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人為善,渡善於己

2020-12-20 聽雨小咖

古今聖賢,均崇尚以善為美,「善莫大焉」,與人為善,傳遞真善美,就如贈人玫瑰,手留餘香,也是給自己多了一條渡善之路。

人們習慣用自己已有的認知去判斷是非,辨識真假,發現從來無完美之事,就如用自己的心胸去揣度他人,每個人身上都會有不足。如果把人的眼睛比作一把尺子,人心則是一桿秤,量人先量己,稱人先稱己。

好尺子,通常是用來衡量有多長,而不是極力去量有多短,挑人短處,自己也會被人挑三揀四。心裡總惦記著別人的過失過錯,不會讓別人顏面盡失,而是彰顯自己的心胸有多狹窄。

人之所以善良,來源於寬容,來源於一顆與人為善的心。人之初,性本善。涵養從小看大,尊重他人、寬容他人、柔和待人,才能贏得別人對自己的尊重,才能讓自己的生活一片祥和。

與人為善,不以自己的評判標準去衡量人,不讓別人為自己的情緒買單。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軌跡,都有獨立的思想靈魂,如果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你的自私、蠻橫、缺陷等都會被無限放大。心中有愛,世界才充滿善意。

靜坐,則常思己過;閒談,則莫論人非。有時候,一張口就是傷人斧,一出言就是割舌刀,只會不得人心,不積良德。一張嘴,除了吃食,交流出來的言語最好真實、和善,可謂口德。一個人時,多學會捫心自問、觀心自省,提升思想覺悟,才會少走彎路。

與人為善,是對自己渡善,給人指出一條明路,也是讓自己多了一個機緣、甚至退路。對於別人的過錯、過失不必太過斤斤計較,施與他人的恩惠和幫助,不必時常掛在嘴邊。愛人先愛己,責人先責己。真正的愛心,是照顧好自己這顆心,真正的善意,是保持在日常的言行舉止裡。

和善、慈悲的人,不與人惡、不與人爭,此乃大智,大智者無過多憂愁煩惱,慈悲者沒有敵人。看待一個人,辯證地看待,又長又短,有善有惡,不挑短、不揭惡,人人都是平凡的好人。

常懷感恩知心,以歡喜知心看待事物,也許事事可為你而在,人人皆可為人師。身邊的每個人,都能讓你懂得一種感覺或感情。親人教你懂大愛和付出,摯友教你懂患難與共,敵人教會你包容和饒恕,小人教你薄情和寡義。而真正讓你在和善的道路上越走越遠,越走越順的是,與人為善,如此,便可渡善於己。

