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的875萬「後浪」來了,何冰的精緻生活在哪裡?

2020-08-28 路財主

畢業季還是來了。

自1977年中國恢復高考以來,1978年開始中國每年都有數量龐大的畢業生。作為畢業生的他們,可以說都是當時中國最有知識、最有文化的一代年輕人,而且,這個數量一直都在增加。

用兩個月前刷屏微信朋友圈的視頻《後浪》中的稱呼,他們都是每個時代最典型的「後浪」。

現在,最新鮮的「後浪」來了,875萬人!

下面的表格裡,我特意把1977年恢復高考以來每年最新鮮的「後浪」人數列舉出來。

2個月前,在《後浪》裡,國家一級演員何冰在片中緩慢深情而又滿懷希望地說:

我看著你們,滿懷羨慕,

人類積攢了幾千年的財富,

所有的知識、見識、智慧和藝術,

像是專門為你們準備的禮物,

科技繁榮,文化繁茂,城市繁華,

現代文明的成果,被層層打開,

可以盡情地享用,

……

你們擁有了,我們曾經夢寐以求的權利——

選擇的權利。

你所熱愛的,就是你的生活,

你們有幸,遇見這樣的時代,

但是時代更有幸,遇見這樣的你們,

我看著你們,滿懷敬意;

……

視頻裡的年輕人,個個炫酷得飛起。他們滿世界旅遊一覽天下小,他們戴上VR眼鏡盡享虛擬世界,他們打著電競遊戲張揚自信,他們直播才藝身姿曼妙,他們開著越野車肆意遊蕩,他們Cosplay顧盼自雄,他們在潛水,他們在健身,他們在彈奏,他們在千萬人前演講,在朋友簇擁下歡呼,在摩天大廈邊表演,在水中舉行婚禮,在遊樂園中慶祝節日……

唉喲,這些年輕人都誰呀?

我猜,應該都是王思聰這樣的群體,才能有這樣「自由選擇的權利」——更準確地說,是擁有這樣「自由消費」的權利。

要知道,總理剛剛說了,這個國家有6億人月收入不足1000元,想要過上視頻中所謂那些後浪們的生活,每個「後浪」至少得有100個月收入1000元的爹媽供養著才行吧?

且不說東部沿海大城市裡有多少畢業生「後浪」能過上這樣的生活(不妨按照30%的比例吧),農村、小縣城乃至普通的中西部城市的學生們,我幾乎可以肯定,90%以上的高校畢業生,應該和視頻中「後浪」們的生活沒任何相似之處。

實際上,推出《後浪》這個視頻短片的B站,很多紅人,也大都是富二代權二代,一個手鐲幾十萬,最好的蘋果電子產品都是全套的,就連那些在各種電視節目中霸屏的學霸們,基本也都是律師、教授或公司高管們的後代……

何冰眼中的那些後浪們,確實距離普通人有點遠。還是整點兒最實在的——

對於這最新鮮的875萬真正的後浪來說,絕大多數的他們,現在最想要的,不過是一份體面的工作而已。

一說到這個,哎,那可真是叫個「難上加難」。

COVID-19疫情的襲來,不僅影響了整個社會的經濟運轉,而且打亂了應屆畢業生們的求職節奏,春招季本是應屆生找工作的高峰期,但受疫情影響,幾乎全國都暫停了線下的春招,這讓絕大多數從未接觸過社會的新鮮後浪們,茫然、焦慮、煎熬、情緒煩躁:

「不知道,第二天清晨的陽光和offer,哪一個先來。」

根據今年4月發布的《2020應屆畢業生春招求職報告》,截止到4月份,有超過7成的應屆畢業生尚未籤約,而企業因疫情影響,對於應屆生的招聘需求規模同比下降了22%。

中國人民大學就業研究所聯合智聯招聘4月發布的《疫情衝擊下的高校畢業生就業市場——2020年大學生就業力報告》顯示,約55.2%的畢業生未獲得任何offer,15.8%的畢業生只獲得1個offer。

受到疫情的影響,很多高校延遲開學,畢業生們網上答辯雲畢業,直到畢業都不能返回學校再看一眼。

我想,這875萬後浪們在畢業的時候,90%以上的他們可能並未想過嘗試《後浪》裡的那些生(消)活(費),但他們一定會遺憾——

沒有鮮花掌聲,沒有畢業照;

沒有春招,沒有就業協議;

沒有散夥飯,沒有學位服;

