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顆行星的磁場可以決定生命的存在嗎?答案超出你的想像!

2020-12-16 遨遊世界科學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你知道嗎?地球人是幸運的,我們賴以生存的星球---地球有一個堅固的磁場。如果沒有磁場,太陽的輻射會讓地球生命甚至還沒開始之前就已經終結。那麼如果一顆行星沒有磁場,那麼是否意味著它成為不了「地球」?換句話說,一顆行星的磁場可以決定生命的存在嗎?

磁層

磁氣圈(磁層)是地球的磁場區域,它是包裹著地球的周圍一層看不見的帶電粒子,它相當於地球磁場的保護層,使得地球免受太陽風的衝擊。許多人可能很少想到保護地球的磁層,也許他們看見了美麗的極光才會想起磁層,殊不知磁層的真正功能其實保護了地球的生命。因為來自太陽的太陽風可以對地球上的生命產生嚴重威脅,同時加上太陽風是一種等離子體,所以它也有磁場,在太陽風和行星磁場的相互作用下,行星原來磁場的磁力線被太陽風壓縮在一個有限的空間,這就是磁層。行星的磁層所受的影響和恆星息息相關。

用恆星的術語來說,我們的太陽是一個g型的主序星。g型恆星相對來說比較平靜和穩定,而m型恆星則相對比較活躍。但是,無論一顆恆星是m型還是g型,這種太陽風的耀斑爆發活動都可能對系外行星及其發展生命的機會構成嚴重威脅。

恆星的耀斑爆發

m型恆星也被稱為紅矮星,它們的耀斑比我們的太陽大得多。一項新的研究指出,任何恆星(無論是g型還是m型)的耀斑爆發都嚴重限制了系外行星的可居住性。按照地球上的標準,這將使這些行星上的生命很容易受到頻繁滅絕的輻射爆炸的影響,只有高度抗輻射的極端微生物才能存活下來。

在我們迄今發現的約4000顆系外行星中,只有一小部分位於其恆星的宜居帶。其中相當一部分(約17顆)位於其恆星的保守宜居帶。另外30個左右是所謂的宜居地帶,比保守地帶的面積更大。根據克卜勒的數據,可能有多大400億顆地球大小的行星在紅矮星和類太陽恆星的宜居帶中運行。

但是,如果沒有一個強大的磁氣圈來保護它們不受恆星的影響,又有多少顆恆星可以被認為處於宜居地帶呢?

實際上隨著我們愈加深入地探索太陽系內外的行星,發現這些行星是否有能力支持生命繼續具有巨大的重要性。這一領域的更多進展將提高我們對極端太陽事件、輻射劑量和行星宜居性之間關係的理解。研究表明恆星耀斑、日冕物質拋射和恆星質子事件可以突然用x射線和恆星能量粒子組成的非熱輻射轟擊行星。這些都能腐蝕行星的大氣,引發光化學變化,並使行星沐浴在輻射中。

然而行星的磁屏蔽可以保護它不受這些耀斑的影響,大氣層也可以起到保護作用。當一顆恆星耀斑爆發時,它會給地球帶來輻射。但是輻射對地球的影響不僅與地球磁場的強度直接相關,還與地球大氣的柱狀深度直接相關。在沒有足夠的磁場和大氣保護的情況下,耀斑突然爆發的電離輻射不僅會傷害或殺死生物,還會改變它們的棲息地。

就像金星,幾乎沒有磁場保護,太陽風在它周圍瘋狂流動。觀測發現,多年來,大量的水從這顆行星流入太空,當太陽的紫外線輻射將氧和氫分子分開並將它們推向太空時,就會發生這種現象。這僅僅只是基礎的表現,科學家還根據耀斑的光譜來量化同等強度的耀斑如何影響可居住性。研究結果表明,對於能量相同但光譜不同的耀斑,其變化幅度可達5個數量級。地球的大氣層在保護我們不受太陽活動影響方面起著關鍵作用。一項新的研究表明,系外行星大氣層的柱狀深度是保護行星免受輻射的一個因素。

