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淑敏50多歲環遊世界:人為什麼要旅行?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2020-12-14 娛樂白名單

「人生終要有一場觸及靈魂的旅行。好的旅行,會讓人在某個時刻,狂喜、悲傷、在感動襲來時滴下淚來,那是靈魂蛻變的一刻。」

——畢淑敏

2016年7月27日,65歲的畢淑敏登上了北極點——一塊位於北緯90°00′00″的巨大浮冰——站在這裡四下眺望,目力所及之處,皆可以稱之為「南方」。

至此,她已經走過全球73個國家,足跡遍布七大洲四大洋。

在《破冰北極點》的最後幾章,畢淑敏寫到在北極點閉目冥想,忽然看到雙親的容顏。

她引用英國詩人威廉·柯珀的話——「可以坦誠地說,我沒有一個星期(或許可以準確地說,沒有一天)不想媽媽。」

父母是我們與死亡之間的最後一層屏障: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路;父母去,人生只餘歸途。

旅行好像是一種溶劑,溶化了塵封的蓋子,如煙的溫情就升騰出來了。想起湮滅許久的往事,憶起許多故人的音容笑貌。

而「我們的生死如同星辰,個體如此,全人類也是如此,這就是我們的現實,生命正是因為短暫而寶貴。」

在這本書裡,畢淑敏沒有絲毫矯飾,將自己最本真的感受與讀者分享,就像是在世界盡頭,我們一起談論著人生這場孤獨的旅行。

畢淑敏並不是一個旅行家,她是華語世界最具影響力女作家,被王蒙稱為「文學界的白衣天使」,多篇文章被選入現行新課表中。

但她近幾年的新書,如《藏在這世界的優美》、《非洲三萬裡》、《美洲小宇宙》等,都在講述去世界各地旅行的故事。

是什麼理由讓她去跋山涉水,暫停了小說的創作?

她說:

「我現在60多歲了,像南北極比較遙遠的地方,如果到了70多歲再去,就太艱難,也給別人好(多)麻煩。

所以趁現在手腳靈便,就先去旅行,因為『生活本身是很美好的』。

儘管當中有很多憂傷,也有很多低谷,也有讓我們悲痛的時刻,但是生命本身那種蓬勃向上的力量是我們每一個人要珍惜的。

看看天,看看地,看看植物,就會有不一樣的欣喜。」

她勸青年讀者,要像作家張愛玲所說的「出名要趁早」,環球旅行也要趁早:

「年輕的心是敏感的,環球旅行能讓人在認知世界的同時,也能重新發現自我,不要像我等到老了再行動。」

對普通的人而言,旅行無非是到處走走看看,放鬆心情,出去一趟就結束了。

可對畢淑敏,「旅行更像一個詞——「餘音嫋嫋」,有一個美麗的尾巴。旅行結束後仍去看一些資料,「更深刻地感受自己所到之處,於是就有了這些書」。

2009年,畢淑敏推出《藍色天堂》,那是她56歲生平第一次花費了半生積蓄,與兒子蘆淼乘坐「和平號」進行的全球航海旅行故事。

她不介意有些人對那次花費40多萬元、歷時100多天的旅行進行批判,她自己也認為這是活了大半輩子的「離經叛道」。

但如果你了解十幾歲的她是如何去阿里守關,你就知道這並非是第一次。

小小年紀的畢淑敏不顧母親擔心,背上行囊去往藏地與敦煌守防,一呆就是十幾年。

西藏阿里的第一眼,讓她看到澄清得至高無上的獅泉河;攀登上冰崖極端的恐懼,讓她明白了生死與共集體的力量;

