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事】兩女子陷網絡理財+貸款騙局近7萬打水漂,資金「網」來一定要謹慎

2020-10-11 黃石網警巡查執法

來源:強哥說警事


現如今,騙子花樣百出,尤其在網上推銷吸引人的「理財產品」和「網上貸款」頻頻誘人上當受騙。這不,大冶兩女子先後陷入「投資理財」和「網上貸款」騙局,近7萬元打水漂。


寶媽「網上理財」被騙4萬8

資金「網」來一定要慎重

「一開始投的兩筆都立馬返錢了,我就覺得很有賺頭,結果後面投大筆進去就沒動靜了,人也找不到了」9月22日,大冶市公安局東風路派出所裡,家住東嶽路街道的馬女士滿臉懊悔愁容。

添加馬女士的QQ號

引誘馬女士投資聊天記錄


9月15日,馬女士收到一個「790519366」的QQ號申請添加好友。通過申請後,這位陌生「好友」給馬女士介紹了一個理財項目,稱收益高、回報快,當天投資當天返利。在家帶孩子,沒有工作收入的馬女士有些動心。

9月19日,在該「好友」誘導下,馬女士小試牛刀,通過手機網上銀行向該「好友」提供的帳號轉帳投資520元,隨後便轉回了本金,另外還盈利170元。短短幾分鐘就輕鬆獲利170元,馬女士心動不已,立即又轉入10000元,當天連本帶利返還了10854元。看到錢如此好賺,馬女士頓感自己找到一條生財之道。

20日,馬女士毫不猶豫的投入30000元,沒想到這次沒有當天返利,詢問QQ「好友」時,「好友」稱「可以再加投些錢,利潤會更大,等一兩天就會有收益」。由於有兩筆返現獲利在前,馬女士絲毫沒有懷疑。21日,馬女士又先後轉了18000元和188元到該理財平臺,直到22日仍然沒有動靜,馬女士這才意識到自己被騙了,急忙趕來派出所報警。

目前,警方正在進一步偵查中。

強哥提醒

近期以投資理財等名目的電信網絡詐騙案件頻發,我市多名群眾上當受騙。投資理財陷阱離不開「暴利引誘」四個字,這是所有不法分子欺騙群眾的不二法門。因此,投資理財要提高風險防範意識,對宣傳「高額回報」「快速致富」的所謂投資項目和理財產品,一定要擦亮眼睛、提高警惕,拒絕高利誘惑。


騙局形式:

以「天天返利」、「保本保收益」、「收益可達20%以上」等誘惑性信息為噱頭,打著幫投資者購買原始股等有價證券等旗號,讓投資者的資金匯入他人帳號中騙取錢財。

如何應對:

切忌被高收益迷惑,一定要認清銷售人員和投資渠道的資質,遇到需要往某人帳戶中匯款的要求,一定要小心避免掉進陷阱。

一句話就是:堅決不參與非正規金融渠道的「網上理財」。

(撰稿:何金匯 曹晨露)


電話貸款同樣不靠譜

輕信轉帳被騙1萬9

近日,家住大冶市東風街道的李女士接到一個陌生電話,對方自稱是某金融貸款平臺的工作人員,可以為她提供貸款業務,李女士信以為真,錢沒貸到反被騙走19000元。



9月21日下午4時許,李女士接到一個陌生號碼,對方介紹了自己的「身份」後詢問李女士是否需要貸款,李女士想到恰好自己最近需要用錢,而手頭上資金不足,便想著通過該「工作人員」貸款。


溝通中,李女士告訴對方自己需貸款2萬元,於是該「工作人員」讓李女士添加自己的QQ好友,隨後發來一個二維碼讓李女士點擊下載,李女士掃碼後,發現是一個貸款軟體,接著便按照對方的指導下下載了該軟體,填寫完個人信息以後,李女士就在該貸款軟體上申請了2萬元的貸款。


