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晚上,深圳光明區慶祝第35個教師節大會在光明區文化館D座會堂隆重舉行。光明區委書記王宏彬,光明區委副書記、區長劉勝,區人大主任周榮生,區政協主席李世清,區領導劉大嶺、劉桂林、張宗平等共同參加大會。值得注意的是,中國科學院深圳理工大學也確定落戶光明科學城!
值得一提是,2018年11月16日,深圳市人民政府與中國科學院籤署協議書,合作共建中國科學院深圳理工大學。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副院長李樹深,廣東省委常委、深圳市委書記王偉中,深圳市市長陳如桂出席籤約儀式。
根據協議,雙方將瞄準粵港澳大灣區創新發展,面向未來產業科技與人才需求,依託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和在深圳布局的重大基礎設施,以及中國科學院在粵科研力量,堅持理工為基、科學引領,建設世界一流、小而精的研究型大學,構建若干世界一流新興交叉學科與研究平臺,發揮科教融合優勢,培養國際化、創新型、複合型領軍人才。
據報導,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學將是一所獨立設置的全日制公辦高校,由深圳市政府和中科院共同舉辦、共同建設、共同管理。獲教育部批准籌設後,該校將與先進院從人員雙聘、研究生聯合培養、科研平臺共享起步,逐步實現融合發展。
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學將開展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建立本碩博一體化人才培養體系。本科培養通過開設「工程實驗班」實行精英式小班制教學模式,研究生與本科生比例初步定為1.5:1,研究生碩博比例初步定為2:1。
在專業設置方面,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學將在人工智慧、信息技術、生命健康、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創新創業等領域設置相關學科專業,形成以理、工、管為主要門類的學科體系,重點打造前沿交叉學科,形成和深圳其他高校錯位發展的學科特色。
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學辦學規模計劃為全日制在校生2025年達到5000人、最終達到8000人,計劃最快於兩年(2020年)後開始招生。
學校將制定學位授予細則,獲得授權後,擬對註冊為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學的學生按照學位授予標準頒發深理工畢業證書和學位證書,深理工與先進院聯合培養的碩士、博士生,按照中科院大學學位授予標準頒發中科院大學畢業證書和學位證書。
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學將創新管理體制機制,積極引進社會資本參與辦學,並計劃實行以理事會為核心的法人治理結構,校長面向全球遴選,由理事會聘任。學校將面向國內外引進高水平、國際化的教師隊伍,提升國際化教學水平。
中科院目前建設和合作建設的共有3所大學,分別是著名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以及與上海市共建的上海科技大學。中科院與深圳合作建設的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學,將是中科院建設的第4所高校。
光明教育未來三年行動計劃
在深圳光明區慶祝第35個教師節大會上
王宏彬對光明教育成果給予了充分肯定
並對教育發展寄予了殷切的希望
↓↓↓
過去的一年,特別是掛牌成立教育局以來,全區教育工作者認真落實區委區政府工作部署,以服務光明「四城兩區」建設、打造影響力卓著的世界一流科學城和深圳北部中心為宗旨,默默耕耘、辛勤付出,教育保障更加到位,教育規模繼續擴大,教育資源加速聚集,教育質量穩步提升,師資力量持續增強,教育任務全方位落實,為教育事業做出了突出貢獻,交出了一份可喜答卷。在區域教育頂層設計、學校建設、人才引進、校長選拔等方面,區教育局提出「光明標準」,引領光明教育高質量發展,先後印發實施《光明區普通中小學校建設標準提升指引(試行)》、《光明區教育提升三年行動計劃(2019-2021年)》(下稱「《三年行動計劃》」)、《光明區基礎教育領域人才引進及扶持辦法》等配套文件。
並且
光明區教育局還做了這八項工作
↓↓↓
中高考學業成績實現歷史性突破,2019年高考,全區本科上線率首破80%;在面臨較大學位壓力的情況下
光明區在學位建設上不斷加大力度
