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9796
▼
為君沏壺茶 品茗謂塵風
作 者: 史復活
孩提時在洪江古商城,常聽父輩們嘮叨:「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成年後自己才覺著學好「語英地」這三門功課似乎更貼近有利於闖天下,現實社會的實戰、實用性也更強,把它嵌在這一金句的前半句無疑更恰如其分。如果感覺拗口不順溜的話,姑且稱之為「學好語英地,好比三十七計」,36計走為上計。過了知天命、毛病不請自到的年輪,又平添了一番求學認知的感悟:「學好音體美,一生不後悔」。此言情真意切,拳拳之心唯願可以成為普天下眾生健康和快樂的葵花寶典。
原湘儀總廠第三代子弟兵從2016年起連續三年奪得長沙市社區籃球聯賽冠軍。
右三為現任湘儀社區黨委書記戴荊軻;
右一為湘儀總廠第二代籃球名宿賀新農;
左一為湘儀藍球隊隊長、侄子史俊傑。
我以為:除了應試教育的迫不得已而為之,全力對付高考的必考科目外,其實音樂、體育和美術也是重中之重,在每個人的一生當中,關乎人生的快樂和生活品質的高低。長期以來音體美課程被絕大多數國人忽視了,或者說在學生時代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若想把人生百年特別是退休後幾十載晚年生活過得有滋有味,活得精彩充實,音體美不可或缺,這不是假話空話,真乃發自肺腑之良言。身體力行音體美就會活得興趣盎然,不會感到生活上百無聊奈,了無生趣,不會周而復始地每天在牌桌和麻將桌上打發光陰。生命因為體育而滋潤強健,精神因為音樂而升華高尚,生活因為美術而舒心愉悅,人生因為音體美而完善幸福。
為表彰湘儀人取得的歷史性運動成績,贊助商給每位湘儀籃球隊參賽隊員打造了一枚三年總冠軍戒指,以示永久性紀念。
其實360行,每一行都有自身特有的樂趣和蘊藏的真知門道。每個人,總是嚮往於到最能發揮自己潛能的地方,或是恪盡職守就能取得最大的回報。最適合自己的行業和崗位很多時候並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源於自身認知的局限和對現實社會無奈的抉擇。行業崗位和每個人的才智潛能、興趣愛好往往不能完全合適地匹配,所以在求學階段,親身經歷越多,技能學習的越多越好,會越有自信心,體驗越豐富,綜合能力越強,融入社會後,觸類旁通就會有更多立足發展的機會。當然我不是鼓勵隨意跳槽,而是跟著感覺走,見好就要收腳、收手並收心。
湘儀籃球隊近五年來在長沙市獲得的各類獎盃和證書
每一行初嘗涉獵,饒有興趣,味道十足。深入埋頭鑽研,就會變得有點枯燥乏味,終成了一小批專家和學者的事情,他們要靠此高度和深度來成名成家藉以立業並養尊處優。高處不勝寒,深淵難見底,珠穆朗瑪峰畢竟只是極少數人才能攀登到達的境界,馬裡亞納海溝深入淺出的人更是鳳毛麟角。
廣度和深度是玩家和專家的一道分水嶺,人生短暫,因此我更關注於大家的活法和基本的價值取向。我始終以為:讓每一個來到這個世界上的人,最大程度地分享他所處時代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這就是我們人類社會追求的共同理想和大同世界。既不好高騖遠又能腳踏實地,何樂而不為之?每個人來到這個世上走一遭,歷經千辛萬苦,確實都不容易。
