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為什麼要讀書?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2020-12-17 每星期一本書

龍應臺在《親愛的安德烈》一書中寫道:

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

或許,擁有選擇的權利,只是堅持讀書的意義之一。

因為,堅持讀書的意義,遠不止於此。

那麼,讀書到底還有哪些好處呢?

- 01 -

讀書可以淨化心靈

其實,讀書這個事情,對人的影響並不是立竿見影的。

不是你今天讀了幾頁書,明天氣質立刻就提升了幾個檔次;

也不是今天讀了幾本書,明天恰好和同事聊天的時候裝逼炫耀。

讀書對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跟長期讀書的人聊天,你會發現他們對事情的見解、他們談吐都是不一樣的。

講一個之前看到過的小故事吧:

很久很久以前,山上住著一個爺爺和他的小孫子,爺爺愛看書,每天沒事就坐在溪水邊上看書。一天,小孫子好奇的問爺爺,你每天都看這麼多書,記得住嗎?如果看了記不住,那看書還有什麼意義呢?

爺爺沒有直接回答,而是讓小孫子從家裡取來裝煤用的黑黑的竹籃,然後讓他去小溪裡面用竹籃打水。小孫子雖然很鬱悶,竹籃怎麼可能打的上水?但他還是照做了,打了兩次,都是空空的,小孫子不幹了。

「爺爺你是不是嫌我打擾你,故意戲弄我呢,竹籃怎麼可能打上水」,爺爺說你再多打幾次試試,小孫子又試了幾次,氣呼呼的把籃子扔到一邊。這時候爺爺撿起竹籃對小孫子說,你看這個竹籃,雖然沒有打上來水,但是它是不是已經被水衝的乾乾淨淨了?這就和人讀書一樣,雖然大部分的東西忘記了,但是書本的知識其實在潛移默化的淨化你的心靈,讀的多了,原本蒙塵的心靈,也會變得像這個籃子一樣清亮透徹。

小孫子恍然大悟,從此以後,小溪邊常常有一老一少兩個身影,各自捧書閱讀。

三毛曾說,

一個人讀書多了,容顏自然改變,許多時候,自己可能以為許多看過的書籍都成過眼雲煙,不負記憶,其實他們仍是潛在氣質裡、在談吐上、在胸襟的無涯,當然也可能顯露在生活和文字中。

也許,這就是讀書的意義吧。

- 02 -

讀書可以

改變你的思維習慣和生活方式

我們常說知識就是力量,知識可以改變命運。

然而,事實上讀書並沒有對我們的收入有很大的影響,讀書也並沒有改變我們的命運。

甚至我們還在抱怨,為什麼要「浪費」這麼多的時間在讀書這件事情上?

但是,我們確確實實因為讀書發生了改變。

首先,讀書給了我們一個健全的人格。

古人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但前提是我們的心得是正的,一個心不正的人擁有再強大的能力,對於社會而言都是一種危害。

而讀書幫助我們一個構建了一個健康健全的人格。

其次,讀書是我們掌握生活、給自己足夠底氣的保障。

在現在這個時代,只要你在某個領域有相應的知識或技能,就能找到一份好工作,這是讀書時代找工作的一個前提,讀書給了我們基本生活的保障。

同時,讀書給了我們敢於去闖蕩,去為自己的夢想拼搏,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的勇氣。

或許,對不同的人而言,讀書的意義是不同的。

但是,讀書給每個人帶來的思維習慣和生活方式的改變確實是不言而喻的。

讀書對我最大的影響是,讓我有了敢於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的勇氣。

或許偶爾還是會恐慌,偶爾還是會害怕讀了這麼多書到底有什麼用。

想想讀書有什麼用,管他有什麼用,畢竟我讀了這麼多的書,總有一天會有用的,只是現在還沒用上而已。

從來沒有聽人抱怨說自己讀了太多的書,只聽見有人說自己讀了太少的書。

每個人都或多或少地懷著孤獨感和缺失感,而這正是我們讀書的契機。

當你覺得孤獨時,就讀書吧,書會像一個朋友陪伴你;

當你覺得傷心時,就讀書吧,書會給你安慰與鼓勵。

- 03 -

讀書可以

改變你說話的方式

為什麼你要多讀書?

因為當你開心時,你可以說: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而不是只會得瑟: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當傷心時,你可以一聲嘆息: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而不是小拳拳捶胸口。

當你想表達愛意時,可以眼裡泛著微光: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而不是紅著個臉蛋說:人家真的好喜歡你!

當你思念一個人時,可以詩情畫意: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而不是撕心裂肺:我想死你了!

當看到帥哥時,你可以撐住你的範兒:陌上人如玉,公子世無雙。而不是一口鹽汽水:我的天,這哥老鼻子帥了!

