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贏網絡文學版權官司?

2020-10-14 中國智慧財產權報


  「對作者而言,如何防盜版與如何進行抄襲鑑定是最大的困惑,特別是對於抄襲的鑑定,希望能有統一的標準。」這是網絡文學創作者北傾的困惑。

  「我們在建站一兩年後就建立起抄襲管理制度,但網站的規則並不能有效解決盜版、抄襲問題。」這是晉江文學城總裁劉旭東的苦惱。

  「北京網際網路法院成立以來受理的網絡版權案件約5.6萬件,其中有18.8%為包括網絡文學在內的文字作品案件。這類案件存在權利鏈條、授權性質不清晰等諸多問題。」這是北京網際網路法院綜合審判二庭副庭長張連勇的感觸。

  近日,第四屆中國「網絡文學+」大會在京舉行,會上發布的《2019中國網絡文學發展報告》顯示,2019年我國網絡文學行業市場規模達到201.7億元,版權營收持續提升,推動市場規模平穩增長。但同時,網絡文學面臨的版權保護難題也再次被提起。在大會期間舉行的網絡文學版權論壇上,業界各方觀點進行碰撞,以期尋找到版權保護新路徑。

  難題難解

  伴隨產業快速發展,版權保護新問題不斷出現。艾瑞諮詢發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國內網絡文學因盜版導致的損失規模為56.4億元,同比下降3.3%,但移動端盜版損失達39.3億元,同比上升10.4%。

  創作者對行業問題有最直觀的感受。「如今,大家的版權意識逐漸增強,用調色盤一一比對的方式來判斷是否為抄襲,但這種方式主觀性較強,對小說中的因果或邏輯鏈缺乏客觀的比對。」北傾表示。抄襲鑑定的標準到底是什麼?北傾能想到的最直接的方式是發起訴訟,但這種方式周期長。北傾期待建立專門的第三方機構來進行權威鑑定,這樣,既能讓抄襲者無處遁形,也能維護那些沒有抄襲者的聲譽。

  期待權威的抄襲鑑定,同樣是網絡文學平臺的呼聲。成立於2003年的晉江文學,早期就重視抄襲鑑定問題。劉旭東表示,網站早期有一個標準:連續25個字相同即為抄襲。隨著行業的發展,這個行業內的標準不斷調整,但平臺依據這一標準並不能對抄襲進行明確的判定,特別是近幾年對於一些知名度高的作品,抄襲爭議不斷。

  即便平臺確定了作品被抄襲、盜版,在維權過程中也面臨諸多法律難題。掌閱副總裁兼法律總顧問吳迪介紹,目前,網絡文學侵權盜版已形成體系化的利益鏈條,侵權盜版能獲得極大的收益,且侵權成本低,因此導致新的盜版站點和APP不斷出現,侵權盜版難根除。同時,搜尋引擎為數以億計的網民提供網絡搜索信息服務的同時,也被一些不法分子用來傳播侵權盜版作品,而各搜尋引擎服務商規定的侵權投訴機制普遍存在流程複雜、處理模式單一、處理周期過長等問題,導致侵權盜版斷鏈難。

  正因如此,網絡文學版權訴訟頻發。張連勇介紹,涉及網絡文學的版權案件,普遍存在權利鏈條不完整,或授權性質、範圍不清晰,從而導致一系列法律問題。而涉及「高級抄襲」的案子,對比難度較大,審理周期較長。此外,中小網站盜鏈問題也較嚴重,存在經營者難以查找等問題。

  各方共治

  網絡小說作者與平臺的疑惑需要得到權威的解答。此次論壇上,北京周泰律師事務所等和法律部落網共同組建了包括北京大學教授劉銀良、中國人民大學副教授姚歡慶、中國政法大學副教授陶乾等在內的法律保護專家團隊,設立了法律服務專線,進行現場解疑答惑。北京周泰律師事務所主任王兆峰表示,今後將探索將這一服務機制常態化、專業化,採取專家團隊、法律服務團隊走進平臺、創作者群體等多種方式,為創作者和產業平臺服務。

