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教育充滿機遇 深圳教師大有作為

2020-12-17 人民網

原標題:深圳教育充滿機遇 深圳教師大有作為

9月9日,福田區慶祝第35個教師節大會在紅嶺教育集團高中部禮堂舉行。 深圳特區報記者 何龍 攝

  今天是第35個教師節。

  教師節前夕,記者走近我市數名優秀園丁典型,聆聽他們潛心教書育人的感人故事、精彩深刻的教育感悟,以及在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全新機遇下,他們對深圳教育改革發展有怎樣的期待。

  深大附中校長劉為基: 享受為師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今年是深大附中校長劉為基從教的第35年個年頭,一直以來,劉為基十分注重課程建設,深化教學改革,堅持參與教育科研,先後主持市級以上教育科研課題8項。他開展拿雲創新課程實驗,努力讓每一個學子成為最好的自己。近年來,深大附中的高考成績不斷創新高,年年榮獲深圳高考最高獎——卓越獎。

  劉為基告訴記者,他所理解的教師職業幸福是課堂上一雙雙渴求與崇拜的眼神,家長的讚譽與感激。「若干年後,所教的學生進入社會,成為各行各業的精英,他對你當年課堂上說的某一句話記憶猶新,念念不忘你對他的人生產生的影響,這就是一輩子為師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出臺,劉為基對深圳教育的未來充滿期待。他說,從經濟特區到先行示範區,這是中央賦予深圳新的歷史使命,深圳也將迎來重大發展機遇。深圳教育要從學習追趕變為先行示範,必須銳意改革,不斷創新。今年深大附中首創高中招生631綜合評價錄取模式,本學期率先推出「中學教師+大學教授」的雙導師制項目式學習,探索高校與高中協同培養拔尖人才路徑。可以預見,未來,深圳教育發展將獲得更大支持,學校必將迎來更好發展機遇,市民也將享受更優質的民生服務。

  赤灣學校校長王小洪:

  「無邊界學習」讓教育面向未來

  在2019年深圳市教育系統先進評選中,南山區赤灣學校校長王小洪入圍「十佳校長」。至今31年的教育生涯,他是特級教師,是2018年教育部發展規劃司特聘專家,也是廣東省特級教師協會會員、深圳市名師評委會評委、名班主任工作室導師。

  2014年以來,在王小洪的帶領下,赤灣學校以「無邊界學習」教育理念為引領,以結構學習推進課堂深度變革,累計接待全國各類學習交流超過100場次,並多次在全國同行中分享「無邊界學習」經驗成果,更將其助力於對貧困薄弱地區的教育幫扶。

  王小洪認為,教育科研是引領教師專業發展的動力源,課堂改革是提升學校質效的未來方向。統整大課堂、信息化小組學習、研討式學習等多樣化的改革探索,成為赤灣學校探索未來教育的行動。他大膽倡導,全校師生集聚在「綠色之行,文化之旅」主題行動旗幟下,走出校園,在社會的無邊界課堂中汲取文化的力量,開闢立德樹人教育新單元。多年躬耕結出碩果,這一行動獲評2018年教育部全國德育教育典型案例,更收穫2019年度省教育成果一等獎。

  「要讓每一個與自己有緣的孩子,都享受最好教育。」面對新時代新使命,王小洪認為,建設先行示範區,教育需先行,要打造一支高起點、高素質、擁有先進理念的高水平教師隊伍,以勇於改革的魄力,引領教育的未來,讓每一位教師都成長為未來教育需要的優秀名師,讓每一個孩子都成長為未來需要的人才。

  翠園中學教師孫殿元:

  在努力中享受教育的「登頂體驗」

  翠園中學高中部歷史老師孫殿元榮獲2019年深圳市「年度教師」稱號。自21歲登上講臺起,孫殿元老師一幹就是35年,從來沒有離開過教學崗位。35年不間斷的守望與不懈努力,就來自於他真誠殷切的教育信仰和教育情懷。

