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文字和鏡頭記錄航空工業直升機所奮進的足跡

2021-01-11 中國航空新聞網

2016年4月,我來到了航空工業直升機所,成為一名用文字講述直升機人動人故事,用鏡頭記錄直升機人奮鬥足跡的航空人。

回望來時路,不是科研人員的我卻成了離他們最近的直升機人。炎炎夏日,汗珠從額頭跌落的那一瞬間,我用鏡頭定格這一份感動;高寒缺氧的珠峰腳下,試飛成功歡呼相擁的那一刻,我用文字記錄了這一份幸福;北國極寒,為了擰上一顆螺絲釘手指被凍傷,我將其收藏到了故事集裡;深夜凌晨,為了明天的調整試飛忘記了在家等待的親人,我又將其書寫到歷史冊中。一個個以直升機人為主角的具象場景,構成了直升機所生動豐富的科研景致,我見證了他們的故事。

2016年4月底的廣東沿海,烈日炙烤著大地,蔚藍的大海伸向一望無垠的天際。4月27日,AR500無人直升機在7級陣風的海面上,經過45分鐘飛行,穩穩地落在了停機坪上。時隔一年多,2017年11月,伴隨著一聲炮響,崑崙山腳下的天空劃出一道美麗的弧線,映著連綿的雪山和湛藍的天空,一幅美麗的圖畫印刻在了青藏高原,AR500武裝無人直升機首次高原空中打靶試驗圓滿成功。那一刻,我看到了直升機科研人員喘著粗氣相互祝賀,幾天前的陰霾和疲累一掃而空,臉上無不是興奮和幸福。經過五年的發展,AR500無人機走南闖北,直升機所科研團隊砥礪奮進,攻克了一個個無人機系統設計和製造的關鍵技術,不斷推進直升機的智能化、通用化、信息化等技術應用,逐漸形成無人機系列化產品譜系。

2018年初冬的天津,寒冷中蘊藏著熱情和喜悅,伴隨著審查組組長宣讀審查意見書和會場熱烈的掌聲,直20順利通過設計定型審查,我國直升機研製實現了跨代發展。此時,「匠心實幹、銳意創新、大力協同、精誠奉獻」的直20精神已經深深地融入了新時代直升機人的血液裡。那一刻,我看到現場科研人員們紛紛落淚了,我知道那是幸福的眼淚。

當直20在國慶70周年閱兵式上公開亮相,坐在電視機前集中觀看閱兵盛況的直升機人喝彩不斷。沒錯,他們親手研製的直升機正出現在電視畫面裡,笑臉、喝彩、淚水……他們此刻的心情已無法用言語形容。在獻禮圓滿成功的背後,那些無聲的故事,同樣留在了我的文字和鏡頭裡。100餘天裡,飛行排故、檢查設備、總結報告、預判問題……工作層層疊疊,科研人員頂著壓力,在無數次循環往復中交織縱深,用盡心力跋涉向前,為的就是「米秒不差」。一個型號主管說,這三個多月,感覺自己變成了一個哲學家,每天都在思考,每天都在問為什麼,每出現一個故障,總在想背後的技術問題,想不通就打電話尋求幫助,細想更深入的預防措施。

庚子春節,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牽動了億萬國人的心,也讓每一位直升機人在這一時刻更緊密地站在了一起。用鏡頭記錄抗「疫」,用文字溫暖寒春,用感動傳遞正能量。在我的筆下,在我的鏡頭裡,一個個經得起考驗、充滿戰鬥力量的團隊創造著動人的抗「疫」故事,更有一個個直升機人主動擔負起疫情防控的「守護人」職責,用無私的奉獻築牢疫情的「防護牆」。面對「萬眾一心加油幹、越是艱難越向前」的號召和「雙線作戰」的任務形勢,在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前提下,實現年度各項工作任務如期完成。此刻,直升機所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幹部主動樹立變革思維,錘鍊更為全面的綜合治理能力,戰鬥堡壘和先鋒模範作用發揮更為充分切實,他們用「守土有責、守土擔責、守土盡責」的使命與擔當創造中國奇蹟。

