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歲老人在監獄中寫的曠世奇書,流傳3千年,至今無人完全參透

2020-12-23 袁玟凡

82歲老人在監獄中寫的曠世奇書,流傳3千年,至今無人完全參透

中華文明5千年,傳統文化博大精深,眾多的經典國學不計其數,可是如果有人問我:在眾多國學經典中,你最推崇哪部?我一定立馬回答:《易經》。

《易經》是中華民族最古老的經典名著,對華夏文明的延續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為何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中,唯有黃河流域的華夏文明流傳至今?值得思考。

自打伏羲用他的畫打開了世界,宇宙萬物都有它的起源連山有八萬言。軒轅氏4300言的歸藏,文王演《周易》。易經的三個部分中有兩個已經丟失,《周易》流傳至今。有多少人知道《周易》的誕生?

羑裡城又是一座恐怖之城——我國第一座有文字記載的國家監獄就建在這裡。

殷帝乙三十七年(公元前1156年),帝乙去世,帝辛即位。帝辛是就是紂王,名聲不好。殷紂王登基後,他「聞見甚敏,材力過人」,立志要做一個有為之君。然而,在掌權20多年後,紂王變得極為專橫跋扈。也由於姬昌對鄂侯爵事件的評價把他關進了監獄。進監獄大門時,姬昌已經82歲了。

為了更好地切斷文王與外界的聯繫,殷紂王不僅在羑裡駐紮重兵,還在通向他的道路上設置了路障。文王的兒子想見他的父親,但沒有得到紂王的允許。

在極為艱難的監獄生活中,在不知道多少天沒有太陽、星星和月亮的日子裡,82歲的周文數反數,正測反測,仰觀天象,俯察大地,領悟到了真諦。他把伏羲先天的八卦轉化為後天的八卦,再推演成六十四卦。他完成了基本上涵蓋了人類社會的所有內容,被譽為「群書之首」的《周易》。

司馬遷在《史記》中用簡潔的語言歸納了這一偉大事件——「西伯拘羑裡城演《周易》」。

姬昌演易的事迅速傳至朝廷。紂王聽到這一消息,有些懷疑。為了更好地檢驗姬昌是不是聖人,能否知前思後,紂王提出了一個紂王式主意。他殺了姬昌的大兒子伯邑考,用他的肉做肉湯。於是他派人把肉湯送給周文王姬昌。姬昌是誰啊,看到肉湯,立刻知道這是用自己親戚的肉一起煮的湯。但是,如果你不吃這湯,紂王會懷疑的。最終,姬昌強忍悲痛,勉強地吃了湯。聽了臣僕的報告,紂王嘲諷地說:「聖人不應該吃自己兒子的肉。喝自己兒子的肉煮成的羹都不知道,何談他是聖人呢?」伯邑考他放鬆了對姬昌的警惕。《周易》已經傳下來了。

整部書之所以能夠流傳3000年,它不僅有每個中國人都該懂的大智慧,更暗藏著,人一輩子所有選擇的結果。當中的智慧流傳至今,也無

沒有人能夠完全參透。在大多人的印象裡,曾國藩的人生,全靠「守拙自律」。

但極少有人知道,《易經》才是他安身立命的根本。

不僅被他擺在床頭、案前,畢生精讀5遍,平常更常對弟弟曾國荃說「日中則仄,月滿則虧」,也就是物極必反,過猶不及。

而曾國藩的人生,就遇到過這樣的局面。

曾家兄弟那時已殲滅太平天國,雙雙封侯伯爵位,但由於漢人不許封王,他們上面只有一個公爵。

權衡利弊之後,曾國藩想到:

假如再拼一把往上升,贏面已經很小了,為一個小空間,放棄這輩子打下的家業去冒險,有什麼意思呢?

