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春季,索尼發布了一系列運動類耳塞,其中WI-SP500因外形設計前衛,明顯領先業內同行,成為運動類耳塞中的明星,加之價格相對不高,一上市便獲得驚人銷量。作為2018上半年索尼的經典耳機。它到底怎樣?今天我們來看下:
三款準運動耳機中,每一款都有運動人的照片。
其中WI-SP500是單人跑步,中間的WF-SP700N全無線耳機,上面印著女子瑜伽,似乎在暗示它更適合較緩慢的宜靜的運動,而最右側的WI-SP600N是兩人跑步,意味著它能一邊運動一邊與同伴交流(環境聲功能)。
這三張運動場景圖只是簡單的表明功能性,具體的還是要閱讀包裝上的其他信息才可明確是否適合自己。
WI-SP500的主要特色有:
1、「開放式」設計。即便開較大音量也能與旁人正常交流,這一點從某種角度上說,是比WI-SP600N的環境聲還更強些。這種通過物理結構的創新設計,直接突破耳內音樂(即便響度較大)的阻礙,觸摸到外界音訊的方式,令人讚賞。從既能聽到好音質,又能聽到旁人說話的角度來說,它甚至比索尼移動出品的售價近2000元的XEA20全開放式耳塞還要好。XEA20犧牲了太多音質,聯想到這個項目的主要負責人有MDR-R10的設計師投野耕治,哎。。。
2、獨特「棍」狀造型,且覆蓋大面積凸點,不論佩戴還是拿在手心都不易掉落。
3、IPX4級防水、
4、最大約8小時續航。
其中2、3這兩點綜合起來非常適合運動使用,不論是手心出汗(收納時觸碰),還是頭部出汗(佩戴時觸碰),都可放心。
另外,對於藍牙耳機而言,個人認為只要達到6小時續航就算合格。所以,索尼這個8小時也算不錯的水平。
頂部保修卡。切記保留
另外,這不是HI-RES產品,沒有註冊延長保修1年的待遇。
附贈一個便攜收納架,一個Micro-USB充電線,一對耳套(連出廠自帶的共2對)
wi-sp500特意強調了「穩固佩戴」,主要是它的耳套和棍狀手柄都有大面積密集凸點。另外,它也很輕,掉落的可能性也因此變得更小。
這條線長約50cm,縱向溝壑紋理,較粗,但還是比B&O H5的線稍細一點,H5的線是明顯偏硬了,用久了會更硬,總之就是又粗又硬……SP500的線既顯檔次,又可兼顧運動者的隨性心理。個人是更喜歡的。
[送抗壓包]Sony/索尼 WI-SP500 無線防水運動耳機 WI-SP600N 降噪
購買
額外附贈的耳套和便攜支架,這個支架也挺有創意的,收納耳機比較方便,說明書裡有使用方法示意圖。
關於「開放式設計」:WI-SP500發力點可能在三個部分:
一是耳套突出部分多開了些孔(7個)
二是耳套「基座」部分大量凸點設計,使得外界聲音可能會從其間間隙中流通,也就是避免了耳套對皮膚的絕對貼合(密封)。
三是「手柄」頂端的洩壓孔
充電線的做工還挺好的。
SP500的NFC標在右側耳塞「手柄」處,佩戴後,標籤會偏向內側,這使得具備NFC功能的手機或Walkman不太容易直接觸碰到它。例如事先已經戴好了耳機,想體驗一把掏出手機BIA耳朵上的「一觸即連」功能,此時,你很可能會失望。而且,你還不得不再摘下右側耳塞,去對準手機的相應位置。
好的是,索尼WI-SP500和WI-SP600N都可實現只要觸碰NFC標籤,即可開機與連接同步進行。記憶中,似乎是比索尼過去的NFC連接更強大。以往用NFC之前,還需要先打開藍牙耳機的電源開關。
如今的索尼藍牙耳機的電源開關,也就在連接不具備NFC功能的手機等設備時才用得上。
印製的SONY logo很低調,這種logo在索尼今年新出的三款準運動藍牙耳機上都有呈現。
浮雕般的音量調節按鍵,中間有MIC,底部多功能按鍵集合了播放/暫停/接聽/掛斷/語音助理/開關機這些功能。
一眼看去挺像當年SONY CD隨身聽的線控。
也很像索尼07年發布的運動MP3 S203F
近20年過去了,索尼一直不忘當年的「線控文化」,時不時就會開發出一款有「線控」元素的產品(如魚雷、M504隨身聽等等),可見情節之深。
WI-SP500的操控手感非常符合人體工學,不會有刺激聽覺的感覺,回饋力度和操控快捷感甚至接近「享受級」水準(建議用指甲按壓)。這種將按鈕集成在耳塞腔體上的設計方案,其他廠家要做的話,通常會把按按鍵的噪聲「打進」耳洞裡,而索尼用「線控」的方案做,就一下子解決了這一問題。
令人不爽的是,從腔體伸出的線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壓迫耳朵,戴久了可能會有疼痛感。按說它明明是可以向前面彎過去。但非要和「手柄」重疊一起懟耳朵。這也是我對該型號唯一的吐槽。
初次佩戴,半小時可能沒事,超過半小時,可能會有壓痛感。這一點或也因人而異。有時,調整佩戴角度,也會緩解這一狀況。
黑色挺漂亮的,機身並不容易變髒或磨損,這一點要好於SP600N,SP600N的線控容易被指甲刮擦出劃痕,需注意使用方式。
耳套拿下就是這個樣子了,傳統的平頭耳塞,無打孔的位置還刻有型號名。另外,左側手柄下部有盲點,便於識別,小小的一個盲點,某些緊急時刻會很有用,索尼夠貼心。
其實SP500戴上耳套後的樣子和索尼曾經出現過的某些「豬嘴型」耳塞差不多一個風格。如上圖MDR-ED12LP。你是否發現了類似之處?
