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篇欣賞】介紹詩經《蒹葭》、《靜女》

2021-02-07 小尕苗圃

點擊上方藍色字 「小尕苗圃」關注我們

《小尕苗圃》關注孩子成長,引領孩子走向正確方向。推送中小學生作文,兼推其它作品。歡迎賜稿!來稿文體不限,內容、風格不限。

【編者按】古人云:「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反覆閱讀一些名家名篇,有助於真正領會書中要義。欣賞名篇,是一種精神享受,還可從中汲取豐富營養,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我們精選一系列短文名篇,陸續推出,方便大家閒暇時,利用手機來閱讀。

 

《詩經》是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是中國古代詩歌的開端。《詩經》內容豐富,反映了勞動與愛情、戰爭與徭役、壓迫與反抗、風俗與婚姻、祭祖與宴會,甚至天象、地貌、動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會生活的一面鏡子。

 

《詩經》的作者佚名,絕大部分已經無法考證,傳為尹吉甫採集、孔子編訂,收集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前11世紀至前6世紀)的詩歌,共311篇,在先秦時期稱為《詩》,或取其整數稱《詩三百》。

 

孔子曾概括《詩》的宗旨為「無邪」,並教育弟子讀《詩》以作為立言、立行的標準。先秦諸子中,引用《詩》者頗多,如孟子、荀子、墨子、莊子、韓非子等人在說理論證時,多引述《詩》中的句子以增強說服力。

 

至西漢武帝時,此書被尊為儒家經典,始稱《詩經》,成為《五經》之一,並沿用至今。詩經在內容上分為《風》、《雅》、《頌》三個部分。《風》是周代各地的歌謠;《雅》是周人的正聲雅樂,又分《小雅》和《大雅》;《頌》是周王庭和貴族宗廟祭祀的樂歌,又分為《周頌》、《魯頌》和《商頌》。

 

詩經中的《蒹葭》已選入部編教材《語文》八年級下冊。為幫助廣大中學生和詩歌愛好者深入了解詩經,本輯特推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閱讀和欣賞》節目製作的音頻資料,《介紹詩經——靜女、蒹葭》,由楚斌潔撰稿,張越播講。值得收藏,用心聆聽,慢慢領會。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遊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遊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採採,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遊從之,宛在水中沚。

河邊蘆葦青蒼蒼,秋深露水結成霜。意中之人在何處?就在河水那一方。逆著流水去找她,道路險阻又太長。順著流水去找她,仿佛在那水中央。

河邊蘆葦密又繁,清晨露水未曾幹。意中之人在何處?就在河岸那一邊。逆著流水去找她,道路險阻攀登難。順著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灘。

河邊蘆葦密稠稠,早晨露水未全收。意中之人在何處?就在水邊那一頭。逆著流水去找她,道路險阻曲難求。順著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洲。

靜女其姝,俟我於城隅。愛而不見,搔首踟躕。

靜女其孌,貽我彤管。彤管有煒,說懌女美。

自牧歸荑,洵美且異。匪女之為美,美人之貽。

 

嫻靜姑娘真漂亮,約我等在城角旁。視線遮蔽看不見,搔頭徘徊心緊張。

嫻靜姑娘真嬌豔,送我新筆紅筆管。鮮紅筆管有光彩,愛她姑娘好容顏。

遠自郊野贈柔荑,誠然美好又珍異。不是荑草長得美,美人相贈厚情意。

----  END  ----

版權聲明:圖文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責編

投稿信箱:253038305@qq.com(歡迎賜稿)

