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鬥轉星移」八字口訣,道破一個秘密,歐陽鋒可能是慕容世家傳人

2020-12-20 懶漢武俠

《天龍八部》這部小說當中有不少神妙的武功,比如大理段氏六脈神劍,這套劍法乃是以渾厚的內力凝聚於指尖六處穴位,從而發射出凌厲無比的劍氣,蕭峰自認不敵!再如少林掃地老僧,此人可在體表之外凝結三尺護體真氣,蕭峰的降龍十八掌亦無法突破!

除了以上兩門絕技外,姑蘇慕容世家也有一門威震武林的絕學,名為「鬥轉星移」,這套武功的原理很容易理解,即八字口訣——以彼之道,還施彼身!說白了就是將對手的力道轉移,然後反擊給對手或者其他人,而且有一點很重要,這套神功不僅可以轉移力道,還可以轉移內力以及劈空掌這樣的武學。

那麼「鬥轉星移」的口訣與歐陽鋒究竟有何關係呢?各位看官先不要著急,咱們來看看金庸先生對這門武功的評價:但慕容氏有了這一門巧妙無比的「鬥轉星移」之術,不論對方施出何種功夫來,都能將之轉移力道,反擊到對方自身。

再看看慕容復與丁春秋交手時的一個表現,請看原文:慕容復所使手法,正「接暗器,打暗器」相似,接鏢發鏢,接箭還箭,他是接毒粉發毒粉。但毒粉如此細微,他如何能不會沾身,隨即又發了出來?

也就是說鬥轉星移不僅可以轉移有形的物體,還可以轉移無形的力道!而這一點,當年歐陽鋒其實也可以做到。

一切都要從新修版《射鵰英雄傳》說起,當年歐陽鋒暗中以劈空掌對付黃蓉,黃藥師以渾厚內力抵擋,而歐陽鋒就借用了黃藥師的這一個力道:歐陽鋒的去勁為黃藥師一擋,立時乘勢收回,反打郭靖。這一招除了他本身原勁,還借著黃藥師那一擋之力,更加強勁。郭靖危急中就地滾開,躍起身來,已驚得臉色慘白。

這套武功與鬥轉星移十分相似。

當時歐陽鋒乃是以劈空掌對付黃蓉,其後被黃藥師劈空掌抵擋,而他卻可借用這兩股劈空掌力,將其轉向郭靖,這不正與慕容復、丁春秋交手時的表現幾乎一致嗎?這不正是所謂的「以彼之道,還施彼身」嗎?

此外結合金庸小說歷史背景來看,《天龍八部》這部小說時代背景處於北宋末年(大概發生於公元1092年),而據《射鵰》歷史時間來看,第一次華山論劍大概發生於公元1200年,其間不過相距108年,且當年慕容復只是發瘋,並未死!

兩者相隔如此之近,歐陽鋒這套神秘武功又與鬥轉星移如此相似,因此筆者認為這歐陽鋒很可能就是慕容世家的傳人!這樣也能夠說得通為何金庸從未記載歐陽鋒師傅來歷,他武功卻可以如此之高!

不知各位意下如何?