她在雪山上度過生命中最燦爛無邪的十年青春,一如達摩面壁十年。

面對雪山、疾病、死亡,在某個狂喜、感動、悲傷襲來時觸及內心,蛻變靈魂。

後來,她在《雪線上的蛋花湯》通過美食回憶串聯青春故事,在味道裡面感受青春喜悲,情懷積極優美。

「你必得一個人和日月星辰對話,和江河湖海晤談,和每一棵樹握手,和每一株草耳鬢廝磨。你才會頓悟宇宙之大,生命之微,時間之貴,死亡之近。」

很多年後,畢淑敏回憶仍然認為,「那是人生中最貴重的一場旅行。」

之所以珍貴,是因為她走的路,很少有人走過。

當很多人羨慕和讚美她的成就時,她婉拒了所有採訪,帶著簡單的行李飛往非洲。《行走非洲三萬裡》正是她乘坐「非洲之傲」遊遍非洲大地後,於2015年創作的旅行札記。

這是一場非凡的旅程,一場直面饑民、名流、僧侶、獅子和荒野的迷之旅行。

為了探訪全球最大貧民窟索韋託,她甚至不惜籤下了「生死合同」;

她在斯泰克方丹的洞穴尋找史前人類的足跡,思考人類文明之光;

她到非洲百姓家做客,發現風景也發現文明與靈魂......

她自己總結道:「旅遊於我,有明顯的教育意義。它使我在奔襲中安靜,在紛亂中鎮定,使我增加對大自然和生命的敬仰。」

越來越多的人,在她的帶領下學會珍惜生命中溫柔的瞬間:那些在暴雨中為你遞過雨傘的手,那些為你圍上一條毛毯的溫柔,那些黑暗中與你徹夜聊天的朋友......

她用一點一滴的光,照亮你生命中的陰霾,讓你成為善良的人。

古老的印第安民族有一個傳說——據說靈魂和我們的身體是不同步的,靈魂是個身負重擔或是手腳不利落的弱者,慢吞吞地經常掉隊。

你走得快了,它就跟不上趟兒。而一次絕佳的旅行,能使人性中溫暖的因子在旅行中彌散開來,你看到的、你想到的,你歸來後,若隱若現地感覺到有什麼改變了。

也許有的朋友會說,我見過了、我想到了,我也追尋到了靈魂。我以為已經不存在的美,還在遠方延續著。

這就是旅行的意義嗎?

對不起,這不是。

「靈魂就算不能像燭火一樣照耀著我們的行程,起碼也要同甘共苦地跟在後面,不離不棄。」

畢淑敏很希望你的回答是——不僅僅追尋到了靈魂,而且是重新恢復和建造。是一種道德基因的復活。

年過半百的她,這樣說,也這樣做。每到一個城市,她都會用心和這個城市對話,須叟不能放下的就是——她的靈魂。

每次結束旅行就會結合親身經歷,寫成一本一本啟迪智慧、釋放心靈的書,她用真誠情感記錄所見所聞。

她如同一個睿智、風趣而又寬厚的旅伴,帶你走進一段柔軟的時光,讓心靈安靜的綻放。

她把世界層層疊疊地向我們展開,這一刻迷離的面目,下一刻就會清晰;這一刻不能釋懷的人,下一刻就會得到原諒;這一刻不能接受的現實,下一刻就會變得容易理解。

讓我們不斷地消除著自我的狹隘、偏激和片面,一點一點甦醒。

「旅行即身心俱遠。人生紛繁,素履而往。看往事栩栩,祈今世粲然。」這是畢淑敏關於旅行的感悟,也是她解釋自己熱衷旅行的原因。

「當我走過的路漸漸漫遠,當我雙眸注視過的風景漸漸繁複,當我聞過的氣味漸漸五花八門,我就會不由自主地變得寬容起來,接納世界的不同與豐富。」

「生命本是宇宙中的一瓣微薄的睡蓮,終有偃旗息鼓閉合的一天。」

在路上的時候,你看到新的景物,聽到新的聲音,聞到不同的氣味,連空氣的冷暖都是不同的,你的機體在緊急動員,不再是一潭死水。你可以聽到自己的脈搏還在跳動,你知道精彩就在腳下的遠方。