記錄生命中最平凡的感動,全力以赴我們心中的夢!時間慢慢流逝,但故事仍在繼續。

2016年4月,我來到了航空工業直升機所,成為一名用文字講述直升機人動人故事,用鏡頭記錄直升機人奮鬥足跡的航空人。

回望來時路,不是科研人員的我卻成了離他們最近的直升機人。炎炎夏日,汗珠從額頭跌落的那一瞬間,我用鏡頭定格這一份感動;高寒缺氧的珠峰腳下,試飛成功歡呼相擁的那一刻,我用文字記錄了這一份幸福;北國極寒,為了擰上一顆螺絲釘手指被凍傷,我將其收藏到了故事集裡;深夜凌晨,為了明天的調整試飛忘記了在家等待的親人,我又將其書寫到歷史冊中。一個個以直升機人為主角的具象場景,構成了直升機所生動豐富的科研景致,我見證了他們的故事。

2016年4月底的廣東沿海,烈日炙烤著大地,蔚藍的大海伸向一望無垠的天際。4月27日,AR500無人直升機在7級陣風的海面上,經過45分鐘飛行,穩穩地落在了停機坪上。時隔一年多,2017年11月,伴隨著一聲炮響,崑崙山腳下的天空劃出一道美麗的弧線,映著連綿的雪山和湛藍的天空,一幅美麗的圖畫印刻在了青藏高原,AR500武裝無人直升機首次高原空中打靶試驗圓滿成功。那一刻,我看到了直升機科研人員喘著粗氣相互祝賀,幾天前的陰霾和疲累一掃而空,臉上無不是興奮和幸福。經過五年的發展,AR500無人機走南闖北,直升機所科研團隊砥礪奮進,攻克了一個個無人機系統設計和製造的關鍵技術,不斷推進直升機的智能化、通用化、信息化等技術應用,逐漸形成無人機系列化產品譜系。

2018年初冬的天津,寒冷中蘊藏著熱情和喜悅,伴隨著審查組組長宣讀審查意見書和會場熱烈的掌聲,直20順利通過設計定型審查,我國直升機研製實現了跨代發展。此時,「匠心實幹、銳意創新、大力協同、精誠奉獻」的直20精神已經深深地融入了新時代直升機人的血液裡。那一刻,我看到現場科研人員們紛紛落淚了,我知道那是幸福的眼淚。

當直20在國慶70周年閱兵式上公開亮相,坐在電視機前集中觀看閱兵盛況的直升機人喝彩不斷。沒錯,他們親手研製的直升機正出現在電視畫面裡,笑臉、喝彩、淚水……他們此刻的心情已無法用言語形容。在獻禮圓滿成功的背後,那些無聲的故事,同樣留在了我的文字和鏡頭裡。100餘天裡,飛行排故、檢查設備、總結報告、預判問題……工作層層疊疊,科研人員頂著壓力,在無數次循環往復中交織縱深,用盡心力跋涉向前,為的就是「米秒不差」。一個型號主管說,這三個多月,感覺自己變成了一個哲學家,每天都在思考,每天都在問為什麼,每出現一個故障,總在想背後的技術問題,想不通就打電話尋求幫助,細想更深入的預防措施。

庚子春節,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牽動了億萬國人的心,也讓每一位直升機人在這一時刻更緊密地站在了一起。用鏡頭記錄抗「疫」,用文字溫暖寒春,用感動傳遞正能量。在我的筆下,在我的鏡頭裡,一個個經得起考驗、充滿戰鬥力量的團隊創造著動人的抗「疫」故事,更有一個個直升機人主動擔負起疫情防控的「守護人」職責,用無私的奉獻築牢疫情的「防護牆」。面對「萬眾一心加油幹、越是艱難越向前」的號召和「雙線作戰」的任務形勢,在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前提下,實現年度各項工作任務如期完成。此刻,直升機所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幹部主動樹立變革思維,錘鍊更為全面的綜合治理能力,戰鬥堡壘和先鋒模範作用發揮更為充分切實,他們用「守土有責、守土擔責、守土盡責」的使命與擔當創造中國奇蹟。

