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民程先生和家人趁國慶長假玩了一趟東南亞,返杭不久,程先生接到某銀行信用卡中心的電話,提醒她在馬來西亞一家商戶的刷卡消費存在風險,提出可以給她免費更換信用卡。
信用卡被盜刷的消息之前程先生也屢屢聽說,為了安全起見,程先生決定立馬去銀行換卡。
去東南亞旅遊
是否一定要換卡
不光是程先生,另一市民馬小姐節前去了菲律賓,回國以後接到銀行信用卡中心的電話,提醒她在馬來西亞一家商戶的刷卡消費存在風險,提出可以給她免費更換信用卡。
「去東南亞旅遊刷過卡的,銀行喊你回家換卡!」一時在微博上熱轉。這讓不少人吃了一驚——到東南亞國家刷卡真的如此不安全嗎?
據本地金融機構業內人士介紹,由於刷卡環境較為混亂,東南亞已成為了銀行卡境外被盜刷的高發地,九成以上的盜刷事件都發生在包括泰國、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地區。
「今年初,信用卡被盜刷事件的確時有發生,為了安全起見,我們曾經提醒持卡人尤其是到東南亞刷卡消費後,應儘快更換信用卡磁條。」杭州某銀行信用卡部人士介紹。
磁條卡安全隱患大
最好換成晶片卡
不過,很多持卡人很疑惑,為何銀行卡不離身,就會被盜刷?
業內人士坦言,磁條卡有很大的安全隱患,非常容易被複製,只要客戶在被犯罪分子處理過的卡槽刷過卡,磁條信息就可能被盜取。而且盜取信息並不需要很先進的技術,一套幾百元的設備就能完成。
知情人士表示,境外的不法分子常在刷卡POS機上安裝讀卡器,趁持卡人刷卡時盜取銀行卡信息,幾分鐘內就可以製作一張假卡。
據了解,這樣的盜卡模式在東南亞部分地區已經形成一條完整的產業鏈條。
而由於在東南亞等境外國家刷卡不需要密碼,因此複製銀行卡還省去了竊取密碼環節,顯得更為容易。
也有人透露東南亞地區信用卡盜刷現象之所以最嚴重,是因為在東南亞每個品牌櫃檯都是有獨立的POS機,很容易出現個別POS機被做手腳,從而盜取持卡人信息,特別是在一些小商戶那裡刷卡,風險更大。
業內人士介紹,相比磁條卡,晶片卡要安全得多,因為磁條卡被盜刷,從把信息輸入電腦,到重新寫入一張磁條卡,只需幾十秒。
晶片卡容量大,可以存儲密匙、數字證書、指紋等信息,卡上有讀防寫和數據加密保護,並且在使用保護上採取個人密碼、卡與讀寫器雙向認證。
晶片卡複製難度極高,具備很強的抗攻擊能力。「客戶新辦信用卡或換卡,最好換成晶片卡。」上述人士表示。
防盜刷支六招
不管境外刷卡是否真的如傳說中那麼不安全,持卡人都應防患於未然,隨時注意財產安全。因此,信用卡部相關人士提醒持卡人,出境旅遊刷卡,記住以下「六項注意」:
●避免在小商戶刷卡
●用膠布蓋住信用卡後三碼
信用卡背面後三碼(緊跟著卡號後面的三個數字)是信用卡的「第二密碼」。最好用膠布將後三碼蓋住。
●信用卡不離開視線
●卡和身份證分開放
●開通簡訊提醒服務
●接到通知後即換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