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168 評測】「會當臨絕頂,一覽眾山小」,隨聲聽市場已經進化的多姿多彩,MP3、MP4的發展遠遠超出人們的想像,不過現在有什麼產品能稱得上這一句呢?有人也許會說是iPod,橫掃隨身播放器市場的王者,不過對於HIFI發燒友來說卻未必正確,他們追求的只有兩個字——音質,過去有iPod classic一展風華,後有建伍B9引領群雄,現在時代早已改變,巨人SONY回來了,他推出的PCM-D50錄音筆成為了發燒友眼中的新神器。
D50圖鑑
索尼D50並非為隨聲聽而生,本質上還是專業錄音產品,其血統來自索尼頂級錄音設備PCM-D1,D1的售價達到20萬日元,體積也龐大如錄音機,最高可支持24bit/96kHz的線性PCM(WAV)錄音,這時即便是4GB的容量也僅能錄2個小時,盡顯專業的風採。不過這款體積龐大的錄音設備並沒有被太多發燒友注意,而之後推出的精簡版,也就是本次的主角D50才為眾人所關注。
D50的前身D1專業錄音機
D50是索尼新款錄音設備,全稱可攜式線性脈碼調製(LPCM,Linear PCM)錄音機,在SONY的官方網頁上,D50被定位於面向新聞記者與音樂工作者的專業音頻產品,目前市場售價為3500元。D50本來是行業用品,但是偶然間被發現耳機輸出和聲音回放的品質非常驚人,超越了以往那些隨身聽,成了發燒友的至愛。
D50錄音筆
D50在隨身HIFI界的出名可謂無心插柳之舉,不過憑藉索尼出色的工藝,一下子就佔有了一席之地,雖然他體積很大,快閃記憶體較小,文件管理不方便,不過憑藉其出類拔萃的音質被稱為HIFI隨身聽的新機皇,甚至有網友稱其可比擬3000元的臺式CD,其音質究竟如何還得等聽了再說。
D50機身採用鋁合金與鎂合金鑄造,輸出埠也不再作鍍金處理,放棄了D1採用的指針式錄音電平指示器,內置的駐極體麥克風在品質上較D1有一定差距,在控制成本的同時最大限度地保留了D1在工業設計、功能及性能上的優點,並在一些重要細節上進行了改進,包含電池約365克,比D1的525克要輕不少。
索尼在推出D50時刻意增加了MP3播放功能。在官方說明中D50被定義為一臺「高品質的音樂播放器」(High-Quality Music Player)。這無疑給了發燒友們更多的選擇機會,雖然WAV和MP3在本質上有一定的差距,D50較小的內存容量還是讓MP3有了容身之地,這也標誌了索尼對隨聲音頻的重視程度。
D50在設計時對其回放電路進行了精心的設計。音樂播放效果令人印象深刻,而耳機輸出的推力最為明顯,搭配優秀的HIFI耳機時,可以提供極為優秀的音質效果,同時D50還具備了高品質LINE OUT輸出,對隨身耳放有著良好的支持可謂如虎添翼,這也是廣大發燒友熱衷於這個大傢伙的原因。
D50的體積是作為音樂隨身聽的唯一缺陷,僅僅4GB的快閃記憶體容量讓WAV的優勢難以充分發揮,僅僅幾張CD的內容就把他塞得滿滿的,好在具備一個記憶棒插槽,可以擴充16GB存儲容量,加起來也相當於一般的快閃記憶體播放器了,算是勉強夠用吧。
D50雖然是以音樂播放器的身份為人所熱衷,不過其錄音功能也具備了相當高的水平,頭部具備雙麥克風,可以在全方位收錄重要的聲音信息,雖然這不是本次測試的主要目的,但是筆者還是嘗試了一下D50的錄音功能,雙麥克風的隨意調節能力非常強,對方向的控制更為方便可靠,可以在混亂的環境中完成複雜的錄音活動。
D50的麥克風設置十分多樣化
D50的供電系統非常樸素,採用極為簡單的4節1.5V電池,並配備了一個素質電池盒,這樣的設計在續航方面更加方便,隨處可見的電池選擇讓錄音筆更能適應環境變化,不會因為電池的意外而導致錄音計劃受損。另外,這樣的設計也能降低D50的成本,畢竟如D1般萬元的價格即使在熱衷音樂的發燒友也想躊躇不止。
電池使用的是簡單的5號電池
