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寄宿制中學班主任,認真學習和實踐華之夢教育積分管理兩年多了,邊學習邊實踐,班級輕鬆實現自轉。不但學生學習生活幸福感強,學習成績和能力都得到提高,我的班主任工作也是當得越來越輕鬆,越來越自信。
前兩天寫了一篇文章真實分享了我帶班兩年來積分管理帶給我和孩子們的幸福,於是,收到很多老師的留言,希望我能分享一下班級積分管理的具體流程,留言中懇切地提到「我真的很需要「。是的,很多老師班主任當得累,當得苦,面對新形勢下的家長和學生,面對新形勢下的教學管理工作,班主任就是有三頭六臂,也難忙完學校、班級日益增加的繁瑣工作,真的很需要一種有效的方法來解放班主任於水深火熱之中。今天我誠懇地將自己實踐班級積分管理的方法分享給大家,希望對需要的朋友有所啟發和幫助。
一、」此積分非彼積分「,更新教育管理理念
談到積分管理,其實很多人並不陌生,甚至有不少班主任都親身實踐過,」不就是給學生記個分嘛,沒什麼大不了的」,如果這樣想,就已經是大錯特錯了。真正的積分管理可不僅是給學生記個分那麼簡單。
我當了十幾年的初中班主任,年年摸索管好班級的方法,受「四勤」即班主任腿勤、眼勤、口勤、手勤的影響,我在班級管理中走了很多彎路,把自己全部的時間和精力搭進班級工作中,仍然常常顧此失彼,突發事件讓人猝不及防。後來,我通過不斷學習,開始摸索著在班級使用積分管理,卻一直不得要領,實施過程中遇到諸多卡點,班級積分似有似無,成效尷尬。
直至2018年秋天一個偶然的機會,我開始接觸和學習華之夢教育集團李維新老師的學生e積分管理,」變罰為獎「,」獎多罰少「」快樂會議「等先進的教育理念一股腦衝擊著我曾經迷茫的心靈,「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似在一瞬間,我豁然開朗。
反思自己前面的積分管理之路,我發現了以下幾個問題:一是積分標準以「罰」為主,主要制定一些規則,學生做不到就扣分。這樣的積分標準開始時對學生可能還有一定的約束效果,時間久了,學生容易懈怠。二是只有積分,沒有兌現。雖然班裡有積分,但是僅限於扣分後班主任的一頓數落,沒有具體的兌現辦法,最為關鍵的是做的好的同學由於長期受不到鼓勵、激勵,也會漸漸對積分變得麻木,不在乎。三是積分項目較少,多是紀律方面的約束,很難激發起學生全面發展的動力。當然離主動學習和自我管理更是差得很遠。
傳統的班主任更像是扮演了」七品芝麻官「的角色,今天幫東家找雞,明天幫西家攆狗,轄區之內哪裡也離不了自己的親力親為,這樣不累才怪?班主任要升級,不做」七品芝麻官「,要打下江山當」皇帝「,在轄區內封疆劃區,培養為班級工作傾力徵戰的「股肱大臣」,有人替你做事了,班主任可不就輕鬆了嘛。
如何打江山?積分管理就是最有效,有權有責有利的好招數。
」此積分非彼積分「,教育積分管理的目的是激發學生自我成長的內動力,而不是約束孩子於框架之中。我們所做的所有工作最終都是為了實現孩子的自我成長,老師不是警察,更不是保姆,萬不能想著事無巨細的把孩子牢牢掌控在框架之內,若是這樣做,不但老師累,孩子同樣累。
相信孩子,放手讓孩子自主成長,放權給孩子自主管理,更新教育理念是實現班級自主管理的第一步。
二、搭建班級組織架構,培養優秀學生幹部
常聽到有班主任抱怨,「德育、教務、安全、宿管,不管哪個科哪個口有什麼事,都壓給班主任,班主任就是最後落腳點,要把人忙死嗎?」班級是學校的最小單位,有工作層層落實,當然會落到班級,這本正常。可這樣就忙壞了一些班主任,今天這事,明天那事,事事離不開自己, 不忙才怪?
