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濤教授《產科學》獲批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

2020-12-09 澎湃新聞

段濤教授《產科學》獲批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

2020-12-05 19: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根據《教育部關於一流本科課程建設的實施意見》(教高〔2019〕8號)精神和有關通知要求,經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有關部門(單位)教育司(局)、部屬高等學校申報推薦,並經專家評議與公示,教育部近日公布了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認定結果。同濟大學附屬第一婦嬰保健院(下簡稱一婦嬰)段濤教授負責的人衛慕課線上課程《產科學》位列其中,榮獲首批國家級線上一流課程認定。

人衛慕課平臺《產科學》是中國醫學教育慕課聯盟首批規劃課程,作為臨床醫學專業的核心專業課,面向高校本科生及社會學習者,同時也是同濟大學醫學院專業課《婦產科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本課程由段濤教授負責牽頭,課程團隊由來自同濟大學、中山大學、山東大學、重慶醫科大學、海軍軍醫大學一流大學的產科權威專家組成,共同設計、選定授課內容,邀請經驗豐富的專家授課,為學生系統學習產科學打造了高水平的平臺。

課程設計注重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藉助3D動畫、模型、臨床病例與視頻結合的多媒體手段讓抽象的知識具象化,視頻製作精良,解剖動畫立體,臨床案例真實,講課幽默風趣,便於學生直觀、深刻掌握相應知識點。內容兼顧重點難點,又凸顯普通產科、母體醫學和胎兒醫學的亞專科發展趨勢,有利於學生了解本學科前沿。從理論到實踐,形式多樣的教學活動利於學生的自主式學習。

在傳播專業知識的同時,本課程根據婦產科學專業課的特點,深入挖掘提煉課程所蘊含的人文、思政、德育元素,承載的德育功能,在課程中融合思政教育,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仁愛、博愛、責任等人文道德素質,引導學生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產科學》課程自2016年9月在人衛慕課平臺開放以來,至今共開課9期,累計選課14000餘人,學生來自北京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武漢大學等全國百餘家高校,促進了優質教學資源的共享,提升了教學效果,共享範圍廣。本課程還可以幫助相關人員在婦產科學專業研究生入學考試和執業醫師考試時系統複習產科學知識,因此受益人群還包括來自北京協和醫院、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北京大學第一醫院、中國醫學教育慕課聯盟、全國醫科院校研究生院聯盟等相關專業單位的廣大社會學習者,具有一定的示範輻射作用。

本科生教學是體現附屬醫院臨床醫學教學能力、教學水平的重要部分,也是附屬醫院師資培養和教學氛圍營造的基礎。教育部2019年出臺了《教育部關於一流本科課程建設的實施意見》,全面啟動五大類一流本科課程的推薦認定工作,旨在推動高校全面梳理各門課程的教學內容,淘汰「水課」、打造「金課」,合理提升學業挑戰度、增加課程難度、拓展課程深度,切實提高課程教學質量。此次《產科學》獲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離不開長期的錘鍊打磨。一婦嬰承擔的《婦產科學》課程2008年獲得同濟大學的精品課程,2010年1月申報的「生殖系統疾病」課程建設獲同濟大學醫學院「新課程體系」「器官系統整合模塊」課程建設立項,在2010級和2011級試點班進行了試點教學。綜合「生殖系統整合課程」的成功實踐經驗及臨床各系優勢學科等因素,2014年9月由一婦嬰牽頭負責的「生殖系統整合課程」在醫學院正式推廣應用。2019年,一婦嬰《婦產科學》獲得「上海高校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改革試點」重點示範課程立項建設。

