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場史上最嚴「禁摩限電」活動席捲深圳。來自深圳交警的數據顯示,在這輪自三月下旬開始的整治行動中,全市已經查扣電動車17975輛。城市道路安全與快遞等行業用車之間的矛盾在這次「嚴打」行動下尤為凸顯,不少快遞從業人員表示,「禁摩限電」影響巨大。
所謂「禁摩限電」集中整治,是指對無證駕駛摩託車,利用電動自行車、電動三輪車兜客攬客實施非法營運,或違規使用電動(機動)三輪車等行為,以及「涉摩涉電」暴力抗法行為,觸犯有關法律法規的,一律依法行政拘留或刑事拘留。
申通深圳華強北站點主管羅先生告訴記者,他們要求快遞員在小區裡用手推車送貨,但他們對於電動三輪車的依賴極高,如果政策繼續下去,無疑會給他們帶來很大影響。而順豐公共事務部工作人員則向記者表示,「禁摩限電」給順豐帶來的影響不大。
禁摩限電
快遞企業:一天10多噸貨小推車怎麼夠
自3月21日開始,深圳交警部門在全市範圍內開始了新一輪「禁摩限電」集中整治行動,地鐵口、公交站點、口岸、商業繁華區等區域聚集非法拉客的,一律拘留;違規使用電動三輪車的,4月1日起一律拘留。
主要依靠電動車解決「最後一公裡」問題的快遞企業在此輪「嚴打」中「受傷嚴重」。據媒體報導,有快遞企業直言,因派件車輛不敢上路派送和接件,日接件量大幅下降,另一些快遞企業則表示,待交警下班後才收派快遞。
申通深圳華強北站點主管羅先生則告訴記者,他們在行動開始前收到了通知,已經要求快遞員在小區裡用手推車送貨,但是這勢必影響配送效率,增加人力成本。據記者了解,申通華強北站點共有40名快遞員,每天的送貨量在10噸以上,禁掉電動車對其運送效率無疑是一個沉重的打擊。
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快遞企業的包裹量越來越大,因為電動兩輪車裝的貨太少,而小貨車無法深入「最後一公裡」,所以電動三輪車是快遞員們的首選。「都是些小街小巷,小貨車怎麼進得去嘛。」宅急送一名快遞員對記者說道。
羅先生向記者表示,這些電動三輪車都是快遞員自己出錢購置的,單價為2000多元,是他們的謀生工具,「希望政府給快遞行業電動三輪車一條出路。但如果非要禁的話,我們也只能配合。」羅先生無奈道。
深圳交警:三輪車不能用於送快遞
對於快遞行業使用電動三輪車的問題,深圳交警的態度是明確的。
「由於對電動三輪車至今還沒有國家標準,因此現在的電動(機動)三輪車均屬非法生產,也無法取得牌照,更不能上路行駛。因此也同樣不能用於送快遞。」深圳交警局相關負責人在4月5日的新聞通氣會上表示。
實際上,國家曾經在2014年出臺過快遞行業電動三輪車技術標準,標準明確了電動三輪車的安全性要求,在車輛的尺寸限值、裝載質量、最高車速、制動距離、機械性能等多項指標上均有明確規定。
不過,這項標準只是行業推薦,而非強制性執行標準。
「現在的電動三輪車基本全部是改裝的,這些三輪車連郵政部門推薦的行業標準也達不到。」深圳交警相關負責人說道,「深圳的道路資源非常緊張,不可能提供過多的道路資源給三輪車。」
儘管不受政策待見,但電動三輪車因其廉價、便捷的優勢,在快遞行業的使用率非常高。據了解,在深圳的一些區域,快遞行業使用電動三輪車的佔到九成以上。
深圳交警局相關負責人在通氣會上表示,目前對於快遞企業有個過渡期,過渡期內對快遞行業使用未備案的兩輪電動車及電動(機動)三輪車的,如無其他嚴重交通違法行為,暫緩查扣、拘留。此外,待快遞業專用電動三輪車國家標準出臺後,將根據深圳的實際情況,研究制定分區域、分路段的具體政策。
一邊是快遞小哥的「躺槍」引起了網上熱議,一邊是各類電動車在街頭「橫行」,成為城市交通治理的老大難問題。規範管理電動車與快遞「最後一公裡」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正在考驗城市交通管理者的智慧。
唯一出路:置換三輪車?
在5日的通氣會上,深圳交警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三輪車不是快遞唯一的方式,「兩輪電動車、自行車,甚至人力運送都是可選擇的,我們正在研究哪種方式更適合深圳,研究不同地區時段配合不同的運送方式。」
目前,合法合規上路的快遞兩輪電動車必須在深圳交警局備案,而可備案的配額對於飛速發展的快遞行業來說也不太夠。
記者了解到,自2012年開始,深圳開始對郵政、快遞等行業實行備案制,由行業協會向深圳市交警局申請。但深圳的快遞業規模以年均30%以上的速度在增長,而配額數量仍然是2012年給的1.3萬輛,近期才新增了5000個配額。對此,深圳交警方面表示,會協同行業協會進行調研,動態調整配額。
順豐公共事務部工作人員向記者表示,順豐從2012年開始進行兩輪電動車備案,每年的配額都會進行動態調整,「有一定的缺口,因此我們也一直在向行業協會爭取增加備案的數量。」她說,「順豐靠兩輪電動車、手推車和貨車運送快遞,基本沒有電動三輪車。」
另外,深圳交警相關負責還表示,目前也在推進新能源小貨車在快遞行業的使用。據深圳市快遞行業協會秘書長郭小梅介紹,新能源小貨車的價格在6萬~8萬,政府會給予企業2萬~3萬元的補貼,不過,「新能源貨車對於快遞企業來說,最關鍵的不是價格問題,而是充電問題。快遞跑的時間一般很長,必須要能夠很方便地充上電。」
而對於車輛置換成本最終是否會轉嫁到消費者頭上,造成快遞費漲價,郭小梅表示:「邏輯上是這樣,但價格要看市場調節情況。」
http://news.zol.com.cn/576/5766990.html news.zol.com.cn true http://news.zol.com.cn/576/5766990.html report 4213 近日,一場史上最嚴「禁摩限電」活動席捲深圳。來自深圳交警的數據顯示,在這輪自三月下旬開始的整治行動中,全市已經查扣電動車17975輛。城市道路安全與快遞等行業用車之間的矛盾在這次「嚴打」行動下尤為凸顯,不少快遞從業人員表示,「禁摩限電」影響巨大。所謂「禁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