甚至,來不及互道一聲珍重,來不及許下對明天的諾言,匆匆忙忙孤孤單單畢業,就成了這些後浪們一生的遺憾;

……

絕大多數的這些後浪們,並沒有所謂的「自由選擇的權利」——因為他們不是王思聰,他們的家庭收入支撐不起那些精緻的消費。

不過,沒事的,這些後浪們總有一天會發現,2020年的畢業季這麼艱辛,找份體面的工作更是如此艱難,而等他們真的進入社會之後就會發現,在經濟低迷、階層固化的社會,絕大多數他們未來的生活,很可能比現在還要難上加難。

當然,為了畢業季的後浪們能夠找到工作,各地政府也出臺了一些政策和措施,不妨以全國高校畢業生最多的北京市為例。

7月3日,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市教委和市財政局聯合發布《關於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若干措施》(簡稱「京8條」)。

對於北京市2020年及以後畢業離校2年內的高校畢業生,如果初次就業是靈活就業,可以申請靈活就業社保補貼,按照每月930元的標準,年度補貼額度11160元;

教師、護士等職業可以先上崗再拿證;

學生戶口、檔案可在學校保留2年;

企業招用畢業年度內本市高校畢業生,符合條件的將給予最長不超過3年的社會保險補貼,補貼標準為每月1162元;

對於中小微企業,2020年招用畢業年度內本市高校畢業生,可以申請以工代訓補貼,每月1760元;

對有就業意願的困難家庭畢業生推薦至少3次就業崗位,確保100%實現就業幫扶。

……

新冠疫情最嚴重的湖北省武漢市,同時也是高校畢業生集中地之一,國家明確表示,對湖北高校及湖北籍2020屆畢業生給予一次性求職創業補貼;

……

如果疫情能夠在2020年-2021年結束,這一屆的畢業生,一定會成為中國改革開放並恢復高考以來畢業方式最為獨特的一屆後浪。

如果疫情就像現在這樣一直持續下去,這一屆的畢業生們就更不必擔心了,因為,接下來每一年的畢業季,都將有越來越多的新鮮後浪,會變得和你們一樣難上加難,包括這些剛剛參加了高考的高三畢業生們。

疫情會不會持續不好說,但可以肯定,這875萬最新鮮後浪們中的絕大部分,想要過上何冰演講中那樣精緻的生活,不僅現在,而且包括未來,都並非易事。

對於只不過想要一份月薪5000元工作的普通畢業生來說,「奔湧吧後浪」這樣的用詞,未免太過於空洞和宏大了。對於絕大多數出身平凡、沒有好爹好娘也沒有乾爹乾娘又馬上要進入社會的後浪們,我還是用最接地氣、最通俗的話說:

