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深圳理工大學確定落戶光明,光明教育未來三年行動計劃曝光!

2021-03-01 光明生活圈

9月10日晚上,深圳光明區慶祝第35個教師節大會在光明區文化館D座會堂隆重舉行。光明區委書記王宏彬,光明區委副書記、區長劉勝,區人大主任周榮生,區政協主席李世清,區領導劉大嶺、劉桂林、張宗平等共同參加大會。值得注意的是,中國科學院深圳理工大學也確定落戶光明科學城!

值得一提是,2018年11月16日,深圳市人民政府與中國科學院籤署協議書,合作共建中國科學院深圳理工大學。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副院長李樹深,廣東省委常委、深圳市委書記王偉中,深圳市市長陳如桂出席籤約儀式。

根據協議,雙方將瞄準粵港澳大灣區創新發展,面向未來產業科技與人才需求,依託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和在深圳布局的重大基礎設施,以及中國科學院在粵科研力量,堅持理工為基、科學引領,建設世界一流、小而精的研究型大學,構建若干世界一流新興交叉學科與研究平臺,發揮科教融合優勢,培養國際化、創新型、複合型領軍人才。

據報導,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學將是一所獨立設置的全日制公辦高校,由深圳市政府和中科院共同舉辦、共同建設、共同管理。獲教育部批准籌設後,該校將與先進院從人員雙聘、研究生聯合培養、科研平臺共享起步,逐步實現融合發展。

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學將開展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建立本碩博一體化人才培養體系。本科培養通過開設「工程實驗班」實行精英式小班制教學模式,研究生與本科生比例初步定為1.5:1,研究生碩博比例初步定為2:1。

在專業設置方面,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學將在人工智慧、信息技術、生命健康、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創新創業等領域設置相關學科專業,形成以理、工、管為主要門類的學科體系,重點打造前沿交叉學科,形成和深圳其他高校錯位發展的學科特色。

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學辦學規模計劃為全日制在校生2025年達到5000人、最終達到8000人計劃最快於兩年(2020年)後開始招生。

學校將制定學位授予細則,獲得授權後,擬對註冊為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學的學生按照學位授予標準頒發深理工畢業證書和學位證書,深理工與先進院聯合培養的碩士、博士生,按照中科院大學學位授予標準頒發中科院大學畢業證書和學位證書。

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學將創新管理體制機制,積極引進社會資本參與辦學,並計劃實行以理事會為核心的法人治理結構,校長面向全球遴選,由理事會聘任。學校將面向國內外引進高水平、國際化的教師隊伍,提升國際化教學水平。

中科院目前建設和合作建設的共有3所大學,分別是著名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以及與上海市共建的上海科技大學。中科院與深圳合作建設的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學,將是中科院建設的第4所高校。

光明教育未來三年行動計劃

在深圳光明區慶祝第35個教師節大會上

王宏彬對光明教育成果給予了充分肯定

並對教育發展寄予了殷切的希望

↓↓↓

過去的一年,特別是掛牌成立教育局以來,全區教育工作者認真落實區委區政府工作部署,以服務光明「四城兩區」建設、打造影響力卓著的世界一流科學城和深圳北部中心為宗旨,默默耕耘、辛勤付出,教育保障更加到位,教育規模繼續擴大,教育資源加速聚集,教育質量穩步提升,師資力量持續增強,教育任務全方位落實,為教育事業做出了突出貢獻,交出了一份可喜答卷。

在區域教育頂層設計、學校建設、人才引進、校長選拔等方面,區教育局提出「光明標準」,引領光明教育高質量發展,先後印發實施《光明區普通中小學校建設標準提升指引(試行)》、《光明區教育提升三年行動計劃(2019-2021年)》(下稱「《三年行動計劃》」)、《光明區基礎教育領域人才引進及扶持辦法》等配套文件。

並且

光明區教育局還做了這八項工作

↓↓↓

中高考學業成績實現歷史性突破,2019年高考,全區本科上線率首破80%;

在面臨較大學位壓力的情況下

光明區在學位建設上不斷加大力度

推進公辦學校建設,滿足不斷擴大的學位需求

確保每年有兩所以上新學校建成並投入使用

目前,全區共有公辦中小學27所、民辦中小學13所、幼兒園78所。光明區2019年秋季公辦初一學位供給率達到100%,位列全市各區前列;公辦小一學位供給率從去年的54%大幅提高至78%

