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滋病在中國:仍有三分之一的感染者未被發現

2020-12-22 三聯生活周刊

今年是愛滋病傳入中國的第33個年頭。中國總體感染率不足0.1%,遠低於國際0.8%的平均水平。但近年來,有關青年學生、男同群體的愛滋感染成了社會關注的新問題。本刊記者專訪了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首席流行病學家吳尊友研究員。他介紹,目前青年學生的感染仍未能控制,男男性傳播感染達歷史最高點。如果按照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到2020年診斷90%、治療90%、治療有效90%的目標,中國在診斷和治療覆蓋上還有差距,有約三分之一的感染者未被發現,防艾工作依然任重道遠。

學生感染仍未控制

三聯生活周刊:你曾提過,20112015年,青年學生感染愛滋病新增比例平均每年增長35%,這一趨勢近兩年來是否得到了控制?

吳尊友:這兩年有所減緩,主要是教育部門和衛生部門做了很多工作。但這個減緩只是說新診斷報告的學生感染人數沒有出現繼續上升,不是說就已經控制住了。2016年1524歲的學生新增感染案例比2015年略低,2017年相比2016年基本持平。

即使上升幅度減緩,但每年仍有3000多學生新增案例上報,這也是一件很嚴重的事情。因為學生感染和其他成年人群體感染不一樣,成年人感染基本是多年累積後發現的,感染時間相對較長;青年人感染,則都是最近幾年感染的。從這個角度看,青年學生愛滋病傳播的問題還沒有得到控制。

我們每年都會對疫情進行分析。學生感染問題在2005年以前不是什麼大問題,從2008年開始,每年都感覺到學生感染人數在一點一點增加。量變引起質變累積,到2015年,我們把過去5年的報告數字累積一看,就很可怕了,平均每年約35%的增長率,這是在任何群體中都算非常高的。

女生的感染在學生當中是比較少的,在過去78年當中,每年報告的新增女生感染案例就是5060例之間。學生感染最多的就是男男性行為造成的。同時,整個1524歲的青年群體本身的漲幅也是挺高的,平均每年漲幅在10%左右。

三聯生活周刊:為什麼青年人的愛滋感染會如此難以控制?

吳尊友:有幾方面的原因。首先是整個社會大環境中,愛滋病感染者總數在增加。官員和老百姓都有一個非常樸素的概念:一種疾病少了或沒了,就是控制住了,比如2003年的「非典」沒了,所以就是控制住了,再比如北京現在的流感,到56月病人少了,就是控制住了。但愛滋病與其他傳染病不一樣:一個病人感染了,這個病人就永遠都是病人,除非去世。隨著這些年愛滋病人的壽命越來越長,病人總的基數越來越大了,感染者的群體就更多了,所以感染源更多了。

其次,隨著經濟社會發展,青年人的性觀念、性行為和前些年比,都更加開放,性伴侶數量變多。同時,經濟發展使得人口流動性加強,在特定的時點上,男女性別比例會發展變化,對性行為造成影響。比如農村的健壯小夥子進城打工,有些是單身出來的,他們跟其他異性打工者發生性行為,甚至組建臨時家庭。

第三,無論異性戀還是同性戀,無論是奔著戀愛結婚或找性伴侶的目的,都是大齡者喜歡找低齡者。中國的愛滋病感染者中,大年齡者的性行為多、感染率更高,而青年人等低齡者性行為少、感染率低。所以當大年齡組更多傾向於找低齡組時,愛滋病的感染就會從大齡往低齡傳播,這就會導致青年人感染率上升。

三聯生活周刊:有業內人士說,感染人數的增加,跟去做HIV檢測的人數增加有關。青年人的檢測趨勢在全國大概處於什麼樣的位置?