因而,他選擇了低調低調再低調,最後得以抽身,保全家業。

這,就是他從《易經》中算出的贏面,領悟到的道理,做出的選擇。

有些人說:西方國家智慧的根源是柏拉圖,印度智慧的根源是《奧義書》,中國智慧的根源是《易經》。

儒家思想認為它是五經之首,道家認為它是三玄之冠。馮友蘭教授之所說:「《易經》是宇宙的代數學。」

傳統式的《易經》都是文言文,太過晦澀難懂且不容易讀懂,解析起來很費勁,很多人愛看卻搞不懂。

可是讀原文的易經確實是太過深奧晦澀難懂,因此 我讀的是這種含帶註解、解釋及其白話講解的《圖解易經》,裡邊全都是大白話。

從五行、天幹、地支、太極和八卦的解析,再到《易經》中的象、數、理的介紹,再深刻的道理,也讓你一目了然。

這本書還根據結合實際的例子來教你如何去分析問題,淺顯易懂,一看就會。

因此 擔憂上文的口訣搞不懂的小夥伴們能夠選擇看看這本書,再加上口訣,就非常的簡單好理解了,對於易經有興趣的小夥伴真的能夠試試。

講述了易經全文原文、譯文與給後人的啟示。每天臨睡前讀一讀,豐富自身的閱歷,提升自己的人生感悟,何樂而不為?