記錄生命中最平凡的感動,全力以赴我們心中的夢!時間慢慢流逝,但故事仍在繼續。

相關焦點

  • 航空工業研製的大型民用AC313直升機已成功實現首飛
    打開APP 航空工業研製的大型民用AC313直升機已成功實現首飛 航空工業直升機所 發表於 2020-03-19 10:33:49
  • 航空工業直升機所副總設計師姜濱:踐行報效國家的理想
    他自幼隨父紮根「三線」建設,在直升機所大院長大,對直升機耳濡目染、感情深厚,一直有著的熱愛航空、報效國家理想。他一生牽手直升機,歷任設計員、組長、副主任、主任,靠科研技術起家,常年投身型號一線。「我這一生與直升機有解不開的緣分,興趣愛好與從事的事業一致是我人生中一件無比幸福的事情。」他如是說。他就是航空工業直升機所副總設計師姜濱。情痴直升機,沉醉碧海藍天,他不負使命,敢於擔當,帶領團隊成功研製多個海軍直升機型號,有力提升了海軍新型作戰力量建設,推動我國海軍進入直升機裝備發展新時代。
  • 2017航空工業大事記
    1月16日航空工業2017年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為航空工業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發展定調、定盤,要求面對新階段、新形勢、新任務,全集團要永葆軍工央企的政治本色,肩負航空報國的神聖使命,始終不忘初心、開拓前行,為黨和國家的航空事業發展拼搏奮進。
  • 韓國航空航天工業公司研製LAH輕型武裝直升機
    韓國航空航天工業公司(KAI)計劃於12月為韓國陸軍推出LAH輕型武裝直升機原型機。LAH直升機旨在取代韓國陸軍老化的攻擊直升機機隊,包括MD500和AH-1S「眼鏡蛇」直升機。LAH直升機基於歐洲直升機公司的EC155直升機,其設計飛行速度為324千米/小時,航程約為905公裡,最大起飛重量為4.9噸,配備20毫米機炮和韓國國產反坦克飛彈。
  • 韓國航空航天工業公司為LAH直升機進行地面試驗
    中國航空新聞網訊:據簡氏防務網報導,韓國航空航天工業公司(KAI)已開始為韓國陸軍開發的LAH輕型武裝直升機進行地面引擎試驗。資料圖:LAH輕型武裝直升機該公司於4月8日發布了一張第一架原型直升機在工廠進行測試的圖片。韓國輕型武裝直升機LAH是以空客H155直升機雙引擎平臺開發的。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成立「直升機研究院」!
    12月26日,直升機技術高峰論壇暨直升機研究院成立儀式在我校明故宮校區舉行。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航空工業」)總經理羅榮懷、總經濟師王堅,校黨委書記鄭永安,校長單忠德,副校長許希武、宋迎東出席活動,直升機研究院成立儀式由宋迎東主持。
  • 新中國航空工業立根原在破巖中
    為此,航空工業直升機所黨委近日發文號召,在全所開展「深化改革、創新發展」大討論活動。這是一次破立並舉的解放思想、升級觀念活動。所黨委明確了大討論活動的主要任務是「六個破除」、「六個著力」和「六個堅持」。改革創新是破與立的過程。破與立對立統一,不破不立,破為立之基礎,立為破之目的。有破有立,是謂「揚棄」。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
  • 用最美的文字記下成長的足跡
  • 航空工業萬裡行:AC311飛進南昌航空大學
    學院的開班,標誌著南昌航空大學的學科體系建設又邁上了一個新臺階。本次活動包括直升機靜態展、直升機圖片展、籤約揭牌儀式、招聘宣講會、體驗飛行等多項內容。本次AC311空降南昌航空大學,是今年航空工業直升機萬裡行活動的第十站,也是最後一站。
  • 人類星球掠影——一位航空攝影師鏡頭下的多彩世界
    George Steinmetz20世紀80年代,科學家們首次提出「人類世」(Anthropocene)一詞,用來描述一個由人類對世界的影響所定義的地質時代新紀元。儘管這個詞引發了很多爭論,但航空攝影師喬治·斯坦梅茨(George Steinmetz)的新書 The Human Planet: Earth at the Dawn of the Anthropocene毫不懷疑:我們在地球上的足跡深遠而廣闊。斯坦梅茨說:「這些照片的累積效應是,你看著地球,看到從紐約到紐幾內亞的人們,以及這個星球上所有的人類。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成立直升機研究院!恭喜南航