吳尊友:應該說全國總體疫情報告數量的上升,和近年來檢測人數上升密切相關。2015年檢測了1.436億人次,2016年檢測1.69億人次,2017年檢測了2億人次,檢測人數的確在大幅上升。醫療機構是最主要的檢測渠道,比如所有手術病人我們都會進行檢測。2015年的1.436億人次,醫療機構就檢測了1億多人次,佔比超70%。如果要看學生當中做過檢測的比例,這些年基本上都穩定在3%左右,沒有明顯的增加,對檢測人數的增加幾乎沒有多大貢獻,更多還是因為感染率在上升。

值得注意的是,青年人的自檢率是在上升的,現在渠道很多,淘寶上自檢包售價僅30多元,跟女性的懷孕試紙一樣。這在檢測環節中叫作初篩,確診還是需要到當地的醫療、疾控機構去做。根據初步估計,每年通過網絡渠道自檢的人次有好幾百萬,需求巨大。這對於有心理壓力、不願暴露身份、擔心隱私洩露方面是很好的保護,也是未來的一個發展方向。

如何監測高危人群?

三聯生活周刊:今年是愛滋病傳入中國的第33個年頭。30多年來,愛滋病的傳播發生了哪些變化?

吳尊友:愛滋病主要有三種傳播途徑:母嬰傳播、經血液傳播和性行為傳播。中國愛滋病最早大規模出現的是經血液傳播,主要是吸毒帶來的經血液傳播;之後是上世紀90年代中期,中部地區由於人為事故造成的採漿操作汙染引發血源感染。性行為傳播此前佔比一直不高,但這些年來,三大途徑發生了很大變化。

2007年,性行為傳播以佔比42.3%首次超過了經血液傳播的29.2%,此後性途徑感染的比重一直上升,現在佔到了約95%。其中,異性性傳播佔67%左右,同性性傳播佔28%,吸毒和母嬰傳播加在一起不到5%,最近3年基本上都是這樣一個比例。我估計,未來5年也不會有太大變化。如果有,也是異性傳播佔比緩緩上升,從目前的67%繼續向70%方向發展,同性傳播比例可能會從28%向25%方向發展。這一判斷的主要依據是,異性戀人群基數特別大,其感染者佔總感染者數量的比例也很大,而男男同性戀人群佔總人口的比例僅1%2%,其新診斷愛滋病感染者卻佔到28%,基本達到最高點,不過不會出現像吸毒感染佔比下降那麼快的情況。

其實,性傳播一直是人類愛滋病流行最主要的傳播方式,全球大約90%都是性傳播,最難預防幹預的也是性傳播。醫療機構的血液傳播,我們有辦法控制。吸毒傳播方面,國家採用了美沙酮維持治療和強制戒毒等措施,這些措施還是很有效的。

三聯生活周刊:你估計男男性行為傳播已達歷史最頂點。從數據上看,該傳播途徑增長也是最快的。由於其群體特徵,對男同的監測是否有困難?

吳尊友:愛滋病病例報告系統顯示,2006年男男性傳播病例構成比為2.5%,2015年就達到28%了,是增長最快的傳播途徑之一。男同的愛滋病防護與幹預工作也是2005年後,中國開始逐漸做起來的,在全國1888個監測哨點中,針對男同群體的有107個。

「男同」是愛滋病8類重點監測高危人群中社群組織最發達、也最有響應力的一個群體,而男同中去醫院做檢測的少,通過男同組織做檢測工作發現的感染者,要遠遠多於醫療機構發現的。自檢率方面,目前沒有統計數字能說明男同自檢率比非男同高,但我們的研究發現,男同中做過自檢的人比沒有做過自檢的人,更願意到醫療機構去諮詢相關服務。這就說明,自檢給那些原來沒有接觸過醫療機構的人提供了更多的選擇,能夠促進他們得到比較規範的服務。

男同群體監測這些年還出現一些新問題,對於性亂和吸毒交織在一起的病例,沒辦法界定到底是吸毒還是性傳播感染。一般我們講吸毒傳播,都是指注射吸毒通過血液造成傳播,但現在市面上出現了一些新型毒品,比如冰毒、Rush、K粉等,主要功能是興奮或助性,其中Rush在男同中的使用比例能達到近40%。因為男同的生理原因,用了這些新型物質會緩減疼痛、增強快感,使人們的性行為發生了改變,會更多地讓人去嘗試群交等危險性行為方式。這種毒品和性交織在一起的傳播,我們現在還沒有辦法去區分和科學評估,只是試圖通過一些技術手段來測算,通過新型毒品使得性傳播感染額外增加的比例大概有多少。目前針對同性戀群體的分析顯示,使用新型毒品者的感染率比不使用者高出23倍,使用者更高。

三聯生活周刊:具體的感染率是多少?