相關焦點

  • 慕容家絕學鬥轉星移與明教絕學乾坤大挪移孰弱孰強?
    然而在這麼多驚世絕學裡有這麼兩部絕學,功效極其相似,這兩部就是天龍八部裡慕容復使用的鬥轉星移和倚天屠龍記裡張無忌使用的乾坤大挪移!先來看一看這鬥轉星移,這門絕學是慕容家家傳絕學,姑蘇慕容世家震懾江湖就憑藉的這門絕學,鬥轉星移這門功法乃是慕容家老祖慕容龍城所創,相傳當年慕容龍城創出這門絕學之後,世間再無敵手,這門絕學深諳借力打力之道,其奧義便是「以彼之道還施彼身」。
  • 鬥轉星移最高階需一個條件,與乾坤大挪移完全不同,慕容復卻不知
    江湖中人一提到姑蘇慕容,第一反應就是「以彼之道還施彼身」,所以很多人就有一種錯覺,認為姑蘇慕容家具備天下各門各派的絕學,才具備這種實力。當然,姑蘇慕容家的確擁有天下各門各派的武功絕學,因為他們家「還施水閣」的確收藏有天下各門各派諸多的武功秘籍,「還施水閣」的來源書中並未交代,而個人始終認為這與一個人有關,就是慕容博之母。
  • 慕容世家之慕容儁離世
    打下了廣固之後,慕容儁繼續開疆拓土。在前燕進入中原後,居住在漠北草原的敕勒日益強大,不斷侵擾中原,公元357年,慕容儁派慕容垂等人率軍進攻塞北敕勒。慕容垂大敗敕勒,斬敵達十餘萬人,獲得馬匹牛羊無數,安定了北部邊境。立了大功的慕容垂回到京城,等待他的可不是封賞。
  • 慕容家除了鬥轉星移和參合指,還有一項神秘武功,喬峰也望塵莫及
    鬥轉星移,是金庸武俠中的一門神奇武功,由五代時期慕容龍城所創,乃是一門借力打力之技,不論對方施出何種功夫來,都能將之轉移力道,反擊到對方自身。出手的人武功越高,死法越是巧妙,真正的功夫所在,將對手的兵刃拳腳轉換方向,令對手自作自受,其中道理,全在「反彈」兩字。
  • 歐陽鋒的瘋癲,不僅僅是因為錯誤的九陰真經心法口訣,還有這兩點
    自王重陽死後,卻只有歐陽鋒對其念念不忘,他的後半生幾乎都在痴迷於九陰真經武學。在他的觀念裡,天下間有兩大奇功:第一種是他的蛤蟆功,另一種就是九陰真經武功了。眾所周知歐陽鋒學到的九陰真經是假的,基本和原著是逆反的,誰讓他遇到了黃蓉這個機靈鬼。 儘管這樣,九陰真經的實力還是不容小覷。
  • 為什麼威震天下的「南慕容」慕容復混得如此失敗?
    可與北喬峰齊名的南慕容最後落了一個眾叛親離,瘋瘋癲癲的下場,怎麼混得如此失敗?01完成大業任重而道遠慕容家傳武學深厚,鬥轉星移更是震古爍今。可慕容復和眾多江湖好漢不同,有著重大的祖傳遺志要完成。02在江湖上有名氣沒有聲望除了那幾個慕容博留下的家臣外,慕容家的秘密江湖上誰都不清楚。
  • 八字算命:瞎子算命不傳的秘密,揭秘盲人常用算命口訣
    隨著公曆在我國的使用,又創新出《陽曆日幹支速算口訣》等相應歌訣。「謎技」:是瞎子算卦的絕學,以口訣為主。其內容和用途可分為立威拿人絕技、看家謎人絕學、正俗通人捷法三部分,又可分為搖卦、算卦(命)、看日子、民俗應酬四個系統。正如山東禹城李先生所說:「盲人批命是正宗,非明眼人能比。明眼人用神為先,瞧個大概。
  • 如何判斷孩子爸爸是歐陽鋒還是慕容博?
    爸爸有兩種:一種是舐犢情深的,如歐陽鋒,謝遜。另一種是不聞不問的,屬於這一類型的名單不要太長:戚長發,慕容博,蕭遠山,嶽不群,張翠山。那麼,有辦法提前知道你的結婚對象到底是哪一種嗎?歐陽克錦衣玉食,風流自賞,闖下無數禍事,要不是歐陽鋒罩著,早就吃了大虧。
  • 乾坤大挪移,與鬥轉星移類似,還是更像小無相功?
    「乾坤大挪移」還有一個特點,那就是能夠牽動對方,造成對方出現破綻。空性的「龍爪手」本來是沒有破綻的,但在張無忌「乾坤大挪移」帶動之下,也出現了破綻。「乾坤大挪移」也能將對方的力道反射回去,張無忌就曾經「將苦頭陀送來的掌力盡數倒回。」
