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MP3變CD!隨身聽專用神奇耳放對比

2020-12-19 泡泡網

讓MP3變CD!隨身聽專用神奇耳放對比

2007年10月19日 00:01作者:UCA--54135413uu編輯:孟繁洋文章出處:泡泡網原創

  在這篇文章的前面,筆者先聲明一點,文章的第一頁和第二頁由泡泡網耳機頻道編輯撰寫,從第三頁開始為網友投稿。這篇文章主要介紹的就是隨身設備使用的耳放,由於投稿者定位比較高,對於隨身耳放筆者在這一頁中進行一下大概的介紹。


聚會上隨身耳放十分常見

  自從索尼發布第一款隨身聽之後,大大改變了人們聽音樂的方式,尤其是在MP3播放器普及之後,隨身音頻欣賞的用戶是越來越多。眾多的MP3用戶覺得自己的設備在聲音效果上並不滿意,這主要是由於現在的隨身聽耳機輸出部分被大大的弱化了。一款音源設備,能直接決定聲音效果的就是解碼和耳機輸出兩個環節。


隨身耳放特寫

  這幾年來不論是MP3格式的壓縮水平還是隨身聽上使用的解碼晶片,都有了很大的發展,320K壓縮比的MP3文件配合市面上大多數解碼晶片都有非常不錯的效果。不過在隨身聽的耳機輸出功率上,可是下降了不小。

更多耳機資訊,盡在泡泡耳機頻道』

  上文中說到了現代隨身聽的耳機輸出部分,現代隨身聽追求的偏向於小巧和更長的使用時間。基於這兩點對於耳機的輸出影響最大。


現代隨身MP3

  首先來說,更長的使用時間就是靠減小輸出的供電來實現的。其次播放器小巧的體積中各個部件都被弱化,耳機輸出所用的材料越來越少,這對於輸出電流的穩定性影響很大。耳塞產品一般都採用低阻抗高靈敏度設計,電流的紊亂會直接影響其聲音表現。


老式設備設計以音質為最大追求

  本頁後面的內容就是國內高端耳塞發燒友,對於Xin Reference和Ray The Hornet兩款隨身耳放的對比。這兩款隨身耳放都是美國生產,是隨身耳放的高端產品。

註明:對比評測由UCA音頻評測室進行,UCA成員54135413uu撰寫,首發在耳機大家壇,後經作者同意,發表在PCPOP耳機頻道,有意轉載者請於54135413uu聯繫,未經許可不得私自轉載,發現必究。

更多耳機資訊,盡在泡泡耳機頻道』

  這篇文章整理好久了,整理來整理去最後已經沒剩下多少文字了,現在是時候把文章發表出來了。其實本來Super Macro也想對比一下,但是電位器老化了,聲音出現了比較明顯的偏音,所以就不和其他兩隻耳放做比較了。本文只是隨筆聽感,代表的只是UCA音頻工作室,大家看完此文後也可以說說自己的觀點和想法以及聽感。

  此臺Reference是12000uf的版本,測試歌曲很多,我就不一一列出了,但是基本上都是原盤抓軌。


隨身耳放

非聽感篇:

  Reference體積和Super Macro是一樣的,黑色的外觀感覺比Super macro更漂亮,因為需4節AAA電池的關係,所以重量比老大哥Super Macro輕了不少。

  Reference是沒有增益的,The Hornet則有High,Med,Low三檔增益。個人認為平時聽的時候開Med或Low檔好些,High除了測評的時候AB開過以外,其他的時間基本沒動過。


Reference耳放

  The Hornet的外觀和做工比xin的耳放要優秀很多,導致我現在還執著的認為Ray的隨身耳放裡面的成本沒有外面的殼子貴。。。Ray的耳放是我見過目前做工最好的隨身耳放,它@#$^^&*(%$#(省略若干字。。。)。但是優秀的外觀做工以及體積下,還是有一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比如說電位器有些緊,像推ES3這種超高靈敏度的耳塞,微調很痛苦。還有就是後面的增益開關,對於我這種不留指甲的人,想推推耳機調到High檔太費勁了。再有就是那就是掉字,由於我沒有碰到過這個問題,但是看論壇裡已經有人碰到了的問題,所以也在這裡順帶提一下。

  續航上Reference以絕對優勢勝利,xin說是200小時,我沒有具體測過,但是從我到手到寫完文章的這近一周的時間裡,都是有電的。而The Hornet的續航只有10小時左右。

更多耳機資訊,盡在泡泡耳機頻道』

聽感篇:

  在邊聽邊寫的這幾天,我查閱了很多關於這兩款耳放的聽感,有和我反差很大的,同時也有和我聽感相近的,不管怎麼說,聽感都是主觀的,我只是以自己的聽感為基準,加以分析和描述。

  風格:我想先從風格說起,The Hornet的風格很鮮活,聲音我認為偏薄了一些。如果不看三頻之說風格的話,還真的有些類似於RS1。Reference的風格很有意思,就如其名:一聽起來就能讓我感覺到很正確。對,就是正確,也許這就是它的風格。聲音要比The Hornet厚。不過我認為這個表現出的樂器才是本身應有的厚度。


