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靠代購年賺200萬 但「好日子」還能持續多久?

2020-12-23 每日經濟新聞

根據海關總署2016年第14號《關於暫不予放行旅客行李物品暫存有關事項的公告》,《公告》明確規定5類入境行李不予放行,執行針對入境旅客的行李和入境快件的全面監管。規定將於2017年6月1日開始實施,這也意味著代購商品在入關時將面臨被扣暫存的問題。

海關總署出新規全面監管入境行李和快件

自6月1日起,中國海關總署《關於暫不予放行旅客行李物品暫存有關事項的公告》正式施行,明確規定5類入境行李不予放行,執行針對入境旅客的行李和入境快件的全面監管。

①旅客不能當場繳納進境物品稅款的;

②進出境的物品屬於許可證件管理的範圍,但旅客不能當場提交的;

③進出境的物品超出自用合理數量,按規定應當辦理貨物報關手續或其他海關手續,其尚未辦理的;

④對進出境物品的屬性、內容存疑,需要由有關主管部門進行認定、鑑定、驗核的;

⑤按規定暫不予以放行的其他行李物品。

個人攜帶物品如超「自用合理」範圍將不予放行

公告規定,中國旅客進境攜帶在海外獲取的個人自用進境物品,若不在「自用合理數量」範圍內,海關將暫不予放行,並對物品進行暫存。「自用」指旅客本人自用、饋贈親友而非為出售或出租。「合理數量」指海關根據旅客旅行目的和居留時間所確定的正常數量。

海關暫不予放行的物品,自暫存之日起3個月內,旅客應當辦結海關手續。逾期不辦的,由海關依法對物品進行處理。

業內人士解讀新政常見物品有相關規定及免稅額度

業內人士對新政的理解是,比如:以皮鞋為例,個人正常攜帶一兩雙皮鞋進境不會受影響,但如果一名旅客攜帶五六雙甚至更多同一款式的皮鞋進境,就可能被認定為用於商業用途,不予放行。

此外,一些常見物品都有相關規定及免稅額度,比如:

香菸:旅客從香港、澳門可免稅帶回香菸200支(一條),從其他地區可免稅帶回香菸400支(兩條)。

光碟:單碟(盤)發行的音像製品每人每次20盤以下;成套發行的音像製品,每人每次3套以下。

手機、照相機、筆記本電腦均屬於不予免稅商品,按規定徵稅。如需從境內帶出並帶回的,需在出境前主動向海關申報,並填寫申報單,在回國時主動向海關人員出示申報單即可免稅驗放。

根據目前的政策,目前公民海外購物除了像相機、手機等物品不免稅之外,其它商品年免稅額度在20000元,單次免稅額度為5000元。對於入境購物的檢查,以前主要是抽檢。本次新政是對海外購物入境商品執行更加嚴格的監管措施,以打擊相關非法行為。

據稱澳洲中國留學生10人中就有8人做代購

據業界人士介紹,受到海關這一新政影響最大的群體應該是活躍在各網絡平臺的「海外代購」們,特別是一些「人肉代購」。以澳大利亞為例,據部分澳洲的中國留學生稱,他們每10人中就有8人參與代購業務。有些人只是通過偶爾的代購掙些生活費,有些人卻把代購做成頗大的出口業務。他們將產品郵寄給中國客戶,或將其運到香港,通過那裡的商人把東西帶回國內,以避免關稅。

目前中國留學生群體之間的代購十分興盛,有外媒報導稱,專職代購的中國畢業生一年可賺到3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207萬元)。

在澳洲上大學的張媛就是代購大軍中的一員,她從幫親戚買嬰兒奶粉、雪地靴開始,生意越做越大。畢業後,由於沒能找到理想的工作,她留在墨爾本專職做起了代購生意。

她的小公司現在僱有兩名專門的購物者、兩名包裝工和兩名客服人員,在墨爾本和她的老家杭州都設有辦事處。她通過網絡獲得訂單,主要客戶群是健康意識比較強的富裕女性。

留學生「人肉代購」 涉嫌走私犯罪被判刑

「人肉代購」逃避關稅,其風險不小,之前就曾有空姐因為代購被判刑的先例。而據早前報導,留學生小馬不久前幫親朋好友帶了4隻名牌手錶,沒想到過關時被海關當場查獲。小馬稱是現金付款,並沒有保留表盒、表卡和小票等物證。

