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起和晚睡,究竟哪個對人體更合適?原來我們都被早睡早起騙了
睡覺可以說是我們身體的基本需求,人這一生中,基本上有三分之一的時間都花費在睡覺這件事上,之前也一直有人堅持睡覺是浪費生命的說法,但是長期睡眠不足,不僅會導致整個人精神狀態差,而且還可能引發各種健康隱患,這將會大大縮短人們的壽命長度。在白天的工作以及生活過程中,我們都需要消耗大量的精力以及體力,而唯一的補充方式就是睡覺。
這些年來,人們對睡覺的研究從沒有停止過,除了研究如何能讓人們睡好覺外,還在研究怎樣睡覺更合適。早年間,我們的先輩一直堅持「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方式,所以這也讓很多人堅信早睡早起就是最好的作息方式,可事實並非如此。
我們先輩堅持那樣的作息方式,首先是因為當時的勞作方式單一,再者就是當時沒有高效的照明設備,所以早睡早起更是無奈之舉。而且之前有研究發現,早睡早起其實並不利於身體健康,反而可能會給身體以及精神帶來不曉得壓力。
這件事比早睡早起更可怕
睡覺可以說是最有效的保養方式,可是現在很多人因為工作忙碌或者個人習慣,養成了熬夜晚睡的習慣,幾乎上每天都在12點以後才睡覺,可能短時間內感覺不到身體的變化,可時間一長,身體各器官的活性會越來越差,免疫力也會越來越弱,甚至整個人的衰老速度都會加快。
可以肯定的是,熬夜晚睡比早睡早起的傷害更大,所以就有人產生疑問,那早起和晚睡究竟哪個作息方式對身體更適合?
早起合適嗎?
俗話說「一日之計在於晨」。所以很多人習慣早上學習或者進行身體鍛鍊,而且早上空氣中的氧氣含量也最高,空氣也足夠清新,可殊不知,早上也是一天中溼寒之氣最終的時候,而且早上身體剛醒來,極其不協調,各器官活性沒有恢復,血液運行方式也比較局限,這就很容易產生各種隱患。
更重要的是早上6點左右是身體進入最深度睡眠的時候,如果堅持早起,就會讓身體長期得不到最有效的放鬆,自然精力以及體力的恢復程度也比較局限,時間一長,身體各方面都可能出現問題。
晚睡合適嗎?
對於大部分生活在城市的年輕人,晚睡已經被看成是一個正常的生活習慣,可殊不知,超過晚上11點,身體各器官都應該進入慢節奏狀態,可晚睡的時候,這些器官仍然要保持足夠的活性,所以時間一長,多個器官都可能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
每個年齡段的睡覺需求不同
有研究發現,年齡段不同,身體對睡覺時長的需求也不同,其中22歲之前,身體都算是發育成長期,睡眠時間最好保持在9個小時以上;而23到60歲之間,身體各方面都處於頂級狀態,雖然體力精力消耗大,但是恢復速度也比較快,睡眠時間穩定在8小時左右就夠了;而過了60歲後,生活中的體力精力消耗都大大降低,自然對睡眠的需求也不大,能保持在7個小時左右就可以。
養生淺談:跟早睡早起,晚睡晚起比起來,睡覺最重要的就是養成規律的作息,首先必須保證身體每天都可以活得足夠的睡眠時間,早上起床最好不早於7點,晚上睡覺最好不要晚於11點。所以完全沒有必要堅信早睡早起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