D50播放方面相當單調,僅僅能夠播放WAV文件和MP3文件,文件管理也不是很直觀,沒有比較明確的歌曲選擇菜單,選歌不太方便,好在對語言的支持相當到位,無論中文、英文、日文都能夠輕鬆辨認。播放方面方面MP3和WAV的顯示界面有一定區別,WAV播放界面內容比較豐富,有清晰的聲調顯示,看起來清晰一些,總得來說D50的播放功能並不完美,還不如一般的mp3播放器。
開機載入的速度一般,感覺比較慢
文件管理相對單調,只能在根目錄下添加文件夾
WAV播放顯示,上方有頻響指示
MP3播放
錄音格式也可選擇
D50的播放和管理在現在看來都已落後於時代,顯示屏更是傳統的黑白色,對於不需要錄音的功能的人來說音質是選擇D50的唯一因素,那麼是什麼原因讓這個看似落後的傢伙成為引人矚目的交點,他的音質到底有多強?請接下來繼續看看吧。
耳機選擇:
D50的音質是他的核心,筆者準備了不同級別的多款耳機,他們都出自名牌大廠,包括了索尼自家的老夥計MDR-V900HD頭戴式耳機,UE出品的SF3動鐵入耳耳塞,老牌大廠拜亞的新產品DTX60,以及森海塞爾的常青樹PX100,這四款耳機基本代表了1500元到300元不同級別的產品,筆者希望能儘可能全面反應D50播放音樂的質量。
索尼 MDR-V900HD
拜亞 DTX60
試音碟準備:
這次D50評測的核心的是全面準確,因為時間有限在精度上降低一些,所以以大廠試音碟為主,將網絡下載的試音碟用MonkeysAudio釋放為WAV文件,再用LAMP壓縮成MP3,這樣同時聆聽WAV和MP3文件,以比較聲音的不同,同時分析D50的聲音優勢,主要試音碟為鐵三角、惠威和安橋試音碟。
在ONKYO安橋成立60周年的日子,研製出許多不同類型的影音產品,在影音市場中數一數二,成就非凡。雨林與安橋共同錄製的這張CD內的精選曲目,均以ONKYO最新的數碼放大器A-975役及CD播放機DX-7555和Liverpool利物浦迷你音響組合來作參考挑選的,可以形成不同的魅力,檢驗D50的音質成色,領略純正高音質重播的魅力。
安橋試音碟
惠威試音碟雖然是為音箱準備的,但是涵蓋了蔡琴、區瑞強、楊曼莉等人的經典曲目,還有高低音測試等全面評析,對耳機的整體素質考量是一個方便的選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展現耳機的基本素質。
惠威試音碟
鐵三角試音碟是由菲唱片資深錄音室陳珞先生特意將曲目重新混音,使其更加適合耳機發燒友試聽。除了柏菲旗下歌手的錄音以外,陳珞先生還特意為此張CD錄製了「人頭錄音」,這是國內首次採用5聲道人頭麥克風的錄音作品。木管樂器圍繞在「人頭」周圍,「四隻小天鵝」呼之欲出。
鐵三角試音碟
推力盡顯:索尼 MDR-V900HD
MDR-V900HD是索尼出品的高端DJ耳機,頻響範圍在5Hz-80kHz,但是別小看他只有24歐姆的阻抗,但是畢竟還是大耳機,所謂推響容易推好難。MDR-V900HD第一反應就是推力十足,以往MP3小牛拉破車的感覺沒有了,只要輕調兩格就可以輕鬆出聲,而且因為離D50的出力極限還有不少距離,所以推力顯得富富有餘,出來的聲音也沒有緊迫感。
只需要調到2檔聲音大小就令人滿意了
MDR-V900HD是一款音色濃鬱的耳機,同時有著很高的解析力,在D50上聽MP3和WAV有著巨大的差距,同樣的試音碟,在王菲的《天空》中能輕鬆分辨兩種文件的差別,MP3文件在中頻的渾濁體現得一覽無餘,而WAV大有不同,瞬態的變化表現得相當好,D50體現了音量的釋放,那種釋放的感覺不是單純的音量大小,而是體現在高頻的延展和低頻的下潛上,就如同上了一個小型耳放的感覺。
D50與MDR-V900HD
包圍的感覺,就如同耳機的佩戴
通過MDR-V900HD的試音,D50展現了非常好的推力水平,不僅僅是個單純的傻大個,在推好耳機方面是相當有技巧的,據估計D50推力水平應該達到了部分超小型隨身耳放的標準,由於供電更為優質,所以聲音要超過這些耳放,所以對於使用D50的發燒友來說,只需要把眼光瞄準到高端隨身耳放即可。