過了一會,對方告訴李女士剛剛填寫的銀行卡信息有誤,如需修改就要交納6000元的費用,隨即對方發過來一個銀行卡號讓李女士將錢款打到該帳戶上,李女士將6000元立刻打入對方帳戶,可沒多久對方又以李女士提現太快為由讓其匯款13000元,李女士沒有絲毫遲疑再次向對方帳戶匯款,然而轉帳後,該「工作人員」又以匯款的數額不對讓李女士繼續匯款,直到此時,李女士才終於意識到自己上當受騙!這才匆匆向警方報警。


貸款沒有捷徑,辦理貸款應選擇國家正規金融機構,切勿輕信陌生電話和網絡貸款信息,不要隨意在網上留下個人資料,更不可輕易給對方轉款。對任何來歷不明的二維碼、網站等網絡連結,不輕易點擊、掃碼,以防上當受騙,如遇詐騙,請及時報警,切忌心存僥倖!


不輕信

不轉帳

不匯款

相關焦點

  • 八大理財騙局,普通人一定不要碰
    女子痴迷 一元購 欠一屁股債 第六名、眾籌公司,公司研發產品,通過大家一起籌錢的形式,獲得研發資金以研發出來的產品反饋給眾籌用戶,這種形式就是眾籌,國外有很多眾籌項目都是挺好的,一到國內就變味了中間的道道很多,大家千萬要擦亮眼睛,不要掉入陷阱。第五名、部分保險,為什麼是部分保險呢。因為有些保險是好的,比如重疾險、人身意外保險等,但是有些保險咱就千萬別碰了,特別是打著理財旗號,什麼萬能險,什麼保險套餐,理財險,打著理財投資的名義,每年固定繳多少錢,約定幾年後連本帶利取出,這樣看著非常像存定期,其實不是!
  • 網絡理財騙局高發,黃金外匯投資虧損被騙可追回
    網絡理財屬於新事物,各方面的限制還很小,所以仍然有很多不確定性,盲目追求高收益,最終可能會得不償失,選擇網絡理財要有血有肉,要確定是李逵還是李鬼。 短短半天,7000多元變成了1萬多元,謝女士也成功操作把錢轉回了自己的銀行帳戶。 第一次試水成功,謝女士很高興,認為找到了賺錢的竅門。「專家」也告知謝女士,今後在平臺裡的操作一定要按照他的指令來,不能自己私下進行操作,否則就會虧損。
  • 廈門:女子急欲發財投進15萬,結果掉進騙局全打水漂
    熊某(左)被抓歸案「用這APP炒股,1元變10元 」女子急欲發財投進15萬,結果掉進騙局全打水漂臺海網8月31日訊(海峽導報記者林彬彬通訊員於魯川) 女子跟著「股票分析師」炒股,想靠「內部資料」發財,結果遇到騙子,投入十多萬元打了水漂。
  • 零零期、分期樂:網絡貸款一定要走正規平臺
    零零期在這裡提醒大家,方便之餘也要謹慎,申請網絡貸款一定要上正規的平臺。   在杭某大型企業上班的陳先生就有過類似經歷,他說:「我前陣時間一直計劃買車,看準了一款15萬左右的車子,首付還差2萬元,就尋思著通過網絡貸款平臺來解決。
  • 網絡裡「撿」了個「精英男」雲南紅河女子理財被騙170萬
    民警繳獲的犯罪分子用的詐騙銀行卡 紅河警方供圖雲南網訊(記者 趙崗)網絡裡聊天「撿」了個「精英男」,帶你理財,帶你投資。女子以為收穫了愛情,又賺到一桶金,結果卻是一場空!今年4月,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的小莉通過一款網絡相親APP,認識了一個網名叫「雲淡風輕」的男子,該男子自稱是業內精英人士。兩人聊天中男子常常對小莉噓寒問暖,又甜言蜜語,小莉深陷其中。
  • 國內170個「資金盤」騙局 千萬不要去碰!