責任編輯:舟行岸移 微信 weixinzxay 

請點下方  藍色字體,回顧往期文章

【人在旅途】上「七二一工人大學」 / 文:舟行岸移

【往事悠悠】我當過彈花匠學徒 / 文:舟行岸移

【考場作文】跌倒讓我成長 / 初三考生:小雨

【聊作文】開門見山作文升格 / 文:舟行岸移

請點個「在看」,給予鼓勵哦 

相關焦點

  • 《詩經》之《蒹葭》譯註
    《蒹葭》出自《詩經·國風·秦風》,是《詩經》中運用起興手法的典型詩作代表。《蒹葭》結構完整、音律流暢、意境蘊藉,是《詩經》中廣為傳誦的名篇。
  • 詩經 蒹葭
    「所謂伊人」的「伊人」指的不僅是一個美麗的女子蒹葭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遊從之,宛在水中坻。蒹葭採採,白露未已。
  • 《詩經》中英文誦讀——《蒹葭》
    在過去近二十年的時間裡,我的職業是口譯和一名頒發國際英語教師證書的教師培訓師,因此向全世界不同國家的外國人介紹中國文化和中國方式也是我生活的一部分。我常被外國友人問到一系列諸如此類的問題:「你認為中國文化中最偉大的部分是什麼?」「你是怎麼知道中國文明五千年前就存在?」
  • 詩經·邶風·靜女
    靜女其姝,俟我於城隅。愛而不見,搔首踟躕。靜女其孌,貽我彤管。彤管有煒,說懌女美。自牧歸荑,洵美且異。匪女之為美,美人之貽。注釋:靜女:文靜的姑娘。姝:美麗。俟(sì):等待。城隅:城角隱僻處。一說城上角樓。
  • 詩經中的植物之蒹葭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遊從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遊從之,宛在水中坻。蒹葭採採,白露未已。這是出自《詩經·國風·秦風》裡的古詩《蒹葭》,那麼詩中不斷提到的蒹葭是什麼呢?「蒹者,薕;葭,蘆也。」這是《毛傳》中對蒹葭的解釋,《本草綱目》中也說「葦之初生曰葭,未秀曰蘆,長成曰葦。 葦者,偉大也,蘆者,色盧黑也,葭者,嘉美也。」
  • 寒假預習 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第12課《<詩經>兩首》同步練習及參考答案
    《詩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收錄了從西周到春秋時期的詩歌305篇,也稱「詩三百」,分為風、雅、頌三個部分,表現手法有賦、比、興三種。4.名篇名句默寫。(1)《關雎》中統攝全詩的句子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 《詩經》名篇引家長質疑,要求從課本中刪除,理由:怕孩子早戀
    因此古代詩詞歌賦中的名篇,也是各年級語文課本中必不可少的。 在我國古代的詩歌體系中,《詩經》是絕對無法忽視的存在。作為我國古代詩歌的開端和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詩經》收錄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311首的詩歌,故而也稱《詩三百》。
  • 2020寒假語文學習《詩經》二首 蒹葭
    上一節「女」字拼音描述:「NV」為電腦輸入用。本節末尾有本節課本內容截圖,可以對照學習。《詩經》並對關雎進行了基礎性學習,本節我們將走進《詩經》二首的第二篇:蒹葭選擇C階同學按照注音版抄寫一份並背誦即可(只寫原文,不寫翻譯)選
  • 寒假預習 人教部編版八年級語文下冊 第12課《詩經》二首 同步練習及參考答案
    《詩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收錄了從西周到春秋時期的詩歌305篇,也稱「詩三百」,分為風、雅、頌三個部分,表現手法有賦、比、興三種。4.名篇名句默寫。(1)《關雎》中統攝全詩的句子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 【阿磊麻辣課堂】看麗中學子如何改寫經典——《詩經·靜女》
    前些日子我們在語文課上感受了《詩經》的魅力,在老師們的悉心指導下,同學們也開始試著走進《詩經》的世界——大家開始用自己的方式改寫《詩經•靜女》。在欣賞同學們的傑作之前,先讓我們來感受一下原文的魅力:靜女靜女其姝,俟我於城隅。愛而不見,搔首踟躕。靜女其孌,貽我彤管。彤管有煒,說懌女美。自牧歸荑,洵美且異。匪女之為美,美人之貽。
  • 你聽過用粵語唱的《蒹葭》嗎?
    你聽過用粵語唱的《詩經》嗎?11月13日晚,「嶺南女聲——中外合唱作品音樂會」在國家大劇院舉行,星海音樂學院嶺南女聲合唱團與青年歌唱家馮珊珊合作,唱響粵語古詩詞音樂作品《蒹葭》。嶺南風情、南國音韻,濃縮在這首3分鐘的音樂裡。演出結束後,青年歌唱家、星海音樂學院副教授馮珊珊接受了記者的採訪。
