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深圳別墅迎來光明機遇
在全國房地產市場普遍不景氣的大背景下,在過去的7個多月時間裡,深圳新房的成交持續走低,除個別樓盤降價走量之外,絕大部分樓盤都沒有達到年初預期的銷售目標。然而,市場中不可忽略的聲音是一類主力大盤豪宅別墅的脫穎而出。
據深圳房地產信息網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位於寶安尖崗山別墅區的中海九號公館以近23億的成交金額成為全市上半年的吸金冠軍,而華僑城純水岸和招商鯨山覲海同樣取得了不錯的銷售成績。
這類豪宅別墅逆勢旺銷絕非偶然,有人解釋為這是市場上具備強大購買力的富豪們在抄底,但更多的業內人士認為這應追溯於豪宅別墅的稀缺性。
深圳地產業界專家、資深收藏家黃志先生認為,不同的行業領域是相通的,稀缺的東西投資屬性比較強,稀缺性越高未來的升值潛力就越大。從收藏角度看地產,我們完全可以把別墅當作一種收藏品,歷久彌珍。
本期「光明地產會客廳」,深圳特區報《超級樓市》邀請了收藏家黃志、深房集團副總經理魏捍平、深房集團營銷部經理馬凌雲及中原地產深圳公司事業四部董事總經理劉志強,從別墅稀缺價值出發,探討本期話題「深圳別墅迎來光明機遇」。
【本期嘉賓】
深圳經濟特區房地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魏捍平
深圳地產業界專家、資深收藏家 黃志
深圳經濟特區房地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營銷部經理 馬凌雲
中原地產深圳公司事業四部董事總經理 劉志強
地產行業記者 張暢 方漢輝 張君 吳亞男/整理
深圳別墅價格為何逐年攀升?
魏捍平:自用or投資,深圳別墅在外拓
在上世紀80、90年代,深圳別墅都集中在原特區內,像羅湖深房怡景花園,銀湖齊明山莊、銀谷別墅,南山蛇口龜山別墅、鯨山別墅等。隨著深圳特區經濟的不斷發展,土地資源越來越稀缺,中心城區別墅增量漸少且價格高企,選擇餘地較小,所以別墅供應基本都在外拓,向光明、龍華片區延展。我認為別墅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價值點,就是自用能保值、投資能增值。別墅市場發展至今,解決的不僅僅是住房的剛性需求,而是住房之外的隱性價值,日益增加的新一代財富人群的資產配置、土地增值預期、別墅稀缺性、圈層身份象徵等等。在硬體上,要看別墅的區域位置、自然生態環境、交通配套等,這類硬體指標在短期內是難以改變的;在軟體上,要看別墅產品本身,如戶型設計、外立面造型、採光通風、用材等,要求都比較高;而且別墅代表的是一種高貴、休閒、健康的居住體驗,目前距離市中心「半小時生活圈」的光明、龍華片區的別墅價值已被市場高度認同。
黃志:久經洗禮,別墅價值未見跌勢
上世紀80年代初來到深圳的第一批先富起來的人,很多都在深圳買了別墅,這些物業即使在2008年經濟危機的時候,幾乎也沒有流通到市場上。這麼多年以來,別墅價格逐年上漲,而且賣一套少一套,可以說是久經洗禮,卻從未見跌勢。為什麼那麼多財富人群都熱衷於買別墅?供不應求,稀缺,保值增值、抗跌性強等等,這些別墅特有的價值都是普通住宅不具備的。
劉志強:土地價值決定了別墅價值
從深圳城市東西兩翼看,東部別墅基本分布於銀湖、大小梅沙,西部就是南山蛇口。但從二手交易活躍度看,別墅主要在於城市的中軸,比如香蜜湖和華僑城這類屬於城市第一圈層的別墅區。因此,我認為別墅的主要價值還要回歸於土地價值,就是我們所說的地段,其次,從地段價值上升到人文,再就是山湖海等自然資源價值。深圳別墅的發展軌跡實際上是地理位置使然,同時源於其城市經濟結構的發展,即從城市核心第一圈層到第二圈層,如香蜜湖、華僑城、蛇口半山別墅、東部別墅等。在全國別墅用地供應緊張的大背景下,深圳目前基本就處於去庫存狀態,城市中心地段第一圈層的別墅,業主都抱著惜售的態度。現在即使財富積累到一定程度,也只能往第一圈層之外的龍華、光明、觀瀾等區域購買別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