    參與者——必須謹慎!!!  做資金盤的人該清醒清醒了  80%以上的資金盤是來自美國的國際「老千」, 他們是以「高收益投資理財」的誘惑力來瞄準中國相當一部分民眾「不學無術、見錢眼開、不勞而獲」的心態,不停的變著花樣形式,向中國推出新盤、關閉老盤,每個新盤都附上各種誘惑人、讓人信賴的適應中國趨勢的宣導內容,吸引一些整日想著一夜暴富的人們。
  • 【警惕】家長和學生們請注意:網上貸款99%都是騙局!
    ,全市共接報網絡電信詐騙案件4起,全部是網絡貸款詐騙案件。不少急用錢的朋友們,通過網絡貸款不僅沒有緩解資金困難,反而因被騙雪上加霜,甚至負債纍纍。1、東河區王女士被以解凍貸款資金為由累計騙取25000元。2、昆區張先生在 「有意花」APP網絡貸款軟體上貸款被騙280000元。3、高新區南壕村,報警人劉先生通過網上貸款被騙10500元。4、昆區植物園,報警人秦女士通過網絡貸款被騙1699元。
  • 「網絡理財遊戲」涉嫌傳銷?「網絡相親」也能讓人家破人亡? | 有事...
    (北京商報)「傳銷」這種騙局形式,幾乎每周的防騙周報都能看到它們附著在新的載體上。前幾年火過的偷菜種花類遊戲也成了溫床。所謂的「理財遊戲」,也就是拿高收益來誘惑加入,通過「分享推薦」拉人頭賺取人頭收益的套路。然而披上遊戲和娛樂的外衣,這種把戲卻更容易讓人放鬆警惕,影響的受眾也越發年輕。
  • 女子被騙20萬元,拉薩達孜警方輾轉萬裡追回!提醒:網上交友戀愛、網絡投資要謹慎
    網絡詐騙 20萬餘元被分批轉出近日,居住在達孜區的德女士急匆匆跑進達孜區公安局刑警大隊,眼含淚花,稱自己被騙了20萬餘元,說話也有些語無倫次。刑警大隊民警急忙詢問緣由,得知事情原委。在之後的幾次「投資」中,德女士投入的資金一次比一次多,獲利也逐漸增加。德女士被突如其來的「發財」衝昏了頭,很快就落入對方設下的陷阱,最後,德女士向對方提供的銀行卡分批次轉款20萬餘元用作「投資」。就在德女士憧憬著賺大錢的美夢準備提現時,卻怎麼都無法完成提現。此時聯繫對方,對方反而以各種理由要求德女士加大投入,同時繳納保證金。德女士意識到自己可能被騙了,於是趕緊報案。
  • 年輕人理財指南:每月存1000元,多久能賺到100萬
    這裡是企業信息網,每日為大家分享熱門相關資訊,今天要給大家分享的內容有年輕人理財指南:每月存1000元,多久能賺到100萬。 前幾日朋友跟我埋怨,房主又價格上漲了,租不起提前準備再次找房子搬新家。說多了全是淚啊,想來很多人都經歷過此場景,交了租金後,就只有喝西北風了。
  • 從投之家開始 聊聊坑死人的六大金融騙局!
    作為投資人,我們要主動提高風險防範意識和能力,不能輕信「專業正規」「10年交易經驗」等宣傳,也不要輕易被「免費起步」、「短期暴利」等甜頭所誘惑,要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謹慎選擇投資渠道。平臺是否合法註冊,承諾的高額回報是否合理,吸收資金的行為是否符合法律規定,切不可被其虛假的宣傳和包裝所迷惑。
  • 揭秘光伏理財騙局?你應如何識別
    太陽能光伏發電因其清潔、安全和可持續發展已成為世界能源供應的新興主體,但是隨之一些的光伏貸騙局、光伏理財騙局也逐漸凸顯出來。什麼是光伏貸?光伏貸的騙局有哪些光伏發電是一個長期收益的項目(短期沒有盈利,一般回收期在7-10年)被銀行所看好,銀行一方面響應國家光伏扶貧政策,另一方面償還風險很低,所以很多銀行都開展了「光伏貸」業務。因貸款利息低(一般5年期利率16%左右),普通老百姓多有選擇貸款來安裝,雖然增加了光伏發電項目回收期限,但也緩和了無資金不能安裝的難題。