吳尊友:具體的感染率各地方情況不一樣,全國的情況差異很大,有東、中、西部的差異。感染率高的地區,使用新型毒品的感染率肯定更高。107個男同哨點每個都要查400600人/年。以2015年為例,在這些哨點監測中,最低的只有0.3%,最高的能達到20%,全國男同群體的感染率總體在8%。

感染率也是一個相對數。比如,貴陽的感染率很高,每年監測的感染率都在15%20%甚至更高,但其人群規模小,可能其男同的總人數才幾千人,這樣感染者總數就很有限;北京就不同,男同總量大,同性戀人數可能有20萬或更多,雖然監測感染率只有3%5%,但是感染的人數還是很多的,遠遠多於貴陽。

三聯生活周刊:除男同外,8類高危人群中其他群體的監測情況如何?

吳尊友:8類高危人群也分兩大類。一般來講,男同、性工作者、性病就診者、吸毒者,這類是容易被愛滋病毒侵害的;另一類,長途卡車司機、流動人口、孕產婦和學生相對不易被侵害。這些人群的感染率近些年出現了明顯的剪刀差,吸毒從以前的7%8%下降至現在的2%3%,男同則從以前的1%2%上升至現在的8%,但性病就診者和性工作者的感染率都很低,一直是低於1%。中國性工作者的感染率這麼低,實際上是對中國整個愛滋病控制的一個最大貢獻和成就。性工作者在愛滋病的傳播中實際上就相當於一個變壓器,如果這個群體感染率高,後果是非常可怕的,他們不僅基數大,而且一個性工作者如果感染了,會傳染給他們的很多客人,後者再把病毒帶回家傳染配偶,那全國的愛滋病感染率就高了。

性工作者的低感染率,有時有人為因素影響。比如,有人上次檢測發現了感染,這次再查他就不參加了,這會低估感染率。另一方面,性工作者還會流動,而且服務不同群體的性工作者,其愛滋病感染率也有所不同,低收費的性工作者感染率會高一些。每年我們檢測的性工作者人數很多,近百萬人次,還是能夠說明問題的。我們對各類不同群體有嚴格的比例,比如娛樂場所只能查30%40%,中低檔髮廊等查30%40%,流動站街的性工作者再查30%40%。嚴格按照這個比例來查,難度還是挺大,也不排除有偷懶的工作人員。

三聯生活周刊:那我們如何保證哨點監測數據的準確性?

吳尊友:這麼多年運轉下來還是可以的,但確實有挑戰:你不能保證參與監測的人都具有代表性。比如說,北京有20萬男同,每年只監測600人,不能保證參與檢與監測的600人就能代表20萬人的情況。這600個人中,可能本身就更在意自己的健康保護,感染率比沒來的人低,這是一種可能;還有一種可能是,來參與監測的人愛表現、樂於交往,性伴侶和性行為多,所以來監測,這時其感染率可能就高於沒來的人。所以不能簡單地就數據看數據,我們會做一個分析研判:這些數據是怎麼收集來的,監測的人與那些沒有參加監測的人,大概有什麼差異和區別等等。

為了保證數據收集的科學性和可操作性,我們有一套監測方案。第一是方法本身的科學性,要通過不同的渠道去招募,比如男同,會通過網絡、浴池以及酒吧去招募,各佔一定比例;第二是工作人員認真與否,不要為了完成任務,隨便到工廠找600個人來查,這個我們每年都會培訓、抽查;第三是整個中心對數據的核查,有哨點監測、抗病毒治療、隨訪管理等幾方面的綜合核查,看數據收集時是怎麼操作的、是否有問題等等,就相當於工廠的生產、監製、驗收等環節。雖然有了這個措施,我並不能說數據絕對準確地反映了真實情況,但通過全國性的數據質量控制工作,我們相信至少90%以上的數據是沒問題的,達到質量要求的。

吳尊友

中國的「四免一關懷」

三聯生活周刊:相比於90年代,愛滋病患者的壽命似乎延長了不少。這個進步是怎麼來的?