▲鳳凰學校效果圖

發展目標不止於此

小編了解到,未來3年

光明區將加快推進公辦校、

公辦園的布局規劃和建設步伐

力爭在2021年底,新建13所

改擴建4所義務教育階段公辦學校

新增學位33990個

至2020年

建成49所公辦幼兒園

公辦幼兒園和普惠性幼兒園

建成比例達到80%以上

結合自身實際

光明區探索了一條

「引進名校,高起點、高標準、合作辦學」的路子

實施開放辦學戰略,全面提升教育品質

目前

光明區與國內名牌大學、教育機構聯姻

著力引進華中師範大學、中山大學

華南師範大學等優質教育資源

與深圳實驗學校、深圳市教育科學研究院等

品牌學校和科研機構開展合作辦學」等目標

都基本實現

去年9月,光明區首次採用「政府+名校+企業」辦學模式,成功引入華中師範大學附屬光明勤誠達學校,合作辦學戰略邁出第一步。

▲華中師範大學附屬光明勤誠達學校

今年7月9日,光明區人民政府又與華南師範大學籤署合作辦學協議。根據協議,光明區人民政府、華南師範大學以及深圳市星河集團三方在光明區合作創辦「華南師範大學附屬光明星河小學」、「華南師範大學附屬光明星河幼兒園」,合作辦學項目期限為12年,計劃於2021年9月1日正式開學。

今年4月,光明區教育局與深圳實驗學校籤署合作辦學協議,標誌著深圳市優質義務教育資源首次進入光明區。加上去年9月已開學的深圳實驗學校光明部,目前光明區已有兩所深圳實驗學校「基因」的學校,實現了義務教育市級名校「零突破」。

今年7月,光明區教育局又與深圳市教育科學研究院籤署合作辦學協議。雙方將在光明區創辦深圳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光明分院(光明區教師發展中心)、深圳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實驗學校(光明)以及深圳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實驗小學(光明)。

小編了解到

中山大學附屬中學、

中山大學附屬小學也已經開建

項目建成後可提供中小學學位6180個

其中小學3780個,初中2400個

學校計劃2020年9月投入使用

引進具有重要競爭力和影響力的名校

不斷增加中小學學位,讓光明的孩子能上學

十分符合當下光明區教育發展的實際

也符合未來光明區大建設大發展的

實際定位和實際需要

▲光明科學城效果圖

當前

光明區正在加快建設「四城兩區」

打造競爭力影響力卓著的

世界一流科學城和深圳北部中心

未來必將引進大批高科技人才

光明區將成為高新技術人才的聚居地

這對光明區教育發展提出更高的要求

光明區也正加快健全教育體系

補齊各類教育短板

滿足市民多元需求

中山大學深圳校區俯瞰效果圖

去年6月

中山大學深圳校區在光明開建

光明區實現高等院校「零突破」

目前中大深圳校區首棟建築主體已經封頂

預計明年9月將迎來第一批入學新生

此外

中國科學院深圳理工大學

也確定落戶光明科學城

兩所高水平院校的落戶

對光明區補齊高等教育短板有積極作用

未來

光明將建立和發展特殊教育和社區教育

充分利用周邊公共服務配套設施設備

實現「一個社區一所社區學校」

「一個社區一所老年大學」

形成區、街道、社區三級

立體化、全覆蓋的社區教育網絡

教師是發展教育第一資源

人才培養關鍵在教師

近年來

光明區在教師隊伍建設方面大量投入

建立健全教師隊伍建設和人才引進位度

不斷創新工作機制,增強師資力量

優化教師成長環境

光明區出臺《光明區基礎教育領域人才引進及扶持辦法》,通過多種方式大力引進優秀教育人才。據統計,2007年以來累計引進教師超過2000人。

目前

光明區選出了兩批區級名師

打造了一支以全國優秀教師、正高級教師、

特級教師、省市名師為代表的名師隊伍

「新基礎教育」試驗中

亦湧現了一批優秀青年教師

光明區將充分發揮名師效應

提升全區教師隊伍整體素質

今年9月,光明區依託深圳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光明分院,成立教師發展中心,承擔教師繼續教育、名師培養、教師、校(園)長培訓等工作,開展教學研究及成果推廣,推動教育信息技術與教學的深度融合,做好教師專業發展指導工作。