有作為才能有地位,湘儀子弟兵在賽場上打出名氣後,冠名贊助商接踵而至。
顯微鏡下,我自己覺得:在音體美方面踐行相對比較好的算是體育課,所幸就在於遇上了一位水準很高的老師,40多年了,在情感依附上可以說他師長和兄長兼而有之。
至今我還清晰地記得:1976年8月盛夏時節的一個傍晚,吃完飯我一如既往地朝湘儀總廠子弟學校的操場走去活絡筋骨。人還未到,就遠遠聽見操場上掌聲和叫好聲響成一片,趕忙跑過去瞅個熱鬧。只見一個從未謀面、健碩敏捷的小夥子,一串又一串連續的後空翻筋鬥,從一個籃球架翻到了另一邊的籃球框方才罷手。接著,他雙手支撐倒立,一手又一手從一樓徒手走上二樓。在大家陣陣的喝彩聲中,我一打聽,原來是學校新分配來的體育教員,畢業於國內炙手可熱的武漢體育學院的張良常老師,血氣方剛的他最初一亮相就給我眼前一亮,光彩照人的形象。
原湘儀總廠子校副校長、長沙清水塘中學校長張良常老師
張良常老師甫一來到湘儀子校,任課高年級的體育教學。日子過得飛快,不久我就來到了他執教的麾下。張先生畢竟科班出身,專業基礎理論很紮實。一招一式,理論先行,貫穿整個教學和訓練。譬如鉛球運動:他著重強調投擲速度、肢體協調、動作連貫以及最後的爆發力。還給我們介紹了當時鉛球最先進的雙腿輪換支撐旋轉式的投擲方式。對於跳遠:他特別強調助跑速度要快,節奏感要強,踏跳時不能減速找板,要以最高的速度攻板踏跳,踏跳瞬間身體要向斜上方盡力騰起,雙臂斜上擺動帶動身體起跳,儘量達到最佳的起跳角度25度左右。這些教導至今讓我記憶彌新並一以貫之運用於平時的體育鍛鍊。
文體伉儷,琴瑟和鳴,張良常老師全家福照片。陳玉軍老師(前排左二)教了我家兩代人的音樂課和業餘鋼琴課,張良常老師教了我家兩代人的體育課,夫妻倆不僅是老師勝似恩師。
離開張老師言傳身教以後,1983年湘儀技校舉辦了一屆體育運動會,賽前我去張老師那裡借了一雙漂亮合腳的釘鞋,次日比賽我在一天之內拿下了60米、跳遠、鉛球和4x100米接力四個項目的第一名。因為賽程短且項目集中,比賽時發力過猛,賽後氣滯胸腔,我整個胸膛仿佛要迸裂一樣,喘息特別疼痛、非常難受。
校醫、氣質高雅頗具明星範的上海人趙美齡女士見狀,一邊安慰我說「勿要緊」一邊從醫藥箱裡拿出兩包傷溼止痛膏,一片一片貼滿了我的胸膛。果然不到半天功夫,身體便復原和好如初。運動勞損的教訓猶在,可一直到今天我還常常在心裡感激已回上海的趙美齡大姐「救史敷傷」的義舉和醫術上的立竿見影。
2010年7月
張良常校長被評為全國教育科研先進工作者
在洪江古商城,張良常老師不僅培養了諸如嵇飛、何北沙、賀新農和楊建安這些參加省裡和地區籃球比賽的尖子生,還培養出孫鋼、楊能志等在投擲比賽方面的超常生。張先生在群眾體育運動的普及方面也身體力行,卓有成效。湘儀學校建在山頂,因為場地的制約,操場上的環形跑道緊鄰兩幢教學樓外圍,學校大門口是一段12x4米的水泥路面,每年一度的校運會,都必須用煤渣把這段路面填起來形成閉環的賽道。張老師親自帶領學生去廠裡的鍋爐房挑煤渣運回來鋪在水泥路面上,然後親自用鋤頭、鐵鍬平整並仔細檢查煤渣的厚薄,防止穿釘鞋的學生踏上水泥路面後崴腳。縝密嚴謹、幹練有魄力為他後來13年時間出任長沙市嶽麓區清水塘中學校長,奠定了很強的領導、組織、協調能力,體育教師擔任校長這在教育系統並不多見。