據了解,完稅價格認定的第一順位是真實交易價格,往往參考發票、刷卡單、銀行記錄上的數字,如果這些都沒有保留,海關就會根據「國內市場批發價格」計算出鑑定價格。

根據鑑定,該品牌手錶完稅價格為10萬元人民幣,按照案發時高檔手錶關稅30%的稅率計算,僅一隻手錶就要繳稅超過3萬元人民幣的關稅。

法庭審理後認為,小馬違反海關法規,攜帶依法應當繳納稅款的物品入境時,未向海關申報,偷逃應繳稅額較大,達人民幣13萬餘元,其行為已構成走私普通物品罪,被依法判處拘役一個月,緩刑二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14萬元,沒收手錶。

在海關這一新政即將實施的背景之下,「人肉代購」的風險會更大,海外購物還是依法依歸申報,不能佔便宜、鑽空子。

相關焦點

  • 代購的「好日子」要到頭了!日韓美妝大牌已經嚇趴…
    「你永遠都不知道,朋友圈裡下一個做代購的會是誰。」每個人的朋友圈裡都有為數不少的代購,「代購月入十萬」、「代購買房買車」等新聞層出不窮。由於監管難度大,代購們遊走於法律、稅收的灰色地帶。不過,今後代購們的「好日子」怕是要到頭了。
  • 羨慕,亞馬遜單幹賣家,靠這手段一年賺200萬!
    後來到10月底,自己有一款大類排名3000的爆款,17年一共賺了10萬出頭。18年還是鋪貨,但基本是吃之前爆款的老本,前面10個月賺了20多萬,最後2個月賺了20多萬,一共50多萬!19年年初時候運氣比較好,鋪了個小爆款(服裝大排名6000),淡季比去年單量翻倍,今年預計有80萬。
  • 常州| 揭秘海外代購:熟人圈裡做跑腿生意 一年賺15萬
    隨著網購愛好者對物品需求的提升,不少人就專門幫客戶從海外代購商品。從本月起,海關總署第56號文正式實施。這份文件的實施,讓海外代購再次成為熱議的焦點。在我市熱衷於海外代購的市民眼中,這就是熟人圈的跑腿生意。
  • 代購:我賺的是「血汗錢」,加上關稅後誰還做代購啊
    已經分好準備快遞寄走的代購貨品(圖片提供:王芳)自2018年12月29日發完最後一批貨物後,王芳已經十幾天沒有來過這間地下室了,這也是她自2013年做代購以來,休息最長的一段時間。在她的代購微信上,未讀信息已經累積上百條。
  • 英媒稱澳大利亞代購年賺10萬美元:每周花幾小時購物就行
    參考消息網3月10日報導 英媒稱,一名年輕女子每年從澳大利亞超市購買嬰兒配方奶粉,然後在中國銷售,一年可賺9萬美元。據英國《每日郵報》3月8日報導,莫爾德(音)2014年來到雪梨的麥考裡大學學習,她的家人要求她買東西寄回去時,她開始了自己賺錢的生意。
  • 中國留學生畢業後專職澳大利亞代購 年賺207萬
    據報導,目前中國留學生群體之間的代購十分興盛,澳大利亞生產的保健食品和精品經常被掃購一空,專職代購的中國畢業生一年可賺到3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207萬元)。報導稱,某中國留學生一開始只是替親戚從澳洲購買奶粉、知名UGG雪地靴再寄回中國,為的是賺取佣金,之後便開啟了她的代購生意。
  • 好日子到頭了?國家出臺「新政」,2021年起,房產中介全面消失?
