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七日談 7-3 第三日 基隆和平島公園 八鬥子

2021-01-19 胖胖知世界

臺北七日談 7-3

臺灣七日的趴趴走美食自由行 小夥伴們參考一下吧


第三日 基隆和平島公園  八鬥子

今天陰天,有風。溫度還好。


就是鼓浪嶼之波,一首歌,有的歌、電影真的會害人,卡薩布蘭卡讓這個小城的名氣超過了首都;羅大佑的鹿港小鎮,讓人想去鹿港看看,鼓浪嶼之波唱的是快快見到你美麗的基隆港,坐捷運(地鐵)至臺北火車站,記得先辦悠遊卡,也就是地鐵卡,捷運整體很乾淨整潔,也不想北京這麼擁擠,捷運車廂內的提示以及標牌,捷運站的擺設,裝潢設計形成了獨特的捷運文化,最後會專門拿出一篇寫捷運文化,再一一道來。在4站臺轉成臺灣鐵路的區間車44分鐘就到基隆,車票價只要 41新臺幣,臺灣的區間列車,有點像德國的S-Bahn,城際列車。也是西門子的技術。捷運和火車都是用四種話報站名,國語、閩南話、客家話、英語。


車廂很整潔,人也不多,坐在我前面的一位胖哥哥自顧的吃著豬扒盒飯,這裡的盒飯打包盒大多是紙盒,不知道是這位哥哥餓了還是太好吃了,自顧的叭叭作響,於停歇處不時打個飽嗝,算是對盒飯口味的讚賞,食畢,胖哥哥在包裡拿出牙線,開始飯後助消化的小活動,剔牙,到站了,胖哥哥把盒飯盒子留在車座上,輕輕地走了,只留一個盒飯盒,大概是告訴下一個乘客,這個盒飯好吃,知道是哪家的!



基隆古名雞籠,一說因基隆山象雞籠形狀而得名。基隆是臺灣島最北端的城市,而有「臺灣頭」之稱。基隆別稱「雨港」,主要原因為基隆時常多雨陰溼,進入冬季更是籠罩在陰溼多雨的氣候當中,但下的雨多為綿綿細雨;到了基隆車站2B月臺,並沒有下雨,good luck,在建新的火車站,出火車站右手邊是旅遊服務中心,基隆在開發旅遊資源,搞了一條龍宮尋寶線,將基隆的景點用公交線串了起來,很像歐洲的旅遊巴士,可以任意上下,只要99臺幣,火車站對面就是基隆港的海洋廣場,對著基隆港。旁邊的公交站101路直達和平島公園,車程大概20分鐘。


和平島公園

101路公車在和平島站下車,沿平一路直行,門票60臺幣,可能是因為中午陰天風大,遊人不多,由於終年受到東北季風吹襲以及海浪拍打侵蝕影響,造成和平島的天然景觀奇特,加上和平島海岸屬於沉降海岸,因此造就了許多奇岸怪石的景觀,景觀獨特,和平島在清朝前期時稱『雞籠嶼』或『大雞籠嶼』,為北臺灣最早有西方人足跡的地方,最早島上的原住民為凱達格蘭族的巴賽人(Katagalan Basaijo);至1949年改名為和平島。



和平島沿島的海岸上奇巖異石林立,海岸奇特的海蝕地形,形成了各具特色、形態各異、逼真的的海蝕平臺、豆腐巖、海蝕溝、海蝕崖、風化窗、萬人堆、千疊敷、海蝕洞、蕈狀巖、獅頭巖、熊頭巖等。風真的很大,海浪肆虐的拍打著海岸,似乎是讓景色更美一些,遠處的軍艦顫巍巍的入港。



千疊敷的豆腐巖地形,為巖石常年受海潮侵蝕,變成一塊塊方形的巖石,遠望活像一片片梯田林立散布。蕃字洞位於千疊敷附近,洞長20多米,傳國姓爺打退荷蘭人時,荷蘭人的最後據點,蕃字洞內石壁留有古荷蘭文字,如今已成為基隆的古蹟之一。萬人堆位於和平島北端的巖岸,因常年受海蝕風化而形成許多奇石,貌似浴池、花瓣、梳妝檯等。分布散落四周的石頭,又如同人頭一般,因此稱為萬人堆,景觀特異。


繞島一周,出來後沿馬路直行,看到7-11便利店的路口便有103路到八鬥子,隨便找個街邊的小吃填了肚子,味道分量都soso,就不點名額,又去7-11買了瓶沙士。強烈建議大家去八鬥子吃海鮮,此是後話。