當偶遇美女時,你可以內斂不失熱情: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絕對不該是:哇,她好美!哇,她好漂亮!

當你遇見渣男時,可以揮手大步走開:遇人不淑,識人不善。而不是跌倒了順便躺下:真是瞎了眼了…

很不幸,失戀了,可仰望感慨: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而不是只會說:藍瘦,香菇…

看見夕陽餘暉時,可溫柔講道: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而不是:啊!夕陽美!夕陽真美!夕陽真的真的很美!

當讚美心儀已久的女神時,可以說:態濃意遠淑且真,肌理細膩骨肉勻。而不是只會說:姐你皮膚真白!姐你腿真長!姐你真好看!

- 04 -

讀書可以

讓生活更加幸福

大學裡,曾有一位被大家譽為女神的老師。

接觸之前,只遠遠看到她的妝容精緻,氣質溫婉。

選了她的課之後,我才知道,為什麼大家都對她讚不絕口。

老師教的是人際溝通心理學。

每堂課,她會早早來到教室,對每一個走進教室的同學微笑著點頭打招呼。

厲害的是,全班百十號人,她竟能一一叫出名字。

課間,她會走下講臺跟我們聊天。

我們也漸漸了解,她的教學科研任務其實十分繁重。

難能可貴的是,她的一雙兒女,懂事可愛;而她氣宇軒昂又儒雅可親的丈夫,將她視若珍寶。

曾開玩笑地問她:「老師,給個人生建議唄?」

她笑笑:「你們能不能做到,從現在起,每天讀書,堅持十年?」

我們覺得老師給的答案未免太「官方」,面面相覷。

她看出了我們的疑惑,娓娓道來:

「三十幾年了,每天我都五點半起床,讀兩小時工作以外的書籍。如果我只做論文搞科研,那我作為一個女人,溫柔的部分,可能早就被掏空了。等你們工作,嫁人,跌入鉛華歲月中,你們才會懂,在日常生活之外,一個人還要有足夠強大的內心世界,才能不被世俗吞沒。」

我看著老師,她整個人透出一股超越外貌本身的從容優雅,時光在她臉上好像凍住了一樣。

現在回想起來,原來這就是所謂的腹有詩書氣自華。

當一個女人真正走進長路漫漫的人生中,讀書成為她對抗歲月流逝的最好方式。

關於讀書,楊瀾說過一句很得我心的話。

「有人會問,女孩子上那麼久的學、讀那麼多的書,最終不還是要回一座平凡的城,打一份平凡的工,嫁作人婦,洗衣煮飯,相夫教子,何苦折騰?我想,我們的堅持是為了,就算最終跌入繁瑣,洗盡鉛華,同樣的工作,卻有不一樣的心境,同樣的家庭,卻有不一樣的情調,同樣的後代,卻有不一樣的素養。」

有一句話也說,一個人,要拿9分去生活,還有一分,他得自己留著。這樣,才能在外部世界的風雨中,始終保留一分支持自我的力量。

我們讀書,我們思考,就是為了好好滋養這屬於內部世界的一畝三分地啊。

資訊時代,讀書也許已經不是立竿見影解決問題的最優選擇,卻永遠能在不動聲色之間,成為我們的財富。

你讀過的書裡,藏著你的福氣。

- 05 -

讀書是一段修行

閱讀的意義在於找尋靈魂的本源。

我們一生會讀很多很多書,書中大部分內容我們都會忘記,甚至連故事情節和劇情發展或許都能忘的乾乾淨淨。

但如果你閱讀了一本好書,它總會給你留下點什麼痕跡。

《悲慘世界》這本小說的人物名字我除了主角冉阿讓其他幾乎一個都想不起來了,但我通過這本書懂得了三個道理。

人要犯錯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規律。

知錯能改是人有良知的必然結果。

揪住不放是人性中潛伏的劣根性。

一本書記住三個真理,這不就足夠了嗎?

閱讀並不是背古詩、背八股文,看過後就一定得逐字逐句記下來,遺忘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閱讀是一段修行的過程,在修行中提升自己的靈魂含氧量。

閱讀使文字具有了永恆的價值,它比圖像空靈,比記憶更清晰,比冥想更深邃。

它讓你站在巨人的肩膀之上,讓你凌駕於偉人的思考之上。

閱讀可以改變人生的寬度和厚度,通過閱讀你可以視通四海,思接千古,與智者交談,與偉人對話。

而這,並不需要你記住什麼,你只需要懂得經歷過什麼就足夠了。

如果你還問我讀書有什麼用?