其實,細想,班主任哪裡是最後落腳點,班主任是班裡幾十個孩子的「頭兒」,手下可有千軍萬馬,如果不好好培養利用,豈不誤人誤班?「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作為一個班級,傳統的「七大常委」可形同虛設?忙壞班主任的最終根源就是沒有得力的班委,班幹部不」頂事「兒。有老師就說了」班幹部根本不會幹,設了跟沒設一樣,起不了什麼作用「,所以很多時候我寧願自己幹,也懶得找學生幫忙,免得這裡那裡總出問題,還是自己幹著踏實。
怕出問題,怕麻煩,懶得讓學生做,自然也省卻了教學生做的功夫。其結果呢?班級大事小事,學生永遠學不會,教師永遠甩不脫。幹部能幹的老師不幹,學生能幹的幹部不幹。搭建完善的班級組織架構,培養優秀得力的學生幹部,「三頭六臂」的班級管理起來其實並不累。
本著這樣的原則,我細心制定了班級組織架構,班長,副班長,學習委員、體育委員、生活委員、衛生委員、文娛委員、安全委員,把班級事務悉數分塊劃區給各大「常委」。與以前不同的是,為增強競爭,除班長,副班長各一人協調負責班級事務外,其他委員全部設「雙崗」即兩個,他們在該領域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比起以前一個擔的職責來說管理輕鬆而高效。
不是設置了班幹部,就可以甩手的,江山總要打下來才是自己的。培養優秀學生幹部的過程就是班主任打江山的過程。素質再好的學生,缺乏班主任的認可和引領,也難成為班級管理的頂梁柱。而很多班主任累的根本原因恰恰在於沒有耐心培養自己的」助手「。
如何培養得力的班幹部?很簡單,面對班級事務,你自己怎麼做,你就教給班幹部怎麼做?光說還不行,大膽放手、放權給學生,讓他有實踐成長的機會。一次,兩次,你來當「導師」,直至他可以「獨擋一面」,你就輕鬆了「一面」,班級這方面的事務就可以全權託付。
接新班的第一個月,我像一隻小蜜蜂一樣手把手教我的衛生委員如何檢查衛生是否乾淨,如何指導打掃衛生的同學清理衛生的小竅門和關鍵;我手把手地教我的學習委員如何召開學習小組長和科代表會議,如何協助各科代表與任科老師溝通,做好服務,教體育委員如何整隊,如何快速查人數,跑操過程中的督促事項等等。每周一次班幹部培訓會,時時刻刻關注班幹部各方面工作的完成情況,並給予及時指導和鼓勵。
大約一個多月後,我就告訴他們,「這方面的工作你可以獨擋一面了,以後我可只當顧問啦」,就這樣,狠狠忙上一個月,花費精力培養的班幹部不會讓你白付出,他們在班主任老師的悉心調教下真的會越做越好,班主任所負責的具體工作越來越少,因為具體的班級事務都由班裡的幹部分擔了,「委員」們上面還有班長全權協調,班主任榮升」顧問「了。
就這樣,我們班由新建班時選不出班幹部,在我的不斷激勵下,有幾名同學承擔了班級事務,到後來的學生搶著當班幹部,營造了」班幹部就是班級頂梁柱,爭當班幹部就是爭著為班級做貢獻「的濃厚氛圍,也實現了我」培養一大批優秀學生幹部「的承諾。
除了班級常委,我還為自己配備了兩名」班主任助理「(班裡最調皮的兩名男生),在幫助我完成瑣碎事務的同時,還增進了師生感情,對班級事務和班主任十分貼心,表現也越來越好。有一大群孩子幫助班主任」分憂解難「,這樣的班級管理起來,當然會非常輕鬆。
三、「思想洗腦」不鬆懈,」標、生、記、用「不打折
曾聽過原衡水中學副校長姜健老師的一場報告,在那場報告中他提到」傳銷團夥幾個小時的時間就能對人徹底洗腦,我們班主任每天花費那麼多時間給學生做思想教育,難道還不如傳銷團夥的水平?「雖是一句玩笑,但卻真實道出了班主任思想」洗腦「的功力不可小覷。
為了營造班級和諧上進的管理氛圍,我十分重視每周班會課的思想」洗腦「,除了布置學校要求的常規管理內容外,更多時間則是與學生」交心「,談夢想、集體、勵志、成長、積分、修養,五花八門,什麼都有,但目標只有一個:心向陽光,努力讓自己一天天變得更好。