八鬥子

103路等的痛苦,等了大概40分鐘,坐到北寧路八鬥街的交界,也就是終點站,路過海洋大學,海洋大學依海而建,頗有廈大的感覺,路過碧砂漁港,很多海鮮餐廳,快炒海鮮,快炒就是所有的菜都均價,比如100臺幣,海洋科技博物館,是一個綜合的博物館主題館建築群,現代設計的建築群,外表以灰白色大理石,顯得厚重,有點像柏林波茨坦廣場-Tiergarten之間國家圖書館、音樂廳等建築群。



一下車,便見遠處的山壁上刻著大大的『山海觀』三字,山海觀,觀海山,山海觀上觀海山,定是一處洞天福地的好去處,便拾級而上,誰知是一處樓盤,NND,復折返,沿八鬥街向北,箭頭顯示八鬥子,沿環山路爬升,路上見民屋上不鏽鋼的大圓柱桶,原來是水壓低儲水用的,八鬥子半島一面臨基隆山北麓,三面環海,山上可見一處處標記號的高地、碉堡,循木梯下行即抵位在長潭裡與八鬥子間的望幽谷。


望幽谷夾在兩片山凹,呈V字形,谷底的風更大,被綠色的植被鋪滿,碧綠寬敞,起伏有致,谷地中央有一塊平臺式草坪,多條石板步道自草坪輻射而出,通達四周小丘頂端,也可以沿石級環八鬥,小丘上展望良好,可遠眺基隆嶼、和平島、八鬥子漁港。遠眺還有一處海中的小島,似一把利劍插在海面,島外有島,山外有山,天外有天,無論在何處,看見海的感覺都是一樣的開闊,一樣的升騰起心中的夢想,一樣的天地之大,吾之渺小,一樣的物是人非,不禁向北家鄉的方向遠望,望不到,只有對故人的思念永遠留在心底。谷地北面盡頭為一斷崖,立於崖上,海天一色,景致悠遠;順著石級可以下到谷北面的海灘,風大浪高,一波波的海浪衝上岸,隨手撿了幾塊造型各異的石塊,算是八鬥紀念。


另一面,寬約20公尺的海灘,海灘遍布海蝕平臺、豆腐巖等地質景觀,沙、巖兼具的地形。

如果時間允許,來八鬥看看。


生肖橋

位於基隆市中心的田寮(liao)河是臺灣早期第一條以人工開鑿的運河,曾經是上遊煤礦與木材運往海口的要道;田寮河沿岸的橋梁,九十年初以票選用十二生肖命名,起初共十座,獨缺牛橋及兔橋,當年命名原創者基隆市民尉遲真平建議,市府如果因為交通動線或經費問題無法再建新橋,可以建人行景觀橋方式彌補十二生肖不足缺憾,讓基隆市的運勢更好,更興旺。以十二生肖前面冠以「喜銀(迎)吉祥旺福,美玉(育)金寶財富」命名,也就是財鼠橋、旺牛橋、福虎橋、玉兔橋、祥龍橋、銀蛇橋、寶馬橋、吉羊橋、美猴橋、金雞橋、富狗橋、喜豬橋。

回到基隆火車站,返回臺北,回程的乘客明顯多了,回到臺北火車站,只有這次也是跟北京一樣,乘客還沒下,堵在門口的已經上來搶座位了,捷運好多了,標明了上下車的區域。


晚餐在忠孝東路的京星港式茶飲,點了鳳爪、蘿蔔糕、雙腸、海皇煲、鮮蝦腐皮卷、燒麥、蝦餃、白灼蝦,蘿蔔糕、腐皮卷真的是一個贊!