    除了剛需因素,房子也具有一定的金融屬性,近20年來,房價一路飆升,樓市持續繁榮,房價也呈現出了只漲不跌的局面。也就是說,只要買房,基本就是賺的,因為房價上漲之後,賣出房子就能賺取一大筆差價。在這種背景下,出現了很多炒房團體,他們靠低買高賣賺了很多錢。而且他們也間接抬高了中國的房價。
  • 留學生海外代購忙 運氣好一趟賺1月生活費
    自從做了海外代購後,現在代購費基本可以代替生活費了。  小舒說,代購的盈利還算透明,一般代購費是代購商品購入價的10%至15%。奢侈品包的代購最賺錢,像Prada的包加上代購費後還能比國內便宜3000元左右,如果是折扣村買的奢侈品包與國內差價更大。運氣好的話,會有少數顧客來代購售價10多萬的愛馬仕包,一隻包就能賺上萬元,一個月的生活費就解決了。
  • 身邊總有人去搞代購,代購到底能掙多少錢?
    文章轉載自《》京東金融微信公眾號打開微信查看聯繫人,你一定有一位這樣的朋友:韓國代購xxx。打開她的朋友圈,所有的狀態都和代購有關。你也或許經歷過這麼一天,身邊一個姐們兒突然告訴你,「我要去搞代購了!」為什麼身邊總是有人前赴後繼的去搞代購呢?「掙錢啊。只要有女人的地方,就需要化妝品。」路子說。
  • 135家工廠關閉後,我在村裡做起了微商,一年小賺200萬
    作者:王小孟01在村裡做微商,一年小賺200萬!進入寒冬,天氣越來越冷了。「每天晚上幾乎都能出個千把雙鞋,碰到大促,破萬也不是稀罕事。」當地的村民小李自豪的說。事實上,在桑坡村6000多人當中,小李是一個再普通不過的本地商家。另外,隨著這幾年電商的發展,除了做供應商,小李跟著部分村民,還做起了微商生意。可能他自己都沒想到能走到今天這一步。在此之前,跟很多同齡人一樣,他只不過是村裡皮毛加工廠裡的一名員工。
  • 代購生死劫:沒有了代購,以後只能買高價貨?
    也就是說,如果正常繳納稅率,那麼代購幾乎沒有利潤可言。  也正是基於這樣的原因,在臨近《電子商務法》開始執行的日子裡,往日裡活躍在朋友圈的代購們開始各闢蹊徑。有人開始瘋狂出國,一個月裡飛遍韓國、日本、泰國,想在最後的日子裡大撈一筆之後收手;也有人開始特價清倉,計劃在春節前出清所有未賣出的貨品,以免砸在手裡。
  • 代購生死劫:沒有了代購以後只能買高價貨?
    自2018年12月29日發完最後一批貨物後,王芳已經十幾天沒有來過這間地下室了,這也是她自2013年做代購以來,休息最長的一段時間。在她的代購微信上,未讀信息已經累計上百條。也就是說,如果正常繳納稅率,那麼代購幾乎沒有利潤可言。也正是基於這樣的原因,在臨近《電子商務法》開始執行的日子裡,往日裡活躍在朋友圈的代購們開始各闢蹊徑。有人開始瘋狂出國,一個月裡飛遍韓國、日本、泰國,想在最後的日子裡大撈一筆之後收手;也有人開始特價清倉,計劃在春節前出清所有未賣出的貨品,以免砸在手裡。
  • 代購養活了一半留學生?為搶包賣色相,排隊倆小時只為200塊
    但你眼裡的代購,就只是不用上班,整天買買買還有錢賺嗎?我們找來其中 5 位代購,他們的共通點,用一句行業套話概括就是:賺著賣白菜的錢,操著賣白 fěn 的心。前半句不一定對,但後半句真的不假。我做代購到現在 5 個月,但時間長短不代表什麼,有人做了 6、7 年也還是這樣。我第一月賺了 5 萬,真的「大代」一個月都是幾百萬、幾千萬的入帳。沒做代購前,不知道原來可以這麼累。最誇張一個禮拜沒睡,走路都是飄著的。但代購就像吸【——】,支付寶響起叮鈴的聲音,你就根本感覺不到累。