令人驚訝的是,磁層的強度對輻射的防護作用較小。通過研究發現,與大氣深度相比,行星磁場是一個重要但不是決定性作用的因素。輻射量減少了大約30倍,相當於磁層強度增加了一個數量級。但是行星的磁場還有一個額外的作用,那就是對維持行星上的大氣至關重要。

我們已經了解了很多關於恆星的燃燒速率即耀斑爆發速率,這是了解系外行星宜居性的一部分。太陽每2000到3000年發出多達1035次的耀斑,而其他較年輕且旋轉較快的m型恆星發出耀斑的頻率可高達100倍。其他恆星被稱為「耀斑星」,因為它們產生的所謂超級耀斑比我們的太陽產生的耀斑還要強大。考慮到其中許多都是紅矮星,大多數系外行星都是在這種恆星上發現的,因此對其宜居性的預測是值得懷疑的。

結論:磁場是人類居住的關鍵

很顯然,磁場是人類居住的關鍵,如果沒有磁場或大氣耀斑的保護,許多我們歸類為宜居的行星就不可能存在。也可能只有極端微生物才適合居住。沒有磁場將使這些行星上的生命容易受到頻繁滅絕的輻射爆炸的影響,而地球上只有高度抗輻射的極端微生物才能存活。人類顯然是不可能的。

由於銀河系中有大量的紅矮星,我們在那裡發現了最多的系外行星。由於這些恆星平均釋放的能量更少,它們的宜居帶比我們太陽這樣的恆星周圍的宜居帶要近得多。這意味著,如果沒有足夠的磁氣圈,沒有足夠深的大氣層,許多我們認為可能適合居住的行星就根本不適合居住。