班會課也是我進行積分管理思想鋪墊的專題時間,班裡為什麼要實行積分管理?積分管理可以帶給大家什麼?如何賺到積分?賺到積分有什麼用?我會把班級實行積分管理的基本積分標準、積分管理過程中的注意事項、賺分後的兌現方式等詳細解讀給孩子們,讓他們非常清楚班裡實行積分管理的具體方案。只有這樣,孩子們才能樹立明確的積分目標,一步步在賺分的過程中悄然成長。
班級積分管理實踐的具體操作流程離不開「標、生、記、用」四個環節,即積分標準、積分生成、積分記錄和積分運用,這是一個科學、閉合和積分管理系統。(在前面的分享中,我有多篇文章具體闡述了如何實現這四個環節,歡迎感興趣的老師翻閱)
四、變「罰」為「獎」,「獎多罰少」
傳統積分管理的失敗就在於罰的多,獎的少,出現問題扣分,做好的沒分,這樣的積分管理如同法律的底線僅給了學生不犯錯的目標,卻不能做到激發學生做的更好。
看似簡單的變「罰」為「獎」,「獎多罰少」實則真的不簡單,蘊含了教育學、心理學和管理學的許多先進理念。「獎」能起到激勵作用,不斷獲「獎」,做好有「獎」不但能持續激發孩子向上、向好的信心和動力,還潛移默化中影響得不到獎的學生爭取得獎。
我覺得班級積分管理最成功之處就在於很好地貫徹落實了變「罰」為「獎」,「獎多罰少」的原則,在我修訂的班級積分標準中,除了原則性的問題如嚴重違紀、吸菸、打架等惡劣行為執行嚴肅扣分外,其它大部分都是獎分項,做好了就獎勵相應地積分。(班級積分標準也在我前面的文章中進行了分享,感興趣的老師可以查閱參考)
在這樣「以獎為主」的積分標準下,班級孩子人人搶著想賺分。諸如以前孩子們都不願參加學校的體育比賽等活動,自從增設了「參加學校組織的各種賽事活動,每次獎勵參與分5分,再視獲獎情況額外獎勵3-5分」的積分標準後,班級孩子參與學校活動的積極性非常高,以前體委為選不出隊員發愁,現在為了參加學校活動,班級內還要先進行一次隊員選拔賽,因為報名的人實在太多。以前老師讓孩子幫忙幹點活都常有學生嘟著嘴不樂意,現在路上遇到需要幫助的人,孩子們都要搶著去幫,積分標準中有「助人為樂獎勵1-3分「的規定。總之,只要做對班級、對他人、對自己成長有益的事兒就有獎分。在這樣的氛圍下,孩子自我成長的內動力被充分激活,積分管理的成效自然可見了。
另外,很多老師剛開始用積分管理,就制定了一大堆積分標準,十幾條,甚至幾十條,太多的積分標準不利於學生記憶,連標準都記不住的積分辦法註定形同虛設。所以,初用積分,最好制定幾條實用的便於落地的積分標準,學生容易記住且容易評價,才能讓積分管理真正實行下去。
如同「溫水煮青蛙」,積分管理需要一點點積累,急不得,躁不得,落實並鞏固好一條再增加下一條,積分標準由少到多,要求由低到高,循序漸進的落實執行,學生才會在潛移默化中慢慢適應和接受,成效也是令人欣喜的。
五、「分是自己賺的,不是別人給的」,積分生成過程公開、公正、透明
積分管理最大的好處是給了學生平等競爭的機會和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引領。只要是做對自己成長和對班級、他人有益的事,就可以根據事先制定或臨時確定的積分標準賦予一定的積分獎勵,通過怎樣努力賺多少分,完全取決於學生自身。充分體現了」分是自己賺的,不是別人給的「的積分管理宗旨,通過積分積累成長,積分的過程就是成長的過程。
在這個過程中,班主任是「導師」「顧問」和「裁判」,班幹部是學生行為的事實評價記錄人。每天,各班幹部會在自己職責範圍內將學生的各種表現記錄在冊,並負責在職責範圍內評優選模供班主任裁定「額外獎分」,每周一上午班長會把各班委的「奏摺」整理好後交班主任「批閱」,其中學習委員的「奏摺」中包含了對各科科代表和學習小組長所交材料的總結批閱。
正是因為有了積分管理這個工具,班幹部的履職更加明確,職責範圍內有」法「可依,有」權「可獎,班幹部管理班級的事務變得具體而直接,提供給班主任的」奏摺「就能很好地體現工作情況。班主任再通過班會課集中培訓,個別指導,提高威信等各種方式提升班幹部素養,使班幹部能公正記錄,公平評價,透明管理,大力弘揚班級正能量,整個積分生成過程便大可放心了。
