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季還是來了。
自1977年中國恢復高考以來,1978年開始中國每年都有數量龐大的畢業生。作為畢業生的他們,可以說都是當時中國最有知識、最有文化的一代年輕人,而且,這個數量一直都在增加。
用兩個月前刷屏微信朋友圈的視頻《後浪》中的稱呼,他們都是每個時代最典型的「後浪」。
現在,最新鮮的「後浪」來了,875萬人!
下面的表格裡,我特意把1977年恢復高考以來每年最新鮮的「後浪」人數列舉出來。
2個月前,在《後浪》裡,國家一級演員何冰在片中緩慢深情而又滿懷希望地說:
我看著你們,滿懷羨慕,
人類積攢了幾千年的財富,
所有的知識、見識、智慧和藝術,
像是專門為你們準備的禮物,
科技繁榮,文化繁茂,城市繁華,
現代文明的成果,被層層打開,
可以盡情地享用,
……
你們擁有了,我們曾經夢寐以求的權利——
選擇的權利。
你所熱愛的,就是你的生活,
你們有幸,遇見這樣的時代,
但是時代更有幸,遇見這樣的你們,
我看著你們,滿懷敬意;
……
視頻裡的年輕人,個個炫酷得飛起。他們滿世界旅遊一覽天下小,他們戴上VR眼鏡盡享虛擬世界,他們打著電競遊戲張揚自信,他們直播才藝身姿曼妙,他們開著越野車肆意遊蕩,他們Cosplay顧盼自雄,他們在潛水,他們在健身,他們在彈奏,他們在千萬人前演講,在朋友簇擁下歡呼,在摩天大廈邊表演,在水中舉行婚禮,在遊樂園中慶祝節日……
唉喲,這些年輕人都誰呀?
我猜,應該都是王思聰這樣的群體,才能有這樣「自由選擇的權利」——更準確地說,是擁有這樣「自由消費」的權利。
要知道,總理剛剛說了,這個國家有6億人月收入不足1000元,想要過上視頻中所謂那些後浪們的生活,每個「後浪」至少得有100個月收入1000元的爹媽供養著才行吧?
且不說東部沿海大城市裡有多少畢業生「後浪」能過上這樣的生活(不妨按照30%的比例吧),農村、小縣城乃至普通的中西部城市的學生們,我幾乎可以肯定,90%以上的高校畢業生,應該和視頻中「後浪」們的生活沒任何相似之處。
實際上,推出《後浪》這個視頻短片的B站,很多紅人,也大都是富二代權二代,一個手鐲幾十萬,最好的蘋果電子產品都是全套的,就連那些在各種電視節目中霸屏的學霸們,基本也都是律師、教授或公司高管們的後代……
何冰眼中的那些後浪們,確實距離普通人有點遠。還是整點兒最實在的——
對於這最新鮮的875萬真正的後浪來說,絕大多數的他們,現在最想要的,不過是一份體面的工作而已。
一說到這個,哎,那可真是叫個「難上加難」。
COVID-19疫情的襲來,不僅影響了整個社會的經濟運轉,而且打亂了應屆畢業生們的求職節奏,春招季本是應屆生找工作的高峰期,但受疫情影響,幾乎全國都暫停了線下的春招,這讓絕大多數從未接觸過社會的新鮮後浪們,茫然、焦慮、煎熬、情緒煩躁:
「不知道,第二天清晨的陽光和offer,哪一個先來。」
根據今年4月發布的《2020應屆畢業生春招求職報告》,截止到4月份,有超過7成的應屆畢業生尚未籤約,而企業因疫情影響,對於應屆生的招聘需求規模同比下降了22%。
中國人民大學就業研究所聯合智聯招聘4月發布的《疫情衝擊下的高校畢業生就業市場——2020年大學生就業力報告》顯示,約55.2%的畢業生未獲得任何offer,15.8%的畢業生只獲得1個offer。
受到疫情的影響,很多高校延遲開學,畢業生們網上答辯雲畢業,直到畢業都不能返回學校再看一眼。
我想,這875萬後浪們在畢業的時候,90%以上的他們可能並未想過嘗試《後浪》裡的那些生(消)活(費),但他們一定會遺憾——
沒有鮮花掌聲,沒有畢業照;
沒有春招,沒有就業協議;
沒有散夥飯,沒有學位服;
甚至,來不及互道一聲珍重,來不及許下對明天的諾言,匆匆忙忙孤孤單單畢業,就成了這些後浪們一生的遺憾;
……
絕大多數的這些後浪們,並沒有所謂的「自由選擇的權利」——因為他們不是王思聰,他們的家庭收入支撐不起那些精緻的消費。
不過,沒事的,這些後浪們總有一天會發現,2020年的畢業季這麼艱辛,找份體面的工作更是如此艱難,而等他們真的進入社會之後就會發現,在經濟低迷、階層固化的社會,絕大多數他們未來的生活,很可能比現在還要難上加難。
當然,為了畢業季的後浪們能夠找到工作,各地政府也出臺了一些政策和措施,不妨以全國高校畢業生最多的北京市為例。
7月3日,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市教委和市財政局聯合發布《關於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若干措施》(簡稱「京8條」)。
對於北京市2020年及以後畢業離校2年內的高校畢業生,如果初次就業是靈活就業,可以申請靈活就業社保補貼,按照每月930元的標準,年度補貼額度11160元;
教師、護士等職業可以先上崗再拿證;
學生戶口、檔案可在學校保留2年;
企業招用畢業年度內本市高校畢業生,符合條件的將給予最長不超過3年的社會保險補貼,補貼標準為每月1162元;
對於中小微企業,2020年招用畢業年度內本市高校畢業生,可以申請以工代訓補貼,每月1760元;
對有就業意願的困難家庭畢業生推薦至少3次就業崗位,確保100%實現就業幫扶。
……
新冠疫情最嚴重的湖北省武漢市,同時也是高校畢業生集中地之一,國家明確表示,對湖北高校及湖北籍2020屆畢業生給予一次性求職創業補貼;
……
如果疫情能夠在2020年-2021年結束,這一屆的畢業生,一定會成為中國改革開放並恢復高考以來畢業方式最為獨特的一屆後浪。
如果疫情就像現在這樣一直持續下去,這一屆的畢業生們就更不必擔心了,因為,接下來每一年的畢業季,都將有越來越多的新鮮後浪,會變得和你們一樣難上加難,包括這些剛剛參加了高考的高三畢業生們。
疫情會不會持續不好說,但可以肯定,這875萬最新鮮後浪們中的絕大部分,想要過上何冰演講中那樣精緻的生活,不僅現在,而且包括未來,都並非易事。
對於只不過想要一份月薪5000元工作的普通畢業生來說,「奔湧吧後浪」這樣的用詞,未免太過於空洞和宏大了。對於絕大多數出身平凡、沒有好爹好娘也沒有乾爹乾娘又馬上要進入社會的後浪們,我還是用最接地氣、最通俗的話說:
「努力吧,騷年們!」
「也許,很多人努力了並不會有什麼結果,但你不努力,是註定沒有結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