  「對於網絡小說的抄襲界定,可用接觸加實質性相似規則來進行判斷。」陶乾表示,這就需要作者在創作過程中保留好底稿,或者通過時間戳、區塊鏈技術對完成的章節進行及時存證。對於實質性相似的判斷,可用抽象分離法與整體觀察法,前者是把作品中不受著作權法保護的思想、慣常表達、通用的場景等分離出來,比對剩下的表達是否一致;後者則看一般網絡用戶對於作品的閱讀體驗,由其判斷兩個作品是否相似,「作家在寫作過程中儘量多採用原創性的表達。」她建議,作家在主張權利時,比對的情節要儘可能多,概括作品情節要準確。同時,原創作者也要避免自己不小心侵犯了別人的權利,要進行合理借鑑。

  對於進入訴訟程序的糾紛,張連勇建議,權利方一定要梳理好權利鏈條,避免重複授權,並能夠充分舉證自己作品的影響。他同時表示,北京網際網路法院將進一步加強對於網絡文學的司法保護力度,探索建立差異化損害賠償標準和機制,加強對優質IP的重點保護。「對於重複侵權,侵權時間長、範圍廣、情節嚴重的行為,會依法加重賠償。」他表示。

  平臺也在積極尋找解決之道。吳迪介紹,2012年年底,掌閱就建立起版權管理系統,設有3重預警機制,具備17項版權風險識別功能,還構建了維權工作流程,取得一定的成效。2019年度,掌閱成功阻斷侵權盜版連結300餘萬條,共起訴近200起民事案件。「加強版權保護,需要政府、行業和企業各層面做好工作。」他建議,在企業層面,應加強版權保護技術研發,通過斷鏈、投訴、起訴等手段持續打擊侵權盜版。

  業界也在積極行動,探索規範行業秩序。論壇上,法律部落網、北京周泰律師事務所、掌閱科技、晉江文學城等各方聯合發布《網絡文學版權保護倡議》,呼籲業界保護網絡文學版權,切實加強網絡文學版權保護研究,不斷形成打擊侵權、依法維權強大合力,推動形成行業自律、社會各界參與的共治局面。

  網絡文學版權保護需因時而變,因需而動。產業發展新趨勢下,網絡文學正版化還需各方集思廣益,攜手共治。(竇新穎)