推進公辦學校建設,滿足不斷擴大的學位需求
確保每年有兩所以上新學校建成並投入使用
目前,全區共有公辦中小學27所、民辦中小學13所、幼兒園78所。光明區2019年秋季公辦初一學位供給率達到100%,位列全市各區前列;公辦小一學位供給率從去年的54%大幅提高至78%。
▲鳳凰學校效果圖
發展目標不止於此
小編了解到,未來3年
光明區將加快推進公辦校、
公辦園的布局規劃和建設步伐
力爭在2021年底,新建13所、
改擴建4所義務教育階段公辦學校
新增學位33990個
至2020年
建成49所公辦幼兒園
公辦幼兒園和普惠性幼兒園
建成比例達到80%以上
結合自身實際
光明區探索了一條
「引進名校,高起點、高標準、合作辦學」的路子
實施開放辦學戰略,全面提升教育品質
目前
光明區與國內名牌大學、教育機構聯姻
著力引進華中師範大學、中山大學
華南師範大學等優質教育資源
與深圳實驗學校、深圳市教育科學研究院等
品牌學校和科研機構開展合作辦學」等目標
都基本實現
去年9月,光明區首次採用「政府+名校+企業」辦學模式,成功引入華中師範大學附屬光明勤誠達學校,合作辦學戰略邁出第一步。
▲華中師範大學附屬光明勤誠達學校
今年7月9日,光明區人民政府又與華南師範大學籤署合作辦學協議。根據協議,光明區人民政府、華南師範大學以及深圳市星河集團三方在光明區合作創辦「華南師範大學附屬光明星河小學」、「華南師範大學附屬光明星河幼兒園」,合作辦學項目期限為12年,計劃於2021年9月1日正式開學。
今年4月,光明區教育局與深圳實驗學校籤署合作辦學協議,標誌著深圳市優質義務教育資源首次進入光明區。加上去年9月已開學的深圳實驗學校光明部,目前光明區已有兩所深圳實驗學校「基因」的學校,實現了義務教育市級名校「零突破」。
今年7月,光明區教育局又與深圳市教育科學研究院籤署合作辦學協議。雙方將在光明區創辦深圳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光明分院(光明區教師發展中心)、深圳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實驗學校(光明)以及深圳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實驗小學(光明)。小編了解到
中山大學附屬中學、
中山大學附屬小學也已經開建
項目建成後可提供中小學學位6180個
其中小學3780個,初中2400個
學校計劃2020年9月投入使用
引進具有重要競爭力和影響力的名校
不斷增加中小學學位,讓光明的孩子能上學
十分符合當下光明區教育發展的實際
也符合未來光明區大建設大發展的
實際定位和實際需要
▲光明科學城效果圖
當前
光明區正在加快建設「四城兩區」
打造競爭力影響力卓著的
世界一流科學城和深圳北部中心
未來必將引進大批高科技人才
光明區將成為高新技術人才的聚居地
這對光明區教育發展提出更高的要求
光明區也正加快健全教育體系
補齊各類教育短板
滿足市民多元需求
中山大學深圳校區俯瞰效果圖
去年6月
中山大學深圳校區在光明開建
光明區實現高等院校「零突破」
目前中大深圳校區首棟建築主體已經封頂
預計明年9月將迎來第一批入學新生
此外
中國科學院深圳理工大學
也確定落戶光明科學城
兩所高水平院校的落戶
對光明區補齊高等教育短板有積極作用
未來
光明將建立和發展特殊教育和社區教育
充分利用周邊公共服務配套設施設備
實現「一個社區一所社區學校」
「一個社區一所老年大學」
形成區、街道、社區三級
立體化、全覆蓋的社區教育網絡
教師是發展教育第一資源
人才培養關鍵在教師
近年來
光明區在教師隊伍建設方面大量投入
建立健全教師隊伍建設和人才引進位度
不斷創新工作機制,增強師資力量
優化教師成長環境
光明區出臺《光明區基礎教育領域人才引進及扶持辦法》,通過多種方式大力引進優秀教育人才。據統計,2007年以來累計引進教師超過2000人。
目前
光明區選出了兩批區級名師
打造了一支以全國優秀教師、正高級教師、
特級教師、省市名師為代表的名師隊伍
「新基礎教育」試驗中
亦湧現了一批優秀青年教師
光明區將充分發揮名師效應
提升全區教師隊伍整體素質
今年9月,光明區依託深圳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光明分院,成立教師發展中心,承擔教師繼續教育、名師培養、教師、校(園)長培訓等工作,開展教學研究及成果推廣,推動教育信息技術與教學的深度融合,做好教師專業發展指導工作。
同時
光明區還將以「三名工程」
(即名師培育工程、卓越百人計劃、
教師專業能力提升工程)為抓手
通過整合培訓資源,優化資源配置
教科研訓一體化,提高效益
帶動全區基礎教育的快速優質發展
最後
光明區未來三年行動計劃已出爐
會有哪些教育新舉措呢
小編帶大家一圖讀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