相關焦點

  • 臺北以北之地,太平洋風景一覽無遺,基隆之旅
    由於這裡因海而著名,因海鮮而馳名,所以我的計劃很簡單:坐車去基隆,然後就去找海!我去基隆玩的時候正值深秋時節,但因為臺灣的地理位置,所以即使已是深秋,天氣也不算很冷,算是人體很適宜的溫度,大約二十五六度吧。而我抵達以後,第一個目的地就是基隆市邊緣的可以欣賞海景的和平島公園。和平島公園由於長期受到海風吹蝕,海岸邊呈現出千奇百怪的海蝕景觀。
  • 臺灣自由行,基隆,八鬥子火車站
    導語:臺灣自由行,基隆,八鬥子火車站大家好,我是本文旅行小編,每天為大家帶來最新旅遊資訊,希望大家能夠喜歡,如果大家喜歡的話,請多多支持小編哦。趁著過年好天氣,跑來基隆,這次沒有在機車環島了,和阿宏騎機車出來走春,不管在臺灣哪裡,只要好天氣就是超美!今天我們鎖定基隆的八鬥子地區景點,第一站就先來八鬥子車站感受一下海景配火車的滋味。基隆的藍天和大海,白雲朵朵隨風飄去,浪聲伴隨著風聲,一切都是那樣愜意。
  • 臺灣基隆旅遊攻略,基隆的這些景點值得一看
    基隆市,是臺灣省的省轄市,位於臺灣島東北角,毗鄰新北市,臨近臺北市,三面環山,一面臨海,曾是臺灣省萬商雲集的重要港口。為臺灣北部重要的國際商港,加上境內島嶼、港灣、山陵兼具,繁華的港都則侷促於山海之間。基隆,舊名雞籠。
  • 基隆頻現落石 和平島公園濱海步道又見零星新落石
    東南網9月4日訊 據臺灣媒體報導,繼北寧路坍方落石,基隆巿和平島公園在這次大雨後有零星新落石,危及遊客安全;基隆巿交通旅遊處表示,目前最好的方式就是維持原狀,並要求園方做好安全管制,以免遊客遭殃。和平島公園後段濱海步道區崖壁原本就屬不穩定的風化地質,去年初施作防護網工程尚未驗收,二月底時就被崩落大小碎石打爛,這次大雨又掉落新石。新的零星新落石區在步道中段,挖土機難到達,必須人工移除,連同舊的,至今仍未處理;另外在濱海步道底也有一處落石區,同樣架設防護鐵網,上方仍有零星巖石掉落。
  • 最美的基隆!5條與山海有約的絕美步道,全部走過才算到過基隆
    和平島──兩千萬年的神秘地景距離基隆市區只有6公裡的路程,跨過全長75公尺的和平橋,就進入到離臺灣最近的一座小島──和平島。●阿拉寶灣觀海步道原名皇帝殿,此處布滿珍貴的地質公園奇景,被國外媒體選「世界最美觀日出」的21個地方之一。曾因落石而被封閉7年,為了安全起見,目前採管制措施,須事先申請才可入園。
  • 臺灣基隆 穿越雨港細品緩緩流逝的時光
    在基隆,請細酌慢品那些緩緩流逝的時光和滋滋有味的生活樂趣吧。活色生香的漁港風情畫三面環山,一面臨海的地理位置,讓基隆坐擁臺灣省北部最大、最優良的漁港——八鬥子。八鬥子早期是一座海上孤島,沒有填海造陸之前,只有乘船才能到臺灣本島,傳說清朝雍正時期杜氏兄弟帶了十幾鬥米糧渡海,來到此地時只剩八鬥,故命名「八鬥子」。
  • 基隆:奇麗的山海風光
    基隆三面環山,一面臨海,為北臺灣天然良港,也是重要的海洋漁業基地。基隆港的營運量在上個世紀80年代達到高峰,是世界知名的貨櫃港。這些年,基隆港的地位逐漸被超越,城市建設和經濟發展嚴重滯後。好在離臺北不遠,基隆人可以到臺北找工作。也有臺北人看中基隆較低的房價,來此置產。每到周末假日,坐擁奇麗山海風光的「臺北後花園」基隆更是吸引著大批遊客到訪。
  • 臺灣旅遊景點攻略,臺灣著名景點臺灣基隆有什麼好玩的
    臺灣著名景點臺灣基隆有什麼好玩的?基隆燈塔基隆燈塔地處基隆港西岸碼頭萬人堆鼻,西元1900年建造完成,原本為磚砌圓塔,後來改建為鋼筋混凝土圓塔,全白圍牆與燈塔散發濃濃異國風情,一旁還有私密觀景平臺,除了可以眺望無邊的湛藍大海,還能看見基隆港與船舶進出港口的壯觀風貌,不過基隆燈塔為航港局管制區,參觀需遵守規範。
  • 去八鬥子吃一次曼玲姐的海鮮吧,品品中國人特有的味道
    八鬥子是基隆突出於東海的一個岬角,原是個獨立的小島,有一條狹長的海溝與基隆相隔,退潮時能涉水而過,直到1935年時才與臺灣本島相連。八鬥子附近漁業資源豐富,故八鬥子漁港也是現在臺灣最大的海產品交易市場。據說,八鬥子島原是平埔族人的領地,大清乾隆年間,有福建渡海來臺的杜姓兄弟以36元購下,後來又有更多的同鄉闖黑水溝而來,慢慢形成漁民村落。現在,杜姓仍然是八鬥子的大姓。