「努力吧,騷年們!」

「也許,很多人努力了並不會有什麼結果,但你不努力,是註定沒有結果的!」

相關焦點

  • 毛不易續寫「後浪」正能量,希望沒有何冰的困擾!
    前段時間刷屏的《後浪》演講,讓無數國人都為之動容。雖然僅僅是幾分鐘的演講,但句句卻正能量滿滿,令人熱血沸騰。從商業角度來看,這場演講是B站的成功,也是所有年輕人的福利。在物質富足的今天,我們每一個「後浪」都有著權利決定自己的人生如何度過,是奮鬥還是虛度?
  • 快兒雜談|肯德基攜手何冰老師推出《後浪》再現激情演講
    2020上半年B站推出的宣傳片,讓「後浪」一詞成為大眾熱議的焦點,由國家一級演員何冰老師在五四青年節的激昂演講為序幕,展開了一場前浪與後浪之間的輿論交鋒。 隨著後浪的火爆程度,各品牌也都紛紛聞風而動,層出不窮的創意,讓你領略到不同風格的「後浪」。
  • B站《後浪》惹爭議,批評者為何怒氣衝衝?又為何遷怒於何冰?
    B站在五四青年節前夕推出了一部宣傳短片《後浪》,沒想到惹出很大爭議。既然有爭議,應該是正面和負面的評論兼而有之,否則就無從爭起。但我在朋友圈裡看到轉發的評論,幾乎都是負面評論,而且怒氣衝衝,有的甚至遷怒於演員何冰。
  • 875萬畢業即失業,這屆後浪太難了
    這屆後浪,該何去何從? 01沒有儀式感的畢業季 前幾天,網上流傳一段視頻,一名畢業生因為不能和同窗們一起拍一張畢業照,淚流滿面離開學校。
  • 宣傳片《後浪》刷屏,我卻如芒在背,如鯁在喉
    柳林想借用李成儒老師說的如芒在背,如鯁在喉來形容一下當時看完後的感覺。本文為柳林後原創,下面是影評。我們看見了天堂,卻忘記了人間。上面一張圖中寫字板一樣的東西柳林是生平未見,據網友的說法,這個動輒上萬的東西,一般的學生可用不起。
  • 對話《後浪》團隊:出現不同理解,是有意思的過程
    (原標題:對話《後浪》策劃團隊:刷屏中出現不同的理解,是有意思的過程)
  • B站《後浪》PK 華為版「後浪」,你想幹哪一碗雞湯?
    不久前,B站的宣傳短片《後浪》引起了巨大爭議,國家一級演員何冰在視頻中讚美、寄語年輕一代,但視頻內容卻不斷遭到網友質疑,引發了很多爭議。不少網友吐槽:視頻中的畫面仿佛放電影一般,在CBD穿著漢服COS,乘風破浪出海探險,拿著GO pro做各種酷炫運動,巴黎塔下跳舞.....不停的切換旅遊探險享受生活,好像每個年輕人都活在天堂世界?這不是後浪們真正的生活!最後紛紛表示:這碗雞湯,我們不幹!
  • bilibili獻給新一代的演講《後浪》
    國家一級演員何冰走上舞臺,以青年宣言《後浪》為詞,認可、讚美並寄語年輕一代。「請查收,我們獻給年輕一代的演講。」 5月3日晚,央視在《新聞聯播》前播出了嗶哩嗶哩(B站)青年宣言片《後浪》。《後浪》由光明日報、中國青年報、環球時報、新京報、澎湃新聞和觀察者網6家主流媒體聯合B站發布,為當代青年風採發聲。
  • 《後浪》朗讀者何冰加盟
    該劇根據著名作家潘軍《犯罪嫌疑人》的小說改編,由潘軍本人擔任編劇和總導演著名演員何冰、張國強等擔綱主演,張彤、趙倩、湯嬿、馬敬函、霍青、張興哲、佟凡、王聰、梁媛等知名演員加盟。《分界線》雖然以一起突發的典當行搶劫案開始,故事的走向也是案件偵破的層層遞進、抽絲剝繭,但更多的鏡頭語言展現的卻是人文情懷以及一種情與法的糾結與惆悵。
  • 後浪、爺青回、u1s1……這些梗居然是這麼來的
    被形容過後浪嗎?爺青回你讀懂了嗎?上海名媛是什麼樣的?打工人的表情包你用了嗎?編輯綜合了《咬文嚼字》網絡流行語、2020百度沸點年度流行語榜單等,摘錄以下八個流行語,來看看你對哪個最熟悉,知道梗是怎麼來的嗎?神獸神異之獸,本指中國古代民間神話傳說中的動物。2020年上半年,因受新冠疫情影響,全國各地中小學延期開學,孩子們在家上網課。
  • 《後浪》這碗雞湯沒有毒,但是太燙嘴
    前幾天五四青年節在B站熱播的勵志短篇《後浪》引起廣泛討論,彈幕和評論兩極分化比較嚴重,部分網友認為短片中的「後浪」僅僅是少數年輕人,實際生活中的「後浪」們仍然在接受社會的毒打。這個國家年輕人們接受新鮮事物的好奇心無比強盛,B站裡遊戲娛樂,國創動漫,科普學習等等視頻應有盡有,包容萬象的社區,讓後浪們各取所需。演講中的那一句「心裡有火,眼裡有光」更是成了年輕人的代言詞。年輕人喝了不少雞湯,這次這份雞湯為何買帳的人卻不多?