    國防七子之一,雙一流高校,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昨日(12月26日)成立直升機研究院!作為全國唯一設有直升機專業的高等院校,南航直升機研究院的成立,可喜可賀!祝賀南航!!!在直升機研究院的成立儀式上,南航還舉行了「直升機泰鬥」王適存教授雕像揭幕儀式。
  • 用文字為人生留下前行的足跡
    我堅持寫精進只是為了督促自己每天思考,學習,進步,以文字的形式為人生留下前行的足跡,僅此而已。在學生時代,我有多年寫日記的習慣,畢業參加工作乃至結婚生子之後我也寫了很多年的日記。然而,不知道在哪一年的哪一天,我的日記陸陸續續就中斷了。
  • 用鏡頭見證北京的發展和變化
    及至拍攝五環路,他想盡辦法,用高杆車,爬塔吊……因為高度不夠,始終無法拍出理想的照片。「如果能航拍留下五環路的影像,那該多好。」馬文曉暗想。不久,相關部門便決定用航拍記錄五環路的整體風貌,這個任務又幸運地落到了他頭上。2002年8月,R22輕型直升機從定陵機場起飛,馬文曉開始了第一次航拍之旅。機艙只有兩個座位,繫著兩條安全帶,他半個身子探出艙外。
  • 圖說航空工業鄭飛60年:篳路藍縷報國志 奮進甲子固國防
    60年來,航空工業鄭飛高舉航空報國旗幟,歷經艱苦創業、艱難搬遷、轉型改制、持續發展,逐漸摸索出了一條「誠信務實、擔當進取」的創新發展之路。第一階段:艱苦創業1960年,豫西伏牛山區,航空工業鄭飛的前身國營新衛機械廠在這裡創建。三年自然災害、幾次上馬下馬、「保攤子,求生存」、艱苦的生活條件、惡劣的工作環境, 都沒能阻擋企業前進的腳步。
  • 航空工業貴飛:逐夢2019!奮鬥2020!
    作為受邀登上天安門觀禮臺,參加觀看閱兵儀式的代表,航空工業貴飛黨委書記、董事長王文飛同樣深深感動…… 歲月更替。老去的是一張張容顏,不老的是一份份執著不變的航空報國初心。「三線航空工業的初心和使命就是要通過建立穩固的國防戰略縱深,建設保障國家安全的大後方和生命線,以航空後方力量建設為載體,強軍報國!」
  • 國防部8所「航空航天大學」排名,哈爾濱工業大學第一,眾望所歸
    國防部8所「航空航天大學」排名,哈爾濱工業大學第一,眾望所歸。國防部的重點學院是指1963年國防科國家直屬高中,航空宇宙級的重點大學在全國有8所,每個大學的實力優異,共同支撐起中國航天事業的一半天。這八所重點大學各有特色,綜合實力都很強,尤其是第一位哈爾濱工業大學,今天隨著小編進入國家八所重點航空航天大學。
  • AC313型直升機獲江西省工業設計大賽金獎
    AC313型直升機獲江西省工業設計大賽金獎 發布時間:2019-12-09 11:14 瀏覽次數: 字體:[大 中 小]
  • 武漢副市長邵為民:超常規發展航空工業
    當前,武漢航空工業正處在大發展、高增長階段,航空維修、部附件維修和零部件製造已初步形成產業特色,擁有一批如:武漢航空儀表有限責任公司、武漢凌雲集團、武漢航達航空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等龍頭企業;通用航空製造項目正在加快推進,中航工業產業園、武漢航達產業園、卓爾通用航空產業基地、武漢直升機通用航空產業園、東湖中國特種飛行器研發中心項目、凌雲集團飛機維修基地等一批項目正在啟動建設;無人機(武大智能鳥)的研發和產業化已被列為國家級
  • 海直通航7架Ka32直升機執行南、北方航空護林任務
    4月7日,木裡山火復燃,海直通航在四川執行應急管理部南方航空護林總站西昌站航空護林任務的機組成員和2架Ka32直升機,按照應急管理部南方航空護林總站部署,緊急出動,執行偵察火情和吊桶灑水飛行任務。從5日至7日期間,兩架機共飛行5架次、12小時40分,吊桶灑火18桶。
  • 航空工業昌飛曾燕敏:我的崗位請放心
    初心、篤行「航空強國」使命,全力支撐世界一流軍隊建設的莊嚴承諾,落實到直升機維護保障工作中。他就是航空工業昌飛2018年度勞動模範、試飛站機務三分隊分隊長曾燕敏。厚積薄發天高任鳥飛,航空產業大發展的良好機遇和當前直升機批生產的增加為試飛人提供了廣闊的舞臺。曾燕敏自2003年進入試飛站工作以來,立下航空報國的雄心壯志,處處敢為人先,時時不忘奉獻,憑藉自己堅韌不拔的意志和堅持不懈的努力,迅速成長為試飛場上的主力幹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