的野戰醫院,印度方面沒有足夠的能力在第一時間對這些凍傷士兵進行救助,而且當地交通還不方便,運送這些士兵也是一個大難題。

這次,印軍在德桑平原的一個計劃師大量士兵被凍傷。而德桑的溫度才零下15度,還遠遠沒到最冷零下45度的時候。德桑是喀喇崑崙山脈的東側一塊面積不小的平地,其平均海拔在5000米以上,一到冬季其氣溫會下降到零下45度左右。如今還遠遠沒到最冷的時候,印軍已經出現大批被凍傷的人了,那到真正的寒冷來襲時,印軍很可能會挺不過去。

評論人士稱,喜馬拉雅山脈真的是異常的冷,風又極大,半夜帳篷多厚都頂不住,一下雪就更加倒黴,帳篷都可能會壓塌。這種地方一下雪就是2米以上。而印度在相關地區最近的城市是列城,這裡甚至還有印軍的軍事基地。目前,列城醫院已經人滿為患,大部分都是被凍得奄奄一息的印軍士兵。

相關焦點

  • 大雪封山後勤補給中斷,列城醫院人滿為患,印軍或要撐不住了
    因此考慮到在極端地區的駐軍需要,各國都有著相應的應對此類問題的後勤保障系統,印度從今年9月份開始的「後勤大作戰」,似乎就多少改變了人們對於印度後勤差的印象,但是大雪封山使得其後勤補給中斷,位於列城的後勤醫院也是人滿為患,印軍或許就要撐不住了。
  • 列城深夜降溫,數萬印軍困守壕溝:印軍空投上萬個煤油爐取暖
    據《印度防務新聞》網站,印度XIV軍團前後勤主管,退休的少將Amrit Pal Singh表示,現在在克什米爾相關地區,有近20萬印軍和支援人員。但是,這裡大部分都是支援和後勤人員,駐紮在拉達克山脈西面。如果真的在拉達克山脈東面部署那麼多人,印軍後勤保障根本無法支撐。
  • 大雪封山,印軍增援部隊抵達前線,指揮官驚呼:怎麼遍地狙擊手
    而與此同時,部署拉達克地區的印軍正面臨著大雪封山帶來的困擾,極寒天氣和短少補給帶來的問題根本沒有得到妥善解決,雖然已經有大批的印軍增援部隊陸續抵達前線,可是依舊無法緩解印度邊境線的壓力。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我新疆武警總隊機動第一支隊的野外拉練,在經過媒體報導之後引起了軍迷們的廣泛關注,而在媒體披露的影像資料中,一個小細節吸引了眾人的眼球。那就是在畫面中出現了不少狙擊手的身影。這意味著近些年我們無論是從裝備還是在編制上,都在著重培養優秀的狙擊手,這不僅符合我們邊防部隊的實際需求,而且也為打造精銳狙擊力量奠定了基礎。
  • 夜間寒冷印軍前沿戰壕大批士兵凍傷:疑似凍死士兵,被裝進睡袋抬走
    近期,拉達克地區開始降溫下雪,印軍每天都有凍傷。我們可以從動圖看到,印軍士兵從前沿的冰雪戰壕當中,又搬走了1名疑似凍死或者凍傷的印軍士兵。睡袋將凍傷士兵完全包裹住,再集體裝車。運往在列城的印度陸軍醫院。在夜間氣溫更低,在戰壕巡邏的印軍凍傷人數更多。
  • 印軍高官拍胸脯保證沒問題,但國會卻不信
    更麻煩的在於,拉達克冬季最嚴酷的時期還未開始——至少大雪尚未封山,印軍補給線還能維持。到了12月至1月,該地氣溫將下降至零下40度,幾米厚的積雪將封堵補給線,印軍士兵的生存將面臨更大挑戰。
  • 印軍向後方緊急求援,莫迪下令:不惜一切營救
    而印度此次允許本國部隊將武器和彈藥儲備水平從此前的10天擴充到至少15天,以此為印度部隊,尤其是駐紮在拉達克峽谷的印度軍隊「與中方和巴基斯坦的雙面戰爭」做好準備。與此同時,正是基於對進行15天高烈度戰爭的考量,印度正在對許多武器系統和彈藥予以授權(使用)。事實上,印度國防部隊一直在購買大量備件、武器、飛彈和系統,以有效打擊兩個對手(即中方和巴基斯坦)。
