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團標小學起死回生了。今天去團標小學,發現帶孩子報名的家長絡繹不絕,一派興旺的景象。去年,團標小學只有13個學生,眼看就要倒閉。如今,只過了一年,學生人數已近130,暴漲近10倍。這一切的改變,皆因有了一個想把學校辦好的好校長。該校長在我看來做了以下三件事:第一,捨得花錢給學校添東西。這辦學校就跟在家過日子一樣,得不斷進行維修和添置新東西。第二,捨得花錢請好老師。現在交通發達,一個農村小學,能不能在和縣城學校的競爭中長久地活下去,關鍵就看能不能把教學質量搞上去。好的教學質量不會從天上掉下來,這得有好老師。好老師,也不會從天上掉下來,得把待遇搞上去。如今社會,情懷這個東西不能當飯吃,老師也是人,不是神,也得居家過日子。農村小學為什麼男老師幾乎絕跡?為什麼幾乎清一色是女老師?只因為中國社會對男人和女人的評價標準是不一樣的,對男的要求是能養家是最基本要求。古人說倉廩實而知禮節,道理一樣,要想有好老師,就得把待遇給上提。第三,捨得花時間持續不斷學習。該校長,辦公室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個大書櫃,裡面放滿了教育學著作。校長最主要的職責把學校將來要走的路引對,這非得靠持續不斷學習才能做到。該校長原先是黑髮滿頭,現在則是白髮一片。
萬事萬物,道理相通。有了一心想把學校辦好的校長,這才有了團標小學的起死回生。因為我一心想著把手中的官司打贏,所以會不計成本從以下三個方面做一個案子:
第一,捨得費心思收集證據。打官司就是打證據,這有了證據,在法庭上,我就底氣足,好多乾巴巴的法條,就能被我激活,使其成為我手中的利劍,去在法庭上拼殺,為客戶爭取其依法應得的利益。現實是客戶手裡確實有證據,只因其囿於法律知識不足,不懂也不知如何使用罷了。我接案後通常的做法是和客戶保持密切聯繫,花費海量的時間幫著客戶收集、分辨、整理、完善證據。為此常幹傻事,有時會為了一頁紙的證據,晚上十點左右,驅車來回2個小時趕往客戶家。有人會說,那你不會一次就把證據收集足嗎?是不是你水平不行?或是你不用心?能說這話的,估計是沒真正打過官司。做為一個老百姓,誰會想到有一天會官司臨身?真遇到官司時,大多數的第一反應是茫然無助狀態,又有幾人會極為冷靜地把證據準備的妥妥的?通常都是事出了,這才急急忙忙著手收集證據。有些證據客戶確實有,可就是想不起來在哪放著;又或者,證據就在客戶手上,可是客戶不識貨。我為什麼要在官司打贏之前和客戶保持親密的關係,就是因為說不定哪天,客戶就把證據找到了,或者客戶偶爾會提及到。
第二,捨得花時間對客戶進行說服工作。客戶或者不懂法,或者不精通法,或者沒實際打過官司的緣故,常會提出過要麼過高、要麼過低、要麼遺漏訴求。這時就需要我耐下心來,慢慢對客戶進行說服工作,讓其建立合理的預期。一旦客戶建立合理的預期後,收集證據的工作就提上日程,這才是重頭戲的開始。此時就要花費巨量的時間反覆給客戶解釋,要收集什麼證據,想證明什麼目的,把這些道理細細給客戶講清。給客戶講道理,不能用法言法語,就是說了客戶也聽不懂,得用客戶能聽懂的大白話去說。雖說此時花得時間多,可根據我的經驗,辛苦不會白費,只要把道理講清,客戶一般會積極配合我去收集證據。
第三,捨得下功夫持續不斷地學習,研究法律、研究案例,把路領對。打官司,如果方向都錯了,想打贏,純屬痴人說夢。要想擁有把路領對的本事,非得下苦功持續不斷學習方可。
有網友說,打官司請律師沒有用,或是說沒有好律師。我只能說,這些看法有些太偏面了。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難保不會出現一兩個不好的律師,可這只是極少數,絕大多數律師都是規規矩矩辦案的好律師。你自己看看周圍的鄰居,大奸大惡之人能有幾個?還不是好人居多?律師也一樣,在法庭上,絕大多數都是憑藉著自己過硬的專業法律知識贏得法官的尊重,為客戶爭取利益的正經人。
我雖不才,但也是只能吃硬飯的性格。接案後,會花費海量的時間,去琢磨手中的證據,去研究法律條文和類似案例,然後一個字一個字反覆推敲,寫訴狀,寫證據目錄,寫代理詞。最令我自豪的是,去年暑假打的一個官司,花費了半個月時間,把一個訴狀推推敲敲,改了又改,寫了五百多字。真正做到了訴狀多一字不行,少一字也不可的地步。其結果就是,開庭不到5分鐘,官司就贏了。因為開庭後,保險公司就沒來,對我的訴求全認,要了銀行帳號,就完事了。官司能贏得如此之快,使我切切實實了解文字的威力,確確實實嘗到憑本事吃飯給我帶來的驕傲。
結語:打贏官司的關鍵,就是要做到一心想著去打贏官司,這樣一來,收集證據就有動力了,研究案例和法條也就捨得花功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