借用作家麥家所說,

讀書有什麼用,只有讀書的人才知道,不讀書的人是不知道的,因為不讀書,你可能連自己都不認得,因為讀書,你可能認得世上所有人,包括500年前和500年後的。

你要始終記得,讀書從不是為了什麼人而讀書,它只是為了讓我們遇見更好的自己。

相關焦點

  • 「媽媽,為什麼要讀書?」董卿的回答,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媽媽,為什麼要讀書?」董卿的回答,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孩子們關於「為什麼讀書」的疑問一直存在鮮有停歇,可如何回答卻成了考驗家長檔次高低的「測試」。面對這個問題,我們熟知的央視主持人董卿,也曾給出過她自己的答案,而在我看來,這個答案或許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 「媽媽,我為什麼要讀書」?歐巴馬的回答,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每次孩子不想讀書的時候,他們總會問:「媽媽,我什麼要讀書啊?」不讀書的人有的成為了網紅、有的自己創業生活、還有的自己開個小店也能保證衣食無憂……,不讀書依然能過上幸福的生活,為什麼還要堅持讀書呢?我們可能都遇到過這種情況,不知道如何回答孩子,但關於孩子為什麼要讀書的問題,美國前總統歐巴馬就給出了最好的答案。
  • 「我為什麼要讀書?」,歐巴馬的這番話,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作家龍應臺在給兒子安德烈的一封家書中這樣寫道:「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我希望你將來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我想著,連作家都無法避免孩子問「為什麼要讀書?」
  • 人為什麼要讀書?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這個問題,無數人問,也會有無數個答案。正如麥家所說,讀書有什麼用,只有讀書的人才知道,不讀書的人是不知道的。因為不讀書,你可能連自己都不認得,因為讀書,你可能認得世上所有人,包括500年前和500年後的。最近,看了一本書,是法國作家妙莉葉芭貝裡的《刺蝟的優雅》,被其中一位又老又醜的看門人勒妮深深吸引了。
  • 「人為什麼要讀書?」,歐巴馬的回答,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很多孩子都有一個問題:「人為什麼要讀書?」面對這個提問,父母們明明有一堆話要說,到了嘴邊卻又不知道該說什麼,只能描述讀書的重要意義,讓孩子長大後不會後悔。其實,這一回答沒多少孩子能聽進去。歐巴馬這番回答,應該是我聽過最好的回答,
  • 「媽媽,我為什麼要讀書?」歐巴馬的這段話,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作者/青青編輯/青青很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通過學習改變自己的人生,然而,孩子對學習並沒有自己想像中的那股熱情,很容易因為挫折或者積極性而半途而廢,因此,很多家長也就經常教育孩子要多讀書,只不過往往都會被孩子反問:媽媽,我為什麼要讀書?
  • 「媽媽,我為什麼要讀書?」這是我聽過最好的回答
    「媽媽,我為什麼要讀書?」這是我聽過最好的回答「媽媽,我為什麼要讀書?」你的孩子有向你問過這樣的問題嗎?我想大多數父母都遇到過吧,那麼你是怎麼回答的呢?孩子不愛學習,或者厭惡學習,這種現象在孩子叛逆期尤其明顯,因為讀書長期得不到反饋,孩子不明白讀書的意義何在,所以非常苦惱,想要退出,因此這時期,孩子與父母的矛盾很容易就白熱化。而且這時候很多孩子都會舉出讀書無用的特例來反駁家長,比如北大畢業還不是賣豬肉,誰誰家裡兒子博士畢業還不是擺地攤,諸如此類,讓家長啞口無言。
  • 為什麼要讀書?董卿的這段話,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而無疑的,我們之所以現在想要督促孩子去讀書,去學習,無疑是已經了解了現實社會,或者是彌補自己以往的不足。但是對於懵懂的,尚未經歷太多的孩子來說,顯然是不能夠理解了。他們心中不得不有疑問,甚至會問媽媽,為什麼要讀書,枯燥無味,沒有實際用處,為什麼要去學習,要去背誦課文詩詞。在這種情況下,往往媽媽們就會隨意的一句話打發了,讀書是你這個年紀該做的事情。
  • 為什麼我勸你多讀書?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他對媒體呼籲:「要好好參加高考,使勁考出好成績,不能再做我這種傻事了。」聲稱永不後悔的蔣多多,如今已是一名32歲的家庭婦女,她對媒體坦言:「這件事我現在覺得有點好笑」、「自己選擇的道路,錯了也要自己走下去……」討厭讀書的人,是因為還沒有吃到過生活的苦。