吳尊友:首先是1996年,美籍華裔科學家何大一博士發明「雞尾酒療法」,徹底改變了我們應對愛滋病的局面。原來我們看到病人後,都束手無策,只有沮喪,即使診斷出來也沒有藥物,不能給病人提供任何幫助。雞尾酒療法出現後,加之抗病毒藥物的研發進步,徹底扭轉了這種局面。該療法就像調試雞尾酒一樣,用多種藥阻斷病毒複製的不同環節,在愛滋病防治歷史上具有裡程碑意義。近幾年,我們在科學研究當中所有的重大進展,都是跟藥品有關,主要是新藥品的出現,以及新藥品策略性的新運用。

其次是我們對愛滋病的認識也在不斷提高。原來我們以為治療愛滋病一定要等到免疫功能低到一定程度再治療,因為很多HIV攜帶者最初的健康狀況還不錯,可以不治療,國際上也是這樣做的,所以2003年國家最初規定的免費用藥標準是CD4(人體免疫系統中的一種重要免疫細胞,HIV病毒的重點攻擊對象)≤200個/mm3,後來逐步提升到≤350個/mm3。中國比世界衛生組織的標準提高得還要快,因為我們在工作中發現,有些病人CD4還沒有低於200,可能在300多就開始出現臨床症狀了。後來越來越多的國內外研究發現,無論CD4值高低,治療越早,病人受益效果越好——兩個方面,第一,越早治療能降低病毒載量、減少傳播機率;第二,能減少其他併發症的發生與發展。

2014年,中國將免費用藥的CD4值標準調到≤500個/mm3,最主要的考慮是減少其傳染性,因為每個感染者都是一個傳染源,越早治療,其作為傳染源的作用就越小。2015年,世界衛生組織建議不設置標準。2016年中國調整為CD4無論多少都可以立即接受免費治療。

三聯生活周刊:國家對愛滋病患者提供免費抗病毒藥物治療,當初出臺這個政策是基於什麼考量?

吳尊友:最主要的還是兩個方面:一方面,2003年「非典」暴發流行後,黨和國家領導人對公共衛生問題的認識發生了徹底改變,開始重視;另一方面,由於中國在特殊時期、特殊情況發生了大量採漿汙染造成的感染病例,這給了政府很大壓力。那時病人自己買藥吃,真是吃不起,一年得花8萬多元。2003年新一屆領導班子上臺,種種因素助推了「四免一關懷」政策的出臺。「四免」是指:免費給農村及城市低收入病人提供抗病毒治療藥品,免費提供諮詢和初篩檢測,免費提供母嬰阻斷藥物和嬰兒檢測試劑,對愛滋遺孤及受影響兒童提供免費義務教育;「一關懷」是對愛滋病患者及其家屬,給予一定的補助和扶持。

這也是中國對於愛滋病防治工作的主要推動之一。對於世界抗擊愛滋病,中國主要的推動作用就在於檢測與治療。一方面,我們把檢測感染者作為控制愛滋病的策略,每年檢測上億人;另一方面,就是治療標準的推動與修改。現在我們的免費治療人數每年增幅很大,2015年新增10萬人,2016年新增12萬人。治療覆蓋率2016年達到了70%以上,治療有效率基本達到了90%。

但這些仍然不夠,還有很多挑戰。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提出到2020年有三個「90%」的目標,診斷90%、治療覆蓋90%、治療有效90%。中國目前的診斷發現率還很低,只接近70%,還有大約三分之一的感染者沒被發現。

三聯生活周刊:免費用藥治療的財政壓力不會很大嗎?