這樣的畢淑敏,告訴你——生命的質量不是在於你活了多久,而是你擁有多少怦然心動的精彩。

相關焦點

  • 女人為什麼要去旅行,這才是最好的回答
    女人一定要經常旅行01經常旅行的女人眼見開闊,內心豐盈「你看過了許多美景,你看過了許多美女,你迷失在地圖上每一道短暫的光陰;你品嘗了夜的巴黎,你踏過下雪的北京,你熟記書本裡 每一句你最愛的真理……」很多人的青春裡都有這首《旅行的意義》。
  • 女孩子為什麼要拼命努力?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如果不努力就要面對這樣的傷害,那我就一定要告訴你,女人必須努力,因為我們值得擁有更好的生活,因為我們有權利去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因為我們也要愛己所愛,恨己所恨,披荊斬棘,勇往直前。所以今天,想給女孩子們說說,我聽過的,關於女孩子為什麼要努力的最好答案。
  • 為什麼要自己帶孩子?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導讀:為什麼要自己帶孩子?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為什麼要自己帶孩子?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為什麼要讓孩子見世面?這是我見過最好的答案
    導讀:為什麼要讓孩子見世面?這是我見過最好的答案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為什麼要讓孩子見世面?這是我見過最好的答案!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人為什麼要讀書?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是啊,我們為什麼要讀書?讀書的意義又是什麼?這個問題,無數人問,也會有無數個答案。正如麥家所說,讀書有什麼用,只有讀書的人才知道,不讀書的人是不知道的。勒妮這樣描述自己:「我待人很冷漠,大家不喜歡我,可是能接受我,因為我完全符合一個看門人的角色。醜陋、年邁、尖酸刻薄,每天無休止地看著電視……」勒妮是卑微的下層階級的人,50多歲了,又胖又醜,惡習多多。
  • 女孩子為什麼要努力?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媽媽從來不管我,只有在我的成績下來的時候才說我幾句: 天天說別人家的小孩有多好,卻不說別人家的媽媽又多好。 還讓我長大後給她買房子,一天給她多少錢,說什麼這是報答她的養育之恩。養育,她居然好意思說養育。
  • 「媽媽,為什麼要讀書?」董卿的回答,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媽媽,為什麼要讀書?」相信不少孩子都有問過父母類似的問題,可往往我們的家長在面對孩子的質疑時,卻說不出什麼勸說孩子理由,往往只會用「讀書學習,是你這年紀該做的」來搪塞。董卿的回答,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孩子們關於「為什麼讀書」的疑問一直存在鮮有停歇,可如何回答卻成了考驗家長檔次高低的「測試」。
  • 帶上旅行英語攻略,環遊世界
    整個夏天想和你環遊世界山路蜿蜒 就像是愛的冒險等等,環遊世界要面對的可不是山路蜿蜒哦,應該是各種陌生情境下的語言溝通,今天小K準備了國外旅行英語測試1.0版本,來測測你環遊世界英語能力是否合格」一般人我不告訴他 購物篇到了國外,免不了要去血拼,接下來就和大家聊聊關於逛商場需要的英語單詞和短語。告訴我,下面哪個單詞沒有商場、集市的意思?
  • 「媽媽,我為什麼要讀書」?歐巴馬的回答,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每次孩子不想讀書的時候,他們總會問:「媽媽,我什麼要讀書啊?」不讀書的人有的成為了網紅、有的自己創業生活、還有的自己開個小店也能保證衣食無憂……,不讀書依然能過上幸福的生活,為什麼還要堅持讀書呢?我們可能都遇到過這種情況,不知道如何回答孩子,但關於孩子為什麼要讀書的問題,美國前總統歐巴馬就給出了最好的答案。
  • 著名作家畢淑敏等談「中國大學生首次環球尋夢之旅」
    在這次訪談之前已經有非常多的網友在訪談的預告帖子下面進行留言了,他們非常期待和畢老師進行一個非常零距離的對話。可能大家首先比較關注的就是今天要聊的這個話題,是中國大學生首次環球尋夢之旅,為什麼會開展這樣一個活動?請畢老師跟我們做一個基本的介紹。
  • 為什麼孩子可以玩手機?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導讀:為什麼孩子可以玩手機?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為什麼孩子可以玩手機?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當代父母談論「機器」變色。