  • 臺灣之美——基隆市和平島晨曦
    3月31日基隆市和平島晨曦。(梁發永 提供)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3月31日基隆市和平島晨曦。(梁發永 提供)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梁發永 提供)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華夏經緯網4月2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曾被外媒譽為全球最美日出之一的和平島日出,是基隆的隱藏版美景秘境,尤其每當海上日出冉冉升起,灑照豆腐巖海蝕地形,壯闊風景瞬間變成金黃奇巖。
  • 基隆和平島入全球最美日出觀測點 美景讓人窒息(圖)
    原標題:基隆和平島入全球最美日出觀測點 美景讓人窒息(圖) 基隆和平島公園豆腐巖日出美景,登上國際媒體版面。   美國中文網刊登了數個世界上最美的日出觀測點,臺灣基隆和平島的豆腐巖日出景色也名列其中,讓臺灣美景再一次登上國際媒體版面。其它值得一看的日出觀測點還包括:英格蘭赫特福德郡的DockeyWood、瑞士圖爾高康斯坦斯市的登霍夫城堡旁的湖面、澳大利亞坎培拉國家鐘樓塔、美國亞利桑那州的大峽谷國家公園等。透過攝影師的鏡頭,這幾處日出景色,美麗得讓人摒息!
  • 和平島
    和平島位於基隆港北方,俗稱社寮島,因和平橋的修建而與基隆相連。和平島上的巖石因長期受東北季風的吹蝕、及海浪的侵蝕,產生風化和海蝕的奇特地形景觀,如海蝕平臺、豆腐巖、蕈狀巖、千疊敷等奇巖怪石。蕃子洞位於千疊敷旁,是荷蘭人從臺灣撤退的最後據點;基隆八景之一的「社寮銀瀾」即是從蕃子洞望向波濤洶湧的大海。
  • 大C遊世界 臺灣基隆哪些地方值得玩?
    基隆嶼  公交  搭基隆巿公交車103或基隆客運於碧砂漁港站下,再搭乘遊艇前往基隆嶼。  地鐵  搭高鐵至臺北站下,轉搭臺鐵至基隆站下,轉搭基隆市公交車103路至碧砂漁港站下。  基隆廟口  其他  搭高鐵至臺北站下,轉搭臺鐵至基隆站下。
  • 臺灣3個小眾景點推薦,這裡的樣子才是真正臺灣的模樣!
    到臺灣來你還只知道臺北101大樓嗎?或者只是知道去日月潭?事實上,藏身於臺灣的景點實在是太多了,今天就為大家推薦三個小景點,這裡就是真正的臺灣,你去過多少個?中興文化創意園,車程約10分鐘,距宜蘭羅東站。
  • 圖文:位居險要居高臨下 天氣好到基隆看炮臺
    百年老港基隆,因為地勢險要,一直是兵家必爭之地,連中法戰爭,基隆港都是主要戰場之一。為了防範外患,不論是清朝或是日本,在基隆港港口的重要地點都興建炮臺,希望能將入侵的戰艦擊沉在外海。因此,基隆擁有全臺最多的古炮臺,比澎湖、臺南和臺北還多。
  • 基隆:昔日風華待重振
    受這首歌影響,一些上點年紀的大陸人都對基隆有著美好的想像。遊基隆,若有時間慢慢行來、細細品味,定不會讓人失望。天然良港 奇麗景觀從臺北市區搭客運,半個小時左右就到了基隆。空氣中有海的味道和食物的煙火氣,老舊低矮的民居、狹窄的街道和現代化的貨櫃、塔吊、豪華郵輪比鄰而居,基隆的現狀讓人五味雜陳。
  • 基隆:港市合一的歷史見證臺灣滄桑
    另外,基於全臺的商務、海防及運輸的需求,建設基隆至臺北間的鐵道,其中獅球嶺隧道更成為中國鐵道史上的第一條隧道,而基隆至臺北的鐵道於公元1891年(光緒17第三項建設則為八鬥子的西式官營煤廠,也是中國的第一座西式煤廠。而由於基隆自古就是臺灣東北角一個易受盜匪及外國勢力介入的港口,在基隆地位日漸提升之時,清廷自然加重了港口的軍事防衛,增建炮臺、水雷局及增加駐兵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