相關焦點

  • 佛說:生命皆為渡,渡己,渡心,渡人
    人生一世,只有把自己度好了,才可以去渡別人,你懂得了善待別人,別人才能善待你。渡人先渡己,充實自己的內心,做一個內心豐富的人,包容自己,也能包容別人。每個人活著,都有存在的意義,都會在生活中,影響著一些事,也許是渡別人,也許是別人渡你。
  • 渡人先渡己,渡己亦是渡人
    02 成全,是一種智慧古人云:「渡人先渡己,渡己亦渡人。」縱觀古今能成大事者,都明白一個道理:人只有懂得成全別人,才能成全自己。曾國藩在培養後生時,從來都是真心實意的。孔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人心都是肉長的,你想得到的,別人也想得到。當你把別人的利用價值榨取乾淨,當你把所有的便宜和利益統統佔盡,當你以為自己是最得意最聰明的那一個,你往往不知道,災難與毀滅已經悄悄降臨。
  • 與人為善,就是與己為善
    與人為善,就是與己為善作者:徐俊霞 每天早晨出門的時候,我都會順便把垃圾帶下去。在小區的垃圾池旁經常會遇到一位推著垃圾車的老大爺。與人為善,就是於己為善,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作者簡介:徐俊霞,媒體撰稿人,筆名:海風,原創自媒體:齊魯海風!一個有血有肉真性情的女子,與你一起分享最走心的文字,最接地氣的作品。
  • 《與人為善,與己方便》——謝鳳秋
    俗話說「與人為善 於己為善;與人有路,於己有退」,這句話的意思是與人為善就是善待他人,善待他人對自己就是為善,給別人留條路,也相當於給自己留了條退路。人沒有不求人的道理,與人為善,與己方便,為自己鋪路,好人品是經過交往和了解來的,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
  • 佛說:人這一生,皆在渡,渡人,渡心,渡自己!
    佛說:人這一生,皆在渡,渡人,渡心,渡自己!
  • 渡人先渡己,渡己先渡心,人生只需一人,懂我冷曖,知我悲歡
    02渡人先渡己,渡己先渡心,人生只需一人,懂我冷曖,知我悲歡。一生看過,愛過,悲過,喜過來生再來一次不想要的還是會發生,這就是人生!讓我們學會放下自我,適當讓步,騰出時間和心神,去做一些更有意義的事情。
  • 成年人最大的悲哀,不懂「渡人渡己」法則!
    願我們始終心懷善意,與人同行,克服挫折,終將渡人,得人心,渡己,得舒心。有位盲人喜歡在夜裡點燈行走,旁人不解,問他:「為何多此一舉?」盲人笑了笑,解釋:「點燈之意,一是讓人看清路,二是看到我,以免互傷。」深以為然。
  • 一個不善於表達情緒的人的心理感受
    當然,他們也能隱隱感覺到,我從不與他們交心,只是自己不善於表達情感而已。所以,身邊的朋友也只是當下的朋友。一旦生活沒了交集,我就是可有可無的。我害怕自己千瘡百孔的內心被他們發現,在別人眼中的我是樂觀、沒心沒肺、好性格的普通朋友。
  • 象棋戰術之衝渡戰術
    、增多控制點而產生的極為重要的增效手段衝渡戰術的實施分為兩個階段,即啟動衝擊階段和渡河作戰階段:第一階段在己方前沿陣地實施,第二階段則跨越界河,佔領敵河界要線。這是一個眾兵連續衝渡取勢、邊兵提前悄然打疊、馬炮車帥巧妙演弈的精彩戰例。
  • 佛教:渡人,渡心,渡自己
    每一個人都有不一樣的定義,不計較,不抱怨給人指明前進的方向就是渡人,幫助別人放下內心的煩惱憂愁也是渡人,溫暖別人的心也是渡人。渡人就是渡自己應該如何去理解?是的,渡人者自渡之,自渡者天渡之。當你能容忍別人的缺點時候其實也就是在容忍你自己的缺陷,成就別人就是在默默地為自己積福成就自己。
  • 渡人,渡己
    渡人,渡己 人生哲理
  • 為仁由己
    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為仁由己,意思就是道德修養全在於自己,不靠任何別人。它有兩層含意:首先,道德修養完全取決於自己,不受外部條件的限制。你願意提高自己,努力追求,就可以達到高尚的境界;反之,你沒有提高自己的願望,不努力追求,就不能進步。孔子說:「有能一日用其力於仁矣乎?我未見力不足者。」如果能夠努力學習修養仁德,就沒有力量不夠的。
  • 與人為善,斯心不變
    大伯父刻苦勤敏,是中國第一批高考生,當時大伯父以絕對優勢考入青島海洋大學,被村裡人傳為佳話;二伯父頭腦聰明,善於處理鄉村紅白之事,幾十年來村裡諸如此類的事情,沒有一件離得了他。其餘叔叔姑姑也都在祖父的影響之下,養成了勤儉持家的習慣,算不上上等之家,但都和睦相處,家業興盛。祖父毛筆字寫得好,一到春節,找他寫春聯的人不計其數,不管是誰,祖父都熱忱相待,從不怕麻煩,且有言在先分文不取。
  • 讓你不爽的人,其實是來渡你的,要善於利用(好文)
    1、使你不爽的人,實際上是來渡你的。使你不爽的人,能夠是任意人。他們也許是你的家人、朋友、上司、同事、客戶、網友,甚至陌生人。他們的共同點是,所言所行,使你感到不爽。我們換個角度來分析,使你不爽的人,實際上是來渡你的。
  • 與人為善,愛滿人間
    「每有患急,先人後己。」每次鄉親鄰裡,親朋好友有什麼難處,父母都會傾盡所能,義不容辭地伸手相助。那個年代,經濟極度落後,物資匱乏,人們常常食不果腹。有時為了救急,父母甚至把僅有的幾塊錢工資都接濟給了別人。每每談到這些,父母都是風輕雲淡,臉上洋溢著暖人的笑容。還記得有一年,家鄉鬧了場瘟疫,鄉親們好不容易養大的牛羊豬,不得不活埋。
  • 渡己是一種能力,渡人是一種格局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夜叔,ID:yeshuvip】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人生在世,皆在渡人,渡人如渡己,渡己亦在渡人。渡,是一種能力,一種格局,一種修行。做人的最高境界便是渡,渡己者,得心安;渡人者,得人心。1生命總是起起伏伏,人生之路也是坎坎坷坷。
  • 與人為善,與己為善
  • 渡心,渡己,渡人
    渡人先渡己,渡己先渡心。何為渡?渡,是一種心態,是看開;是一種大度,是放下;是一種發自內心的釋懷,是樂觀。渡心。人生路上,心在天堂,一念起風聲鶴唳,一念滅繁花似錦,隨風揚了執念的結;世間千燈萬盞,不如心中佛燈一盞,渡人世的悲歡離合,渡世事的滄桑悲涼。渡人者自渡之,自渡者天渡之;愛來者愛返,福往者福來,面對繁雜喧囂的世事,我們要保持平和,為人平和友善。
  • 佛說:身心清淨方為道,遇事不妨這樣想,讓人三尺,渡己一生
    忍讓,更是一種理智,是一種感悟,更是人生後的一種大智慧,經歷挫折後的一種持重,正如佛說:身心清淨方為道,遇事不妨這樣想,讓人三尺,渡己一生。佛家常說:讓人三尺,渡己一生。讓步,不僅僅是在讓別人,讓步,是給自己一種解脫。懂得讓步的人,是一種寬容,不是一種怯懦,而是一種智慧。塵世間的理爭不完,爭贏了孤家寡人。情義的事情道不盡,懂讓步便得人心。
  • 《孟子》10句,推行仁政的聖人君子,與人為善,不怨天不尤人
    發而不中,不怨勝己者,反求諸己而已矣。有仁德的人就像弓箭手,弓箭手先端正自己的姿態然後才放箭。如果沒有射中,不怨箭法比自己好的人,而是反過來尋找自身的原因。4、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贍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悅而誠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