同時

光明區還將以「三名工程」

(即名師培育工程、卓越百人計劃、

教師專業能力提升工程)為抓手

通過整合培訓資源,優化資源配置

教科研訓一體化,提高效益

帶動全區基礎教育的快速優質發展

最後

光明區未來三年行動計劃已出爐

會有哪些教育新舉措呢

小編帶大家一圖讀懂

↓↓↓

相關焦點

  • 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學選址光明
    深圳特區報訊(記者 秦綺蔚)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日前發布公示,確定中國科學院深圳理工大學項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及選址。公告顯示,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學選址用地位於光明區新湖街道新羌社區及圳美社區交界處,用地面積47.6966公頃,與中山大學深圳校區僅隔一條公長路,鄰近地鐵中山大學站和科學城東站。
  • 深圳科技館(新館)落戶光明科學城
    原標題:深圳科技館(新館)落戶光明科學城年內開建,力爭2023年底建成,將打造成國際頂級特大型公益性科學中心深圳商報2019年03月26日訊 作為深圳「新十大文化設施」之一,深圳科技館(新館)將落戶光明科學城。
  • @光明家長,你關心的光明教育發展都在這裡!光明區首任教育局局長這樣說……
    過去一年多感受頗多,特別是感受到了光明是一片創業的熱土,創業的激情都被點燃了。在這裡工作,雖然累一點,但是很舒服,很想在這裡幹出一番事業。能將自己30多年來教育教學管理的經驗,在這片土地上跟各位同仁分享,感覺很值得。光明2018年成立行政區,去年3月機構改革,單獨組建光明區教育局。隨著光明科學城定位越來越高,光明已成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核心承載區。光明原來在舞臺周邊,現在已經到了舞臺中央。
  • 中國科學院深圳理工大學在光明啟動建設
    中國科學院攜手深圳市,共同依託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的科教基礎,整合中國科學院粵港澳大灣區的科研力量,建設中國科學院深圳理工大學(以下簡稱中科院深理工)。今年10月,中科院深理工確定選址光明科學城,總建築面積達56萬平方米。位於光明區內濱海明珠工業園的9.5萬平方米作為中科院深理工的過渡校區,預計將於2021年上半年投入使用。
  • 從光明農場到「世界一流科學城、深圳北部中心」,光明蝶變見證深圳...
    遠不止於此,驅車沿著公常路,從羌下僑村一路向南,視野中茂盛的叢林綠地、高矮錯別的工業區和住宅區都將成為歷史,中山大學配套項目包括中山大學附屬第七醫院、中山大學深圳附屬學校、附屬幼兒園,中國科學院深圳理工大學以及涵蓋會議廳及學術報告廳,建築面積約3000平方米的國際會議中心,科學城智慧公園都將在這裡依次崛起,相映成趣,國際味十足。
  • 深圳再添一所全日制高校——中國科學院深圳理工大學,選址光明
    這意味著位於光明科學城的這所全日制高校,終於定址。公告顯示,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學選址用地位於光明區新湖街道新羌社區及圳美社區交界處,用地面積47.6966公頃,與中山大學深圳校區僅隔一條公常路,鄰近地鐵中山大學站和科學城東站。
  • 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學正式選址光明!預計年內動工
    來源:深圳夢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學正式選址光明近日,光明區舉行成立兩周年暨《深圳市光明區現代產業體系中長期發展規劃其以理工為基、科學引領,致力於為區域經濟培養「國際化、產業化、複合型」領軍人才,在生命健康、智能工程、先進位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領域設立學科專業,形成理、工、醫等多個門類的人才培養體系;以研究生教育為主,同時開展本科教育,面向企業高端人才開展科技創新創業非學歷教育培訓,最終達到約10000人的全日制在校生規模。
  • 中國科學院深圳理工大學選址定在光明
    近日,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發布中國科學院深圳理工大學項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相關事宜的公示。這意味著位於光明科學城的這所全日制高校,終於定址。該校致力於在生命健康、智能工程、先進位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領域,培養「國際化、產業化、複合型」領軍人才,形成理、工、醫等多門類的人才培養體系;以研究生教育為主,同時開展本科教育,最終達到約1萬人的全日制在校生規模。
  • 從光明農場到「世界一流科學城、深圳北部中心」,光明蝶變見證深圳特區40年
    遠不止於此,驅車沿著公常路,從羌下僑村一路向南,視野中茂盛的叢林綠地、高矮錯別的工業區和住宅區都將成為歷史,中山大學配套項目包括中山大學附屬第七醫院、中山大學深圳附屬學校、附屬幼兒園,中國科學院深圳理工大學以及涵蓋會議廳及學術報告廳,建築面積約3000平方米的國際會議中心,科學城智慧公園都將在這裡依次崛起,相映成趣,國際味十足
  • 沿著「立德樹人」航標 「光明教育號」大船滿帆前行
