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筆畫又稱為「細筆畫」,是中國畫技法類別之一,是以精湛細膩的技法描繪景物的中國畫表現方式。
繪製工筆畫的基本工具即是:筆、紙、墨、顏料
一、筆
使用毛筆前,先用溫水將毛筆筆頭慢慢的充分泡開,用後再用清水洗淨,放入筆簾或掛在筆架上。不能在水種長時間浸泡,否則容易失去筆的彈性,縮短毛筆的使用壽命。
工筆畫用筆分為勾線筆和染色筆兩種。
勾線筆用於中鋒勾勒細而勻的線條,一般選用狼毫類細而尖的筆,常有衣紋筆、葉筋筆和紅毛筆等。
勾線狼毫筆富有韌性,若沒有正確使用和保管,其特性也會減弱,畫出的作陪也會大打折扣。
工筆畫中執筆,筆正則鋒正。手執筆要牢實有力,不要緊握,指要離開手掌,掌心是空的,這樣才可以運筆自如。勾線筆執筆方法如下圖:
染色筆多數大、中、小白雲筆或其他軟豪毛筆。白雲筆外層是羊毫,中間部分是硬聽的狼毫,既能含水分又有彈性,是理想的染色筆。染色筆可以多配幾支,用以繪製白色、冷色、暖色、暗色等。
染色筆執筆方法:將兩支筆同時握在手中,呈筷子的使用方式。拇指放縱,讓著水筆自然滑落到虎口處,然後快速地用中指將著水色筆壓下來,再用中指將顏色筆抬上去,再壓下著水筆,反覆轉換著色筆和著水筆。
勾線筆和染色筆的應用實例:
勾線小鳥輪廓,工整不毛糙。
著色時先壓下著色筆,沿線稿染色。然後快速用中指將著色筆壓下來,再用中指將顏色筆抬上去,用清水均勻地染。反覆轉換著色筆和著水筆,直至滿意為止。
二、紙
熟宣:熟宣紙的質地薄而綿料均勻,因在加工時用明礬等塗過,所以紙質比其他國畫更硬,其特點是吸水能力較弱且不滲水,用墨和用色不易洇散。繪製工筆畫時,宜使用熟宣紙。
區別生宣和熟宣的方法就是看是否滲水。
熟宣紙也有薄有厚,一般薄者適合畫淡彩,厚者適合畫重彩。其中蟬翼宣最薄,冰雪宣最厚。
工筆畫除了使用熟宣之外,還可使用單層宣、多層宣、夾宣、皮宣和毛邊紙等,都可以作為練習用的畫材。初學著色,多採用熟宣,紙張質地良好、不易起毛,吃色性好,適合於多次渲染,繪製效果易得細膩溫潤之美。
畫前裱紙:因在熟宣上作畫不易改動,因此畫工筆畫一般先在圖紙上畫好線稿,稿本的比例和完成稿的比例大小一致。
裱紙方法:(1)選好紙或絹,裁得比素描稿四周大出一至兩個公分,準備以後裱紙時塗膠水或漿糊用。(2)素描稿放在熟紙或絹的下面,用HB的鉛筆輕輕地把稿子描下來,輪廓要描清楚,筆痕不要太重,以免將來勾墨線時壓不住拷貝留下的鉛筆線。(3)找一張普通白紙裁得同素描稿一樣大,用來做襯紙。因熟紙或絹一般都很薄呈半透明狀,下面襯白紙,作畫時容易看清畫面效果。把襯紙打溼讓其完全漲開再用漿糊或膠水貼在畫板上。(4)待襯紙幹後,把拷貝好的正稿放在上面用噴嘴或噴壺把紙噴溼,等紙完全漲開趁溼把畫紙四周反面塗上一至兩公分的膠水或漿糊粘牢,幹後就可以作畫了。
娟:純絲織製品,古代繪畫常用娟。熟娟的特點是墨色幹後色度變化不大,可以表現墨色的厚重和淋漓的效果。娟的材質表面非常光滑、耐染,透明度極好,畫面紋理美觀。但是娟遇水容易起皺,初學者使用要慎重。
三、墨
中國畫墨色通常分為焦、濃、重、淡、清五種層次,白描勾線時,要根據所描繪的物體顏色的明度來調出不同深淺是墨色。
工筆畫設色時通常先渲染墨色來表現畫面的黑白灰關係。
墨色每一次被清水稀釋,都會呈現一個新的色階,由此逐步過渡,將物體的體積感和真實感表現在畫面上。
下圖是羽毛的過渡變化著色法:
(1)首先用濃墨勾勒羽毛的輪廓線,用色不宜過重,更不宜過淡。(2)蘸重墨,沿輪廓線染色,墨的範圍不宜過大,否則容易造成墨色的層次不明顯。(3)用著清水的筆,均勻接染,直至羽毛的邊緣。(4)用著水筆一層層染,要薄而勻,呈現出墨色的豐富變化。
四、顏料
常用的國畫顏料有植物顏料(水色)和天然礦物質顏料(石色)。植物顏料包含花青、胭脂、藤黃等,礦物質顏料包含赭石、硃砂、石青、石綠等。
植物顏料(水色)是透明色,可以相互調和使用,沒有覆蓋力,色澤不穩定,容易褪色。
礦物質顏料(石色)是不透明的,相互不能調和使用,覆蓋力強,色質穩定,不易褪色。
石色和水色之間也不能調和使用。
作畫時,常常色墨結合,會出現新的色值和其特有的韻律。
調和得到的混合色:
注意:不要直接用筆從調色盤中取顏色作畫,而是應先讓筆頭吸收一定的水分,然後再從調色盤中蘸取足夠量的顏色,並在顏色盤裡將墨的顏色調整均勻,調出所需要的濃度。對於初學者,如果筆中水分的吸收量掌握不好,可以先少量遞加,直至達到滿意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