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論|華為與雀巢人才「選、用、育、留」的秘訣

2020-12-25 中大諮詢

當前是一個充滿易變性、不確定性、複雜性、模糊性的「VUCA」時代,組織形式趨向多樣化、崗位種類趨向豐富化、員工個性日益多元化;疫情期間,工作形式也不再是以往單一的「朝九晚五」,「做五休二」或者「福報996」,更多企業將工作方式調整為「遠程辦公」,「彈性坐班」,或者「輪崗輪訓」;大浪淘沙的後疫情時代,面臨經營危機,不少企業焦慮情緒高漲,只能降薪裁員,斷臂求生。

在這些過程中,不可避免地伴隨人員配置不足、人員過多、人均效能低下等情況的發生,企業和管理者,要對標公司業務,重新衡量企業人才「選、用、育、留」的標準,合理促進部門各崗配置達到最優狀態,實現以能力為核心的閉環人才管理。

企業人才的「選、用、育、留」,往往和「能力、勝任力、素質」等關鍵詞掛鈎,而作為衡量標準的崗位勝任力模型,應該被大家重新重視起來。

01 揭開「高端」的崗位勝任力模型的神秘面紗

認識"勝任力「

勝任力是指在特定工作崗位、組織環境和文化氛圍中達到高績效水平者所具備的個人特質總和(包括知識、技能、社會角色、自我概念、人格特質和動機/需要等),這些特徵通過外部行為表現出來,具有可觀察性、可衡量性和可指導性。

資料來源:中大諮詢研究整理

崗位勝任力可以幫助企業和個人真正區別生活成就或工作業績方面的優劣,它具三大特點:

資料來源:中大諮詢研究整理

對崗位勝任能力的兩大理解誤區

誤區一:把崗位勝任能力等同於崗位任職資格,認為必須完全具備崗位勝任能力才能上崗

這種思維忽略了崗位勝任力的可指導性。

首先,區別於任職條件,勝任能力素質是在特定企業環境中,在具體工作崗位上,做出優秀業績需要的行為特徵,崗位說明書中的「資格條件」著重於闡述為了履行崗位職責所需要的資質要求;勝任能力素質則可以劃分等級,可以促使員工了解目前自己的表現在某項能力素質上的等級,也可以給員工提供進階升級需要表現出何種行為的參考。

誤區二:把績優人員具備的所有特徵都統一歸入崗位勝任能力的範疇

這個誤區失去了瞄準影響績效關鍵特質的洞察性,忽視了同樣能勝任一份工作的每個員工的獨立性和個體性。

崗位勝任能力是為完成某項工作,達成某一績效目標所要求的一系列不同素質要素的組合,包括內在動機、知識技能、自我形象、社會角色等,很明顯不能「一鍋端」,把績優人員具備的所有特徵都統一歸入崗位勝任能力的範疇。

資料來源:中大諮詢研究整理

大有可觀的勝任力模型

崗位勝任力模型(Competency Model)又叫崗位勝任力素質模型。COMPETENCY 即「素質、資質、才幹」等,是指將在工作崗位上取得出色業績的潛在、持久的行為特徵集合在一起而形成的模型,它反映的是可以通過不同方式表現出員工的知識、技能、個性與內驅力等。能力是判斷一個人能否勝任某項工作的優點,是決定並區別績效差異的個人特徵。

它將企業戰略與整個人力資源管理業務緊密連接。企業戰略決定崗位勝任力模型,崗位勝任力模型為企業的長期目標服務,可以用於設定個人績效考核指標中的能力指標;幫助選用合適人員優化人員配置;指導員工發展路線制定培養方案;指導制定薪酬及激勵機制、評估晉升機制等。

02 如何構建崗位勝任力模型:崗位勝任力診斷及優化設計

對崗位勝任力模型構建的探討主要包括模型設計、模型測評、模型使用和模型管理四方面,在此之前先對企業進行崗位勝任力體系建立的成熟度要素診斷評估,可以更好地幫助企業建立個性化的崗位勝任力模型及其管理體系。

企業是否具有成熟的條件建立崗位勝任力體系?

