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滋病是世界上致死率最高的疾病之一,有記錄以來已經帶走3300萬人的生命,只有兩例被成功治癒。在當代醫學界對愛滋病還束手無策的今天,我們要做些什麼,才能保護自己保護他人?本期硬核看板5分鐘,帶你看看全球愛滋病感染率最低的國家之一——日本。
提起日本,各種風格的「老師」、大街小巷隨處可見成人雜誌,以及東京「歌舞伎町一番街」著名的紅燈區,這些都讓日本和色情「綁定」,「性開放」也成了摘不下的「標籤」。
不少人肯定會想當然地認為:「如此開放的日本,是不是患上性病的機率也超高呢?」
但!是!你可能想不到,日本,一直是全球愛滋病感染率最低的國家之一。
想要知道為什麼低,咱們首先得了解下,愛滋病到底是怎麼傳播、如何感染的?
愛滋病主要通過性行為傳播,在所有傳播方式中佔比超過87%。
作為常年穩居全球死亡原因前十的疾病,自有記錄以來,愛滋病已經帶走了3300萬人的生命,到目前為止,只有兩名患者被成功治癒。
據世衛組織統計,截至去年,全球感染愛滋病的人數超過了3800萬,約佔全球總人口的0.4%。
而到2018年底,日本累計感染愛滋病的人數為30149人,佔總人口比例僅為萬分之2.3——遠低於世界平均水平。
美國的感染人數則超過120萬,佔總人口比例的0.36%,感染率是日本的15.6倍。
除此之外,德國的感染率是日本的4倍,印度是日本的6.5倍,而巴西則誇張地達到了日本的26倍。
那麼,「開放」的日本,為什麼愛滋病的感染率會這麼低呢?
①性教育體系完善
這還得從貫穿日本整個學齡的性教育說起。
從幼兒園開始,保育員就會從上廁所入手,教給孩子兩性之間的差別。「女孩要從前向後擦屁屁」,「男孩不能用髒手玩尿尿的地方」,「內衣褲必須勤換洗!」這些都是幼兒園教授的內容。
到了小學,老師就會給孩子們普及生育的過程;中學之後,從青春期的身體變化到避孕知識,學校也都會悉數傳授。
正確、成體系的性教育可以讓孩子明白性行為代表著什麼,會帶來什麼樣的後果。從而有效推遲初次發生性行為的時間和減少性伴侶的數量。
②安全性行為意識強
良好的性教育,讓日本人在成年之後也會格外注重安全措施,其中使用最廣泛的安全套不僅可以避孕,還能有效阻斷淋病、梅毒、愛滋病等疾病的傳播。[1]
日本人均安全套購買量是美國的兩倍,77%的日本情侶在發生性行為時都會使用安全套。
即使是在紅燈區,給客人提供安全套也已經成為業務習慣。
服務者還會為客人修剪指甲,消毒口腔及身體重點部位,防止在無意中劃破安全套或皮膚,大大降低了體液接觸造成病毒感染的可能性。
③男同性戀佔比小
男同性戀佔比小,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如果不採取防護措施,在所有的性交方式中,腸道性交是最容易傳染愛滋病病毒的。它的傳染機率甚至比其他性交方式加在一起還高。
因為直腸壁要比陰道壁更加脆弱,在性交的過程中更容易受損出血。假設一方的精液中攜帶愛滋病病毒且沒有使用安全套,那麼創口將毫無防備,直接暴露在病毒下。
愛滋病最初被人類發現,就是因為在美國紐約和加利福尼亞的同性戀群體中,癌症患病率陡然增加。
2018年,日本最大的廣告與傳播集團曾針對同性戀人群進行過調查,在20到59歲的日本居民中,同性戀者的比例大約為8.9%[2],相比之下,巴西的這一數據為12%,法國14%,英國為18%。
同性戀者比例相對較低,也從一定程度上減少了感染愛滋病病毒的潛在人數。
④傳染病體檢廣泛
此外,很多人也許並沒有意識到,及時進行專門體檢,也是阻礙愛滋病傳播的有效方式。
愛滋病不是一開始就來勢洶洶,患者通常會經歷8至9年的潛伏期,但在此期間不會有身體不適,更沒法知道自己染上了愛滋病。
全球每7個愛滋病患者中,就有1個不知道自己感染了愛滋病,但此時,病毒已經具有傳染性,他們也成為了二次傳播的源頭。
想要在潛伏期內儘快發現病毒,唯一的途徑只有進行專門的體檢。
日本的性工作者會定期檢查自己是否攜帶愛滋病病毒或是其他傳染性病毒。每年,日本的流行病學組織會拿出一大筆經費,專門用於資助日本國民進行傳染病體檢。
2018年日本新增的愛滋病感染者數量為1317人,而進行愛滋病病毒檢測的人數高達13萬。
⑤日本血液管理嚴格
除了性行為傳播,血液傳播是愛滋病病毒第二大傳播方式。
上世紀80年代,日本醫療行業曾曝出過一則巨大醜聞,被稱為「80年代汙血案」。一家名為「綠色十字」的醫藥公司從美國進口了血液製品。在明知道這批血液製品中可能含有愛滋病病毒的情況下,他們為了公司的利益,還是冒險出售了這批血液。
據統計,1800名血友病患者因為這批血液感染了愛滋病病毒,其中有超過500人已經死亡。一家公司的利益,卻是以日本國民的生命安危為代價。
自此,日本政府痛定思痛,制定了《血液法》和《藥事法》,引入先進的NAT血液檢測法,建立了JRCS採供血服務系統,對全國的血液安全進行監控。基本杜絕了通過醫療行業供血傳染愛滋病的可能性。
愛滋病的研究和防治在我國起步較晚,雖然目前來看感染率不高,但通過性傳播感染愛滋病的病例正逐年上升,這個趨勢值得整個社會提高警惕。
2004年,全國的發病人數有3054例,但10年後的2014年,增長到了42091人,平均增長率達到了30.9%。
十幾年的時間裡,我國社會風氣逐漸開化,但許多人對於安全性行為的重視程度還遠遠不夠。
通過日本的經驗來看,防治愛滋病其實並沒有那麼困難。
難的是如何讓每個人放下僥倖心理,以科學、正確的態度看待性,在面對可能出現的「風險」時,採取正確的做法,為自己和伴侶築起堅實的屏障。保護我們自己,也保護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