相關焦點

  • 因發布猴子自拍照被起訴,英國攝影師打贏照片版權官司
    因發布猴子自拍照被起訴,英國攝影師打贏照片版權官司 自拍的猴子國際在線9月12日消息,據英國廣播公司9月12日報導,2011年,來自英國的攝影師大衛•斯萊特
  • 我打贏官司的絕招:一心只想著把官司打贏
    因為我一心想著把手中的官司打贏,所以會不計成本從以下三個方面做一個案子: 第一,捨得費心思收集證據。打官司就是打證據,這有了證據,在法庭上,我就底氣足,好多乾巴巴的法條,就能被我激活,使其成為我手中的利劍,去在法庭上拼殺,為客戶爭取其依法應得的利益。現實是客戶手裡確實有證據,只因其囿於法律知識不足,不懂也不知如何使用罷了。
  • 南寧律師:打不贏官司,律師費退嗎?
    諮詢問題:你好,請問律師打不贏官司,律師費退回嗎?律師答覆:1、律師收費有一般有兩種模式,一種是一般代理,這種模式下律師提前收取一定雙方約定的代理費,但不考慮案件輸贏,如果官司打不贏費用不會退的;另一種模式是風險代理,這種模式下律師前期不收費或者收取少量差旅費,等到案件贏了再按照雙方約定收取一定比率的費用,當然了,此種收費方式律師承擔的風險大所以後期收費也比較高。
  • 有借條又如何?3種情形,就算你有借條,也打不贏官司
    很多人不理解,白紙黑字寫著他借了我錢,手印籤名啥啥都有,為什麼打不贏呢?是不是律師的水平不行呀!事實上,僅有借條法院可能只是認定你們之間有借款合意,如果你要主張對方還錢,你還需要舉證證明對方收到錢,因此,除了借條之外,轉帳記錄,聊天記錄,催款記錄,人證等也是很重要的證據。
  • 以法律保護之劍,為網絡文學護航|網絡文學+「版權」論壇
    以網絡文學為主,當下文字版權保護遇到了怎樣的難題?創作者、平臺方各自有怎樣的困惑?如何才能建立起更良性的文字版權保護機制?通過大會,為網絡文學版權保駕護航。本次論壇於2020年9月6日上午9:30-12:00在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展示中心——會議中心靜明廳舉辦。論壇以「以法律保護之劍,為網絡文學護航」為主題,從五個維度進行主題分享:1.
  • 我佔理怎麼官司還打輸了?打官司是門技術活,不是有理就能打贏
    認真聽來,有些當事人確實有理,但最後還是輸了官司,究其原因,歸納有如下十大原因:一、自作聰明有些當事人,遇到糾紛之後,就在報紙、電視、網絡上收集一些法律信息,有的當事人還買很多法律書籍看,一時間,認為自己把法律搞懂了,自以為是地打官司,結果是一錯再錯,本來是可以打贏的官司,結果輸的一塌糊塗。可悲的是,這些當事人到最後還不知道自己是怎樣輸的官司。
  • 公證處幫忙錄音取證打贏官司
    在公證處證據保全公證的幫助下,近日,趙亮打贏了這場官司,彩鋼公司答應補償各項損失30多萬元。
  • 明明打贏了官司,卻拿不到錢,怎麼辦
    老律師在整理案卷的時候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明明官司打贏了,卻因為對方沒有錢、沒有財產執行,勝訴判決成了一紙空文。對此,老律師不得不批評一些律師也太不負責任了,只管把官司打贏,完成自己的任務,卻不為當事人利益考慮,看到有如此同行,老律師是痛心疾首啊,遂趕忙憑藉自己幾十年「功力」整理出一套「絕世神功」,聊以拳拳之心以謝天下。
  • 為什麼我有理,但是官司打不贏?
    為什麼我有理,但是官司打不贏?小編在回答諮詢的過程中,經常會遇到這樣的問題。「律師,您覺得我沒理嗎?為什麼我的官司輸了?」有些案子經歷了一審、二審、再審、抗訴,最終以失敗告終。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使得案子不能勝訴呢?下面小編根據自己的執業經驗為大家揭秘案件失敗的原因。
  • 老百姓打拆遷官司好贏嗎?
    許多拆遷戶第一時間聽到律師建議要起訴政府、行政機關,都覺得不可能贏,就是這樣固有思想導致很多拆遷戶沒有拿到合理的補償。那麼老百姓在拆遷中打官司真的贏不了嗎?據萬典律師了解,近年來,涉及土地房屋徵收補償類案件數量呈增加趨勢,此類案件中行政機關的敗訴率也居高不下,反映出一些地方在徵收補償領域的行政執法水平還有待進一步提高。
  • 網絡文學行業:打盜版猶如「打地鼠」?
    國家版權局網絡版權產業研究基地近日發布的《中國網絡版權產業發展報告(2018)》顯示,2018年我國網絡版權產業市場規模達7423億元,同比增長16.6%,其中,網絡文學市場增長迅猛——2018年我國網絡文學市場規模達90.5億元,來自用戶付費的營收強勁增長;網絡文學IP加速改編為其他版權內容