  • 代購到底賺不賺錢?揭秘「代購」月入10萬的內幕
    不知不覺發現朋友圈已經被各種代購、微商霸佔了,很多人都做起了代購,做代購究竟能賺多少錢?1我的大學同學小劉是個普通的北漂姑娘,平時也兼職做日本、韓國的代購,幾乎每月都會飛一次。明天她又要去韓國採購了。後來,我才知道,在代購光鮮、高利的背後,是我們看不到的辛苦。2015年底,她第一次跟團飛往韓國首爾,還沒有客戶積累,而且人生地不熟,對產品也不了解,不知道在哪裡可以拿到低價的商品,所以基本上就是賠本賺吆喝,並沒有什麼額外的收入,還不夠來回的費用。代購真的想賺錢,就得儘可能多的帶回商品。
  • 個人海外代購從月流水20萬跌破萬元,轉戰賣床墊|深網
    「之前幾個VIP大客戶,每人每周要發100到200個包裹,光運費就能花掉5000多美元,現在就剩20來個小包裹,運費幾百美元就夠了。」之前這些大代購在美國有人幫忙買貨打包,在國內也有人幫忙代理分銷,如今不敢囤貨,不敢僱人。「如果以年收入50萬以上算大代購,可以說現在沒什麼大代購了。」
  • 郵市「龍抬頭」 好日子有多久?
    郵市「龍抬頭」 好日子有多久? 可春節過後,龍票價格持續上漲,大版價格已經被炒到每版380元—400元。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郵市出現過三次大漲,分別在1985年、 1991年和1997年,但這三次漲潮都在幾個月裡迅速探底。轉機出現在2010年,郵市在經歷長達13年的 「熊途」以後,開始爬升。 2011年,在一片歡呼聲中,郵市創下新高,深套十幾年的品種也終於紛紛解套。
  • 十個代購九個虧,在澳洲除了代購還能做啥?
    在澳洲,留學生除了代購,還能做些啥?留學生在澳洲代購無非是賺點商品之間的差價來添補在澳洲留學高昂的學費和生活費,但是做代購又苦又累,佔用太多學習時間的同時還面臨著有可能被遣送回國的危險。澳洲在2016年就已經調整了最低工資標準,將最低工資標準時薪調整到17.7澳幣,折合人民幣約88元。
  • 90後辭掉雅思老師跨界代購、沙拉店長到如今紮根旅遊業玩賺全球
    之前我給客人香奈兒的眼罩,那個眼罩是12,000,還有一個靠枕,靠枕好像是3萬塊人民幣。當時我買這個靠枕的時候,那時就會想,怎麼會有人買這麼貴而不實用的一個枕頭和眼罩呢?別人就跟我說,白富美的世界是你無法想像的,你現在是月入這麼多的收入水平,那人家是月入10萬100萬1000萬。
  • 僅靠周末購物,澳洲中國留學生年入10萬美金
    賈小姐表示,代購非常有趣,通過代購她每周能賺2千美元,年收入超過10萬美元。 她說:「許多中國消費者偏愛澳大利亞的產品,希望我能幫他們購買。所以,我開始了我的代購之旅。我的家人會把我的微信名片發送給需要代購的朋友,也因此我接到的代購單子越來越多。」 「我只需要告訴客人產品價格,如果他們對價格滿意,我會詢問他們的電話號碼、姓名、身份證號和地址。
  • 「那個97年的代購,已經月入5萬了」
    她說,尤其是昨晚跟她經常買東西的那個97年代購小姑娘聊完以後,心情說不出來的複雜。誰能想到,一個還在讀大三的女孩,已經早早經濟獨立了呢,月入四五萬,用著lp,穿著Chanel,背著burberry,眼紅,真的眼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