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揚子晚報
原標題:賣痔瘡膏的馬應龍賣口紅了
經濟學家:口紅容易完成跨界營銷,但要當心「品牌漂移」
最近,馬應龍悄然跨界賣口紅了!初戀色、香榭麗色、絳紅色……網友表示:我滿腦子都是馬應龍痔瘡膏。除了馬應龍,肯德基、頤和園、喜茶等均跨界「玩」起了口紅。經濟學家如何看待這種跨界行為?口紅為何會銷售火爆?
一個月賣掉了千餘支口紅
馬應龍是個老字號,追溯其四百多年的歷史,人們唯獨記住了它家的痔瘡類藥品,因此被貼上「痔瘡神藥」的標籤。
這波跨界操作令人猝不及防。揚子晚報記者7月18日在馬應龍八寶天貓旗艦店看到,上述三款口紅零售價均為138元/支,月銷1100支。比起迪奧、YSL等大牌口紅300多元的售價,馬應龍口紅價位可謂親民。
「馬應龍跨界出口紅」的消息在社交媒體刷屏後,引起了網友的熱議。有網友表示「陪伴食物從起點到終點,沒毛病」,也有網友稱「理性上可以理解,但感性上稍微有點不能接受」。還有一部分網友直言:「還是專心做好你的痔瘡膏就好了。」「我滿腦子都是馬應龍痔瘡膏。」
揚子晚報記者在南京某大學採訪了幾位同學,有3位表示考慮購買,「像我們這種塗口紅嘴唇會脫皮的人很想嘗試一下,畢竟痔瘡都能治得好,嘴巴脫皮應該也能解決。」也有2位同學明確說不會購買馬應龍口紅,因為消費習慣是購買大牌口紅的熱門色號。
眾多藥企布局大健康領域
在資本市場,馬應龍以痔瘡膏聞名,被稱為「痔瘡膏中的愛馬仕」。2018年公司在痔瘡藥品零售終端市場佔有率為51.4%,處於絕對龍頭地位。
其實,這並不是馬應龍第一次試水美妝領域,早在2009年就推出了眼霜。此外還有氣墊CC霜、護手霜、面膜、洗面乳等四十餘款美容護膚產品。
公司稱,此次口紅的市場反應超出預期,銷售火爆,第一批庫存已經銷售得差不多了。未來不排除會批量生產,但暫時還不是公司的核心重點產品。未來公司大健康產業的重點還是放在馬應龍八寶眼霜等。公司做口紅,是基於大健康品類的延伸,不是純粹的跨界。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馬應龍之外,包括雲南白藥等在內的傳統製藥企業,尤其是中藥企業都在布局大健康領域。
經濟學家提醒「品牌漂移」風險
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在接受揚子晚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不看好這一跨界操作,很多購買者可能只是一時衝動。他觀察到,一些老字號跨界後往往將會面臨更大的業績壓力,隨之而來的「品牌漂移」或「品牌貶值」的風險亦不可小覷。但從另外一方面來講,藥企做口紅卻存在一定優勢,比如消費者會認為其材質更安全等方面。
此前有故宮口紅,頤和園和國貨品牌卡婷一起推出口紅,喜茶積分兌換定製款歐萊雅口紅,肯德基與瑪麗黛佳聯合推出口紅……為何口紅成了企業跨界的標配?宋清輝認為,由於口紅單價較低,需求度較高,消費群體也沒有性別之說,甚至有不少男生直接買來自己用,可見口紅是最容易完成跨界營銷的產品。當下,口紅已經成為網紅推廣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產品,「口紅一哥」李佳琦在小紅書上爆紅也與其有關係,他曾創造出300秒內賣掉一萬五千支口紅的驚人紀錄。
艾瑞諮詢聯合發布的《2019年中國中產女性消費報告》中指出:口紅銷量暴增,中產女性每人平均年入4支口紅。據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化妝品零售額達2619億元,同比增加9.6%。另據Euromonitor分析,國內的化妝品市場有望發展到萬億以上的體量。
揚子晚報記者梳理發現,「任性」跨界的國貨品牌還有很多,如瀘州老窖去年初出了香水「頑味」、老乾媽出了衛衣、六神和買雞尾酒的RIO「合體」出了花露水味雞尾酒、大白兔聯合美加淨推出了潤唇膏和香水……(記者 徐兢 實習生 顧傑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