動鐵原味:UE SF3
UE作為最有名的動鐵耳塞廠商,其出品的SF3以低價的動鐵單元成為用戶們關注的焦點,這款動鐵耳塞雖然在設計上歐美化一些,使得部分用戶佩戴的感受變得差一些,但是整體效果保持了UE一貫的水平,D50可以輕鬆推動,只需要一格就能發出非常響亮的聲音,動鐵單元敏感的特性一覽無餘。
僅僅一格即可出聲
SF3在D50的體現了一種原汁原味的感覺,感情色彩非常的濃鬱,但沒有絲毫失真的感覺,也是常說的動鐵味,D50對聲音的歡迎相當樸實,聲音的變形相當小,與SF3搭配體現了優勢的提升,D50通過改善音源和耳機輸出的質量,將動鐵耳塞SF3的優勢儘可能表現出來,能夠明顯感到與傳統動圈耳塞的不同。
D50與SF3
D50與SF3
D50與SF3
D50下的SF3聲音解析一般,MP3和WAV的區別不是很大,聽著MP3的蔡琴也覺得挺有韻味,其中在流行樂領域兩種格式的音樂差別最小,MP3格式在低頻上的混亂體現得不大,如果一般如SHE,孫燕姿一類的歌手所唱的曲子完全可以用MP3代替,也算是另類的節約空間了。
純淨之聲:拜亞 DTX60
拜亞DTX60是一位典型的上半身選手,靈敏度相當高,在D50上只需推到近1的位置就能得到不錯的效果,不過並沒有改善低頻不良的老毛病,但D50明顯提高了DTX60的中高頻解析,聲音加之D50乾淨的音色與DTX60非常搭調,弦樂和輕音樂的回放質量大幅提高。
推力所需很小
DTX60在D50音色顯得更加乾淨利落,高頻部分清晰細膩,有一塵不染之感,最具特色的莫過於古箏曲《高山流水》,琴弦的撥動絲絲入耳,心中馬上升起空靈的感覺,隨著琴弦撥動之聲宛如涓涓溪流,正應了曲名《高山流水》之意,在這裡與同樣音質潔淨的iPod classic相比多了分清麗明亮。
D50與DTX60合影
黑白對比明顯
大小差異巨大
DTX60的聲音極具拜亞特色,冷豔犀利,潔淨如水,D50把DTX60的特色發揮出來了,雖然不能DTX60低頻薄弱的特點,但是大大提升了聲音的清晰程度,不過必須用WAV格式,MP3的音樂相比起來顯得渾濁,幹噪許多,低頻和高頻的壓縮感一聽便知。
老當益壯:森海塞爾 PX100
森海塞爾的PX100大家都熟悉吧,這是森海塞爾最經典的頭戴耳機之一,名聲僅次於HD600和MX500,不過現在聽來這款耳機的低頻渾濁了許多,不過在流行樂的表現上還是比較出色的,聲音以中低頻為主。流行和搖滾一類的曲子對耳機而言並不是低頻量越大越好,在重視量的時候,還需要考慮解析的問題,在考量耳機自身時,也依賴音源的素質了。
調到1又1/2檔時聲音比較容易接受
D50對PX100的好處在於推力比較優秀,音源的質量比較高,使用WAV格式後清晰度能大幅提高,尤其是低頻的解析,歌聲和伴奏的清晰度大幅提升,比使用索尼同門的X1050要提高不少,歌聲和濃重的低音間分離得更加明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PX100的素質。
D50與PX100
合影
D50與PX100
PX100體現了音源的重要性,即使2、300百元的耳機對音質的提升也相當明顯,這得益與D50的推力和高品質的耳機接口,無怪乎索尼都沒想到D50會變成隨身聽。
總結:
總得來說,D50作為現今音質最好的隨身聽之一,主要用戶就是標準的發燒友,儘管體積龐大、不便攜帶,但憑藉他乾淨細膩的聲音,尤其是高品質大推力的耳機輸出,讓D50成為了音樂發燒友的夢想,純淨的音色與索尼以往的隨身聽都要好許多。D50的聲音就如一張沒有字跡的白紙,什麼樣的耳機就能發出什麼樣風格的聲音,不會因為音源的變化而使耳機變色,可謂隨身HIFI的最強力武器
圖賞:
簡單的擺放 D50休息
自然的擺放 D50
當時非常方便
簡單碼放
細節
與水果同生
金屬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