  • 流沙河《詩經點醒》第三講:《漢廣》《蒹葭》
    我講的總題目是《詩經點醒》。所謂「點醒」,就是一首詩究竟是怎麼一回事,把它打明叫響,究竟這首詩說的啥,叫「點醒」。因此詩裡的每個字我就用不著再詳細去講解了,書上有。今天我們開始第二講,這次講兩首詩,第一首在《周南》裡面,叫《漢廣》,第二首在《秦風》裡面,叫《蒹葭》。
  • 原來好多名人取名都來自楚辭、詩經。古人取名女詩經,男楚辭
    所以囉囉嗦嗦這麼多,只是想從另外的一些視角來介紹介紹,哪怕給大家只增加一點點興趣,閒暇去翻閱一小段章落,那也是極好的。不求一日殺死老將軍,只求日拱一卒。凡走過必留下痕跡。接下來步入正題哈。在欣賞過美顏之後,我當時就被她的名字吸引住了。「靜姝」,多麼美妙啊,聽著就有種古韻之風,編劇真有才。後來一查才知道,原來是有出處的。「靜女其姝,俟我於城隅。愛而不見,搔首踟躕。」——《詩經》我再一查,原來好多名人的名字都是有出處的。
  • 詩經裡可待「開發」的「芳名」!
    那麼接下來我要向大家介紹的《詩經》裡出現的芳名會不會合大多數人的口味呢?一起來欣賞一下吧!1.舒窈。它出自《陳風 月出》。原文是: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糾兮,勞心悄兮。舒:步態輕盈,從容嫻雅 ;窈:文靜而美好。兩個合在一起就表示女子步態輕盈,嫻雅美好。怎麼樣,撩動你的心了嗎!2.薈蔚。它出自《曹風 候人》。
  • 【12《詩經》二首-蒹葭】課文朗讀+注釋+翻譯
    點擊上方的「彭波語文工作室」馬上關注公眾號■■■■■九年級語文下冊12《詩經
  • 詩經裡最難忘記的愛情詩句,每一句都讓平靜的心海掀起波瀾
    無論什麼時代,《詩經》裡的詩句幾乎都是被詩人引用非常多的,不說其他,單說最近我們一直介紹的以五言詩為主的樂府詩,被引用的情況幾乎貫穿了整個魏晉六朝時期。這裡就舉一個例子,《古詩十九首》之《東城高且長》中有「晨風懷苦心,蟋蟀傷侷促」兩句,一下子就化用了《詩經》中的兩首詩的句子。
  • 詩經名句:33句自成風流千古絕唱,句句精華
    ---《詩經·周南·關雎》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詩經·秦風·蒹葭》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詩經·衛風·氓》---《詩經·衛風·淇奧》風雨入會,雞鳴不已。 ---《詩經·鄭風·風雨》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詩經·鄭風·子衿》人而無儀,不死何為! ---《詩經,鏞風·相鼠》靜女其姝,俟我於城隅。愛而不見,搔首踟躕。 ---《詩經·邶風·靜女》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 《詩經》中意境最美的相思詩,僅開頭八字,就驚豔了世人數千年
    《詩經》作為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語言簡潔明快,思想深廣博大,內容包羅萬象。如同每一部文學作品一樣,《詩經》中也少不了以愛情為主題的詩作。《詩經》中的愛情,有苦苦的單戀,如《國風·周南·漢廣》,作者無奈地感嘆「南有喬木,不可休思;漢有遊女,不可求思」;有兩情相悅的甜蜜,如《國風·邶風·靜女》,「靜女其姝,俟我於城隅」;有至死不渝的摯愛,如《國風·鄘風·柏舟》,女子發下誓言,「髧彼兩髦,實維我儀,之死矢靡它」。
  • 詩經連載之12-《邶風*靜女》
    靜:安詳。姝:美好貌。俟:等待。城隅:城上的角樓。愛:通「薆」,隱蔽。薆而:猶「薆然」。那女子躲在暗角落裡,使她的愛人一下子找不著她,所以他覺得薆然不見。搔首踟躕:用手撓頭,同時猶豫不進,這是焦急和惶惑的表現。孌:與「姝」同義。貽:贈送。彤:紅色。
  • 《詩經》中很有詩意卻被忽略的它,朦朧唯美,與《蒹葭》不相上下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一首詩是《詩經》中容易被人忽略的一首愛情詩,提到《詩經》中愛情題材的詩,流傳最廣的應該就是《蒹葭》和《關雎》了吧。《關雎》中的那一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應當是熱烈大膽追求愛情的代表了,而《蒹葭》中的「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雖然沒有《關雎》熱烈,卻也是勇敢地表露了自己對心上人的愛慕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