  • 「後浪」成過去式,奧利給大叔的同款視頻,撫慰了百萬「被刺痛的心」
    以《後浪》的剪輯版為例,演講非常動人,看完之後熱血澎湃,讓人再次充滿了對生活的希望。但其中夾雜的片段也讓人看到了和自己相距甚遠的生活,甚至是觸摸不到的生活。在片中許多的鏡頭都是在旅遊、蹦極、拿著昂貴的設備在記錄自己的生活,這些後浪有著許多人夢寐以求的條件和生活。本是希望能夠激勵人的視頻,卻在觀看之後升起了一絲自卑之情。
  • 他因後浪被罵一萬條微博評論,網絡並不是宣洩情緒的地方
    前段日子,一個名為《後浪》的演講視頻火了。可誰想知,這段視頻從前期的一致好評,到後來種種質疑內容太過偏頗,算是來了個大反轉。最後更讓人費解的是,演講者何冰成為了眾人發洩怒火的靶子。他被輿論送上了風口浪尖,這個低調的演員,平時微博評論數不過百,而因為《後浪》讓他原本安靜的微博,多了一萬多條的謾罵。對他人身攻擊的有之,對他專業技能懷疑的有之,罵他割韭菜的也比比皆是。謾罵的句子各有不同,但是歸咎緣由都是為著情緒的發洩。
  • 深網|對話B站《後浪》策劃團隊:只有中老年人轉發是認知偏誤
    騰訊《深網》作者 李越 5月3日,B站推出的視頻《後浪》在朋友圈引發刷屏,演講者何冰以「上一代」的口吻鼓勵年輕一代「奔湧」,引起不少80後的共鳴
  • 《後浪》不論老少?18歲的高三學子和70歲學寫作的塞繆爾同樣!
    臨睡前,刷手機,被何冰那鏗鏘激昂、聲情並茂的「致青春」演說打動了。反覆重溫「一代不如一代」,「我看著你們,滿懷羨慕、敬意和感激」,竟有點動容,繼而失眠了。誰是「後浪」?「後浪」僅是影像?夫人還說,《後浪》是影像,是加工提純後的想像榜樣。對此,我半是認同,半是質疑。我覺得「後浪」可細分為生理後浪和心理後浪。
  • 後浪給你發了條消息,請查閱
    對他就是何冰老師講的《後浪》先讓我們來看一下這激動澎湃的視頻:有很多正面正能量的評論是這樣的:這些浪還是比較積極的,看了之後內心比較激動,感覺自己就是後浪中的一朵浪花;我也要做後浪中的一朵,壯大自己,不懼困難。有稱讚的地方肯定也會有謾罵或不屑。
  • 後浪也很難,誰不是被前浪催著考事業單位?
    前幾天,由bilibili網站推出的演講視頻《後浪》刷爆朋友圈,這條視頻在B站的播放量已經超過1000萬。國家一級演員何冰走上舞臺,以青年宣言《後浪》為詞,認可、讚美與寄語年輕一代。在UP主們的青春混剪中,屬於年輕人的光芒正在閃耀。
  • 《後浪》隱藏在說教背後的視角和商業訴求,經得起年輕人的解構嗎
    昨晚,B站聯合光明日報、新京報、澎湃等主流媒體,發布了獻給新一代的演講《後浪》。654字的演講稿,國家一級演員何冰3分鐘深沉鏗鏘的陳詞,加上B站UP主們的精彩片段,這條視頻截至目前已經獲得了超過1000萬的播放量。視頻中,何冰用老一輩的口吻告訴年輕人,我們在同一條奔湧的河流,「奔湧吧,後浪」。
  • 一生只愛一個人的何冰,娶同桌做老婆,22年從未吵架
    【作者:葉曰爾】前段時間,國家一級演員何冰在B站上發布了視頻《後浪》。該視頻主要是為年輕一代發聲,希望年輕人能夠被積極向上的正能量所鼓舞,也希望大眾重新認識年輕人並產生共鳴。整個視頻在上線後3小時觀看量破100萬,截止到現在,有1700多萬的觀看量,20多萬彈幕,40.3萬收藏。從商業傳播的角度來看,這無疑是一次成功的宣傳和營銷。最大的受益者是B站,最大的受害者是何冰。希望大家能夠擦亮雙眼,理智對待這次的視頻,也理智地對待何冰,不要再對他進行人身攻擊了。
  • B站震撼演講《後浪》全網刷屏:頂級成功的演講具備這7大要素
    這是超滿的第337篇原創文章五四青年節前夕,bilibili(B站)發布青年宣傳片《後浪》,並在央視一套《新聞聯播》前播出特別版,宣傳片由國家一級演員何冰演繹。有些演講者在演講時,容易有職業習慣,演講顯得太刻意或表演痕跡太明顯,或者以朗誦腔、主持腔來演講,聽眾會感覺其不夠真實,很難讓聽眾有代入感。何冰老師《後浪》的演講中有朗誦、表演,但沒有給人刻意的感覺,因為他以輕鬆自然的狀態將朗誦、表演、話劇、演講、說話等藝術元素融為了一體,功力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