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連載之12-《邶風*靜女》

2020-12-22 T小二熱點解說

靜:安詳。姝:美好貌。俟:等待。城隅:城上的角樓。愛:通「薆」,隱蔽。薆而:猶「薆然」。那女子躲在暗角落裡,使她的愛人一下子找不著她,所以他覺得薆然不見。搔首踟躕:用手撓頭,同時猶豫不進,這是焦急和惶惑的表現。孌:與「姝」同義。貽:贈送。彤:紅色。彤管:塗紅的管子,未詳何物,或許就是管笛的管。煒:鮮明貌。說懌:心喜。女:通「汝」。這裡指彤管。牧:野外放牧牛羊的地方。歸:通「饋」,贈貽。荑:初生的茅。彼女從野外採來作為贈品,和彤管同是結恩情的表記。洵:誠然,確實。洵美且異:確實是好看而且出奇。 「匪女」兩句是說並非這柔荑本身有何好處,因為是美人所贈,所以才覺得它美麗。「汝」指荑,但意思兼包彤管在內。

第一章是即時的場景:有一位閒雅而又美麗的姑娘,與小夥子約好在城牆角落會面,他早早趕到約會地點,急不可耐地張望著,卻被樹木房舍之類東西擋住了視線,於是只能抓耳撓腮,一籌莫展,徘徊原地。「愛而不見,搔首踟躕」雖描寫的是人物外在的動作,卻極具特徵性,很好地刻畫了人物的內在心理,栩栩如生地塑造出一位戀慕至深、如痴如醉的有情人形象。

第二、第三兩章,從辭意的遞進來看,應當是那位痴情的小夥子在城隅等候他的心上人時的回憶,也就是說,「貽我彤管」、「自牧歸荑」之事是倒敘的。在章與章的聯繫上,第二章首句「靜女其孌」與第一章首句「靜女其姝」僅一字不同,次句頭兩字「貽我」與「俟我」結構也相似,因此兩章多少有一種重章疊句的趨向,有一定的勻稱感,但由於這兩章的後兩句語言結構與意義均無相近之處,且第一章還有五字句,這種重章疊句的趨向便被扼制,使之成為一種佯似。這樣的結構代表了《詩經》中一種介於整齊的重章疊句體與互無重複的分章體之間的特殊類型,似乎反映出合樂歌詞由簡單到複雜的過渡歷程。