  孫殿元對教師的成長過程有深刻理解。他認為,就教師成長過程中自身關注的焦點來說,一般有一個從眼裡只有自己,到有課程,再到有學生的轉變過程。從教育教學方式方法來講,有一個從模仿到批判,再到獨創,形成自己的模式和風格的過程。「這些轉變的途徑只有一個——學習。向書本學、向同行學、向學生學、向生活學、向社會學、向歷史學。」

  在孫殿元看來,老教師應該有登頂的體驗。「青年看志向,中年看力量,老年看境界。50多歲,在有些行業已經很不適應,但作為老教師,卻有了獨到優勢,經過多年積澱,來到了職業修養的『珠峰大本營』,每一次努力,都是一次登頂體驗。登頂,那可是一步一個新境界。」

  對深圳教育的發展前景,孫殿元充滿信心和期待。「在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致力於打造學有優教的國際標杆城市的新形勢下,深圳教育事業大有可為,深圳教師大有可為。」

  紅嶺教育集團教師時培富:

  把工作做到學生的心裡

  被評為「十佳青年教師」的時培富是在2013年成為一名深圳教師的。從吉林大學碩士畢業後,時培富就加入了紅嶺教育集團高中部,並一直擔任班主任工作。「班主任必須把工作做到學生的心裡。這是一項特別需要用心的工作,要針對每個學生不同的實際情況來開展。」

  時培富告訴記者,每周一次的班會課不是一件小事,他會針對學生們當時的狀態以及成長中的問題去設置話題、展開討論。班會要有長期規劃,同時,作為班主任應當多了解學習心理學知識,真正幫助學生解決問題。而一名稱職的老師,還要在生活中與學生同甘共苦,能夠身正為範,管理上寬嚴相濟,尊重學生的想法。

  古代文學專業畢業的時培富喜愛詩詞,他希望課堂上能更多一些古典文學的氛圍,因此他也引導學生一起嘗試詩詞的寫作,在課堂上讀詩論詞、互相唱和。他還參與編寫了學生校園系列讀本中《詩詞的韻味》一書,頗受歡迎。時培富還十分注重教學方式的轉變,關注學生思維的訓練,教學風格幽默,方式靈活,別具特色,深受學生喜愛。作為青年教師,他表示,將繼續努力學習、不斷進步,為特區教育事業發揮自己的光與熱。(林洲璐 姚卓文 李麗 韓文嘉)

(責編:王楠、陳育柱)