未來,一婦嬰將以課程建設為抓手,充分發揮一流課程的示範引領作用,多措並舉進一步加大課程建設力度,深入挖掘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確立學生中心、持續改進的理念,全面提升課程建設水平,持續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推動本科課程建設再上新臺階。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段濤教授《產科學》獲批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天津商業大學3門課程獲批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
    近日,教育部正式公布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認定結果。天津商業大學理學院(基礎課部)羅蘊玲教授主講的《高等數學C(1)》和機械工程學院郭憲民教授主講的《製冷原理與設備》獲批國家級線下一流課程。生物技術與食品科學學院李建穎教授主講的《青黴素工業化生產仿真實驗》2018年獲批國家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被認定為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一流課程。
  • 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認定結果公布,我校54門課程上榜
    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認定結果公布,我校54門課程上榜 來源:本科生院   時間:2020-12-01  瀏覽:
  • 東北大學39門課程獲批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
    東北大學39門課程獲批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http://www.huaue.com  2020年12月7日  來源:東北大學   11月30日,教育部發布了《教育部關於公布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認定結果的通知
  • 東北財經大學12門課程獲批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
    日前,教育部正式公布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名單,我校共有12門課程獲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獲批課程總數居省屬高校首位。具體獲批課程如下:一流本科課程是教育部為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和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精神、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舉措,旨在通過引導全國高等學校樹立課程建設新理念,推進課程改革創新,促進教學改革成果落實到課程建設,從而形成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本科課程體系,構建更高水平人才培養體系。
  • 南華大學獲批七門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
    近日,教育部發布《教育部關於公布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認定結果的通知》,認定5118門課程為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南華大學共有7門課程被認定為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其中「鈾礦床地下開採」等2門課程被認定為線下一流課程,「AP1000核電廠蒸汽發生器傳熱管破裂事故分析」等5門課程被認定為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一流課程。被認定課程數量居省屬高校第四。
  • 《海岸動力學》入選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
    近日,教育部公示了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認定結果,我團隊陶愛峰教授主講的《海岸動力學》成功入選。
  • 我院《英語國家文化》獲批國家首批一流本科課程
    11月30日,教育部發布了《教育部關於公布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認定結果的通知》,公布了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認定結果,我院李毅教授負責的《英語國家文化》獲批國家首批一流本科課程。據悉,我校共有12門課程獲批,位居省屬高校第1位、全國財經類院校第3位。
  • 地大16門課程獲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
    近日,教育部發布了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認定結果,我校16門課程獲批。其中《地質學基礎》等2門課程入選國家線上一流課程,《結晶學及礦物學》等3門課程入選國家線上線下混合一流課程,《工程地質學基礎》等11門課程入選國家線下一流課程。
  • 安徽醫科大學6門課程獲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
    中國教育在線訊  近日,教育部公布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認定結果,安徽醫科大學6門課程獲批立項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包括線上一流本科課程1門、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一流本科課程1門、線下一流本科課程2門和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課程2門。
  •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16門課程獲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
    近日,教育部發布了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認定結果,我校16門課程獲批。其中《地質學基礎》等2門課程入選國家線上一流課程,《結晶學及礦物學》等3門課程入選國家線上線下混合一流課程,《工程地質學基礎》等11門課程入選國家線下一流課程。
  • 北京化工大學13門獲批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認定名單!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認定名單,我校共有 13門課程被認定為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根據教育部相關工作通知及名額分配,我校推薦線下一流本科課程、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課程10門,獲批8門;推薦線上一流本科課程(即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6門,獲批4門;推薦虛擬仿真實驗一流課程(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2門,獲批1門。課程是人才培養的核心要素,是教育最微觀、最普通的問題。
  • 西工大40門課程獲批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
    西工大新聞網12月4日電(於世偉 麻美齡)近期,教育部發布了《教育部關於公布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認定結果的通知》。通知稱,根據《教育部關於一流本科課程建設的實施意見》(教高〔2019〕8號)精神和有關通知要求,經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有關部門(單位)教育司(局)、部屬高等學校申報推薦,並經專家評議與公示,認定5118門課程為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含1559門在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特別是在應對新冠肺炎期間實施的大規模在線教學中作出了重要貢獻的原2017年、2018年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和國家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
  • 教育部推出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
    人民網北京11月30日電 (記者 孫競)日前,教育部推出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共計5118門,包括1875門線上一流課程、728門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一流課程、1463門線下一流課程、868門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和184門社會實踐一流課程。
  • 北京同仁醫院《耳鼻咽喉科學》獲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
    近日,教育部公示了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認定結果,首都醫科大學共有8門課程入選,其中我院張羅教授作為課程負責人申報的《耳鼻咽喉科學》獲評線下一流課程。2019年10月,教育部發布了《關於一流本科課程建設的實施意見》(教高〔2019〕8號),開啟了全面開展一流本科課程建設的新徵程,要求落實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精神,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把教學改革成果落實到課程建設上,計劃用三年左右的時間,建成萬門左右國家級和萬門左右省級一流本科課程,即一流本科課程「雙萬計劃」。
  • 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公布,教育部詳解
    日前,教育部推出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共計5118門。在推出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後,教育部對認定課程有什麼後續要求?下一步還有哪些工作舉措?答:教育部此次推出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共計5118門,包括1875門線上一流課程、728門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一流課程、1463門線下一流課程、868門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和184門社會實踐一流課程。
  • 佳木斯大學《平面動畫設計》課程獲批國家級線上一流本科課程
    近日,教育部發布《關於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認定結果的公示》,佳木斯大學教育科學學院閻瑞華教授主講的《平面動畫設計》課程被認定為國家級線上一流本科課程。這是繼2018年該校獲批2門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之後,課程建設工作的又一重大突破!
  • 蘭州大學管理學院《戰略管理》課程入選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
    近日,教育部發布《教育部關於公布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認定結果的通知》(教高函〔2020〕8號),我院由趙雁海副教授負責,賈旭東教授、王宇副教授為課程團隊成員的《戰略管理》入選首屆國家級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這是該門課程繼獲批2018年甘肅省精品資源共享課之後又一個重要獎項,標誌著我院一流課程建設取得了新突破。
  • 12門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獲批
    學校被省委組織部確定為黨員分類管理試點工作單位,獲批「2020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心理育人)精品項目」。出臺《課程思政建設實施意見》,實現課程思政全覆蓋。師生同心戰「疫」,確保一方平安。加強疫情防控期間學生思想教育,校黨委書記、校長帶頭開好「雲班會」,上好「思政課」,開展「微活動」。黨員幹部為疫情防控捐款40多萬元。
  • 濱州醫學院《組織學與胚胎學》課程獲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認定
    近日,教育部正式公布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認定結果。濱州醫學院張洪芹教授主講的《組織學與胚胎學》課程評定為國家級線上一流本科課程。據悉,濱州醫學院2018年申報的《臨床基本技能虛擬仿真教學系統》項目獲批國家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根據教育部相關要求,同等認定為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一流本科課程。截止目前,學校獲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2門。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是教育部推進一流課程「雙萬計劃」,推動「四新」建設的重要舉措。
  • 河南師範大學這9門課程入選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
    日前,教育部發布《關於公布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認定結果的通知》(教高函〔2020〕8號),公布了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認定結果,我校外國語學院教授梁曉冬的《綜合英語》等課程及2018年獲批的本科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線上一流課程)和國家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一流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