相關焦點

  • 詩經·邶風·靜女
    靜女其姝,俟我於城隅。愛而不見,搔首踟躕。靜女其孌,貽我彤管。彤管有煒,說懌女美。自牧歸荑,洵美且異。匪女之為美,美人之貽。注釋:靜女:文靜的姑娘。姝:美麗。俟(sì):等待。城隅:城角隱僻處。一說城上角樓。
  • 女孩詩經起名:有文採典故的女孩名字大全!
    3、如風:出自《詩經·蕩之什·烝民》「吉甫作誦,穆如清風。」4、惠然:出自《詩經·邶風·終風》「終風且霾,惠然肯來。」5、舜華:出自《詩經·有女同車》「有女同車,顏如舜華,將翱將翔,佩玉瓊琚。」6、霏霏:出自《詩經·鹿鳴之什·採薇》「今我來思,雨雪霏霏。」7、純熙:出自《詩經·周頌·酌》「時純熙矣,是用大介。」8、靜言:出自《詩經·邶風·柏舟》中「心之憂矣,如匪浣衣。靜言思之,不能奮飛。」
  • 《詩經·邶風·式微》
    衛詩雖然存在三個衛武公到衛文公時代的大循環,但是《邶風》、《鄘風》、《衛風》的劃分原則卻是按照衛文公的成長階段劃分。所以《鄘風》中沒有衛武公、衛莊公時期的詩風。 衛武公領銜的三個循環也反映了衛武公三個成長階段的德風,《邶風》中《柏舟》、《綠衣》、《燕燕》、《日月》、《終風》為第一個階段,反映了年少時期衛武公的德風;《邶風》中《谷風》、《式微》為第二個階段,反映創業階段衛武公的德風;《衛風》中《淇澳》為第三階段,反映了衛武公一生大成,民不能忘的德風。
  • 詩經: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測測你的古風名字
    ——《詩經·秦風·終南》釋義:面色紅潤有光澤,真是我的好君子。伊湄所謂伊人,在水之湄。——《詩經·秦風·蒹葭》釋義:我所思念的心上人,她(他)在河的那一邊。鍾樂窈窕淑女,鐘鼓樂之。——《詩經·周南·關雎》釋義:美麗善良好姑娘,敲鐘打鼓逗她樂。燕飛、燕羽燕燕於飛,差池其羽。
  • 張寧《詩經·邶風·擊鼓》賞析
    我是華門弟子張寧,很高興能和大家繼續一起來學習《詩經》。上一周我們一起學習了《詩經·邶風·終風》,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詩經·邶風·擊鼓》。在學習這首詩的時候我就特別想問大家一個問題,您是什麼時候以什麼樣的方式開始接觸到《詩經》或者開始喜歡《詩經》的,我自己就是從這一首詩開始喜歡上《詩經》的,說來我並不是因為小時候教材上學到的《詩經》,也不是我拿到手的任何一本《詩經》讓我深深喜歡上他的,而是當年在看張愛玲《傾城之戀》當讀到「死生契闊,與子成說。
  • 男寶寶女寶寶起名:詩經超凡脫俗的寶寶名字,真的很美
    孔子在周朝3000多篇歌謠中,取精華305篇,將其編定到一起,就成了中國第一部詩歌典籍《詩經》,滋養了華夏文學3000多年。一、《詩經》中超凡脫俗的寶寶名字1. 淑慎出自《詩經·邶風·燕燕》「終溫且惠,淑慎其身」。
  • 詩經名句:33句自成風流千古絕唱,句句精華
    ---《詩經·鄭風·子衿》人而無儀,不死何為! ---《詩經,鏞風·相鼠》靜女其姝,俟我於城隅。愛而不見,搔首踟躕。 ---《詩經·邶風·靜女》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詩經·小雅·採薇》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詩經·小雅·鹿鳴》嚶其鳴矣,求其友聲。
  • 【名篇欣賞】介紹詩經《蒹葭》、《靜女》
    至西漢武帝時,此書被尊為儒家經典,始稱《詩經》,成為《五經》之一,並沿用至今。詩經在內容上分為《風》、《雅》、《頌》三個部分。《風》是周代各地的歌謠;《雅》是周人的正聲雅樂,又分《小雅》和《大雅》;《頌》是周王庭和貴族宗廟祭祀的樂歌,又分為《周頌》、《魯頌》和《商頌》。 詩經中的《蒹葭》已選入部編教材《語文》八年級下冊。
  • 【國學常識】《詩經》取名
    今人多有數典忘祖的傾向,外國語大學遍布全國,卻不曾聽說有一個國學學院(據說有還是有的,不過都相當低調)。取名的時候,終於想到祖宗了,於是臨時抱佛腳的不在少數。 1、蓁蓁(音真)。《周南•桃夭》:「桃之夭夭,其葉蓁蓁」。蓁蓁,茂盛貌。 2、燕飛。《邶風•燕燕》:「燕燕於飛,差池其羽」。 3、淑慎。
  • 那些來自詩經楚辭中的唯美名字 第一集
    3、呦呦 《詩經·小雅·鹿鳴》:「呦呦鹿鳴,食野之蒿」。 4、思成 《詩經·商頌·那》:「湯孫奏假,綏我思成」。成,成就之意。 5、蓁蓁 《周南·桃夭》:「桃之夭夭,其葉蓁蓁」。