2017年,張良常老師(前排左二)和武漢體育學院的同學畢業40多年後歡聚於偉人故裡。
離子校籃球場不到10米就是張老師的教研辦公室和體育器材室。總廠本部許多職工和子弟在晚餐後就來到這裡鍛鍊身體,強健體魄。湘儀總廠廠長宋久德先生是這裡的常客,賽場上無大細,幹群平等,氣氛活潑熱烈。因為都是職工子弟,成份單一不複雜,職工們也都是朝夕相處的熟人,張老師可以放心打開器材室的大門,大夥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各取所需操縱把玩各種體育器材。在玩得心滿意足,汗流浹背之後器材各歸其位,那時候也沒有監控器,體育器材卻從來沒有丟失過。大夥形成了一個體育鍛鍊良性互動的和諧局面,回想起來那真是一生當中不可多得的一處快樂源泉。
1975年,湘儀總廠舉辦了首屆籃球賽,元件廠奪得賽會冠軍。中排左二為湘儀總廠第一代籃球隊組織後衛,終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優秀專家夏為明先生。
在張老師的辦公室,我有幸通讀了《籃球競賽規則》和《排球競賽規則》,並深深地喜愛上了這兩項運動的裁判員工作。湘儀總廠搬遷到長沙後,我唯一一個被批准吸收加入了長沙市籃球協會。通過長沙市嶽麓區和湘儀總廠基層幾年的裁判實踐,從反應速度、氣質氣勢、動作手勢和對裁判規則的熟諳程度,我自信可以擔當成為一名優秀的裁判員。正當其時,中國女排三連冠的熱浪撲面而來,電視體育解說的興起,宋世雄又成為我們那時爭相效仿的模板對象。
1987年湘儀總廠舉辦首次團體接力比賽,我(左二)率領元件廠隊獲得團體第一名。右二為莫永良先生。
1990年,我找到長沙市體委的張穎先生,向他陳情建議:長沙市開展的群眾性籃球運動,可以打破常規,增設一名現場解說員,一則可以在賽前、暫停、半場休息時間,給贊助商打打廣告,宣傳介紹一下他們的企業和產品,提高他們的社會知名度和投資商贊助的熱情。二是及時現場介紹運動員和裁判員,提高他們的積極性和榮譽感,激發他們在場上盡力發揮和拼搏的精氣神。三是通過現場解說雙方隊員的攻防轉換技術和籃球的競賽規則,讓觀眾對這項運動有更深入的了解,增加知識性、趣味性和參與性,起到發動機、助推器和加油站的作用。
1990年在湘儀總廠,我唯一一個被批准加入了長沙市籃球協會
我毛遂自薦告訴他能擔當現場解說員這一角色。經過當場測試,張穎大哥很感興趣,也覺得值得一試,當即拍板決定,在國內籃球賽場上首開風氣之先,進行籃球現場解說嘗試。儘管籃球競賽規則上是沒有的,當時人們的變革向善的精神還是強烈和自發的。張穎大哥後來和我同一個時期離開體制內,遠赴廣東發展並卓有成就,2003年起擔任威震國內籃壇的廣東宏遠籃球俱樂部的總經理,他在中國籃球職業化改革的道路上在央視體育頻道發表了許多真知灼見,不少建議得到了官方的採納。
原本想在裁判員崗位上能有所造化,可隨後聽長沙的同行們說:國際級裁判員的入選硬指標,身高必須達到1.80米以上。頓感前方此路不通,一味走下去沒多大奔頭,又另闢蹊徑罷。
於是,1990年在位於青少年宮內的長沙市體育館,我開始了國內其它省份所沒有的籃球現場解說。底氣和經驗來自於洪江古商城燈光球場的4場解說和湘儀總廠3年職工籃球比賽現場解說的歷練。