相關焦點

  • 行星磁層和恆星耀斑的相互作用,為何能決定一顆行星的宜居性?
    而在大氣深度這個方面,同樣也存在著類似的影響情況,大氣深度每增加一個數量級別,便可以讓星球受到的輻射量大幅減少3個數量級。雖然,磁場並不能在減少有害輻射這個方面表現得比大氣層更突出,但它的存在卻對行星大氣層的維持具有決定性作用。
  • 變化的木星磁場 訴說著行星的哪些奧秘
    有磁鐵的地方就有磁場,它能散發出一股看不見的神奇力量。        日前,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研究團隊在《自然·天文》在線公布的一項最新發現顯示,木星磁場會隨著時間推移而不斷變化。這是科學家首次確定無疑地探測到地球之外天體內部磁場隨時間而變化的情況。        行星磁場是如何形成的?地球和木星磁場的變化模式類似嗎?研究木星磁場對我們了解地球有何意義?
  • 北京天文館館長:某些行星會有生命 外星人一定存在
    NASA說這個星球上可能有活火山,有存在生命的可能性,行星應該有60億年歷史,地球為45億年。此次一同發布的還有11顆同樣是直徑小於地球2倍,且運行於宜居帶內的疑似目標,還需要進一步的後續確認。       北京天文館館長朱進做客中國新聞網《新聞大家談》,為網友解密地球「大表哥」。
  • 水星疑似發現生命,難道太陽系內圈的四顆行星,都存在過生命嗎?
    根據現有的數據,科學家們推測,火星上存在過生命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後來科學家們又在金星上發現了過量的磷化氫,這意味著金星上也極有可能存在過生命;最近,科學家們又在水星上發現了生命可能存在過的證據。這裡我們不禁要發出疑問,難道太陽系內圈的四顆非氣態行星上都存在過生命嗎?
  • 為什麼科學家認為外星生命普遍存在?專家給出的解釋讓人刮目相看
    專家給出的解釋讓人刮目相看引言:生命是宇宙中非常神奇的東西,而且生命能夠誕生也是一種奇蹟,我們都知道地球上有很多生命存在,除了一些普通的生命之外,還有智慧生命人類,這對於地球來說是非常了不起的地方,就是因為有生命存在,所以地球也成為了一顆文明星球,那麼宇宙中是不是只有人類這樣一種智慧生命呢?
  • 宇宙中發現一顆可能存在生命的行星,這顆星球就在太陽系
    大家好,我們在喝茶聊天的時候,可能時常會想,我們究竟是不是宇宙中唯一擁有生命的一顆星球呢?如果不是的話,其他的那些擁有生命的星球又,究竟在何方呢?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火星一直是地外生命存在和人類移民的理想場所。但是,隨著一顆神秘的衛星面貌逐漸地被揭開,這種觀點漸漸地淡化了。
  • 幾顆可怕的系外行星,其中一顆行星在白天的溫度可超過1300°C
    整個PSR B1257+12行星系統是一個「墓地」,也是一個正常運作的「太陽系」的殘餘,它的結束來源於中央恆星的巨大爆炸。隨著一聲爆炸,從恆星外殼中釋放出大量的物質,這導致了這些行星上所有生命(如果有的話)的毀滅。從行星本身來看,它們只剩下石質「軀殼」。在PSR B1257+12B、C和D上,其條件是非常奇特的。
  • 宇宙中的「另一顆地球」克卜勒-452b,它是否有智慧生命的存在?
    如果有一天太陽系出現危機,人類真的要帶著地球去流浪嗎?其實,科學家們一直在尋找適合人類宜居的星球。在宇宙中,生命的形態不是單一的,以地球的生命來看,一顆星球想要出現類似於地球上的生命,無非要滿足以下幾點,一、穩定的單恆星軌道運行系統,並擁有大氣包裹行星,能讓行星避免輻射,二、這顆星球需要水和適宜的空氣,磁場的強度也要適中,三、各種複雜的元素都要存在,例如鐵、碳、胺基酸、核苷酸等滿足一切後,才會有幾萬萬億分之一的機率,出現最原始的單細胞生物,在宇宙中,無數星球滿足這一條件
  • 金星上可能存在生命?自稱來自金星的女人「奧妮克」,你相信嗎?
    早在10億年前,金星上就可能存在生命,科學家們究竟發現了什麼?464攝氏度的金星上也能存在生命?英國有一個名叫「奧妮克」的女人,自稱來自金星,你相信嗎? 今天讓我們一起來探索一下。
  • 如果沒有主恆星,行星還能存在嗎?
    一顆行星能在沒有恆星的情況下漫無目的地漫遊宇宙嗎?在我們舒適的小太陽系中,我們認為一切都圍繞著太陽轉,這是可以原諒的。主要是因為我們宇宙中的每一個角落裡的東西實際上都是圍繞著太陽轉的,但這是否意味著宇宙中的每一個行星都需要一個溫暖的身體來依偎?一顆行星能在沒有恆星的情況下漫無目的地漫遊宇宙嗎?當然。但你可能會驚訝地發現,行星也可以在其他幾個情況中存在。它們可以圍繞死星運行,比如說,或者由於一種宇宙彈弓事件,它們可能以非常快的速度穿越宇宙。
  • 三體世界可能真實存在,一顆新發現的行星有三個太陽