企業需要從什麼維度判斷自己是否具有崗位勝任力體系建立的成熟度呢?答案是從建立前提、所需資源及管理職能三方面,並結合案頭分析、見面訪談、調查問卷工具去進行診斷。

資料來源:中大諮詢研究整理

崗位勝任力體系建立的前提,要求企業戰略目標明確,組織架構穩定,部門職能清晰且科學,崗位職責清晰且任職資格具有價值。若企業在某一部分有缺失則需針對性地進行補強,否則不宜貿貿然開始建立崗位勝任力體系。

有了建立的土壤之後,還需要勞動力、「肥料」等資源才能加速促進崗位勝任力體系的建設。對企業來說,高層重視,組織支持,崗位勝任力人才充足,崗位信息系統健全等,都是建立這個體系不可或缺的資源。

崗位勝任力作為有效的管理手段必須在公司內部「合法化」,否則會出現無人組織、無人支持體系建設和推進、落地的局面。崗位勝任力體系的管理職能必須要清晰,且要分解到部門及員工。

崗位勝任力體系全流程一覽

崗位勝任力體系包括四方面的內容:模型設計、模型測評、模型使用和模型管理。

資料來源:中大諮詢研究整理

模型設計

崗位勝任力模型應該以戰略目標達成為出發點,告訴企業需要什麼樣的人,這些人需要具備什麼能力。它為企業培訓、為人的素質提升指明了方向。勝任素質模型是以崗位需求為出發點的,而崗位需求又是以企業的戰略達成為出發點。

經過個性化推導,可以從領導力、專業技能、通用技能、個性特質四個層面去建立企業勝任力模型的總體框架。

資料來源:中大諮詢研究整理

基於行為描述法,對具體勝任力進行等級劃分和定義,以增加崗位勝任力測試水平和改進目標的可操作性。

模型測評

對已定義的能力圖各項指標進行效度檢測,剔除無效項,形成企業個性化的崗位勝任力模型。

資料來源:中大諮詢研究整理

應用和管理

設計人力資源管理模塊和崗位勝任力模型的契合點,充分發揮崗位勝任力在人力資源管理中的作用,可以應用到招聘與任用、學習與發展、薪酬與晉升、考核與評估等過程中。

最後,建立人力資源管理部門、管理層和全公司全員參與的崗位勝任力體系的管理模式,明確各主體在崗位勝任力體系管理中的職責,並對崗位勝任力模型的更新執行實時的動態管理。

資料來源:中大諮詢研究整理

03 華為和雀巢是如何構建崗位勝任力模型的?

華為崗位勝任力的案例

華為的勝任力模型經過「先僵化,後優化,再固化」的管理過程,已成功地融入華為的人力資源管理實踐。

華為勝任力模型分類

華為的勝任力模型分為通用勝任力模型與基於職位族的勝任力模型。

另外,各個職位族還細分為更小的族,比如專業族還細分為計劃、流程管理、人力資源、財經、採購、秘書等族,每個細分都有專門的勝任力模型。不管是通用勝任力模型還是基於職位族的勝任力模型,都做得非常細,絕對不是簡單的能力詞彙的拼湊。

華為勝任力模型構成

華為勝任力模型的構成包括勝任力詞典、勝任力定義、分級標準、標準描述、反映各勝任力要項的關鍵事件以及評價結果的運用。

在華為的勝任力模型中,對分級標準的制定是非常細緻的,可以根據勝任力模型準確評價員工某個勝任力要項的等級。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華為現已將這個勝任力模型運用到職位描述、招聘選拔、任職資格管理、後備幹部管理、報酬、培訓等一系列人力資源管理流程當中。

雀巢HRBP的崗位勝任力模型

雀巢HR 轉型發展至今,SSC、COE 與HRBP 三方已能夠保持良好的協作,這要歸功於它的一個「目標分解」制度——明確在新的一年內HR 首要的幾項工作目標,使大家在接下來的工作開展過程中能對工作的優先性有共同的認可,避免在資源協調的過程中產生矛盾。

在HR 制度和工作流程的優化下,雀巢的HRBP 也具有非常明確的勝任力要求,根據其工作職責所需具備的核心能力要求(關鍵經驗要求),雀巢會根據自我測評和直線領導測評之間的能力差進行補強,結合針對性的培訓或項目培養方案幫助HRBP進程能力提升。即雀巢的HRBP崗位勝任力模型可以概括為勝任力要求、能力診斷、能力提升三個階段。

04 結論

勝任力模型是企業人力資源的高端管理方式,是整個人力資源管理框架中的關鍵環節。

人力資源的管理實踐及研究始終沿著兩個方向延伸,一個是以崗位為始點,組織結構為脈絡的橫向延伸方向,而另外一個重要方向是以崗位需要的人為始點,縱向挖掘和提升勝任能力的延伸方向,其核心目的都是在於如何促使崗位與人達到最佳的匹配。

