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期待的解析品酒詞又來啦,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葡萄酒裡出現的西式糕點,溼紙板,果子露,無花果的風味是怎麼來的。正在學習WSET三級和四級的同學,不妨結合英文原文,學習怎麼在考試中運用這些品酒詞。
西式糕點
儘管西式糕點千變萬化,但麵粉和黃油是大多西式糕點主要的原材料。在品酒詞中出現的西式糕點風味,多指甜味糕點,像牛角包,水果派或是果撻的味道。
這一類風味的產生大多源自與酒泥的接觸。如果一款葡萄酒經歷了較長時間的酒泥陳年或攪桶(btonnage),酒中的糕點風味會更為明顯。
酒泥陳年的原理來自於酵母的分解——也就是死去的酵母被酶所分解的過程。不少葡萄酒都會帶有酒泥的味道——比如波爾多和勃艮第。香檳和西班牙這類起泡酒也會帶有糕點風味。
典型葡萄酒:
Veuve Clicquot Ponsardin, Reserve,Champagne, France, 1993
Lacourte-Godbillon, Brut Nature 1er Cru,Champagne NV
Llopart, Rosé Brut, Cava 2014
來自波爾多佩薩克·裡奧良產區的2014年份Clos Marsalette便是經典的長相思和賽美蓉混釀,在經歷了9個月的酒泥陳年後,展現出「美味的奶油蛋糕和牛角包的風味。」
在酒泥的風味譜中,西式糕點(pastry)的甜度低於餅乾(biscuit),高於吐司和麵包(toast and bread)。並且,由於西式糕點帶有大量黃油,Pastry這個詞也同時用以描述濃鬱柔和的口感。
有的紅葡萄酒會帶有如西式糕點般的口感,尤其是頂級勃艮第紅酒。獲得了95分高分的2014年份Camille Giroud 「Chambertin Grand Cru」便帶有明顯的西式糕點特色——「如絲綢般的柔和口感」。
2014年份的Domaine Alain Hudelot-Nollat 「Les Petits Vougeots」 Vougeot 1er Cru (94分)也被評論家們稱讚為 「柔和,富有層次,以西式糕點風味收尾」。
溼紙板
如果你在葡萄酒中嗅到一點溼紙板味,那麼你的酒很有可能出問題了。溼紙板是酒塞汙染的典型風味之一。儘管酒塞製作商們在努力降低酒塞受到汙染的機率,但酒塞汙染依然是如今常見的葡萄酒問題之一。
葡萄酒大師Beverley Blanning表示:「當酒塞受到汙染時,便會給酒帶來令人不悅的溼紙板味。」。
她在2011年給Decanter雜誌撰寫的文章中也提到:「這種風味的來源是2,4,6-三氯茴香醚(通常簡稱為TCA),當含量達到十億分之四時便能被人類感知」
儘管TCA會給酒帶來不愉悅的風味,但沒有資料顯示會給飲用者的身體帶來直接的傷害。
儘管溼紙板風味是典型的TCA風味,但當含量很低時,我們並不一定能察覺,只會覺得酒缺乏果香並帶有一點黴味。
從酒莊到餐桌,TCA可以在任何一個環節產生。如果你在外用餐時感到自己點的酒受到TCA汙染,可以像餐廳提出換一瓶酒。如果你不太確定,那就不妨多試兩口來幫助判斷。
Blanning 表示:「釀酒的各個環節都有可能讓酒遭受到TCA感染,包括橡木桶,送料車以及酒莊使用的清潔劑。」
果子露
果子露在不同的國家有著不同的呈現形式。在英國,果子露可以是粉末狀,夾心糖或是被米紙包起來的糖果。在早期,人們會用果子露加水,做成帶有泡泡的飲料。
但在美國,果汁露(sherbet)則是用水果和奶油做成的冰糕(果子露在美國有時被寫作「sherbert」)。
英式果子露是我們今天探討的風味。果子露以高酸的綠色水果(蘋果酸)和柑橘類水果(檸檬酸)風味為主。因此在品酒詞中,果子露主要用於描述乾白葡萄酒。
產自義大利卡拉布裡亞(Calabria)Cirò產區的2012年份Librandi使用100%格雷克(Greco)釀造,酒中帶有三種高酸度的水果風味:「讓人為之一振的柑橘,梨子糖和蘋果果子露風味」。
維內圖產區的索阿維(Soave)葡萄酒,西班牙下海灣產區用阿芭瑞諾(Albarios)來釀造的幹白以及產自澳洲伊登谷的雷司令也經常會帶有果子露的風味。
典型葡萄酒:
Franchetto, La Capelina, Soave 2011
Santiago Roma, Selección, Rías Baixas 2014
Thorn-Clarke, Eden Trail, Eden Valley 2014
英國果子露有時是氣泡飲料,因此,也會被用在描述來自涼爽產區的幹型起泡酒——融合了泡泡的口感以及高酸度的果味。這一類起泡酒包括英國起泡酒,義大利普羅塞柯(Prosecco),法國傳統法起泡酒(crémant)以及香檳。
典型葡萄酒:
Nyetimber, Sussex 2006
Mionetto, Prosecco Valdobbiadene Superioredi Cartizze NV
Langlois-Chteau, Crémant de Loire NV
Henri Delattre, Champagne NV
無花果
傳說人類開始種植的第一種植物便是無花果。土耳其、印度以及許多地中海周邊國家都被認為是無花果的發源地。從基因上來看,無花果屬於桑科植物,根據品類的不同,會以樹木或灌木的形式呈現。其果肉軟糯甜美,讓人們愛不釋口。
無花果可以直接食用外或做成無花果乾。無花果乾去掉了果肉中多餘的水分,吃起來不僅更甜且更有嚼勁。品酒詞中的無花果風味多指無花果乾,其他會被用於描述葡萄酒風味的果乾種類還包括棗幹,梅子幹和葡萄乾。
果乾不僅糖分頗高,還帶有一點泥土氣息,因此像無花果乾經常會用於描述飽滿酒體的紅葡萄酒或是加強酒。
都來自葡萄牙阿連特茹(Alentejano)產區的2013 Herdade de Malhadinha Nova 「Matilde」以及2014 JP Ramos「Marquês de Borba」,便有無花果和香料混合的香氣。另外使用了普裡米蒂沃(Primitivo)葡萄來釀造的義大利南部葡萄酒也有類似的風味。來自普利亞(Puglia)的薩倫託(Salento)子產區2014 Masseria Metrano有著混合了無花果,咖啡和苦味香料的混合風味。
在加強酒中,茶色波特以及陳年的馬德拉(如HMVerdelho)也會出現無花果乾的風味。PX雪莉酒(如Bodegas Rey Fernando de Castilla, Antique Pedro Ximénez NV)也有類似的風味。
Decanter雜誌專欄作家Jane Anson在《何為過早氧化》一文中指出,無花果乾風味的出現有可能是葡萄酒開始出現氧化的徵兆。
「儘管果乾風味,如梅子幹和無花果乾,是阿馬羅內(Amarone)或波特酒的典型風味之一,但如果這些風味出現在年輕幹紅中,便意味著紅葡萄酒提前進入成熟階段,這並不是一個好現象。」
同時她指出,如果那些本身抗壓性較弱的葡萄品種釀出來的酒出現了像無花果的果乾風味,那我們可要當心了。
「有的乾紅葡萄酒,像來自杜羅河谷和朗格多克的葡萄酒儘管在年輕時便自帶果乾風味,但葡萄本身的高酸和較強的抗熱性能很好對抗這個問題。」
本文內容由深圳駿騰酒業整理髮布,內容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