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粒是伊能靜與秦昊的女兒。
小女孩天真爛漫,但是小小的年齡卻戴上了一副大大的眼鏡,鏡片非常厚。看到照片的人們都禁不住關心,孩子這麼小怎麼會戴上眼鏡?
伊能靜採訪中表示,眼鏡是矯正用的。究竟是電子產品看多了造成的近視,還是小孩子遠視性的弱視或者散光性弱視,我們不得而知。
但是,在身邊生活中,卻有越來越多的孩子從很小的年齡就開始佩戴眼鏡。
近視人群的年齡開始低幼化。
01近視有遺傳傾向
人們都想知道,近視是否會先天遺傳?很多父母擔心自己近視,是不是孩子也會近視呢?
雖然目前為止並沒有定論,但是很多專業研究都顯示了,基因會影響近視的發生。
根據調查資料,不同的區域和人種有不一樣的近視率。舉例來說,亞洲地區的近視率要高於歐美國家,中國、新加坡、日本這3個國家的近視率都很高。
從人種上來看,黃種人的近視率高於白種人,黑種人的近視率是全世界最低的。
最重要的是,近視有一定的遺傳傾向。
有研究表明,如果一個孩子的父母都是近視的話,那麼這個孩子發生近視的概率要比父母雙方都不近視的孩子大四倍。如果父母都是高度近視,那麼孩子基本就會近視。
從優生的角度來看,如果一個人本身就是高度近視,如果他的配偶視力優良,未來的孩子相對來說近視的概率就會小一些。
02環境因素的影響不容小視
除了有遺傳傾向之外,近視還受到很多環境因素的影響,這也是為什麼近視率如此之高,到目前卻沒有辦法治癒的原因。
眼科醫生表示,近視的發病機理非常非常複雜。教育水平的提高,城市化推進,還有近距離工作的增加等,都使得近視的發病率大大增加。
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小朋友開始過早接觸電子產品。電子產品非常危害小孩子的眼睛健康。
03保護視力從清除誤區開始
在眼科醫生長時間的臨床觀察中,發現爸爸媽媽們反覆焦慮的問題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想要保護孩子的視力,但是卻不知道要怎麼辦,孩子視力好像出現問題了,但是又往往容易被忽略而延誤病情。
孩子已經近視了,那麼到底要不要配眼鏡呢?還有那些各種各樣號稱可以恢復視力的方法,到底靠不靠譜。
家長在近視防控上其實還存在著不少誤區。比如說孩子剛剛近視的時候,覺得戴上眼鏡就再也摘不下來了。很多家長就特別不願意讓孩子戴眼鏡。
等到孩子的近視度數一步步加深,家長又開始著急了,帶著孩子去做各種各樣的治療,花錢花時間不說,關鍵是不一定管用。
然後呢。慢慢的熱情又降下來了,也不怎麼上心了,就讓孩子帶著眼鏡好了。連護理預防等工作也都不去做了。
04功夫下在預防和控制上
在孩子眼睛健康的這個問題上,特別建議家長在孩子還沒有達到中高度近視的時候,應該要早預防,早控制。
平時可以花點時間來了解近視的防控,還有日常護理的相關知識。
增加孩子的戶外活動時間。目前國際公認每天在戶外呆兩個小時或者一周超過十個小時,就可以起到比較好的一個近視預防的作用。
嚴格控制看電子產品時間
每天控制小朋友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比如不得超過2個小時,每次不要超過20分鐘。
教會孩子做眼睛保健操。平時的學習生活中,學會遠距離眺望,每隔40分鐘就切換一些近視遠視的狀態。
選擇合適的室內照明。研究發現,高強度的光照要比低強度的光照更有利於抑制近視的發生。因此,大家在選擇家中照明燈的時候,最好選擇稍微亮一點的。
結束語: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可以推遲近視時間。對於孩子的視力健康來說,早預防、早監督優先於事後治療。
佑媽,前媒體人,匠心講述育兒故事,有用,有趣,有溫度。喜歡就關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