由此可見,積分生成過程主要依靠各級班幹部的」奏摺「來記錄,作為班主任,就是起到把控方向,通過積分標準引領學生發展的作用,每周批閱一次「奏摺」的過程既是對班級管理細節的檢查了解,也是平衡積分的一個機會。獎勵的內容多是依據班委推薦,扣分的內容多是班主任裁定,這樣,班幹部唱」紅臉「激勵學生做得更好,班主任唱"黑臉」鞭策學生嚴守底線,積分管理既靈活又不失嚴肅,最容易讓學生信服。
六、積分排名勝過「學習成績單」,快樂會議頒獎激勵方持久。
每周一下午的積分龍虎榜記錄了學生一周來的積分排名情況,這不但是班會課上召開快樂會議頒獎的依據,也是平時評優選模的依據。班主任要在班裡長期灌輸一種」積分排名即是對班級貢獻大小和個人成長的綜合呈現「,在長期以來唯分至上的評價環境中,積分管理通過數據化的形式對學生德、智、體、美、勞各方面進行呈現,給學生一種公平、公正的全新評價環境。
在班中一直營造積分管理的和諧氛圍,用積分排名評價學生的綜合表現,並使之成為一種榮譽和地位的象徵。非但如此,定期召開的積分快樂會議更是積分排名獎的一種兌現機制。獎勵重精神,輕物質,可以微信公開表揚,班內公開表揚,列出種種優惠條件等等,以此不斷激勵學生努力賺分,不斷獲得激勵,形成良性的成長競爭環境。
班裡有什麼好事,如入團名額,推優名額等一律按積分排名確定,既簡單,又公平,有理有據,學生非常信服。積分管理與傳統百分制考核的區別在於「上不封頂,下需保底」,向上學生可以努力賺分,不受封頂限制,向下學生要努力「保底」,避免碰觸積分紅線。(在前面的分享中,關於「上不封頂,不需保底」的積分底線運用辦法作了詳細闡述,歡迎關注,查閱)
積分結果的運用智慧是班級積分管理成敗的關鍵,如果學生賺了積分沒什麼用,老師還是單眼盯著學習成績好的同學,對其他同學的良好表現沒有激勵和反饋,積分管理必定形同虛設,很難真正發揮作用。(在前面的分享中,我多次對積分管理的運用智慧進行了分享,歡迎感興趣的老師查閱)
積分管理是一種短期即可見成效的科學、系統的管理方法,是解放班主任的絕招妙計。積分管理的學習有專門系統的培訓,華之夢積分創始人李維新老師曾從教20年,便是依靠積分管理由普通老師到小學校長,再到企業培訓的成功,後又反哺教育,多次舉辦大型教育e積分公益講座,《中國教育報》曾6次連載報導。兩年來,我曾多次參加李老師的積分管理專題培訓班,無論從人生之道還是管理之道,都學到了終生受益的學生管理技能,其中的PK高效課堂更是幫助無數老師輕鬆提升教學成績,感興趣的老師可以聯繫我,我願意推薦大家一起學習提升,感受教育的幸福!
從教22年,參加過無數次教育培訓,積分管理讓我對班級管理和教學信心滿滿,表面是」賦分「,實質是」賦能「,學生賺積分的過程就是各種能力不斷增長提升的過程。」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便是我實踐積分管理的最大感受,這不是轟轟烈烈的改革,而是一種愛的表達方式,搭建了一個促進孩子們自我成長的舞臺。
學習積分管理就像打太極,不能急躁,要循序漸進去學習實踐,更不能光看表面的」制定標準,班幹部記錄、統計,召開快樂會議「等,這都是外在的招勢,積分管理顯著成效的根源還在於」內功「的歷練,如教育觀念的更新,思想引領的到位,班幹部培養等,這些說著挺多,做著不難,只要真心愛自己的工作,真心愛孩子,一定就可以有辦法將積分管理做的很好。辛苦一個月,輕鬆幸福一整年,如果連續帶同一個班的話,兩年,三年都會管理得越來越輕鬆,關鍵是師生關係和諧,幸福感強烈。
本想簡單寫個流程,誰知一落筆,總覺得有許多話要說,免得哪裡遺漏了。兩年來,自己在實踐過程中的很多做法都在發表的文章中有分享,這篇文章權當一個積分管理流程梳理,真心希望對大家能有所幫助。
【本文為」雪蘭日誌「作者原創,歡迎關注、閱讀,感興趣的可查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