  • 印軍帳篷安裝煤爐子,冬季一萬個煙筒冒黑煙:一眼就知道印軍在哪
    可是印軍又主要居住在帳篷裡。因此,印軍開始在帳篷周圍壘砌石牆,以防止被大風摧毀帳篷。從照片看印軍帳篷是一種房屋模式的,看起來是防水材料,而且地面也有防水材料,為了取暖裡面還有爐子,煙筒直接從帳篷頂部伸出去。看起來帳篷不大,如果採用睡袋睡覺,再放上個人日用品和武器裝備,這麼一個帳篷,最多睡4-5個人。
  • 印度已經走投無路,大雪封山無法撤退,只能拿出十幾年前舊睡袋
    近日,隨著拉達克地區溫度進一步驟降,印軍對於保暖物資的需求越發迫切。尤其該地區早已大雪封山,即便軍印現在想撤退也無法安然撤出。無奈之下,印度竟然翻出了幾十年前的舊睡袋運往前線,希望能用於低海拔印軍的保暖問題。
  • 印軍到底咋回事兒?還有超20萬士兵不在崗,一次全部招回想幹啥?
    印度在邊境問題上一直採取著相當強硬的立場,如今高原上的天氣正在變冷,馬上就要到了大雪封山之時,結果印度不僅沒有研究如何撤軍,反而在9月份的時候,承認正在急招回13萬名士兵返回部隊,還要全部送上高原,讓人感覺,印度打算打大仗嗎?
  • 中印第六輪軍長級會談達成共識停止增兵,印軍卻換主帥,幾個意思
    目前該地區印軍已經有4個師的部隊部署,這意味著再增加一個師。另外,在拉達克還部署有印藏邊境警察部隊和阿薩姆步槍隊部隊,以及特種邊境警衛部隊(SFF),總共大約4.5萬人。其他的包括指揮司令部、後勤和運輸保障部隊的規模數據存在爭議,根據印度媒體此前的說法,印軍在拉達克地區總數超過20萬,如果加上按照戰爭設想動員的戰略預備隊,總數要超過35.5萬人。不過,印軍針對性採購的「抗極寒環境作戰綜合裝備」只有3.8萬套。因此,目前印軍後勤物資依然有很大的缺口,而且拉達克地區已經開始下雪,先不說夠不夠用,能否在封山前送到才是最大的問題。
  • 大雪封山,中印邊境會怎樣?唐代有小說稱,4萬士兵曾被凍成冰
    大雪封山,中印邊境會怎樣?唐代小說稱,曾有4萬士兵被凍成冰雕在崑崙山,有過這樣一句話:班公湖裡洗過澡,死人溝裡睡過覺,界山達坂撒過尿!是那些走過新藏線的老司機的流傳,言下之意是只要幹過這三件事,在崑崙山就算是英雄了。第一句和第二句好理解,第三句對沒有到過崑崙山的人來說,是有些難度的。
  • 美國口糧太貴,20萬印軍吃不起:印度進口防寒服1套1.2萬塊
    據《今日印度》網站消息,印度軍隊花費40億盧比,為在列城東部山區的3萬多印軍配備了特殊冬裝。這些特殊冬裝包括,加厚襪子,加厚褲子,特殊登山靴,雪地護目鏡,面罩,登山背包,三層雪地夾克,還有防寒服等等。折合1800美元一套(折合人民幣12600塊)。
  • 邊境印軍終於攤上大事了,對手亮出最強轟炸機,3萬人成甕中之鱉
    ,這比大雪封山還要可怕。,尤其是進入下半年,高原地區開始逐漸降溫,寒冷的冬季即將到來,大規模增兵讓邊境軍隊所需的各類物資相比於往年而言至少增加了一倍,而且該地區一般從九月或者十月份就開始降雪,屆時大雪將會封鎖周圍進出的所有道路,如果軍隊想要在這裡過冬就必須趕在大雪來臨前準備好所有物資,這讓印軍後勤部隊的壓力倍增。
  • 別再被忽悠了,印軍有暖爐還睡席夢思
    然而,這並不是最慘的,多家外媒報導,印度駐紮在邊境地區的大批軍隊因為禦寒物資短缺,如果還不撤軍很有可能被凍成「冰雕」,事實真的如此嗎? 別再被忽悠了,印軍有暖爐還睡席夢思 據了解,印軍駐紮位置很多都位於高原地區,氣候本就寒冷,大雪過後,溫度更是下降至零下四十度左右,印度軍方急需大量禦寒物資
  • 中印邊境20萬印軍休想撐到過年!