    談主要工作成績 抓好教育頂層設計 把好方向加足馬力,「光明教育號」大船行穩致遠 記者:眾所周知,過去光明可以說是深圳教育的「窪地」。我們注意到,一年多來,光明教育趕超奔跑、奮起直追,重磅喜訊頻傳。
  • 光明出道即C位?99平方公裡科學城+3所名校+4條地鐵正發力!
    而光明正在打造這種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未來之城——光明科學城。區域內已有深圳科技館、科學公園、大科學裝置、光明小鎮、中山大學深圳校區、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學等等重量級軟硬體配置。 光明科學城北起深莞邊界,東部和南部以光明區轄區為界,西部以龍大高速和東長路為界,規劃總面積99平方公裡。
  • 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學選址光明,過渡校區預計年底投入使用
    南都訊 記者陳蓉 繼中山大學深圳校區迎來師生入駐後,深圳光明的另一所高等學府也迎來了好消息。近日,記者從光明區獲悉,中國科學院深圳理工大學項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相關事宜公示,這意味著位於光明科學城核心區域的這所全日制高校終於定址。
  • 光明今年新增學位近1.25萬,中山大學深圳附屬學校開始招生
    量質並舉,推進教育事業優先發展教育,是民生之基。為此,光明區健全保障機制,印發實施《光明區教育提升三年行動計劃(2019-2021年)》等配套文件,在區域教育的頂層設計、學校建設、人才引進、校長選拔等方面,提出「光明標準」,引領光明教育高質量發展。
  • @市民朋友,光明教育大事與你息息相關
    隨著2021年日曆翻到新的一頁,光明區教育事業又將翻開新的篇章。近兩年來,伴隨著光明區全面建設世界一流科學城和深圳北部中心的進程,光明教育人堅持黨建引領,攻堅克難、砥礪奮進,一幅光明教育高質量發展生動實踐的壯麗畫卷正在徐徐展開。跟隨時間的腳步,讓我們翻開一頁頁回憶的相冊,盤點兩年來光明教育大事,重溫和感受光明教育人奮勇前行的力量!
  • 委託光明實驗學校辦學!光明華夏中學明年建成,效果圖曝光!
    光明將再添一所公辦初中,於2021年9月開辦。華夏中學項目位於深圳市光明區光明街道,計劃為初級中學,主要建設內容包括必配校舍用房、選配校舍用房等,工期日曆天數為396天。建設華夏中學項目是深圳市光明區優化教育資源配置的重要舉措。項目建成後將增加1800個區初中學位供給,有效緩解光明區初中學位緊張問題,對於保障城區適齡青少年就近入學、推進教育高質量均衡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 中科院大學深圳醫院落戶光明!(附深圳醫院排名+強項)
    4月16日上午,中國科學院大學深圳醫院籤約暨揭牌儀式在光明新區舉行。
  • 深圳光明五年將新增學位6萬餘個,即將成立光明實驗教育集團
    為推動區內名校辦新校,光明區即將成立光明實驗教育集團和光明區第一幼教集團;高起點開辦華夏中學、華南師範大學附屬光明星河小學等學校。同時,光明教育面向全國招聘本科及以上學歷學前教育專業的園長和專任教師,目前,已培養35名幼兒園管理骨幹,100名中層幹部和骨幹教師。
  • 深圳光明科學城加速布局創新生態鏈
    新起點上的深圳,正在積蓄更多創新發展的新動能。自去年以來,深圳陸續迎來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和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主陣地的嶄新定位。深圳市委、市政府以光明科學城為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核心承載區,加快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創新核心引擎。
  • 深圳再添一所全日制高校,選址光明
    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日前發布中國科學院深圳理工大學項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相關事宜的公示。這意味著位於光明科學城的這所全日制高校,終於定址。其以理工為基、科學引領,致力於為區域經濟培養「國際化、產業化、複合型」領軍人才,在生命健康、智能工程、先進位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領域設立學科專業,形成理、工、醫等多個門類的人才培養體系;以研究生教育為主,同時開展本科教育,面向企業高端人才開展科技創新創業非學歷教育培訓,最終達到約10000人的全日制在校生規模。
  • 發力重大科技載體建設,光明科學城創新鏈初顯│光明科學城巡禮①
    作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核心承載區,光明科學城瞄準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在平臺載體建設上全面發力。除了在建項目,還有一批重大科技基礎設施處於前期籌備階段。如精準醫學影像設施,將建設人體超高場磁共振成像平臺、人體多模態醫學成像平臺及其他設施。依託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群,一批前沿交叉研究平臺落戶,形成交叉融合的創新鏈條。2020年6月18日上午,深圳灣實驗室正式入駐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