相關焦點

  • 深圳教育充滿機遇,教師大有可為
    從特區建立之初「一窮二白」,到如今基礎教育規模跟北京、上海、廣州接近,職業教育獨樹一幟,高等教育異軍突起,深圳教育事業保持著良好的發展態勢,創造了教育發展的「深圳速度」和「深圳質量」,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持續注入強勁動力。深圳教育40年取得的優異成績,是一代又一代來自五湖四海的高素質教師和教育工作者辛勤耕耘、無私奉獻、愛崗敬業、潛心育人的成果。
  • 東北師範大學與深圳教育全方位教育合作,多個項目喜落坪山!
    ,教師為本,教師大計,師範為重。此次與深圳教育的合作,涵括了各層級教育內容,東北師範大學將發揮學校特色學科和教師教育優勢,聚集國際優質資源,辦好合作學校,發揮東北師範大學深圳研究院、教育部幼兒園園長培訓中心深圳基地和東北師範大學博士工作站(深圳)作用,為深圳教育實現「幼有善育、學有優教」,打造民生幸福標杆貢獻力量。
  • 澳門理工學院學子到訪深圳,看到內地機遇,紛紛表示想到深圳發展
    深圳訊為鼓勵學生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及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適逢今年是深圳經濟特區創建40周年,澳門理工學院學生事務處舉辦「攜手共進大灣區」系列活動,組織學生到訪深圳大學及深圳科技文化企業,瞭解深圳特區的發展成果和機遇。
  • 深圳別墅迎來光明機遇
    原標題:深圳別墅迎來光明機遇  在全國房地產市場普遍不景氣的大背景下,在過去的7個多月時間裡,深圳新房的成交持續走低,除個別樓盤降價走量之外,絕大部分樓盤都沒有達到年初預期的銷售目標。然而,市場中不可忽略的聲音是一類主力大盤豪宅別墅的脫穎而出。
  • 深圳機場的「歷史機遇」
    8月19日,在深圳「示範區」效應下,深圳板塊掀起漲停潮,深圳機場更是一字漲停,引領整個民航機場板塊。一直以來,深圳機場國際業務佔比較小,在這波政策紅利下,上市公司國際業務獲將得到顯著提升。而國際旅客放量,又將帶來機場免稅業務爆發,利好深圳機場非航業務的持續增長。
  • 深圳機場的「歷史機遇」!
    8月19日,在深圳「示範區」效應下,深圳板塊掀起漲停潮,深圳機場更是一字漲停,引領整個民航機場板塊。一直以來,深圳機場國際業務佔比較小,在這波政策紅利下,上市公司國際業務獲將得到顯著提升。而國際旅客放量,又將帶來機場免稅業務爆發,利好深圳機場非航業務的持續增長。
  • 國育未來教育科學(深圳)研究院成立大會在深圳成功召開
    11月15日,國育未來教育科學(深圳)研究院成立大會在深圳市學苑賓館成功召開。大會圍繞未來教育創新發展、區域教育創新發展的理念與實踐、粵港澳大灣區教育協同發展與深圳先行示範等熱門話題召開為期一天的研討會,並成功舉行了國育未來教育科學(深圳)研究院成立儀式。
  • 回望深圳教育1980:歷經深圳教育「初生期」
    回顧37載的時光,何金春一直紮根在龍崗區從事教育教學工作,說起龍崗,無論是教育大事,還是自己在教育生涯中的點滴,作為親歷者,何金春大都還歷歷在目。作為學校少先隊輔導員的他,去關內開會(當時深圳還分關內和關外),要騎2個小時左右的自行車才能到羅湖,開完會當天還要返回學校工作。現在,他從任教的聚英小學到當時深圳市教育局所在的東門片區,只需要搭乘約20分鐘的地鐵即可到達。城市現代化不僅提升了市民的生活質量,也讓深圳的教育飛速發展。1983年的龍崗教育什麼樣?
  • 深圳技師學院打造技工教育「深圳樣板」
    作為中國最年輕的城市之一,憑藉「敢為人先」的精神與氣質,銳意改革、敢闖敢試,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年來,創造了世界工業化、城市化和現代化發展的奇蹟。 與特區共成長,與時代同奮進,深圳技師學院今年也迎來了建校35周年。
  • 機遇!廣東支持深圳中山一體化
    、中山兩市加強現代產業對接合作,並在基礎設施、教育、醫療、社會保障等領域加快對接融合,不斷提升深中兩市一體化發展水平。中山依託翠亨新區、火炬開發區等載體打造東部環灣創新發展帶,重點加強與深圳重大科技創新資源的對接協作,共同推進科技創新成果孵化產業化和人才交流互通融合,積極吸引深圳中興智慧產業園、江波龍存儲產業園、前海股權交易中心、醫療器械協會園區等一批優質項目陸續落地,打造承接深圳產業轉移的高質量發展平臺。
  • 中國十大美好生活城市 | 深圳教育質量滿意度排名領先