吳尊友:財政投入很大,壓力也確實很大,但投入是值得的,因為財政部每年劃給衛生部門的資金有上限,蛋糕就這麼大,需要部門內自己協調。比如給你1.4萬億元,需要安排基本醫保、計劃免疫、婦幼保健等方方面面,劃給愛滋病板塊的可能也就是其中一塊,但治療愛滋病的人數每年增長是硬增長,已有病例接受治療後壽命越來越長,新增治療病例每年都在增加,但財政預算考慮不到這麼細,反正蛋糕就這麼大,所以衛生部門只能拆東牆補西牆,保證基本需求,壓力很大。

我們也在想辦法努力降低成本。一方面治療病人數量增加,採購藥品數量增大,一次多買,可以打折降價。目前每個病人一線藥治療平均一年花費20002500元,其中有部分病人出現耐藥或毒副反應嚴重,需要更換二線藥,每年藥品費用在50008000元左右,全國現在約有40多萬人接受治療,僅藥品費用就需要10多億元。但這只是抗病毒藥物治療的花費,還有免費的配套檢測等,所以花費會更高。

很遺憾,我們的免費藥品在國際上相對落後,可能連印度、泰國甚至非洲的很多國家都比不上,價格高、副作用大、服用不方便。國外藥廠靠著壟斷的技術在牽制我們,另外,我們爭取得也不夠。目前治療藥品主要是專利過期後的國產藥,也有部分專利未過期的進口藥,國產藥不貴,進口藥貴。藥品專利到期後可轉為國產,但很多藥品還暫時沒有國產。

同時,中國的愛滋病人吃藥還得吃三種,但在發達國家甚至在非洲一些國家,基本上都採用複合製劑,即三種藥品合成一片,副作用小,便攜性高。這方面,我們還需要繼續努力,要讓中國的愛滋病人能夠享受國際科學技術進步的成果。

抗艾的未來

三聯生活周刊:從現階段看,愛滋病有希望被完全治癒或預防嗎?

吳尊友:治癒很難。全球迄今為止只有一個治癒案例,屬於歪打正著,是一位德國醫生治療一個美國白血病人,把病人骨髓換了,碰巧治癒了愛滋病。這種方法其他人沒法用,一個是要全換骨髓,第二就是當時那個病人的基因有一個片段對愛滋病的感染有阻礙作用,有這種情況的人非常罕見。目前這種療法沒有出現第二例。

愛滋疫苗目前挑戰巨大。國家傳染病科技重大專項總設計師、今年獲得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侯雲德院士曾經說過,「十三五」指望疫苗控制愛滋病是壓根不可能的,再下一個5年研製出愛滋病疫苗是沒有希望的。實際上,在未來1520年,都很難看到希望。我們過去所有疫苗預防疾病的基本原理都是,病毒進入人體以後,人體免疫系統會產生一種防禦能力,這叫抗體,抗體的特異性能將病毒清除掉。我們就仿造人自然產生免疫能力的過程來研發、生產疫苗,所有傳染病的預防疫苗都是這樣的。

這種思路在愛滋病行不通。人體感染愛滋病毒了,產生抗體了,理論上應有保護作用,但其實保護不了。愛滋病毒變異非常快,在人體內還在不斷地變異,變異的病毒抗體清除不了。變異了,又產生相應抗體,但是病毒又變異了愛滋病毒變異每時每刻都在發生,和我們現在流行的流感不一樣,後者的變異是季節性的,即2017年底是一種類型,到了2018年可能又是另外一種類型了。

三聯生活周刊:那目前國內外攻克愛滋病的著力點在哪兒?