參考資料:《華為的勝任力模型分析》,東城文庫《雀巢 | HRBP 勝任力模型》,人力資源智享會HREC

相關焦點

  • 俞軍PM12條以及人才的選用育留
    用戶是很難被教育的,要迎合用戶,而不是改變用戶8,關注最大多數用戶,在關鍵點上超越競爭對手,快速上線,在實踐中不斷改進9,給用戶穩定的體驗預期10,如果不確定該怎麼做,就先學別人是怎麼做的11,把用戶當作傻瓜,不要讓用戶思考和選擇,替用戶預先想好12,不要給用戶不想要的東西,任何沒用的東西對用戶都是一種傷害人才的選用育留
  • 雀巢營收比肩華為,而我們每天用的「國產品牌」都是它的!
    說到中國最牛的民營企業,很多人第一個想到華為。2018年,華為實現了7311億營收,按以往的經驗(阿里和騰訊2018年全年財報還沒公布),這個營收比BAT三家的總和還要多,單獨拎出來的話,大約是恆大的2倍多、騰訊的3倍多、阿里巴巴的4倍多。
  • 「十百千萬婦幼健康教育人才培優計劃」啟動,雀巢呵護生命最初1000天
    (2020年10月28日,北京)為貫徹落實《「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健康知識普及行動,中國婦幼保健協會、中國婦幼保健協會婦幼健康教育專業委員會聯合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雀巢(中國)有限公司組織開展的「十百千萬婦幼健康教育人才培優計劃」今天正式啟動。
  • 十百千萬婦幼健康教育人才培優計劃啟動,雀巢呵護生命最初1000天
    作為全球知名的母嬰營養公司,雀巢大力支持「十百千萬婦幼健康教育人才培優計劃」的順利實施,為造就百位母嬰營養及健康教育中青年傳播領袖,為更多孕產婦家庭普及更加專業的母嬰與健康知識出力獻策。中國婦幼保健協會會長於小千、雀巢嬰兒營養業務單位中國大陸醫務運營及科學事務總監楊燕濤等出席致辭,共話健康教育能力培養,呼籲關注「生命早期1000天」營養。
  • 瀋陽曬出2019人才「引、育、留」成績單
    原標題:瀋陽曬出2019人才「引、育、留」成績單 新年伊始,瀋陽曬出數據喜人的2019年「引、育、留」人才成績單。瀋陽市以產業鏈聚集人才鏈,以人才鏈發展產業鏈,隨著「人才新政」等一系列政策紅利不斷釋放,天下英才齊聚瀋陽正當時。這是2020年1月1日記者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獲悉的。
  • 華為為何不斷與高校合作,共育人才?任正非:教育是最廉價的國防
    華為在科研上的投入是有目共睹的,而得到的回報也是非常豐厚的,5G技術領先世界,打敗IBM成為世界第三大OEM儲存供應商。其實華為不僅在科研上投入巨大,在教育方面的投入也是其他企業無法企及的。就拿今年來說,從和西北工業大學合作開設鴻蒙菁英班,培養國產手機系統的後繼人才,到近日和清華大學籤署人才培養合作框架協議,構建長效機制,共同推動科研和學生能力的提升,把世界級的難題、業界的挑戰、產業的需求與學生的培養結合起來,為我國的科技創新作出貢獻。華為已經和我國絕大部分重點高校達成人才培養協議。
  • 華為的三把「刷子」
    在過去幾十年的多次大磨難中,華為總能保持昂揚的增長態勢,跨越險阻,一路衝鋒。即使2018年華為流年不利,仍創造了7212億元銷售收入、淨利潤593億元,2019年銷售收入8588億元、淨利潤627億元。 華為公司原後備幹部系主任胡賽雄,為我們解讀華為持續有效增長的背後秘訣。
  • 華為選人才的5大標準
    站在山頂上看風景的,自然想保持公司飛速發展,要求自然會非常的高,那麼在選擇人才方面自然要求會達到無人企及的地步。華為看人才需要具備的五個素質:主動性、概念思維、影響力、成就導向和堅韌性。第一個、主動性我們一般認為的主動性,就像那些在管理層的中層領導,就是幹工作無需督促,遇到問題無需猶豫,解決問題刻不容緩。
  • 華為「天才計劃」,也是在為國家留人才
    在過去很長的一段時間裡,他們都在別的發達國家擔任教授、科學家,為別國培養人才,這也是我國上世紀所流失的一批人才。近段時間,「晶片」這個詞成為了我們很多人關注的焦點,隨著美國對華為打壓力度的不斷升級,突破晶片技術瓶頸成為現階段華為的主要目標,這當然離不開技術人才,「百萬年薪
  • 校企合作育人才 呈貢信息產業園區攜手駐呈高校打通人才服務最後一公裡