  • 讀書的意義是什麼?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他說:「很多人覺得只有假日才有時間閱讀,所以就把閱讀時間一直往後挪。我認為這種想法害處很大,這樣想的人通常一直都沒有時間閱讀。閱讀必須隨時進行,每天進行,並持之以恆。」投資大師羅傑斯說:「我在耶魯大學念書時,有位同學問我花了多少時間準備考試,他認為花半天就夠了。而我無法算出自己花了多少時間,因為我一直在準備。」
  • 為什麼孩子可以玩手機?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導讀:為什麼孩子可以玩手機?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為什麼孩子可以玩手機?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當代父母談論「機器」變色。
  • 女孩子為什麼要努力?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不努力的人,「被命運反覆羞辱,卻毫無還手之力」。 命運的發牌我們沒法選擇,但是可以選擇如何把手上的一把爛牌打到最好。 努力是為了在愛情和婚姻遭遇重創時擁有「你贏我願陪你君臨天下,你輸我願陪你東山再起」的底氣,杜鵑和劉濤通過自己的努力做到了。 吳京通過《流浪地球》又大火了,不論是作為投資人還是出演人。 不少女孩會想謝楠為什麼這麼好命,可以找到吳京作為老公。
  • 【網絡文明】你為什麼留在灤南?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網絡文明】你為什麼留在灤南?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便捷 & 暢通暢快的交通,讓每天元氣滿滿要說灤灤南這座小城最大的優點堵車的情況少可以算是其中之一出門選擇公交車
  • 為什麼要自己帶孩子?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導讀:為什麼要自己帶孩子?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為什麼要自己帶孩子?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為什麼要讓孩子讀書?」歐巴馬的回答,是我聽過最完美的答案
    「我為什麼要讀書?」,面對孩子的疑問,歐巴馬的回答堪稱教科書。很多孩子從小就被家長囑咐要好好學習,電視劇《大宅門》中有這樣一個片段,天意第一天上學,姥姥問:「將來是想掏大糞,還是想開銀行?」天意回答:「想開銀行!」姥姥頓時露出滿意的笑容,她告訴孩子想開銀行就要好好念書。
  • 「媽媽,為什麼要讀書?」董卿和白巖松的回答,給我們最好的答案
    就拿學習這件事來說吧,學習很枯燥,很考驗耐性,所以一般小孩都不喜歡學習,他們覺得學習很枯燥。許多小孩子會問:「媽媽,為什麼要讀書?」這時家長可能不知道該怎麼回答孩子的問題,只能說:「讀書學習,是你這個年齡應該做的事。
  • 為什麼孩子一定要自己帶?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但是一段時間過後,很多媽媽有決心無論如何都要自己帶,那麼為什麼過來人都建議孩子一定要自己帶呢?下面的回答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我們一起聽聽吧。家裡有老人帶孩子的,我想這兩句話絕對不陌生,而這這種育兒觀念的衝突不是談幾次話就能解決的。比如大多數老人不知道當孩子專注於某個玩具或某件事的時,中途打斷會對孩子的專注力培養造成多大的傷害。再比如大多數老人不知道孩子要比大人少穿一件衣服,不知道跟凍著相比,捂著對孩子的傷害更大。此外,絕大多數老人分不清愛和溺愛的區別等等。
  • 「我為什麼要讀書?」歐巴馬的回答是我聽過最好的回答,轉給孩子
    作為家長,我們總是希望孩子能多讀書,可是如何和孩子解釋為什麼要讀書?可能很多父母還沒找到最好的答案。美國前總統歐巴馬對這個問題的答案或許能給你啟發,他說:「你的未來,並不取決於你現在的生活有多好或多壞。沒有人為你編排好你的命運,你的命運由你自己書寫,你的未來由你自己掌握。」
  • 女人為什麼要活著?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想做的事不能做,等到終於有了自己的時間,也已經是垂垂老矣,最後在遺憾中閉上了雙眼,停止了心跳,結束了這本該是自己的、卻又不是自己的人生。生而為人,從開始到結束也不過短短幾十載,很多女人會在生命進行倒計時的那一刻,開始回憶自己經歷的種種,有歡笑,有難過,有快樂,有失落。
  • 女孩子為什麼要拼命努力?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我是用文字溫暖你的夕言,點擊上方藍色按鍵關注我哦。我身邊常常有這樣的聲音:「你一個女孩子,為什麼要這麼努力?」「女孩子,不要這麼拼,找個條件好的人嫁了比什麼都重要。」「女孩子,學得好不如嫁得好。」每次聽到這樣的話語,我都覺得特別可笑。女孩子為什麼要努力,不就是為了讓你們這些總是質疑我們、輕視我們的人閉嘴嗎?在這個現實的社會中,沒有人會因為我們是女孩所以就對我們格外溫柔,反倒會有很多人因為我們的性別對我們有更高的要求,甚至是存在一些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