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永傑,山東煙臺人,現任教於魯東大學外國語學院。畢業於日本大東文化大學並取得碩士學位。2008年,指導學生獲得第十二屆「外研社杯」全國英語辯論賽三等獎;2011年,被魯東大學授予「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連續兩年(2011年、2012年)獲得魯東大學教學優秀獎、年度考核優秀;2011年,獲「魯東大學第二屆青年教師多媒體課件大賽」二等獎;2012年,獲第三屆「外教社杯」全國高校外語教學大賽(英語專業組)山東賽區特等獎。
上下滑動閱讀
第三屆「外教社杯」全國高校外語教學大賽全國總決賽已落下帷幕。從初賽、複賽到全國總決賽,一路走來有喜悅與興奮,也有緊張和不安,但更多的是幸福以及收穫。回想這段寶貴的經歷,感慨良多。
首先,我非常慶幸擁有一個優秀的團隊:魯東大學外國語學院。從準備比賽開始,全院上下鼎力支持。如果沒有領導無微不至的關懷,沒有同事的獻計獻策,沒有學生的積極配合,我不可能最終登上全國的講臺。翻開我的備課筆記本,記錄了各位領導同事給我的種種建議;打開同事們為我製作的視頻,記載了他們的溫馨鼓勵和殷切期許。這一切都讓我深切感受到自己並不是孤軍奮戰。
其次,通過這次全國總決賽,我在以下幾個方面受益匪淺:
第一,應該注重學生基本功的培養。基礎階段的主要教學任務是傳授英語基礎知識,對學生進行全面的、嚴格的基本技能訓練,培養學生實際運用語言的能力、良好的學風和正確的學習方法,為進入高年級打下紮實的專業知識;
第二,應該把批判性思維和創造性思維運用到綜合英語課堂中,注重培養學生的質疑和反駁能力,鼓勵學生批判地、辯證地思考每篇文章所傳達的訊息;
第三,在教學方法上再也不能拘泥於課本,要提倡學生真正的自主學習,通過「閱讀+辯論+寫作」這一模式來讓學生獲得知識、技能和思辨力;
第四,語言不能脫離文化而存在,應該將文化引入課堂教學,把中外文化的對比分析滲透到每篇課文的講解中;
第五,作為英語教師,應當通過大量的閱讀來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質修養,只有這樣才能傳達給學生豐富的人文知識和情懷。
最後,要特別感謝外教社的老師們,從筆試時的咖啡到講課間歇的甜點和水果,處處體現了外教社老師們對選手的貼心關愛。
本次大賽為我們提供了一個與來自全國各高校的優秀英語專業教師交流、切磋的平臺。身邊的每一位選手都是各地區的冠軍教師,與他們同臺競技,我能夠取人之長補己之短,不斷完善自己的教學。
祝願大賽越辦越好,希望更多的優秀教師能夠參與這項全國規模的教壇盛事!
本堂課教學目標明確、重點突出、教學設計合理。教學內容較綜合、全面,授課教師既關注到課文內容和結構的分析、詞彙短語的講解和操練,也關注到了作者的寫作手法,充分體現了綜合英語課的特點。
教學思路設計層次清晰。授課教師在導入後先對課文內容進行講解,後對語言點進行分析講解和練習,再說明文章的寫作手法,環環相扣、層層推進、過渡自然。
教學方法靈活多樣、使用得當,有機結合了講解、提問和討論,效果較好。課件的設計和使用合理,語言精練、條理性強,圖片形象生動、使用得當。課外作業與課文內容和教學目標緊密結合,且具有較強的交際性和真實性。總體而言,這是一堂比較成功的綜合英語課。
授課教師儀表端莊、教態自然、富有親和力;其語言比較準確流暢、精要簡練;教師對課文的理解正確、分析到位,顯示了授課教師較紮實的教學基本功和較強的駕馭課堂的能力。
這堂課在以下方面似乎還可以改進:
1)課堂導入用時偏長(4分鐘),不夠精練。教師在導入過程中沒有很好地點明為什麼網絡閱讀會養成 fast reading 的習慣。
2)在讓學生練習「to the fore」這一短語時,翻譯的句子內容過難,可能會讓學生花不必要的時間去考慮翻譯句子的內容,從而分散學生對練習這一短語的注意力。如果選幾句內容明了、但能充分練習該詞語用法的句子則會更有效。另外,在說明「to the fore」這一短語時不妨提一下與這一短語經常搭配的動詞。
3)課堂語言中還存在一些小錯誤,如:PPT中 「making the writing cohesive」 中的 cohesive 應該是 coherent,教師在布置第二個作業時把 expressing 念成了 express 等。對這些小問題的注意,可使教師的教學語言更加精確。
沈永傑老師的這堂課結構清晰,各環節過渡也較自然。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注重和學生互動,善於設計符合教學目標需要的教學活動,採取鼓勵和探討的方式對學生的發言進行反饋,尊重學生的不同意見,注重對課堂互動活動的延伸性講解。
這堂課較好地在詞、句、篇章三個維度上引導學生對課文進行分析,在教學中融入了東西方文化對比和批判性思維的培養。在分析文章的過程中,教師對課文中一些特別的用詞進行了辨析,如說 erode one's capacity 而不用 damage,還通過一些翻譯練習來加深學生對一些語言表達的理解和掌握,提高了學生對閱讀材料中語言使用的鑑賞能力。
此外,沈老師在 Appreciation of the article 中提示了幾個能幫助學生理解課文的關鍵,如 transitional paragraph、quotation、parallelism 以及 parenthesis,並以本課出現的例子來進行說明。這對提高學生的閱讀技能是有一定的幫助的。
值得一提的是,沈老師對學生回答的反饋不是簡單地說 「Good」 或 「Excellent」,而是有針對性地進行解釋和引導,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和思考相關問題。
在布置作業時,教師注重對學生課外學習的有效指導,注重課外學習任務設計的多樣化和學習任務的交際性。但是作為第二項自主學習任務的給作者發郵件對其文章進行反饋,似乎在實際中操作的可行性不大。雖然這個任務的交際性程度很高,但是對任務完成情況的檢測人變成了文章的作者而非教師,無法體現對學生課外學習的指導和監控。
專業·專注 教師·教學
歡迎登錄
WE外語智慧教育平臺
教學風採 | 第三屆「外教社杯」教學大賽英語專業組二等獎顧秋蓓(一百六十七)
教學風採 | 第四屆「外教社杯」教學大賽綜合組三等獎陳杭(一百六十六)
教學風採 | 第十屆「外教社杯」教學大賽視聽說課組二等獎馬敏(一百六十五)
教案分享 | 十二歲的天才少年:託馬斯 · 蘇亞雷斯
教學素材 | 為何今年夏天各國扎堆探索火星?
新聞聽力 | VOA慢速:想要肺部健康?來一次深呼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