    最近,天文學家們也剛剛發現了一顆具有三個太陽的行星,這有可能讓科幻成為現實嗎?這顆新發現的行星距離地球大約22.5光年,雖然比小說中的4光年要遠不少,但是它的確有三個太陽!研究人員說,這可能是我們能夠發現其他生命形態機率最大的一次!在我們深入了解這顆星球之前,先來看看它是怎麼被發現的。首先要感謝Tess,Tess並不是一個人,而是指凌日系外行星勘測衛星。
  • 科學家稱流浪行星或存在生命:幾乎不反射任何光線
    為了尋找這些問題的答案,人類早在1962年就開始通過無線電監聽來搜尋外星文明,然而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掌握外星文明存在的確鑿證據。  不過,爭議和質疑沒有動搖科學家的信心。近日,美國航天局(NASA)科學家宣布將在20年到30年內發現外星生命。這個消息讓人非常興奮。那麼,目前科學家採用哪些新技術和新思路來尋找地外文明呢?
  • 兒歌《小星星》中會眨眼的行星真的存在哦,你見過嗎?
    目前為止啊沒有任何人發現過外星人存在的直接證據。我們所有關於外星生命的研究也都是基於兩類情況。一是當所有生命存在的條件都具備的時候,我們有理由相信在這種環境下,生命可以存在。我們猜測火星上有生命不是隨便猜測的,火星的表面上確實有液態水,確實有有機物,而且還有著能量的來源,生命在這樣的環境下是可以存在的,這是一種猜測。另外還有一種情況,那就是我們發現了某種可以證明外星人存在的間接證據。
  • 被稱為地球的兄弟,萊普勒452B真的存在生命適合人類居住嗎?
    在距離地球1400光年之外,NASA發現了一顆與地球非常類似的星球克卜勒452b,這個星球的直徑是地球的1.6倍,而且它所在的恆星系,有一顆與太陽類似的恆星,據NASA觀察,克卜勒452B星球上很可能擁有大氣層和液態水。這些星球的條件究竟意味著什麼呢?
  • 如果一顆行星繞黑洞運行,它的時間將比普通行星慢數千倍!
    大多數人都會否決這個想法,因為有很多原因可以解釋為什麼生命無法在這樣的地方紮根,因為如果真的發生了,那麼生活在這樣一個星球上將是一件非常不真實的事情,因為黑洞佔據了近一半的天空,行星該是一片怎樣的世界?看過《星際穿越》的朋友應該知道,在這部電影中,太空人穿過一個蟲洞來到一個巨大的黑洞,並訪問了它周圍軌道上的幾顆行星。
  • 如何從零開始建造一顆適居行星
    問題是,我們能做到嗎?如果能做到,我們又該怎麼做?很多人都嚮往著在外星球的生活北京時間12月14日消息,無論是建造一個類似行星的空間站,還是完整地複製一顆行星,都遠遠超出了目前的人類科技水平。這意味著這顆人造行星的軌道,或者它與最近恆星的距離,應該能夠確保溫度有利於生命的發展。如果這顆行星離恆星太近,我們會被恆星的熱量烤焦,而如果離得太遠,我們又會在嚴酷的低溫下凍結。此外,星球上還必須存在大量的液態水,因為沒有水就沒有生命。
  • 木衛二和土衛二上有生命存在嗎?
    尼莫是眾多推測含水的衛星生命體存在的科學家之一。一項來源於星球除了地球的任何生命存在的發現「都有可能成為科學的千年發現」,尼莫說。甚至說這是低調的說法。土衛二表層之下的可能存在的海域傳輸著來自土星潮汐力的熱量。就是說,如果在土衛二表層之下有海洋,那麼這個話題在天文學家中仍會有些爭論。土星引力的持續拖拽可能會拉伸行星內部,足以加熱冰殼下面的水,冰殼的厚度估計在25公裡到45公裡之間變化。卡西尼號任務觀測到土衛二表面裂縫中噴出的凍結水間歇噴泉,飛船甚至在其中一個噴射的羽流中飛行。
  • 宇宙中是否有其他生命存在?
    「有時候我覺得在宇宙中存在智能生命最可靠的跡象就是它們當中沒有一個嘗試過聯絡我們。」外星生命是否存在當然還有待猜測,因為在我們真正找到它之前,答案只能是我們不知道,因為即使沒有找到它也不能排出它存在的可能性。
  • 太陽系中最恐怖的行星,傳說中的太歲,究竟是怎樣一個存在?
    雖然現在我們已經知道,地球只不過是太陽系一顆普通的行星。同時也知道了,在整個太陽系當中總共有八大行星。但不得不說,人類對這八大行星的了解依然非常的稀少,甚至可以說是微乎其微。八大行星每一個都隱藏著無數的秘密,有的讓人覺得嘆為觀止,但有的也讓人覺得無比恐怖。比如說在太陽系當中最大的行星木星,就讓很多人都覺得無比恐怖。
  • 太陽系八大行星中除地球之外,哪一顆行星最為「美麗神秘」?
    太陽系中總共有八大行星,分別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其中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是由巖石組成的,是「固態行星」,或者稱為「類地行星」;而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是由氣體組成的,是「氣態行星」,或者稱為「類木行星」,太陽系八大行星各有特點,如果說其中哪一顆行星最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