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時刻頭條
近期,泡泡瑪特登陸港股躍向千億市值,掀起資本市場巨浪。一系列源於文化IP的巨大商業想像空間,早已不是停留在大眾印象中的賺兒童錢的「小生意」,吹響了文化產業進軍商業舞臺的號角。
其實,高光之下,文化產業爆發出的驚人能量,早已暗流湧動。特別是中國經濟駛入高速增長的列車道,文化軟實力輸出成為大國對壘的核心競爭力,追本溯源的非遺文化也迎來難得機遇。
正是得益於文玩電商的飛速發展,非遺文化才有了紮根的土壤,從頻臨消失到煥發勃勃生機,更為直觀的是一批手藝人終於解決了叫好不叫賣的桎梏,帶領非遺文化開始走入大眾主流視野。
這樣的例子在玩物得志這家主打國風文化電商的平臺上比比皆是,從他們「觸電」的的選擇中,可以窺見傳統的文化產業熱烈擁抱電商結出累累碩果。
大半年做成類目第二
34歲的王維,是一名土生土長的雲南人,目前是入駐玩物得志的資深商家。
短短大半年便躋身行業類目第二,是王維交出的一份完美答卷。談起這大半年的經歷,王維頗有感觸,「我們早已堅定跟隨平臺一起走下去的信心,傳承人也對平臺給予了高度的評價」。
寥寥數語,勾勒出一個專注非遺文化商家的成長軌跡。採訪王維時,他也樂於娓娓道來。
「2020年春節期間,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得知玩物得志平臺,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從官網上找到聯繫人,類目對接小二盡職和高效的風格打動了我,我覺得這家平臺肯定很靠譜。」 王維說道,在玩得志上經營的七彩非遺主要是將雲南優秀匠人及作品集合起來,聚焦在非物質文化遺產領域,目前聚焦在陶類。
早在2019年,王維便開始了擁抱網際網路,最初的構想是通過短視頻內容產出及運營,打造起品牌IP後再試著尋找變現的機會。經過1年多的打磨,也嘗試在淘寶等平臺上運營,但還是收效甚微,於是開始尋找垂直類目平臺的機會。
從三月中旬開始正式直播,王維記憶尤深,當時還挺忐忑的,經歷重倉短視頻、布兵淘寶的挫折後,他想贏!好運總會眷顧努力,恰巧碰上直播的風口,王維後來聊起感嘆總算是有驚無險的安然落地了。
精耕細作的打造自己的IP
玩物得志聚集著大量的文玩垂直類玩家,也正是因為平臺有這樣龐大的用戶基礎,像王維這樣的資深玩家才紛紛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出來。
但置身於龐大的增量市場中,如何才能脫穎而出,大到線下連鎖巨頭,小到一家網店,都無法迴避這個問題。
王維自然也摸索出了一套生存法則,首先在店鋪的定位上屬於小眾精品,沒有幻想一夜暴富,通過穩紮穩打的運作方式,做好差異化的產品搭配。
像呵護孩子成長一樣,王維坦言運營店鋪不是件輕鬆的事,短暫的激情透支過後,需要極大的耐心,看著後臺跌宕起伏的收益曲線,王維開始制定系統化的運營攻略。
每天堅持發拍新品,建立優質產品庫,搭配不同的種類,儘量呈現商品的豐富,給予粉絲足夠多的可選擇性,搭建好基礎後可以依靠直播來帶動銷量,這看起來是一條捷徑。
在直播方面,王維也是頗有心得,集中推出拳頭產品,規範話術,製造驚喜,延長直播時間,多與粉絲互動,打造自己的品牌人格,長期以往的積累在粉絲印象中植入這個品類的IP。
王維團隊大多有網際網路背景,入門後也倒是輕車熟路,融合選品、直播、人設等要素,迅速圈起一波種子用戶,再通過一些列的活動,提振粉絲忠誠度,完成口碑分享和裂變。
侃侃而談的經驗看似簡單,背後的努力卻是不得人知。問起王維未來最想做的是什麼,他甚是篤定,有幸能和玩物得志踏上文玩電商的快車道,入駐以來收穫頗多,當地手藝人也紛紛表達認可。
這樣的故事在十年前很難想像,偏遠的落後山區、小眾的手工藝逐漸被湮沒在時代的大潮裡,伴隨一代人的記憶逐漸遠去。
玩物得志這類垂類電商的崛起為傳統文化產業帶來生機,作為一個國風電商平臺,玩物得志更像一個連結者,一方面將為商家開闢廣闊的土壤,一方面不斷培育用戶的心智,尤其是首創的「玩物鑑別」服務,徹底打破傳統文玩線下市場交易信息不對稱和信任度低的問題,推動文玩產業開始大規模的標準化運營。
剛成立兩年的玩物得志尚且年輕,也正是因為年輕出有著初生牛犢不怕虎的韌性,在這個古老又新潮的戰場,與萬千像王維這樣的原住民一起成長、遷徙與蛻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