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茉莉媽咪育兒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望子成龍、望子成鳳,是每個父母對孩子的期許。從小天使們排隊降臨在父母身邊的那一刻,父母就無時無刻不在關注孩子的成長教育。
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就注重胎教和嬰兒健康,在孩子出生以後,想為孩子尋找各種「靈丹妙藥」提高孩子智商發育,孩子上學以後,期待自己的孩子可以成績優秀。可你知道什麼樣的孩子才聰明嗎?
01美國耶魯大學:爸爸帶大的孩子智商高,長大後是學習的料
一提到爸爸帶娃,媽媽吐槽最多的就是不靠譜!畢竟爸爸帶娃的黑歷史比比皆是……
事實上,爸爸們帶娃除了日常的搞怪、喜劇、災難場景,還能促進孩子的智商發育,是孩子成長路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耶魯大學研究表明,由爸爸陪伴成長的孩子智商會更高,在學校的學習成績也會名列前茅,未來走向社會更容易收穫成功。耶魯大學的這項研究的包括嬰兒到十幾歲的青少年,對各個年齡段的孩子調查12年得出的結論。
為什么爸爸帶大的孩子智商高?這是因為媽媽和爸爸在生活中角色不同,承擔的責任也不同,爸爸帶孩子和媽媽帶孩子各有優勢。對於孩子來說,母愛如水細膩溫柔,父愛如山氣勢磅礴,兩者缺一不可。
因此,由爸爸帶大的孩子性格更完美,情緒度更高,這些細節都會滲透到孩子成長發育的過程中,不僅能培養出孩子的好心性,還能影響孩子智商,讓孩子長大後成為學習的料。
02孩子優秀與否重在父母,家庭教育的「陰陽失衡」,孩子容易缺少陽剛氣
調查研究,有50%的家庭主要由媽媽教育孩子成長,有30%的家庭由爸爸對孩子成長教育,而僅有20%的家庭父母是平分秋色。可見,中國家庭帶娃,爸爸對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點點滴滴不怎麼過問,出現「陰陽失衡」的問題。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倘若媽媽承擔教育的主要責任,會對孩子的性格、情感、意志產生影響。
有個男孩子膽子特別小,遇到問題自己特別沮喪,平時上課回答問題聲音也特別小,班級整體活動從來不敢表現自己,成績始終平平。
經過了解發現,原來是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媽媽對孩子的任何事情都很上心,生怕孩子磕著碰著,而爸爸從來沒有為孩子操過心。
這是典型的「陰陽失衡」,在家庭教育中,好媽媽始終不能代替好爸爸,爸爸的自強自立、豪爽性格在孩子的教育過程中不可缺失。
03誰帶孩子關係到孩子的學習和智商,要細節調控
一、媽媽教育孩子更有耐心
媽媽在生活中更注重細節,可以幫助孩子把日常生活的事情打理得井井有條。可以及時地察覺到孩子情緒的變化,及時地幫助孩子進行情緒疏導。
媽媽溝通更有耐心。在孩子教育過程中,媽媽更具有包容心,孩子在犯錯誤的時候,可以耐心地和孩子溝通。這樣的耐心會讓孩子更願意和媽媽進行交流,有助於孩子學習和成長。
二、爸爸教育孩子更有陽剛氣
爸爸傾向於自立自強,因此會教育孩子獨立地完成自己的事情,面對問題獨立地去解決,而不是過度地溺愛孩子。
爸爸一般比媽媽更具有運動天賦,可以陪孩子參加滑冰、踢球、遊泳、攀巖,在運動的過程中鍛鍊孩子堅強的意志,讓孩子在面對困難的時候擁有良好的心態去面對。
爸爸喜歡冒險,因此會教育孩子學會勇敢,遇到挫折可以有良好的心態去面對。而且,爸爸的動手能力比較強,可以帶著孩子去摸索,在實踐中提高學習能力,開拓視野。
爸爸講話更有哲理性,在與孩子溝通交流的時候,讓孩子學會理性地思考問題。父親有一種特殊的力量,無形之中影響著孩子。
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好媽媽永遠不能代替好爸爸的角色,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爸爸要參與到孩子的學習生活中,這才是提高孩子學習和智商的「靈丹妙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