話說,ED12LP(入門級)當年在IMP3論壇裡,還是被PUMA哥熱捧的耳塞,那天,丫在論壇激動的不得了,說是這塞子讓它熱血沸騰,與EX700、EX1000之類的索尼頂級耳塞也無明顯落差,我也被其蠱惑,淘寶30多元搞了條清倉的,不得不說,我也被這塞子迷住了,非常好聽。動感低頻、迷人中頻,大聲場,煞是過癮。至今收藏。
所以,如今的WI-SP500也是沿用了當年MDR-ED12LP的一些設計理念。
由此,我也不禁感慨:索尼設計香火不滅,基因代代相傳。
充電口被設計到了頂端,並覆蓋了一個帶凹槽的蓋子,便於指甲插進去叩開,雖說這蓋子表面積很小,但做工和設計感要比爛大街的一塊「貼皮」式防塵蓋好很多。
說道做工……,這款耳機的腔體密封性處理不夠精細,肉眼可明顯看到些許瑕疵,精密程度有待提高,或許也只是個體差異?除此之外的其餘部分,裝配工藝還是很高的。
頂部可能是為「開放式」理念所故意設計開孔?
音質:
比預想的好,一耳朵「爽朗」,立體感不錯,且低頻厚度合理,彈性較好,還有一定的柔和感,整體聲音解析力也比較高,藍牙連接索尼F886、ZX1時,都有不錯的結像力。此外,中頻所散發的索尼音染也挺迷人,由於密度不那麼大,動態又較好,整體聽著頗為輕鬆寫意,與我去年玩的WS413有類似的心理感受,只是結像、聲場都更大。
以我之見,它大致是索尼MDR-EX255AP(199元)的級別,已經是藍牙耳塞裡很好聽的一種了。但對比SP600N,中高頻的解析力以及縱深感上,還是有些許落差感,不過,粗略的聽,SP500的音色並不弱於SP600N,這裡面有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SP500開放式設計所帶來的寬鬆氛圍和自然聲場。而SP600N受制於「降噪」的緣故,音色偏悶,低頻也有過厚偏糊的問題,某些時候可能還不如SP500那麼讓人一耳朵「過癮」「暢快」。最後,關於這兩者響度的對比,SP600最大音量會比SP500更大一些,力度也有更強勁的感覺。SP500最大音量也能聽好一會,不會有過響的感覺。
如果聽嘻哈音樂或電音,SP600N似乎是要更過癮些,不過呢,SP500也算非常不錯了,不用太糾結。
此外,SP500最好的一點是,即便你的音樂音量開的很大(具體也要看每個人實際體驗),外界音訊也能滲透進來一些,這對於戶外跑步者而言,是一大優點,降低了聽音樂時被「車撞」的概率。個人實際測試的結果是,音量開到70%,家人和我聊天(1米距離),我依舊能較為清晰的聽見對方聲音,音量中等的話,同樣條件下,對方語言細節顯得更清晰了。當然,這個測試,也挺考驗旁人的,需要他們的嗓音較大才好。總之互相配合很重要。
短途外出或單純戶外運動,最好選SP500這種開放式藍牙耳塞,因為真的夠安全。若是上班族,經常面對地鐵、公交的長時間噪聲洗禮,最好選SP600N。
佩戴穩定性方面,個人覺得SP500要比腔體更大的SP600N更好些,。
總之,SP500時尚個性,外出佩戴聽歌安全性高,音色大氣爽朗,耐聽度好,且靈敏度高,不需要開太大音量(能省點電),市面上也無類似造型的運動耳機「撞機」,且目前淘寶價位最低390元不到……
總之,不買對不起自己年輕人的身份!
——————————————
新浪微博:大per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