    深圳作為社科院2019年發布「中國城市競爭力」排名領先的城市,首批推進教育現代化先進市,首批通過國家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驗收的城市,其教育確實取得了有目共睹成績。 就在這個7月,深圳入選2019-2020年度「中國十大美好生活城市」,有19項高於全國省會城市和直轄市平均水平!而其中深圳教育質量滿意度非常高。
  • 深圳四十周年賀禮,中山大學深圳校區揚帆而上
    深圳校區建設發展是學校面向重大國家戰略需求、踐行高等教育「四個服務」的迫切需要,也是中山大學未來的「百年基業」。抓住粵港澳大灣區和深圳先行示範區建設的戰略機遇,建設深圳校區,形成「三校區五校園」的辦學格局,有利於中山大學提高原始創新能力,布局發展新工科和做強醫科學科,率先推動機制創新,使學校真正進入「追求卓越、邁進一流」的新時期,為邁進世界一流大學前列奠定堅實的基礎。
  • 具有深圳特色的教育模式正逐步形成
    從眼下的情形來看,具有深圳特色的教育模式正逐步形成,在應試教育與素質教育之間,平衡點已逐漸浮現。 為期四天的模擬聯合國2017年世界青少年峰會,最近在紐約聯合國總部閉幕,來自深圳市南山區一位名叫姜景熙的孩子遞交了題為《維和部隊:戰爭與自然災害》的提案,主張以資源置換的方式解決戰爭與災害問題,這份提案已作為正式決案送至聯合國存檔。
  • 普華永道機遇之城報告:深圳房價最高 廣州第五
    中國經濟網北京3月17日訊 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與普華永道今日聯合發布的《機遇之城2017》報告顯示,廣州、深圳、杭州、武漢、南京躋身綜合排名前五。在成本維度的住宅價格指數中,深圳房價最高,廣州第五,貴陽房價最低。
  • 南山區是深圳科研、教育中心,集中了深圳最優質的的高等教育資源
    南山區是深圳的科研、教育、體育中心,是深圳大學、南方科技大學、深圳大學城、深圳市高新技術產業園、深圳灣體育中心所在地。南山區旅遊資源豐富,有深圳華僑城、世界之窗、歡樂谷、錦繡中華,海上世界、新安古城、青青世界、深圳野生動物園、南頭古城等主題公園和著名景點。2016年5月,深圳市南山區成為國務院首批雙創區域示範基地。
  • 雙循環,新機遇,大市場 深圳市場採購貿易高峰論壇在華南城舉辦
    12月5日,由華南城集團主辦、深圳市商務局指導召開的「雙循環·新機遇·大市場——深圳市場採購貿易高峰論壇」在華南城總部大樓國際會議廳啟幕。2020年跨境貿易挑戰與機遇並存,深圳中小企業如何在複雜多變的新形勢下尋求發展與突破?基於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如何通過市場採購貿易方式創造深圳外貿發展新機遇?
  • 全方位放送大禮包,打造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深圳標杆」
    2020年,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深圳在經濟上取得了巨大成就的同時,也在教育領域完成了從農村教育走向國際化現代城市教育的歷史跨越,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跑出了令人驚嘆的經濟特區「加速度」。
  • 深圳電視臺深圳直通車報導—深圳量旋科技有限公司
    2020年1月6日,量子計算領域全球規模最大、影響力最高的國際會議QIP2020在深圳開幕。會上,深圳量旋科技有限公司發布了全球首臺桌面型核磁共振量子計算機「雙子座」,並於1月份開始預售。本期節目特別走進公司,來了解一下這項新技術的亮點和應用。
  • 阿拉的聯合羅湖家委會和弘基教育助力深圳教育智能化升級
    5月28日,阿拉的(深圳)人工智慧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阿拉的)聯合羅湖家委聯合會和弘基國際教育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弘基教育)在深圳坪山精緻實驗學校舉辦了主題為"情系深圳教育-科技助學公益"的捐贈儀式。
  • 讓教育與城市發展同頻,深圳行穩步健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城市發展,教育先行。從特區建立之初「一窮二白」,到如今基礎教育規模跟北京、上海、廣州接近,職業教育獨樹一幟,高等教育異軍突起,深圳教育事業保持著良好的發展態勢,創造了教育發展的「深圳速度」和「深圳質量」,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持續注入強勁動力。今天的教育,就是明天的科技、後天的經濟、未來的生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