    天氣轉涼,部署在中印邊境地區的印軍開始儲備過冬物資了。但目前由於出現了嚴重的問題,不僅物資極其短缺,冬裝的質量也成問題,而身處高海拔雪山地區卻缺乏棉靴、護目鏡和睡袋,印軍部隊士兵不得不去外圍「回收」二手雪地靴。
  • 印軍在邊境部署「駱駝」,我軍用無人機給戰士們送外賣,氣不氣?
    不過和印軍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解放軍在整個喀喇崑崙山脈的所有前沿哨所已經開始推行無人機"送餐",以確保每一位戰士都能定時吃上熱乎飯菜。(印度國防研究與發展組織(DRDO)飼養的雙峰駱駝,印軍計劃用這些駱駝來運送補給)動物作為士兵參與人類的戰爭其實古已有之。
  • 駐守高原印軍後撤人員和重型裝備,俄:開春將捲土重來
    這是印度政府一些人員制定錯誤政策導致,現在印軍需要吸取教訓,繼續對抗下去沒有任何好處。自5月以來,印度在這個地方增派了3個師,以及T-72坦克,T-90S坦克,彈道飛彈和榴彈炮等重型武器。再加上北半球的冬天即將來臨,印度的武器裝備和後勤補給都比不上對方。雖然印度向美國訂購了大批防寒物資,但是這些物資根本就不夠用,而且還有大量是劣質產品。
  • 班公湖果然是幌子,印軍驚呼:這才是真正目的
    印度軍方稱,雖然當前與鄰國在拉達克地區發生持續對峙,但是考慮到局勢相對比較穩定,印軍打算抽調部分軍隊前往印巴實控線附近。印度軍隊正在考慮將其部分戰鬥部署轉變為雙重任務,從班公湖撤離大批士兵增援克什米爾。印度軍隊稱,班公湖地區的局勢相對比較穩定,但是在印巴前線的局勢更加的緊張。印軍希望班公湖地區部署的軍隊能夠執行雙重任務,也就是說中印和中巴前線哪個方向的局勢緊張就部署到哪個方向上。
  • 印度蛙人特種兵抵達邊境,大雪封山,湖泊結冰,蛙人何用?
    拉達克邊境地區居然來了蛙人特種部隊,據印度媒體報導,在印度防長視察邊境部隊戰備情況時,印軍向辛格展示了蛙人特種兵裝備。據悉,蛙人特種兵隸屬於印度海軍突擊隊,每位成員都是潛水高手,都具有傘降和作戰潛水員的資格證書。在蛙人特種兵裝備方面,印度的特戰潛航器,可以搭載2名蛙人特種兵,可以運載80公斤各式裝備,續航裡程大概5海裡。
  • 1987年中印桑多河衝突:我軍深夜發現印軍,1個連打敗1個營
    在高山地區從12月一直到第2年4月,一般都是大雪封山時期。因此,在5月大雪封山結束以後,都會進行例行的巡邏,檢查重點目標,對重點地段和關隘進行監控。發現,印軍在制高點部署了1個加強排,在後面500米位置,還有1個排。因此,判斷,印軍兵力不低於1個連,在後面肯定還有迫擊炮和重機槍力量。同時在縱深,大概率還有印軍後續部隊,甚至是炮兵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