  • 八字看六親——八字父母口訣
    下面我們一起看看,八字父母口訣。八字看父母口訣1、八字看父母死亡口訣比劫重重雖克父,不見偏財命也固,歲運若遇偏財來,父死非命無救助。偏財臨庫又見衝,歲運見庫父壽終,天衝地衝見偏財,父亡之期提前來。年幹受克父先死,年食月嫋父早埋,年柱納音被月克,歲運同克父必亡。偏財臨旺克神衰,旺極歲運父死埋。
  • 八字算命:八字口訣順口溜
    八字命理學最早也見於黃帝內經,古人當時利用出生時辰推演人體疾病,後來經過歷代流傳形成了很多口訣,口訣又分成很多的門派。局中官星隱且晦,難在人前顯富貴。婚前失身殺在前,食傷年月晚婚多。獨財能招千金來,財多卻需比肩助。命局財庫刑衝開,歲運逢之發大財。財官印祿兩頭鉗,決非走萃等人閒。富命身旺坐下財,傷官生財富自來。
  • 八字時柱口訣
    四柱又分別表示我們不同年齡段的運程,我們用生辰八字時柱口訣看時柱代表的運勢。下面給大家分享八字時柱口訣。 生辰八字時柱口訣 1、生辰八字時柱口訣看時柱為官星 時上正官運氣高,身旺子女必然好;身弱逢官必大忌,縱有子孫不賢孝;時支若要逢七殺,善得子女也不肖;時逢正官一位貴,混雜定貧窮;若遇印星來化煞,文武雙全富貴命;女命七殺坐長生,必配佳偶是英雄;若坐桃花有婚變,七殺沐浴風流命。
  • 八字口訣順口溜
    八字命理學最早也見於黃帝內經,古人當時利用出生時辰推演人體疾病,後來經過歷代流傳形成了很多口訣,口訣又分成很多的門派。 局中官星隱且晦,難在人前顯富貴。婚前失身殺在前,食傷年月晚婚多。 獨財能招千金來,財多卻需比肩助。命局財庫刑衝開,歲運逢之發大財。
  • 初學八字必背的口訣
    這也是為什麼易經文化經久不衰的原因,但是在這個魚目混珠的易學界想要學到真正的知識必須要碰對肯教你真本領的人,初學八字必須要背誦的口訣有哪些呢? 初學八字必背的口訣 1、五虎遁元 甲己之年丙作首,乙庚之歲戊為頭; 丙辛必定尋庚起,丁壬壬位順行流; 若問戊癸何方發,甲寅之上好追求。
  • 八字算命:盲派八字直斷口訣,看你是否有牢獄口訣
    ,這些口訣不僅可以預測未來,還可以改變我們的命運。接下來我們一起看一看,盲派八字直斷口訣。盲派八字直斷口訣滿盤比劫多為奇,若見印地旺無依,行運比肩多克父,劫地克財又克妻。金白水清富貴來,文章科舉東方才,若行南方遇火地,破格身敗有奇災。年上正財祖業傳,富貴榮華守田園,若提財官來相助,品格高尚職升遷。
  • 稱骨算命:八字口訣順口溜
    注圖文來源網絡,侵刪                          八字命理學最早也見於黃帝內經,古人當時利用出生時辰推演人體疾病,後來經過歷代流傳形成了很多口訣,口訣又分成很多的門派。
  • 八字月令格局口訣解析
    八字月令格局口訣解析 民間八字非常注重月令,有時僅看月令,就能知道命主大概的吉兇禍福,這個也是民間算命的捷徑,簡單準確,不用去看雲裡霧裡的身弱,身旺,其實十神天生就分陰陽善惡,這個是天地本氣,訣云:財官印食元秀物,好種好栽好耕耘;梟傷殺劫應鍛造,千錘百練始成金。就是說凡是月令為四吉神,只要不被強力破壞,命主註定是吉命。
  • 稱骨算命:初學八字必背的口訣
    這也是為什麼易經文化經久不衰的原因,但是在這個魚目混珠的易學界想要學到真正的知識必須要碰對肯教你真本領的人,初學八字必須要背誦的口訣有哪些呢?八字算命必背口訣1、八字正官論命口訣年上正官福德添,祖上有德功名全;更喜獨官居一位,後人必定早握權;年上正官怕傷官,唯遇此運添麻煩;中年交了正官運,再逢祿旺職高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