相關焦點

  • 中國古代「曠世奇書」,紀曉嵐極力將其摧毀,其謎團至今無人能解
    中國古代「曠世奇書」,紀曉嵐極力將其摧毀,其謎團至今無人能解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不管是民族文化和自然都是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的。縱觀古今,在歷史的長河中流傳下了太多太多的奇聞異事,也更是形成了許多的「曠世奇書」。
  • 現在人們也無法參透的上古三大奇書指的是哪三本?又奇在哪裡?
    說到流傳至今的文化,不禁想起現在人們也無法參透的上古三大奇書,其中的內容無法用科學解釋,大家一起感受華夏文明的巨大魅力。第一本《周易》——闡述一切變化,佔卜之用,博大精深的哲理書。佔卜是對未來事態的預測,而《周易》便是總結其預測規律的書,易經包羅萬象,綱紀群倫,是中華文化的源頭活水,是中國傳統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學與人文實踐的理論根源,是古代漢民族思想、智慧的結晶,被譽為「大道之源」。內容極其豐富,對中國幾千年來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都產生了極其深刻的影響。
  • 中國真實存在的4種民間秘術,蠱術僅排第2,第一幾乎無人參透
    中國上下文明五千年,歷史文化悠久,其獨特的文化一直流傳至今,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不少文明在歷史的歲月中逐步消失,但是有幾個秘術一直在民間流傳,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來說說民間的這幾大秘術。第一個是奇門遁甲,是一門古老的秘術,是用於佔卜的書,據說是九天玄女所創,是一門十分精妙的秘籍,傳說,當年兵神蚩尤打敗了炎帝,又想去打敗黃帝,然而炎帝和黃帝一起聯手,依然打不過蚩尤,當時,天上的九天玄女看到黃帝想拯救世界的心願,九天玄女非常感動,就將奇門遁甲傳授給黃帝,後來黃帝依靠奇門遁甲戰勝了蚩尤,這雖然是傳說,從此奇門遁甲就成為了一門奇書流傳至今,至今無人參透
  • 老人常說:「千年王八萬年龜,百年的兔子無人追」,是什麼意思?
    文/玉濁清老人常說:「千年王八萬年龜,百年的兔子無人追」,是什麼意思?相信生活在農村的小夥伴們,對農村流傳的一些俗語都不會陌生,這也是文化底蘊的一種體現,同時也是老人們從生活中總結出來的一些經驗,並且已經過一輩又一輩的流傳至今。而小編給大家分享的這句話應該都聽過:千年王八萬年龜,百年的兔子無人追。
  • 3000年前,有人在監獄寫了一本中國曠古奇書,被譽為「群經之首」
    中華文化歷史悠久,在這個歷史的長河中,我們的祖先給我們留下了很多珍貴的財富。而今天我們要講的是中國的奇書。說起中國的奇書,人們大多認同的一共有三本,一本《山海經》 ,據很多國內外的學家研究發現,這本書很有可能記載了曾經的世界。
  • 中國這本曠世奇書,作者和成書時間都未知,內容至今仍是未解之謎
    今天我們要介紹的一本奇書,圍繞在它身上的神秘光環知道現在依舊璀璨,這本書中的謎團實在太多了,成書於何時?作者是誰?記載的內容到底是什麼,至今眾說紛紜,從來沒有一個讓人信服的答案,這部書就是《山海經》。漢宣帝時,有一次工程挖到一個很奇怪的東西,舉國無人能識,當時的諫議大夫劉向看了之後斷定這就是《山海經》中的「貳負之臣」,連皇帝都覺得很神奇。可見在漢宣帝之時,《山海經》已然存在,而且書中的內容就已經很是晦澀難懂,絕非新成之書。所以荒誕不經純屬虛談,未被證實不代表以前沒有,現在的熊貓如果滅絕,幾千年後後人看見我們記載也會認為荒誕,因為沒辦法證實。山川河嶽地理變動在地球歷史上更是經常發生的。
  • 古墓挖出9車上古奇書,全是失傳古籍,證實《史記》完全錯誤!
    古墓挖出9車奇書,聽說過嗎?不是9部,而是9車,這是什麼概念?但是,這些書籍與今天的紙質書籍不一樣,這些奇書是古墓中的竹簡。要知道,在晉朝之前,最流行的寫作材料便是竹簡,這竹簡便是古人通過竹子、木塊整理加工後,做成一種可以書寫的材料;最早可以追溯到三皇五帝時期。那這9車的古籍是怎麼出土的呢?
  • 《經典詠流傳》:82歲谷建芬13年創作50首兒歌
    82歲谷建芬13年嘔心瀝血為孩子寫歌;龔琳娜夫婦奏響2500年前的曾侯乙編鐘(複製件);毛不易廖俊濤共同演繹《月下獨酌》;王迅自創「鵝舞」,與4歲神童「詠鵝」,萌化眾人;曹軒賓以陝西方言伴隨800年古琴之音,道盡離愁別緒;張衛健超燃獻唱《真英雄》,令人熱血沸騰。
  • 史前遺址挖出「龜殼」,內含宇宙之謎,考古家:至今無人參透
    《山海經》中記載又上古的神話傳說,而人們對我國歷史的認識,則是從夏商周開始的,上古時期對於人們來說,只是一個神話。事實並非如此,早在上古時期,我們的祖先就已經開始了對宇宙萬物的思考,即便沒有文字的記載,但在我國的考古工作中,專家還是有了很多的發現。我國雖然又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的說法,但這只是我們自己認為的,在很多國家,這一說法還是有著很大的爭議。
  • 中國最古怪的對聯,上聯和下聯一字不差,卻流傳千年至今無人超越