果不其然,現場解說的效果達到了我們賽前的預想。當年的贊助商是位於火車站對面的曉園百貨大樓,總經理胡志對比賽中插播該公司的廣告面露喜色、讚賞有加。其後幾年,全市籃球賽一直冠名「曉園百貨杯」職工籃球賽 ,現場運動員和觀眾對這一變革的反響也紛紛表示首肯,直接感受到對抗性和觀賞性都勝過從前,我和張穎大哥也頗感欣慰。
發揮餘熱和特長,2018年9月為長沙市高檔社區——梅溪湖金茂府現場解說業主籃球錦標賽。
參與其中,我自己最大的見識和開眼是長沙街頭平時難遇幾個高人,可一到籃球比賽場館,1米9幾,兩米多的高人比比皆是,主要來自於國防科技大學、湖南師範大學、長沙石油公司和長沙電信局等單位,那叫一個羨慕妒嫉。通過解說,一些謬誤俗語得以糾正。例如我在解說「三步上籃投中兩分」,話音剛落,長沙市籃球協會會長陶鋒先生就走到裁判臺前對我悄悄更正說:不能解說成三步上籃,三步這是帶球走的違例動作。我這才如夢方醒,在洪江就一直這麼解說來著,真有點孤陋寡聞的感覺。後續我馬上改口將它解說成「突破上籃投中兩分」。
2017年8月,應邀到湘潭市九華工業區為湖南泰富重工集團、在亞洲最大的廠房裡現場解說職工籃球錦標賽。
那時候,就是憑著一股喜歡熱愛和奉獻犧牲的精神,賽季期間每天下班後,倒騰幾路公交車後方能到達長沙市體育館。忙碌半個晚上,所有工作人員都只有5元錢的補貼,到了晚上11點以後,公交車停駛,打的士自己反而要倒貼10元錢。久而久之,影響工作和休息不說,經濟上入不敷出的客觀因素決定了主觀上的奉獻意志難以為繼,最終掩埋了自己的愛好和熱情,3年後偃旗息鼓萌生退意了。當經濟基礎支撐不了興趣和愛好的上層建築的時候,那麼所有的興趣和愛好都是應該指向賺錢,育人養家餬口才是萬全之策和重中之重。
2019年9月,在長沙的最高建築452米的IFS九龍倉滑冰場,與湖南省體育局副局長、奧運會跳水冠軍熊倪一邊照看著小孩溜冰,一邊促膝閒談。
在時間的遠方,音體美溫暖了我的心房,在回味人生最柔軟的地方,我分享了音體美那美妙的人間天堂。
編輯:洪小編
熱門
2019春節丨大咖拜年
洪江協會拜年丨《從心所欲》丨八月天天樂
煙雨洪江震撼來襲丨《我和我的祖國》
2020怎麼幹丨重點項目丨洪江版《南山南》
全域旅遊規劃丨航拍洪江丨洪江美食丨3614
當成都遇見洪江丨巷子裡的洪江話丨洪江本土難題
洪江是哪個省的丨教毛毛港洪江話丨笑死個人
洪江邀請函丨補雞子和葉嘎丨洪江全景圖
···································
部分洪江人專題
張金福丨林剛丨楊蘭丨李衛東丨李肅珍丨曹劍丨滕召華丨朱藝丹丨易粒沙丨劉孝龍丨趙亞米丨朱普焯丨沈秋林丨向俊丨吳丹丨楊仁洲丨顧清揚丨劉國棟丨郭承皓丨王德福丨嵇飛丨薛虹丨盧小娜丨粟輝丨周春華丨朱建軍丨王一丁丨曾照輝丨劉亞瓊丨李輝桓丨陽惠生丨町安扣丨佘小平丨楊驪珠丨何如瑩丨唐夜龍丨劉朝暉丨李雲蘭丨蔡自德丨陳善儀丨陳玉慶丨曾惠初丨林昭朗丨陳少雲丨畢維德丨王秉鏙丨楊光明丨肖激文丨吳兆麟丨沈家莊丨薛根生丨楊思喜丨向培均丨任洪明丨梁真香丨張帆丨李崢丨陳穎萍丨陸莎莎丨丁宏翔丨梁華陵丨...(持續更新中,如果您也想尋求報導請聯繫)
···································
聯繫
洪小編:hongjiangweixin
安安:505808935
···································
投稿
121021799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