吳尊友:攻克愛滋病的著力點,一是預防,二是治療。近幾年研究進展提示,在預防方面,最有希望的是預防用藥。我參加了浙江中醫院醫療事故感染愛滋病毒的調查,有一個病人暴露愛滋病毒之後當天就吃了抗病毒藥,我們對她觀察了一年,沒有感染。國內外研究都表明,高危人群,比如新發感染率在3%以上的人群,堅持服用抗病毒藥物預防,也能減少愛滋病感染。預防用藥的原理就是,在一定時間內保持體內抗病毒藥物的濃度,即使病毒進入體內,也不會感染。相關研究表明,有望研髮長效預防用藥,比如給你打一針,能夠在隨後的三個月內起到保護作用,這樣一年打四針就可以了。其功能類似於疫苗,但與疫苗不是同一種原理。這是一個前景很大的方向,但目前還在臨床一、二期,在動物身上的效果令人滿意。

另一個預防希望,是研製敏感的快速自檢試劑。這種新型快速自檢試劑,目前還在概念階段,希望能用幾分鐘就把急性期的感染者檢測出來,這樣感染者能夠在感染的第一時間自我診斷,社會層面的感染者就能夠診斷發現95%或者更多。該試劑還可以用在性行為發生前,若對方檢測出了感染,則可以避免危險性行為造成感染。

治療方面,一是研究如何清除感染者身體內的病毒儲存庫,旨在尋找治癒之路;二是新型治療藥品研發,主要包括毒副作用更小、體積更小、作用時間更長、多藥品複合劑等特點。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大家都在看這些

為什麼要去一次耶路撒冷?寒冬,嗦一碗鮮辣酸香的螺螄粉我們的生活水平追上南歐和東歐了?5本最適合給孩子看的哲學書⊙文章版權歸《三聯生活周刊》所有,歡迎轉發到朋友圈,轉載請聯繫後臺