    對聯作為中國傳統文化中重要的一種,一直到今天都被家家戶戶沿用,每逢新春佳節,就要在門楣上換上一副新的對聯已經成為人們沿用千年的習俗。新年新氣象,也體現在紅紙黑字的對聯上。在史料中有關楹聯的最早記載可以追溯到五代後蜀主孟昶,他身為後蜀的末代皇帝,為人奢侈淫靡,倒是符合大家對於亡國之君的印象。根據《蜀檮杌》中的記載,在後蜀被北宋攻打的前一年新春佳節之際,孟昶在自己寢宮的門板上寫下了:「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這及極有可能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副春聯。不過,孟昶的美好願望並沒有實現,在第二年(965年)他就被宋太祖趙匡胤擄走了。
  • 中國近代第一高僧,活到120歲,圓寂前留下一個字,至今無人參透
    虛雲禪師,又稱虛雲老和尚,他一生有太多的傳奇,而且以120歲高齡圓寂。虛雲禪師,俗名蕭古巖,字德清,別號幻遊,1840年出身於福建泉州。虛雲禪師最大的貢獻是演五宗法脈,振興六大祖庭。虛雲禪師在禪宗面臨香火危機之時,以一身而承續五宗法脈,傳法曹洞,兼嗣臨濟,中興雲門,扶持法眼,延續溈仰,可謂「興滅繼絕,慧日同光」,其功勞可比於印度佛教史上的龍樹菩薩。
  • 古代流傳的8本「奇書」,50歲前參悟一本,改變命運,飛黃騰達
    古代流傳的8本「奇書」,50歲前參悟一本,改變命運,飛黃騰達麻衣相法古書籍老舊書相面相手五官術線裝《麻衣相法》 全稱《麻衣相法全編》,後人假託傳說的麻衣道者所做。人認為人的面部就好像是一個高深莫測的密碼集成版,而《麻衣面相》號稱第一識人奇書。復古老版書籍 經典老版(陰宅全書全集)在風水學中,陽宅是活著的人們希望擁有的住宅,當初農村找到時,只有手抄本,太難得了。上面記載了各種奇聞秘法,是能為人造福的好風水書籍,簡直太難得了。
  • 伏羲留2幅詭秘圖案,至今無人參透,德國人卻從中悟出2進位算法
    縱觀歷史,能從河圖、洛書中悟出其皮毛的人,屈指可數。但凡能窺得其中些許奧妙的人,都名留青史。例如能將春秋戰國局勢化為棋局,自己控制棋局的鬼谷子。根據《三國志》記載:「推演兵法,化作八陣圖,變化多端,可擋10萬精兵」。熱衷研究河圖、洛書的孔明。窺得其皮毛自悟奇門遁甲之術,排兵布陣,極少言敗。
  • 袁天罡和李淳風同寫奇書《推背圖》,但「陰宅」命運卻是天壤之別
    提起《推背圖》這本奇書,愛好歷史文化的人的一定不陌生,俱傳此書之「奇」堪稱古今之最,千年來歷史上的重要事件和朝代更替盡隱於此書中,甚至直至近代很多事件也被《推背圖》言中。等眾人尋與此地時,不僅袁天罡和李淳風面面相覷,就是身邊眾人也大為驚嘆,原來袁天罡的金釵正好插在李淳風的銅錢孔中。由此可見,袁天罡和李淳風「易學之術」其本事難分上下。但這也引起了後世之人的巨大爭議;因為袁天罡和李淳風同是「易學宗師」,其歸天后「陰宅福地」的命運卻大相逕庭。
  • 中國有三大奇書,有一本從古至今只有兩人讀懂,其中一個是諸葛亮
    其中一些已經流傳至今,成為中華文明許多瑰寶的一部分。他們中的一些人已經失蹤,只能在滾滾的凡人世界裡找到他們的蹤跡。今天筆者要給大家介紹3本從遙遠的上古時期就遺留下來的奇書,它們正是屬於古人留下來的智慧結晶。其中兩本在今天看來都有借鑑意義,而有一本,雖然同樣流傳了下來,但由於脫離了成書的時代背景,至今已沒人能夠弄明白其中的奧秘。
  • 易縣82歲老人的一封特殊請求信
    一封特殊的請求信「電視臺的領導們 一定要替我表達感激之情 謝謝啦...」這是來自一名82歲老人的重託。7月14日我們收到了一封特殊的請求信,這封信是誰寫的?究竟為什麼要寫這封信呢?這還要從2014年說起。
  • 蘇軾最牛的一首殘詞,還沒寫完就流傳千古,至今無人敢補!
    蘇軾最牛的一首殘詞,還沒寫完就流傳千古,至今無人敢補!蘇軾是宋朝的傑出的詞人,並且他在詩的領域也頗有成就,他的詞和詩都是走的豪放的路線,後人就把他劃為了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並且還尊稱他為「詞聖」,蘇軾留下來許多令後人傳誦的優秀作品,其中以詞為代表,最廣為流傳的就是《水調歌頭》了,並且東坡肉也是人們比較喜歡吃的一道菜。今天小編要說的是蘇軾最牛的一首殘詞,還沒寫完就流傳千古,至今無人敢補!
  • 七旬老人被害,82歲嫌疑人逃跑:逃跑時騎一紅色腳蹬人力三輪車
    02嫌疑人82歲本案中被害人年過七旬,而更令人震驚的是,嫌疑人張某波今年已經82歲。據此分析,一個特徵如此明顯和清晰的老人,逃離數日依然不見其蹤跡,加之其野外生存能力較強,不排除是逃往深山叢林中去了。而很多人不知道,本案中82歲高齡或許也可以成為犯罪嫌疑人的免死金牌。根據我國《刑法》第49條規定,審判的時候已滿75周歲的人,不適用死刑,但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縱觀本案中的張某波作案時就已經82歲,符合不適用死刑的年齡條件。
  • 20多歲愛上他,83歲嫁給他……福建男子和法國女子的曠世之戀,打動...
    「7月12日凌晨2點35分,丹妮媽媽在廈門海滄家中安詳地回歸天家,享年92歲。」——廈門作家歐陽鷺英在朋友圈裡平靜而簡單地敘述著家族中的這件大事。她口中的「丹妮媽媽」叫李丹妮,中法混血兒。她與歐陽的公公袁迪寶有一段傳奇的曠世之戀。
  • 養老院斷電70小時吸痰機無法使用 82歲老人去世
    23日晚,入住養老院的82歲石姓老人被痰卡住病重,由於停電,吸痰機器無法使用,老人於清晨死亡。  家屬  斷電無法吸痰  82歲老人死亡  昨天下午,市民李先生對記者表示,由於養老院停電,他的姥爺被痰卡住,在昨天清晨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