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上午,「2020知交會」智慧財產權灣區論壇第八場——內容產業與版權運營論壇在線上成功舉辦。廣東省智慧財產權保護中心二級巡視員黃光華出席論壇並指出,近兩年來,網絡版權產業在我國發展十分迅速,已經成為版權保護的新戰場,數字網絡與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科技的發展深刻影響了版權產業的面貌,網絡版權產業已成為產業變遷浪潮中具有發展潛力的新興產業。同時,當前我國的版權運營體系建設尚未完全成熟,在運作經驗和產品開發上還有較大的潛力可挖。
圖說:黃光華致開幕詞
內容產業在版權制度下面臨挑戰與需求
記者了解到,本次論壇共邀請來自商界和實務界的五位專家學者圍繞網絡時代下的版權運營、授權、保護進行交流和分享。廣州漫友文化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張顯峰、廣州有好戲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的創始人兼CEO何君、奧飛娛樂授權事業部高級品牌授權經理李敏娜分別做了題為「動漫IP的產業價值與人文傳播實現」「內容產業現狀與發展前景」和「網絡時代版權IP授權策略」的分享。
以動漫行業的眾多大小IP為例,張顯峰分析了動漫IP受歡迎的原因與內在價值模型,指出IP價值由「本體價值」「衍生價值」「品牌價值」三者共同構成。他介紹,通過分析中國漫畫、動畫的發展歷程,社會對於動漫角色的需求將會越來越大。中國的動畫、漫畫產業在線上、線下都在快速發展著,大IP產業化與小IP人文傳播並存,各自發揮著不同的作用,在廣告營銷、公益宣傳、人文科普領域方面,不論是大IP還是小IP都有著自己獨有的優勢。
廣州有好戲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的創始人兼CEO何君,以自己創辦的「Sir電影」為例,剖析了網絡時代的內容產業現狀與發展前景。以「Sir電影」這一IP的發展歷程為案例,何君認為,用戶流量、優質內容等正不斷向視頻、短視頻平臺傾斜,內容產業的紅利不會消失,但會持續遷移。談到短視頻未來發展的前景和趨勢時,何君談到,用戶對於優質內容的需求將不斷增長,同時對於內容的需求將逐漸突破「娛樂」的範圍,向著多樣化的方向發展。5G的建設,會促進行業的進一步發展,而發展的重點會集中在直播、短視頻等領域。最後,她簡要分析了內容產業在版權制度下的挑戰與需求。
注重整理司法實踐中的突破和創新
在題為「網絡時代版權IP授權策略」的分享中,奧飛娛樂授權事業部高級品牌授權經理李敏娜細緻分析了IP的授權方式、合作模式、授權流程,認為內容、傳播、產品是IP基因的三大要素,缺一不可。在分享的過程中,李敏娜還特別強調了「圖庫」在品牌內容轉化為商品過程中的重要性。
圍繞三維實用物品的版權保護,來自摩根路易斯律師事務所合伙人朱韶斌律師從「美國法下實用物品的版權保護」「實用物品版權保護的優點」「實用物品的版權保護策略」三個大的方面進行了分享。針對實用物品的版權保護,朱韶斌建議,要早做準備和計劃,並在產品生命周期內尋找可用的保護手段;在獲得顯著性以滿足商業外觀保護的同時,考慮版權和外觀設計專利保護;有意識地確保於功能性和裝飾性請求的一致性,既將二者結合在一起,又能夠在想像中分離。
己任律師事務所北京辦公室合伙人趙克峰以「網絡數據時代的著作權保護新思路」為主題,分別從數據時代著作權客體和典型侵權樣態、數據層級侵害著作權案件的主要特點、網絡數據環境下保護著作權的現實挑戰和數據時代著作權保護新思維四個方面進行了闡述。趙克峰認為,著作權保護的核心要件是「具有獨創性+實質性相似」,著作權維權的基本前提是「完整的權屬+侵權證據鏈條」。針對侵權樣態,他列舉了「爬蟲批量抓取」和「去水印+模擬用戶上傳」兩種典型情況。針對數據時代著作權保護,他還提出要注意權利鏈條的管理與維護,強化權利標識,加強對侵權行為防禦和監控,同時,還需要注重整理司法實踐中的突破和創新。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林琳 通訊員 劉雪嬌、高琛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林傳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