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急性疾病若不能得到及時治療,很容易造成嚴重的後果,特別是一些年紀偏大的老年人群。近日,澳大利亞一名66歲老人因小腸破裂3次前往醫院進行治療,但都被醫院工作人員誤診,最終不得不切除2.5米腸子。
據外媒5月20日報導,近日,名為Stuart的老人因小腸破裂沒有得到及時治療,最終導致其不得不切除2.5米腸子,在經過7次手術後,Stuart的小腸僅剩1.1米。
Stuart的女兒回憶稱,今年4月,父親曾3次因腹部劇烈疼痛而到新南威爾斯州西部的一家醫院就診,但當時醫生診斷其為食物中毒和便秘,並在症狀減輕後安排父親出院。
「其實當時我就覺得父親的病沒有那麼簡單,並希望他能多住幾天院進一步觀察,但沒想到醫院很快就要求父親出院,這讓我覺得會有些敷衍。」
5月2日,當朋友來到Stuart的家裡進行拜訪時發現他蜷縮著躺在地上,看上去很痛苦。朋友立即將其送往達博基地醫院進行治療。
經相關檢查後發現,Stuart的小腸破裂了,更為嚴重的是,裡面的東西漏進了他的腹腔,引發了危及生命的敗血症。
醫生告訴家人,血凝塊似乎切斷了腸的血液供應,因此必須要進行手術。然而,在第一次手術後,因為感染嚴重,外科醫生開始對Stuart進行搶救。最終,他經過了7次手術,只剩下1.1米的小腸。
Stuart的女兒稱:「父親每一次手術都有失去生命的危險,所以他每做一次手術,我們一家人都會跟著緊張一次。我很害怕失去他,也不想他以這種方式離開我們。而且我一直覺得,如果當時第一次去的醫院能早點查出病情的話,也不會是現在這種結果。」
目前,Stuart在手術時因遭受了急性腎臟損傷和充血性心力衰竭,在達博基地醫院住院一個月。除Stuart之外,另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居民聲稱,她丈夫的造口袋破裂後,前往醫院進行治療,但當地醫院的工作人員沒有接受過相關正規培訓,並建議他們到達博基地醫院進行治療。
但對於上述言論,當地醫院的相關負責人回應稱,他們的護理人員技術精湛,並且全天候提供穿刺術和插管術,但如果情況嚴重時會安全轉移到更為專業的醫院進行治療。
對此,很多網友表示,Stuart的病情確實是因為醫院的誤診和忽視才導致了嚴重的後果,確實是醫院的責任。也有網友表示,如果身體健康出現很嚴重的問題,那就應該到大醫院進行治療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