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小喬的美食美客」原創文章,百家號獨家發文。
中華文明淵遠流長,飲食文化博大精深,精妙絕倫。中國的各大菜系,都有與當地傳統文化相結合的獨特做法;當然,全國各地的特色小吃也是花樣繁多,讓人垂涎欲滴、欲罷而不能。
有句諺語叫做「天上龍肉,地下驢肉」,說的是驢肉好吃,好比是天上的龍肉。驢肉營養高,非常適合身體瘦弱的人吃,並且口感好,味道不次於牛羊肉,所以很受老百姓喜愛。
在山東、河南、河北都有很多以驢肉為主食材做出的當地美食,如醬驢肉、驢肉湯等,但是要說驢肉火燒,那還是當屬河北那邊做得地道,而河北的驢肉火燒首推保定。天上的龍肉,地下的驢肉,最正宗的驢肉火燒的做法在哪裡,到河北保定來看看就知道了。
在河北保定當地,開驢肉火燒的店鋪很多,沿街流動的攤位也不少,絕對算得上特色小吃。就好比山西的面,山東的羊肉湯,不能說天天吃,但是每隔幾天不吃就會想得慌。
今天小編就帶你走進一家驢肉火燒店的後廚,看看正宗的驢肉火燒是怎麼做出來的。特色美食就是這樣,不同的口味源自於獨特的做法。驢肉火燒店後廚,見下圖。
首先,驢肉火燒做的好吃不好吃,一是看驢肉,二是看火燒,先說一下火燒的做法,原料就是麵粉、驢油和油酥。面是死面的,和面時夏天用涼水冬天用溫水,在家裡經常做麵食的朋友都知道,為了增加面的韌性,中間加一點鹽。另外為了勁道,面要反覆揉捏,最後成形前要反覆摺疊好幾層,就是為了火燒有更好的口感。
將做好的面塊放於面板,先抹上一層驢油,再抹上一層油酥,這裡科普一下油酥。油酥一般就是將油放到麵粉裡揉搓,然後烙熟而成,西北地區的一般用饅頭渣代替麵粉,這裡的油酥用的也是驢油。抹上這兩種食材後,火燒的驢肉味可想而知會更加得濃鬱,見下圖。
然後將這個大塊的面往外拉,抻成長條,然後揪成2兩重的面劑子,這時從面劑子的斷口處就能看到這個面塊裡面是有好多層的,這就是功夫。
將這些面劑子從邊緣向中心,捏成一個個包子的形狀,把最上面的一點面塊揪斷,重新包在裡面,這個還真的有點像包包子。這時火燒的雛形已經做好,不要壓扁,就這樣放入煎鍋內煎制,時間是兩分鐘,鍋內的油還是驢油,見下圖。
兩分鐘後將麵團翻個個,接著煎制,這時就要用到一樣特殊的工具了,名叫「火燒印子」,它是用棗木做成的,質地堅硬,且上面帶有甜甜的棗的味道。用這個棗木做的「火燒印子」按壓麵團,這時麵團就變成麵餅了,接著再煎制兩分鐘,火燒即可出鍋,見下圖。
火燒說完了,接著說驢肉。驢肉當然是新鮮的肥瘦相間的最好,入鍋大火燉3小時,撈出晾涼,3個小時後二次下鍋,小火慢燉4-5個小時,這些都是功夫。但是,這些不是重點,重點是燉驢肉的那一鍋老湯。
有美食知識的朋友都知道,在滷製或者燉製肉類食材的時候,要是有一鍋老湯,那可是了不得的事情。所謂老湯,拿這個燉驢肉的湯來舉個例子,今天煮完驢肉了,晚上熄火前過濾出湯中的雜質,明天加水繼續用,周而復始,正宗的老店鋪用的湯,幾十年的都有。據說國內的一鍋上百年的老湯,有人出價幾百萬都買不到,這個東西不能用金錢來衡量。驢肉入鍋燉製,見下圖。
經過長時間的燉煮,驢肉可以出鍋了,切碎,然後就要裝進之前做好的火燒裡了。看看老師傅切驢肉用的刀,別的飯店裡是見不到的,下面是圓形的,便於將驢肉切的更碎,刀背處是尖的,便於給火燒開口。一刀兩用,方便且節省時間,見下圖。
至此,一個個鮮香誘人、熱乎乎的驢肉火燒就算正式做成了,那還等什麼,趕緊開吃吧。
以上就是小編今天給大家介紹的一道美食,河北保定的驢肉火燒,喜歡的可以關注和收藏。辛勤工作之餘,看了這道美食,如果能使你的胃口大開,心情愉悅,小編也會為你感到高興的。
介紹山東美食及全國各地美食,弘揚美食文化,關注各地風土人情,做一個快樂的山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