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痛二字,讓多少人深有感觸,小到剛要開始換牙的小孩子,大到百歲老人,無一不使之頭疼。所以,為了孩子未來少產生一些像牙痛、齲齒等一系列問題,不少家長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採取一系列措施督促孩子護齒,節制孩子吃含糖高的食物,早晚刷牙,但就算如此,孩子還是難免會出現齲齒。
我鄰居家的女兒,長得很漂亮,看上去很討人喜歡,但是與之不相稱的是,不知道是什麼原因一張嘴就是滿嘴的蛀牙,十分礙眼,也對孩子生活等方面影響很大。可是她平時一直對孩子的牙齒健康很重視,很少讓孩子吃甜食。
可沒想到的是,儘管限制了孩子吃高糖食物,還依然出現了齲齒。後來經過醫院醫生的詢問分析,發現孩子患齲齒的原因,竟是睡前喝牛奶。
以前鄰居只是覺得牛奶不僅不含糖還有助眠作用,於是就讓孩子幾乎每天晚上都喝一杯牛奶,她覺得這樣對孩子非常有好處。但正是這種想當然的想法,讓孩子患上了齲齒。
要知道,人在晚上吃任何東西,都會在口腔裡留下食物殘渣,就即使是牛奶這樣的液體亦是如此,這些食物殘渣一直在孩子的牙齒縫隙中停留,導致大量的微生物細菌的滋生和繁殖,與此同時還產生能夠使腐蝕牙齒的酸性物質,經過長時間的積累,會讓牙齒問題越發嚴重,以至於最後大量齲齒形成。
很多家長在幫助孩子培養刷牙的習慣的時候,還僅僅是在每天早上刷一次的狀態,其實小孩子像成年人一樣,是早晚都要刷牙的,這樣才能避免食物殘渣在口腔內殘留的時間過長,從而導致細菌滋生。
因此部分家長刷牙不管早晚,只要每天刷一次的方法對孩子來說,是不可取的,家長一定切記不要覺得孩子一天中只要刷過牙就OK了。
還有需要注意的是,口腔細菌生長速度特別快,即使晚上刷過牙,經過了一整夜的時間,也足夠它們生長得了,所以不要覺得睡前刷過牙,一宿什麼都沒吃,第二天就不用刷牙了。
讓孩子乖乖刷牙,家長可以參考這4個方法
1、說明後果法
顧名思義,這個方法就是讓寶寶們了解不刷牙的後果,這點上來說我覺得孫儷的方法就特別好用,孫儷曾發過一篇關於讓孩子刷牙的自述微博,她其實也一直覺得讓孩子刷牙是個很讓人頭疼的事情,直到讓孩子看了一部紀錄片之後情況卻大有改善。
這部紀錄片的大致內容其實就是一個小孩子拔牙的真實過程,可以清楚地看到,照片中的小孩子的牙齒內部都蛀空了,幾乎就剩下一個「外殼」,牙醫的在孩子的口腔裡不停地擺弄著手裡的電鑽、鉗子和牙鏡,孩子看起來非常痛苦。孫儷說,這種直觀的方法,沒想到比我自己教了一遍又一遍都管用。
2、讓孩子愛上刷牙
讓孩子 「愛上」刷牙,對於大多數家長來說,幾乎從來沒有指望過,但這其實只是幫助孩子養成一個小小的日常習慣而言,只要加以督促,那將是一件非常簡單的事情,特別是在0~6歲幼齡黃金期更是如此。
3、父母做好示範
寶寶要刷牙時,家長們可以先做一個示範,而不是直接就給孩子刷牙,做示範不僅可以讓寶寶孩子消除對未知事物的恐懼,還可以讓寶寶們對刷牙的認識更加直觀,同樣的這種方法也可以運用到其他方面。
4、從兒童繪本上入手
孩子在還小的時候,對外界知識技能的獲取和運用靠口頭的言語輸入往往是不夠的,更多的應是像育兒繪本、畫冊這種以圖畫的形式去直觀的體現。這種正面的輸入可以讓孩子身心愉悅,以至於更好地養成好的習慣。
對此小青推薦一套這樣的兒童繪本——《幼兒行為管理親子繪本》,共30冊繪本,每冊一個主題,《尿床了》、《洗澡》、《睡覺》等都是圍繞孩子成長的問題進行引導,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
每一冊繪本的顏色都十分豐富,對孩子有著很強的吸引力,每冊都用不同的小動物進行演繹,像小象、小兔子、小松鼠等都是孩子喜歡的角色,能夠更好的拉近與孩子的距離,繪本的故事貼近生活,讓孩子有種身歷其境的感覺。
【點擊下方▼商品卡購買,享受優惠】
若是家長的條件允許的話,小青更推薦這套啟蒙早教繪本,這也是一套30冊的兒童繪本,但是不同的是,這套繪本更加全面,上一套繪本是培養孩子的生活習慣,而這套包含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啟蒙等五大主題。
非常適合作為0-6歲寶寶的早教啟蒙書,這套書我拿到手的第一感覺就是有點小,但是翻看了一下內容,還是非常不錯的,在我家孩子3歲的時候我入手的這套繪本,發現這套書雖然我拿著比較小,但是孩子翻看時卻剛剛好,而且顏色鮮豔、印刷環保,非常吸引孩子,家長可以放心讓孩子自己翻看,晚上睡前也能當作睡前故事講給孩子聽,是一套不可多得的兒童早教書籍。
其實孩子刷牙並不是一件多麼難得事情,只要家長們用對方法,很快便能讓孩子愛上刷牙,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