    昆明信息港訊 記者段佳琪雲南數字經濟產業的發展離不開大量優秀人才的輸入。7月20日,駐呈高校首批人才實習實踐活動啟動暨華為(昆明)數字經濟培訓學院開班儀式在雲上小鎮舉行,將進一步打通高校學生就業技能培養的最後一公裡,為企業育人才,為人才找企業,促進校地合作、產教融合。
  • 體育教育融合 共選共育人才
    今年10歲的張瀚月是銀川回民二小的學生,在2020年全區青少年排球後備人才訓練營中,她參加了排球基礎理論、基本技術訓練,並進行身體素質測試、訓練實踐課、訓練公開示範課、教學比賽等內容。在此次訓練營中,來自全區30多名學員參加了訓練營活動,其中年齡最大的18歲,最小的僅有5歲。每年的青少年排球後備人才訓練營,是寧夏排球協會推進體教融合、共選共育人才的一個縮影。
  • 南昌大學與華為合作再深入,攜手共育卓越工程人才!
    此次籤約共建「智能基座」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基地是南昌大學與華為人才培養合作的新起點,通過聯合課程開發與教學、課外實踐活動、實習就業等方式,雙方將共同探索建立創新實踐型教育模式,培養以鯤鵬、昇騰、華為云為代表的通用計算和智能計算高水平人才,助力中國信息產業整體水平升級。
  • 華信培訓攜手華為雲,探索校企聯合人才培養新模式
    大連華信計算機新技術培訓中心(簡稱華信培訓)成立於2003年,致力於通過定製化的技術提升課程,為軟體產業的發展培養應用型、複合型、創新型的高素質人才,以及為高校提供高質量的數位化軟體產品。歷經數年的開拓發展,華信培訓已斬獲無數業界好評與權威機構資質認定,至今已成功輸送了萬名技術硬、素質高的日語IT人才,整體就業率達到95%以上。
  • 華為、微軟……如何用大數據招徠人才
    華為、微軟……如何用大數據招徠人才 iwangshang / 李北辰 / 2016-07-21 摘要:相比資本,「人」才是網際網路時代企業的最大變量,連接的多樣性正將人與企業的關係從
  • 破解遠東控股集團的人才密碼
    人才是第一資源。近日,遠東第二屆創新案例競賽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中,大賽中基於生產、營銷、職能管理等不同層面的創新案例展現著遠東精英們的聰明才智,堪稱遠東人人想創新、人人能創新、人人可創新的年度盛事。是什麼激發著來自不同分子公司、不同條線/部門的遠東人爭相創新,遠東的發展背後的人才密碼會告訴我們答案。
  • 京典思塾早教託育解密早教機構經營秘訣
    京典思塾早教託育解密早教機構經營秘訣?相信不少投資者都會有這樣的疑問,同樣是加盟早教託育機構,為什麼有的加盟品牌生源不斷,有的加盟機構則無人問津?加盟商該如何做,才能提高加盟分校的存活率?其實,對於加盟商來說,想要經營好一家早教機構不僅要依靠大品牌的支持,也要有優於同行業的核心競爭力。
  • 華為201萬年薪搶大學生,哈佛最年輕中國教授選擇留美…人才
    與其問:華為開出最高201萬年薪吸引人才,性價比高嗎?不如問:為什麼這幾年中國最優秀的人才都被美國挖走了?都是優先考慮外企,其次才是BAT、華為、中興。待遇是一方面,科研的土壤又是另一方面。這次華為啟動的「天才少年」計劃,用頂級薪酬吸引頂級人才。華為聘請的這些頂級人才究竟多頂級?
  • 華為員工平均工資有多少?現在明白華為為什麼能夠留得住人才了
    說起國產手機,我們可能都會想到小米、OPPO、vivo以及華為這些品牌,而在各種品牌裡面,當然還是華為手機品牌最響亮,而隨著華為品牌越做越大,現在很多年輕人擠破頭也想進華為工作,都知道在華為工作的福利待遇非常好,那麼華為的福利待遇究竟如何呢?一向低調的華為很少向大家透露。
  • 一個賣速溶咖啡的,營收比肩華為,每天用的「國產品牌」都是它的
    一天淨賺1.8億,營收比肩華為說到中國最牛的民營企業,很多人第一個想到華為。千萬不要被914億後面我們不熟悉的瑞士法郎給欺騙了,這麼說吧,現在瑞士法郎兌換人民幣的時價為6.75,也就是說,雀巢2018年的總營收約為6185.7億元,和華為在同一個檔位!
  • 清華:為什麼華為不選我選你?西工大:因為你培養的人都去了美國
    清華:為什麼華為不選我選你?西工大:因為你培養的人都去了美國 近日華為又有大動作,對外正式宣布,打算在今年會聯合西北工業大學進行重要項目合作,據相關人士透露,將會在西北工業大學校內打造鴻蒙生態班級。施行校企合作的模式,來培養華為終端軟體的優秀愛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