點擊以下封面圖

一鍵下單新刊「行走耶撒冷」

相關焦點

  • 如果你是醫生,願意給愛滋病感染者做手術嗎?
    不過,幾年過去,感染者被拒診的現象依然存在,感染者求醫無門時,也依然會選擇隱瞞愛滋病病情。前不久,趙天在微信群中看到有愛滋病感染者說,要去醫院做胃鏡,不想和醫生說愛滋病的情況。在過去的近20年時間裡,他參加國際會議和公益活動、成立NGO組織、為感染者的權益做倡導,被媒體稱為「中國存活最久的愛滋病病人」。
  • 世界愛滋病日:中國這兩類人群防艾形勢受關注
    這其中,2019年1—10月,全國共檢測2.3億人次,新報告發現感染者13.1萬例,新增加抗病毒治療12.7萬例,全國符合治療條件的感染者接受抗病毒治療比例為86.6%,治療成功率為93.5%。與此同時,目前,愛滋病經輸血傳播基本阻斷,經靜脈吸毒傳播和母嬰傳播得到有效控制,性傳播成為主要傳播途徑。
  • 青島新發現愛滋病感染者及病人中 男性佔九成以上
    記者了解到,今年1~10月青島新發現的愛滋病感染者及病人中,男性佔九成以上,全部是通過性傳播感染。為了抗擊愛滋病,有多家社會組織積極有序地參與艾防工作,為青島市的艾防工作做出了尤為突出的貢獻。經分析發現,青島愛滋病流行有以下幾個特點:一是愛滋病感染者和病人數量在繼續增加,疫情依然呈上升趨勢,但仍屬於低流行地區。二是經性傳播是青島愛滋病傳播的主要途徑,今年報告病例全部為性接觸傳播。經男男性接觸感染的人數上升較快,所佔比例已由2008年的28.9%上升到今年的80.9%,是異性性接觸感染的4.2倍。
  • 世衛:老年群體是中國愛滋病感染者報告數年增長率最高的群體
    世衛:老年群體是中國愛滋病感染者報告數年增長率最高的群體 微信公眾號「世界衛生組織」 2020-12-01 09:15
  • 中國愛滋病感染者趨於年輕化 性教育缺老師缺教材
    11月27日,孩子們在國內唯一一所愛滋病患兒學校——山西臨汾紅絲帶學校門前做遊戲。 新華社記者 範敏達攝  「學生的問題確實很令人擔心,這幾年學生中愛滋病感染者增長的速度很快,主要是大學生。」在12月1日世界愛滋病日,身為中國疾控中心性病愛滋病預防控制中心的主任,吳尊友被這樣的數據震撼:去年報告100例學生感染愛滋病的省份,全國只有5個;今年1到10月份,已經達到了10個!  沒有最小,只有更小  吳尊友的擔憂有著更多的數據「佐證」。
  • 為了活下去,那些海外淘藥的愛滋病感染者-虎嗅網
    「海外購藥就跟打仗一樣,總會有難以預料的突發狀況,能不能『打贏』,還真不好說。」唐利嘉之前並沒有在網上找到太多相關的購藥指南,幸虧國內的愛滋病感染者關愛NGO組織,給了他一些指導。一瓶利匹韋林可以服用一個月,在泰國的紅十字會醫院只要五十塊錢。代購到國內,一般在百元左右。但一百元吃一個月,可以讓頭暈的症狀完全消失,這吸引了國內的不少感染者悄悄購買。
  • 四位愛滋病感染者的抗艾生活
    「艾」與被愛新華社發繳園園作閱讀提示第32個世界愛滋病日即將來臨,數據顯示,中國報告存活愛滋病感染者已經超過95萬人,雖然整體疫情處於低流行水平,但近年來青年人群、60歲及以上老年人群病毒感染者及病人報告數呈增多趨勢,引起社會關注。
  • 世界愛滋病日:愛滋病在中國蔓延的態勢,是如何被遏制住的?
    這也是疾病控制的第一步,需要陸風這樣的「病毒獵人」找到潛在感染者。 「在擴大檢測的推廣上,中國取得的成就是舉世矚目的。」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中國辦事處項目官員郭巍告訴南方周末,包括免費檢測在內,2003年起中國的「四免一關懷」政策對控制愛滋病的快速蔓延起到了關鍵作用,很多政策直到今天還在起作用並不斷發展。
  • 青年學生愛滋病之殤丨5例感染者紀實
    2011年-2018年,全國報告青年學生愛滋感染者人數佔全部青年人群(15-24歲)感染者人數的比例由10.4%上升到18.9%。新發現的學生愛滋病感染者和病人以性傳播為主,特別是同性性傳播。以下是艾醫生在門診遇到的真實病例:案例一陽陽(化名),男,高三畢業生,18歲。
  • 今年1-10月北京市報告愛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例1408例
    愛滋病疫情主要有以下特點:一是疫情整體處於低流行水平,新報告病例數穩中有降。隨著愛滋病防控工作的持續推進和市民健康意識的提高,本市疫情連續五年呈現下降趨勢,今年1至10月,新報告的病例數較去年同期下降了47%。二是經性傳播仍是愛滋病主要的傳播途徑。本市近年新增的愛滋病感染者及病例,經性傳播比例超過95%。今年1至10月達到97%。