  • 官司打贏後申請執行的流程及注意事項
    去法院打官司,什麼時候才算贏,相信這個很多人都會想當然的認為勝訴了就贏了,其實不然,打官司的目的是為了實現自己的利益,如果自己的利益沒有得到,即使官司打贏了,拿到了生效的判決文書,那也是一張白紙,辛辛苦苦走完漫長的官司路,最後拿到一張白紙,相信誰心裡都不會好受,更不會甘心,怎麼辦呢,當然是申請法院強制執行
  • 房地產官司打贏了之後做什麼?看古代人如何怒懟隔壁老王!
    請跟隨胡哥的腳步和目光,看看當時蔭城人是如何霸氣打贏房產官司,還把判決公文刻成石碑砌進山牆的?在蔭城老西街,有這麼一戶人家,西面的山牆高處,別出心裁地鑲嵌了一塊半米寬、一拃多高石碑。石碑上的文字原文抄錄如下:「此牆為道光二十四年與鄰界興訟公差協約查明繪圖稟覆當蒙(?)
  • 保證訴訟能獲勝、打贏官司再付費?這樣的律師請不得
    最近,我們接到了一個這樣的諮詢,湖北的王女士在房子拆遷的過程中聘請了一位律師,這位律師自稱百分百可以贏得案件,並且在案件獲勝前不收取費用,打贏官司後再對王女士獲得的補償進行百分之二十五的抽成。今天,本文帶您了解為什麼保證訴訟能獲勝、打贏官司再付費的律師不可靠。第一,出於律師的職業道德和職業操守,是不可以做出勝訴保證的。《律師執業管理辦法》規定,律師承辦業務,應當告知委託人該委託事項辦理可能出現的法律風險,不得用明示或者暗示方式對辦理結果向委託人作出不當承諾。《律師執業行為規範》規定,律師不得向委託人就某一案件的判決結果作出承諾。
  • 尊重創作,拒絕盜版,網絡文學+「版權」論壇正式上線
    網絡文學作品正在逐步成為跨界泛娛樂化運作的源頭以及IP生態的核心。伴隨著網絡文學的發展,網絡文學作品版權方面也湧現出了諸多問題,為進一步改進和加強網絡文學版權保護工作,著力營造鼓勵和保護創新的良好網絡文學發展環境,更好地滿足網絡文學發展平臺及作者對版權保護的迫切需求,切實將網絡文學版權保護落到實處,本屆大會新增網絡文學+「版權」論壇。
  • 尊重創作,拒絕盜版,網絡文學+「版權」論壇正式上線!
    伴隨著網絡文學的發展,網絡文學作品版權方面也湧現出了諸多問題,為進一步改進和加強網絡文學版權保護工作,著力營造鼓勵和保護創新的良好網絡文學發展環境,更好地滿足網絡文學發展平臺及作者對版權保護的迫切需求,切實將網絡文學版權保護落到實處,本屆大會新增網絡文學+「版權」論壇。
  • 為什麼承諾官司一定贏的律師請不得?
    為什麼承諾官司一定贏的律師請不得?房屋徵收中,被徵收人經常是一些平民百姓,對徵收方面的法律法規不夠了解,想要維護自己的權利,就需要有人來幫助他們。於是,被徵收人首先想到的是找律師!但是,在諮詢過一些律師之後卻發現,找律師是需要花錢的,要支付代理費,而且律師還不保證一定會贏,更不能先打贏官司後付費。這樣就使得被徵收人非常的困惑:「既然律師不能保證官司一定能贏,那還有請律師的必要嗎?萬一花了錢,官司還沒贏,豈不是白花那本錢了?能不能找一個保證會贏的律師呢?······」小編想,這應該是很多被徵收人在遇到拆遷問題想請律師的普遍困惑。
  • 2020年中國網絡文學版權保護研究報告
    過去一年網絡文學版權保護實踐:政府層面積極進行司法、修法、執法以及普法各個環節查漏補缺,充分發揮督導監管職能作用,夯實網絡文學版權保護保障基礎;企業層面,日常監測投訴與民事訴訟相結合,注重完善維權機制,切實執行各項維權工作;行業層面,通過版權交流會議以及版權保護組織,凝聚行業力量,以圖實現版權共治。
  • 贏了官司,拿不回錢,官司還有必要打嗎?
    老百姓打官司,最鬱悶、最窩火的不是敗訴,而是贏了官司,拿不回錢,找不到可執行財產導致的執行難。為了更好的解決執行難,司法實踐中 已經針對執行增設了很多實質性解決方案。那麼,贏了官司拿不到錢,還有必要打官司嗎?當然有!
  • 男子因違停罰單耗費兩年時間打了3個官司 贏了2次
    楊曉在展示自己收集的相關證據  楊曉用兩年時間打了3場官司,為的是400元錢,又不只是400元錢。  這400元的案子分兩次落到他頭上,都是因為他把車停在小區外的路邊上。兩年後的3月25日,楊曉接到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的終審行政判決書,他贏了其中的兩個官司,交警隊需要返還給他400元罰款和100元訴訟費。  「我是把這3個官司,當成我的公益來做的,是為了公共利益。」 這個41歲的北京爺們兒開了個玩笑,「也只有這麼想,我才有堅持下去的動力。」  官司贏了,當了19年記者的楊曉,突然成了一個被採訪的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