  • 315曝光臺:暴利還是騙局?盤點三大最常見的理財騙局!
    而在理財領域,這一類的騙局也真不少。不少人輕則信用蒙上汙點,重則損失真金白銀,不僅難維權,而且難預防,因為你不清楚,下一次它會包裝成什麼樣的外衣面世。今天筆者帶你盤點三大常見理財騙局,分清這些,能讓你的理財路上少走彎路!
  • 桂林一女子107萬瞬間沒了!警方提醒:這類騙局頻發
    桂林女子的107萬元瞬間沒了!警方提醒:近期這類騙局頻發網絡投資需謹慎保持理性最重要!然而仍有人上當受騙就在昨天,桂林警方接到報案一名54歲女子因輕信網絡投資平臺瞬間被騙107萬元8月23日,桂林市公安局象山分局刑偵二大隊接到群眾報案稱,其被詐騙107萬元。經民警初步調查,今年8月初,被害人在手機上下載了一個炒股APP,隨後詐騙團夥將其拉進QQ群、微信群,對方向其講解、推薦股票。
  • 淨網2020 網絡交友難尋真愛,警惕虛擬貨幣「殺豬盤」騙局
    資金短缺的網民,容易被套路貸詐騙;找不到工作的網民,容易被兼職刷單詐騙;經常網購的網民,容易被冒充客服和虛假購物詐騙;有投資意願的網民,則更容易被引誘參與虛假投資理財和網絡賭博;冒充公檢法實施的詐騙、網絡交友殺豬盤類詐騙案件也時有發生。
  • 數百萬人傾家蕩產,400多個資金盤竟都是騙局……
    所有做資金盤的人該清醒清醒了:80%以上的資金盤是來自美國的國際「老千」, 他們是以「高收益投資理財」的誘惑力來瞄準中國相當一部分民眾「不學無術、見錢眼開、不勞而獲」的心態,不停的變著花樣形式,向中國推出新盤、關閉老盤,每個新盤都附上各種誘惑人、讓人信賴的適應中國趨勢的宣導內容,吸引一些整日想著一夜暴富的人們。
  • 眾多陷網絡傳銷騙局!或被洗腦更徹底而執迷不悟!
    而網絡傳銷則使用了更隱秘的不公開的手段,他們通常打著「虛擬貨幣」、「數字加密貨幣」、「數字加密通用積分」、「互助理財」、「網絡理財」、「遊戲理財」、「挖礦機」、「眾籌」、「股權」、「電子商務」、「微商城」、「XX科技」 為名的資金盤,它的得利方式同樣是交納會費(或說是享受產品),然後再拉人進入作為自己的下線,短期內圈錢關網跑路。
  • 女性理財調查:7成看重資金安全 近5成疫情後要「攢錢」
    在北京一家培訓機構做老師的李萌說,「女人一定要自己手裡有錢,有錢才有安全感。」今天,又到了咱們女性一年一度的節日。近幾年,「婦女節」這個詞已經逐漸被「女神節」、「女王節」取代,僅一字之差,就體現了女性社會價值和獨立意識的提高。
  • 這款騙局,最近超火,已經騙了很多人!
    因為之前沒有接觸過,所以張先生比較謹慎,試探性地入了五萬塊錢,想著賠了就走人。   沒想到第二天就賺了2萬,這可把他高興壞了,自己操作的時候可從來沒這麼順過。   接下來又跟著老師操作了幾筆,短短幾天時間,帳戶裡面就有近20萬的資金了。   這時張先生感覺整個人都飄起來了,對老師的信任也開始逐漸加深。
  • 核桃財經提示:謹防網際網路金融詐騙 30萬黃金騙局怎麼破?
    區塊鏈財富神話騙局據介紹,主要四大騙局仍是換湯不換藥,分別為低息貸款型詐騙、投資理財型詐騙、盜取信息型詐騙和非法集資型詐騙。低息貸款詐騙團夥利用疫情期間少數人資金緊張、亟需貸款的情況,冒充各大知名金融平臺或打著「受理政府疫情專項貸款」的旗號給用戶授信數萬元額度,靠收取中介費、保證金行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