  • 畢淑敏答網友問:在非洲旅行如何保證人身安全
    畢淑敏:非洲很大,50多個國家。各個國家的安全情況不太一樣。所以你具體決定要去哪個國家,再來考慮當地的安全情況。我個人覺得,南北非都還不錯。 zizi: 非洲人都吃什麼啊?畢淑敏:有錢的非洲人,吃西餐的比較多。窮苦的非洲人,吃很簡陋的飲食。比如衣索比亞就會把一些豆子和雜糧煮熟,也很好吃。
  • 為什麼孩子一定要自己帶?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但是一段時間過後,很多媽媽有決心無論如何都要自己帶,那麼為什麼過來人都建議孩子一定要自己帶呢?下面的回答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我們一起聽聽吧。家裡有老人帶孩子的,我想這兩句話絕對不陌生,而這這種育兒觀念的衝突不是談幾次話就能解決的。比如大多數老人不知道當孩子專注於某個玩具或某件事的時,中途打斷會對孩子的專注力培養造成多大的傷害。再比如大多數老人不知道孩子要比大人少穿一件衣服,不知道跟凍著相比,捂著對孩子的傷害更大。此外,絕大多數老人分不清愛和溺愛的區別等等。
  • 為什麼要經常出去戶外旅行?這是我聽過最好的詮釋!
    會變得愈發動人讓靈魂永遠年輕的最好辦法就是要讓自己「在路上」不管多遠,不管多近多看一點遠方感受不同的山和水>這樣的人大多都很會過日子適合深交,亦適合顧家因為他總會給你足夠的安全感和愛旅行的人做朋友或許他不能讓你的世界永遠日光傾城
  • 女人為什麼要活著?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往事如電影一般在腦海裡循環播放一幀幀畫面,而在這些畫面裡,女人不禁開始思考:我為什麼要活著?有人說,是為了家庭;有人說,是為了丈夫;有人說,是為了孩子,答案太多,卻很少是說為自己而活的。《我的前半生》裡,羅子君有一句這樣的臺詞——人的一輩子只有一次前半生的機會,你應該勇敢的、努力的去愛,去奮鬥。所以,為取悅自己而活,是我聽到的關於「女人為什麼要活著」的最好答案。
  • 為什麼一定要生兒子?寶爸的回答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讓人感動
    最近,有朋友問我:「男人是不是都有生兒子的情結?」因為,她家女兒今年11歲了,夫妻倆原本都商量好了,就要一個女兒,可現在她老公突然想生二胎,還說最好能生兒子。甚至,他還為了生兒子做各種準備,戒菸戒酒、鍛鍊身體、吃一些有益的食物,甚至還各種參照網上的「偏方」,大有不生兒子不罷休的架勢。為什麼一定要生兒子呢?有一個女兒不好嗎?
  • 人為什麼要讀書?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甚至我們還在抱怨,為什麼要「浪費」這麼多的時間在讀書這件事情上?但是,我們確確實實因為讀書發生了改變。首先,讀書給了我們一個健全的人格。古人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想想讀書有什麼用,管他有什麼用,畢竟我讀了這麼多的書,總有一天會有用的,只是現在還沒用上而已。從來沒有聽人抱怨說自己讀了太多的書,只聽見有人說自己讀了太少的書。每個人都或多或少地懷著孤獨感和缺失感,而這正是我們讀書的契機。
  • 「人為什麼要讀書?」,歐巴馬的回答,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很多孩子都有一個問題:「人為什麼要讀書?」面對這個提問,父母們明明有一堆話要說,到了嘴邊卻又不知道該說什麼,只能描述讀書的重要意義,讓孩子長大後不會後悔。其實,這一回答沒多少孩子能聽進去。歐巴馬這番回答,應該是我聽過最好的回答,
  • 生活|為什麼年輕時要多賺錢,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生活大爆炸》裡說:你的所有問題,都可以通過多掙點錢來解決問題。為什麼年輕時要多掙點錢,這大概是我聽過最好的回答。年輕時多賺錢,才能有說 " 不 " 的底氣毛姆在《人性的枷鎖》中說道:" 人追求的當然不只是財富,但必須要有足以維持尊嚴的生活,使自己能夠不受阻撓地工作,能夠慷慨,能夠爽朗,能夠獨立。"
  • 【網絡文明】你為什麼留在灤南?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網絡文明】你為什麼留在灤南?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便捷 & 暢通暢快的交通,讓每天元氣滿滿要說灤灤南這座小城最大的優點堵車的情況少可以算是其中之一出門選擇公交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