  • 青島最新愛滋病數據報告公布!新增感染者及病人九成以上為男性
    青島市最新愛滋病數據報告  今年1-10月新發現的愛滋病感染者及病人中,男性佔92.0%,女性佔8.0%,男女之比11.5:1;本市人口佔37.6%,流動人口佔62.4%;從感染途徑看,全部經性接觸傳播,其中有80.9%是經男男性接觸感染;在職業分布中前五位分別為商業服務人員、工人、幹部職員、農民和學生,分別佔17.5%、16.2%、
  • 面對「愛滋」的背影:一個愛滋病感染者的心路歷程
    「沒有規定說性病、愛滋病治療不能享受醫療保障,但一些單位和部門對這些醫藥費用往往不予報銷」  愛滋病是一種目前尚無有效治癒辦法、病死率極高的傳染性病症,通過性接觸、血液和母嬰3種途徑傳播。自1981年美國發現第一個愛滋病病毒(HIV)攜帶者以來,此病迅速成為全球性的公共衛生問題和社會問題。據統計,目前我國像阿蔡一樣的愛滋病感染者已逾百萬人。
  • 第32個「世界愛滋病日」 認識愛滋病 要愛不要艾
    愛滋病患者早發現早使用抗病毒藥物規範治療,95%以上的人體內可檢測不到愛滋病毒,完全可以達到和正常人差不多的生活質量和壽命。  周宇輝在活動上指出,近年來,社會組織發揮貼近民眾、易於接觸特殊人群、工作方式靈活等優勢,在醫療衛生機構指導下,開展易感染愛滋病危險性人群健康教育、安全套推廣、愛滋病諮詢和動員檢測、感染者和病人心理支持與治療依從性教育等服務,對愛滋病防治工作作出了積極貢獻。  「但與此同時,須意識到,中國愛滋病防治形勢仍面臨諸多挑戰。」
  • 三招助力,終結愛滋病流行指日可待
    ■今日視點  過去15年中,全球在應對愛滋病方面取得巨大成就,已遏制並扭轉愛滋病的蔓延趨勢。專家們認為,治癒愛滋病現在仍是不可能的任務,但經過多年的科學研究、巨大的防治投入和長期的宣傳教育,愛滋病已從幾近「死刑」變成可控慢性病。以下三招被認為將力助實現聯合國2030年終結愛滋病流行的目標。
  • 普法專欄 | 認識愛滋病、預防愛滋病、遠離愛滋病
    邵剛隱瞞了自己在2014年2月已經檢查發現患有愛滋病的情況,未採取安全措施多次與李麗發生性關係。2019年4月,經當地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檢測,李麗的確被感染了愛滋病病毒。後邵剛被公安機關抓獲,並由檢察院向法院提起公訴。法院審理認為,邵剛明知自己感染愛滋病病毒,故意不採取防範措施而與被害人李麗發生性關係,致使被害人李麗感染愛滋病病毒,其行為構成故意傷害罪。
  • 愛滋病比癌症還可怕?四位感染者的抗艾生活
    四位愛滋病感染者的抗艾生活第32個世界愛滋病日即將來臨,數據顯示,中國報告存活愛滋病感染者已經超過95萬人,雖然整體疫情處於低流行水平,但近年來青年人群、60歲及以上老年人群病毒感染者及病人報告數呈增多趨勢,引起社會關注。
  • 男性愛滋病感染者能不能做試管?
    目前試管嬰兒技術已經遍及全國,但又有媽媽有問題了,如果是愛滋病感染者,還能不能做試管?小編可以肯定的告訴大家,這完全可以,隨著醫學技術的不斷發展,馬來西亞在試管嬰兒又新上升一個層次,愛滋病感染者完全可以生出健康聰明的寶寶。愛滋病病毒可以通過三種途徑進入人體,即性傳播、血液傳播和母嬰傳播。愛滋病人如何解決生育問題?
  • 西安愛滋病免費治療門檻不斷降低 青年學生感染者比例上升
    2011年-2018年青年學生感染者比例上升據陝西省衛健委相關負責人介紹,當前全省愛滋病疫情總體保持低流行狀態,但每年報告的愛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人數呈上升趨勢,全省每年新報告學生感染數在100例以上。
  • 今年南京地區無償獻血中檢出47例愛滋病感染者
    12月1日是第28個「世界愛滋病日」,儘管江蘇今年愛滋病感染者增幅較往年大為下降,但是今天,記者從南京地區的兩家血液中心了解到,今年以來,從無償獻血中篩查到的愛滋病感染者就達47人,愛滋病總體增長的趨勢仍然沒有改變。
  • 貝利馬丁獎首次頒發給愛滋病病毒感染者
    防控愛滋病單靠政府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需要加強國際合作,將國際社會的成功經驗和實踐運用到中國的愛滋病防治工作中;還需要團結和動員社會各個方面的力量,特別是民間社團的力量,來共同預防和控制愛滋病的傳播,關懷和關愛愛滋病病人,減少社會歧視,營造友好社會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