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愛一定等於有親,這句話你覺的有道理嗎?我覺的有道理,百分之百有道理,特別是在祖孫輩身上尤其突出。你相信嗎?
打孩子,我想任何一個人都會,即使在當今佛系的父母身上,也會發生,除非。。。。
曾經刷頭條,刷著一篇講述孩子對爺爺奶奶及外公外婆親近庋的文章,文章是以媽媽角度所述,自己家孩子對外公外婆特別親近,讓婆婆很不舒服,並用嘲諷的口吻對婆婆說了些話。在評論區,大篇大篇的文字及道理來闡述說明,從字裡行間不外乎透著婆媳矛盾。當時我評論了一條,說孩子對老人(爺爺奶奶及外公外婆)的親近度,完全給作為父母的兩口子有脫不了的關係。概率百分百,因為孩子是張白紙。
後來一個網友回了我一條,說我錯了,給血緣沒關係,並大舉一番道理來說朋。後來我向她講述一段真實的事,發生在我身上的事,我和小舅子同有一個六七歲的小孩,都由兩位老人帶,我內侄一調皮,他爺爺奶奶就會揍,但我家小孩即使犯了滔天的錯,最多用很嚴厲的聲音罵他一次,對吃的(零食),第一個遞出去給的人永遠是我家哪個,買穿的,第一個說的人永遠是外孫,所以導致我內侄從不依附他爺爺奶奶,但我們哪個也不親他爺爺奶奶對外公外婆特別依賴,難道說我嶽夂不愛他孫子,錯,我的理解,我嶽父愛他孫子比愛外孫多一百倍,在我有限的文化中及我有限的腦子理解裡,在很多老人的心中外孫永遠是親戚,孫子永遠是家人,只有在二十一世紀的文壇,文化人才把除了配偶及孩子定義為家人及親人,所有人都變成了親戚,什麼為親人及家人?什麼為親戚?不是造謠。網絡上一百個創作者二百個出來都把作為公婆定為親威,作為親威你住親戚的房子,你開房租了嗎?跑遠了,但再多一句真悲哀人性!!!
說到親≠愛,愛一定有親,特別是在隔代中,孩子只是一張白紙,對親情的理解只能停浮在平時的相處時間及父母的話語中,一般聰朋的父母都不會在孩子面前說著和自己關係不太好及給孩子相處時短的老人的壞話,特別聰明的父母會分的清親和愛,但依我愚蠢的腦子發現比我愚蠢的人有很多,不是一般,而是很多。你們覺的呢?
老人對孫輩的愛,一般體現在二方面,財產和教育方面,人對親和愛的付出也不一樣,在我身邊就發生著這種事,
其中一人是我乾爹,他嶽父在我們當地某部門吃著國家糧。我兄弟一直是在他外公家長大,在十年前,老人家過世時,把所有財產留給了他的二個孫孑,我兄弟一針一線沒得到,不是說我乾爹差哪點,是以二十一世紀人的思維來理解親和愛,老人愛孩子表現的形式就是財產財才今配和教育方面。,我乾爹嶽母一生吃索,在我們老家山上出產一種果子,叫茶果用來榨油的,茶油現在在市面上起碼50元一斤能買到?在三十年前都要15元一斤,我乾爹家的茶油一滴不剩的全部進了,以我所謂的外婆肚中,按常理說,家有企業,家裡不窮,一萬八千的給外孫(我乾爹兒孑)留點,對他們來說只是一餐飯錢,一次麻將的輸贏都不了一萬八千的,可惜。。。。。這就是外公對孫孑外孫的親和愛,親人和親戚的對比。
另一個是在我們縣城某單位就職。掌握著生殺大權,古人言,男人有錢有權會變壞,聽說此人官運享通,女人無數,兒女眾多,有幾個後代狗仗人勢,到處惹事生非,好像在哪年嚴打期間,被請了進去,聽說此人東打招呼西拉關係的,此時親人和親戚(孫子,外孫,侄孑)的親和愛的關係就顯了出來,在二十一世紀人理解為愛的外公變的冷酷無惰,對二十一世紀的人定義為不愛或定義為親戚的爺爺叔公把孫子侄子侄孫子拉了出來,這就是親人(家人)和親戚的區別。(此人有史可查)
我們如果不走過一段節育的時代,加之一部繼承法的支持以及身為女兒的母親厚顏無恥打官司爭財產,出自自願,看看作為外孫,外公有多愛你,這是不爭的事實。除了一種,一生無兒的老人會把財產留給外孫,有人會說,兒孑兒媳不孝順老人,看看中國幾百年來,有多少老人定無居所。為什麼現在會這樣?因為有外嫁的女兒一插足,拿著作為父母一生血汗掙下的財產跑掉,扔下一個空殼的老人留給兒子兒媳,作為外嫁女身為兒媳的你遇著這樣,你會好好對待公婆?
不管親等不等於愛,愛有沒有親,只要我們奉行,莫伸手,伸手一定會被揍的道理就行。親和愛的標準,每個人的標準不一樣,但不要混淆了,分界線由你去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