  • 詩經·邶風·泉水_朗讀、注音、翻譯及賞析
    詩經·泉水詩經·國風·邶風·泉水原文毖[1]彼泉水,亦流於淇[2]。孌[5]彼諸姬[6],聊[7]與之謀。出宿[8]於泲[9],飲餞[10]於禰[11]。女子有行[12],遠父母兄弟。問我諸姑[13],遂及伯姊[14]。出宿於幹[15],飲餞於言[16]。
  • EXCEL幫你用詩經的美文,取一個寓意優雅的名字
    ——提取:淑,在詩經中帶有「善,好」的寓意,體現出女孩子氣質特點,意指善良、有修養、美麗。《蒹葭》「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提取:伊,以「伊」入名既延伸單字的寓意,又保留了詩句的含義。靈動優雅,映襯出女孩子的聰明與優雅。《靜女》「靜女其姝,俟我於城隅。」
  • 詩經·邶風·北門_朗讀、注音、翻譯及賞析
    詩經·北門詩經·國風·邶風·北門原文出自北門,憂心殷殷[1]。終窶[2]且貧,莫知我艱。已焉哉[3],天實為之,謂之何哉!王事[4]適[5]我,政事一[6]埤益[7]我。我入自外,室人[8]交遍[9]謫[10]我。已焉哉,天實為之,謂之何哉!王事敦[11]我,政事一埤遺[12]我。
  • 楚辭詩經中唯美的女孩名字,古詩女孩名字大全!
    05、——靜姝《邶風·靜女》:「靜女其姝,俟我於城隅」。06、——煒彤《邶風·靜女》:「彤管有煒,說懌女美」。彤:紅色。煒:光彩。07、——洵美《邶風·靜女》:「自牧歸荑,洵美且異」。洵美就是很美的意思。《鄭風·叔于田》:「洵美且仁」、「洵美且好」。
  • 怎麼看待《詩經》裡描寫戀愛生活的詩?
    本文來自:百度知道日報古代將《詩經》列為淫詩的聲稱是以孔子的話為依據,因為孔子曾說:「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論語·為證篇》),這是他對《詩經》的總的評價。那麼,怎麼看待《詩經》裡描寫戀愛生活的詩?我們以《詩經?邶風?靜女》為例。靜女其姝,俟我於城隅。愛而不見,搔首踟躕。靜女其孌,貽我彤管。彤管有煒,說懌女美。自牧歸荑,洵美且異。匪女之為美,美人之貽。——《詩經?邶風?靜女》太陽還未落山,黃昏的晚霞中,他就呆在東門的城腳邊等她,那個女孩子怎麼還不來呢?
  • 詩經取名
    筆者不才,對於開頭提到的四本書也略有涉獵,通讀下來,詩經和楚辭適合取名的更多一些——古人多是單名,現在人口多,單名易重複,最好取雙名——特整理於此。本文寫詩經,以女名為主,因為過於古典,現在看來可能土裡土氣的><。1、蓁蓁(音真)。《周南·桃夭》:「桃之夭夭,其葉蓁蓁」。蓁蓁,茂盛貌。2、燕飛。《邶風·燕燕》:「燕燕於飛,差池其羽」。
  • 詩經·邶風·旄丘_朗讀、注音、翻譯及賞析
    詩經·旄丘詩經·國風·邶風·旄丘原文旄丘[1]之葛[2]兮,何誕[3]之節[4]兮?瑣兮尾兮[12],流離之子。叔兮伯兮,褎[13]如充耳[14]。旄丘朗讀旄丘注釋及注音[1]旄〔máo〕丘:前高后低的山丘。
  • 詩經中的《邶風·新臺》,告訴你什麼才是世界上最噁心的事情
    下面我們來品讀詩經中的《邶風·新臺》,告訴你什麼才是世界上最噁心的事情。新臺有泚,河水瀰瀰,燕婉之求,籧篨不鮮。新臺有灑,河水浼浼,燕婉之求,籧篨不殄。漁網之設,鴻則離之,燕婉之求,得此戚施。——《詩經·邶風·新臺》注釋:①新臺:衛宣公為納宣姜所築的新宮臺。②泚(cǐ):鮮明的樣子。
  • 古人取名:女詩經,男楚辭,文論語,武周易
    今人多有數典忘祖的傾向,外國語大學遍布全國,卻不曾聽說有一個國學學院(據說有還是有的,不過都相當低調)。取名的時候,終於想到祖宗了,於是臨時抱佛腳的不在少數。  筆者不才,對於開頭提到的四本書也略有涉獵,通讀下來,詩經和楚辭適合取名的更多一些——古人多是單名,現在人口多,單名易重複,最好取雙名——特整理於此。  1、蓁蓁(音真)。《周南·桃夭》:「桃之夭夭,其葉蓁蓁」。
  • 詩經中收錄進新版高中語文教材的一首詩,不妨先睹為快
    《詩經·邶風·靜女》入選於語文教材上冊的古詩詞誦讀部分。說起古詩詞,我們有很多人喜歡,有很多人並不太感興趣,但對於這些反映優秀的中華傳統文化的名篇能夠更多地出現在教科書中,我是舉雙手贊成的。如果沒有這些優秀的作品,我們的文化傳承將無法延續,而所謂的「革新」同樣無以為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