The Hornet

  三頻:Refernce的三頻素質都很平均,聽起來很平衡,感覺比較嚴謹但又不失輕鬆的聲音。Reference的三頻是追求平衡的,並沒有突出哪個頻段,聽起來的感覺像是寧可沒有功,但也不能有過的感覺。而The Hornet的高低頻都比較突出,尤其是高頻和RS1比較像,都是屬於一飛沖天,直上直下的感覺。而且高頻的延展性很優秀。低頻上The Hornet並不像Reference的感覺---就是普通優秀隨身耳放,低頻沉的很深的感覺。而是沉下去以後感覺還能繼續往下,彈性和下潛以及低頻解析均優於Reference。其實The Hornet的中頻並不差,只不過高低頻太過優秀,中頻有些沒那麼搶眼。而Reference的中頻就要比Hornet偏薄的聲音更加飽滿。

  聲場:The Hornet的縱向聲場是我聽過的隨身二房裡最為出色的。但是橫向我個人認為比較一般。不過The Hornet的聲音比較有質感,整體還能感覺到一些空間感。Reference的聲場橫向要比The Hornet優秀不少,是個長寬的聲場,空間感比較明顯。 

  在古典的表現上,Reference明顯要比The Hornet正確不少。用Reference聽古典感覺就像是在音樂廳,有種堂廳感,而The Hornet則沒有。而且The Hornet對樂器的還原也差強人意。 

  在流行的表現上,The Hornet要比Reference更加鮮活,更討人喜歡,渲染的更好。但是Reference屬於通吃的那種耳放,因為聲音比The Hornet要厚,聽流行和人聲也相當的不錯。

更多耳機資訊,盡在泡泡耳機頻道』

最後侃侃Tomahawk和Hornet:

  這兩款二房我都有過,而且我們工作室裡也都有。我想藉此說說我的看法。

  論素質,Tomahawk高低頻都比不過Hornet。但是論聽感,不論從聲音的順滑度上還是從樂器的質感和還原上,Tomahawk都要更加到位。再加上優秀的續航和非常小巧的體積,怪不得Tomahawk是Ray近期賣的最火的耳放。Tomahawk是我聽過惟一一個把ES3推的可以聽古典的隨身耳放。但是流行上的確不如 Hornet帶勁兒,用Hornet,我在公交車上都很想和耳塞裡面放得音樂一起歌唱。是的,聽流行Hornet就是有種獨特的感染力。


耳放合照

  最後再說說搭配,Tomahawk和Reference基本上都屬於百搭這種類型的,搭配什麼耳塞聽什麼類型的音樂都很不錯。他倆風格上的主要區別是Tomahawk更華麗而Reference更樸實一些。Hornet屬於個性比較強的,比較適合聽流行。在搭配過程中,我本以為ES3這種厚聲塞搭配Hornet偏薄的聲音能變得很好聽,但並不是這樣。Hornet的高頻素質,把ES3高頻的「幹,亮」放大的一覽無餘,有時候聽一些聲線比較細,聲音比較高的女聲時會感覺到有些刮耳。

結束語:

        耳放並不是一個隨身出街的必需品,但是隨著聽音時間的變化,會越發覺得耳放的重要性。雖然犧牲了體積,但是為的是在聲音上儘量的不妥協。到底是怎樣選擇,還得看你自己的追求。

更多耳機資訊,盡在泡泡耳機頻道』<

相關焦點

  • 給你一張過去的CD,紀念我們那時聽歌的CD隨身聽
    作為70.80後大部分人都經歷了CD隨身聽的年代,那時候有一臺CD隨身聽可以說是一件非常高大上的事,在大部分人都在用收音機或者隨身聽聽磁帶的時候,看見某個人戴著耳機聽著CD隨身聽,那羨慕的目光,現在回憶起來還歷歷在目。
  • 挖掘播放器的最大潛力 隨身耳放選購指南
    對於很多發燒友和嚮往優秀音質的朋友來說,隨身耳放一定都是一個耳熟能詳的東西。對於很多一直YY這樣產品的朋友來說,卻依然有很多朋友不了解如何選購一款適合自己的隨身耳放,或者說不知道如何選購一款隨身耳放。隨身耳放如何選?曾經筆者也折騰過不少的隨身耳放,也是個「捆綁黨」的忠實粉絲,喜愛隨身耳放的大推力、通過耳放改變各種聽音的口味、通過線材的折騰感受到整個系統的一點點變化、不同的電池帶來的不同聲音。
  • 改變便攜定義 AK380旗艦隨身播放器體驗(全文)_艾利和MP3_音頻評測...
    然我們來一攤這個售價貴到傷天害理的隨身產品究竟有哪些獨門絕技吧。精緻至極的擴展耳放  和AK380一起拿到的,還有一款配合它的擴展耳放,和傳統意義上的隨身耳放產品完全不同,這款產品完全是為了AK380這款產品打造,連接後背面有一個螺絲可以鎖緊它和主機,並且這顆螺絲上也一樣帶有AK的logo,細心至極。
  • 猶豫:隨身聽到底是買MP3/MD還是CD?
    但問題並不難解決,特別是採用普能電池而不是採用專用電池和內置電池的話,當然就不為播放時間煩了,大可購買些充電電池,多充幾顆,等沒電時就更換!  至於造型那些就不必要講了,都看你自己喜歡咯!比竟現在的MP3接口都採用USB1.1,有的是USB2.0了,而且MP3可以是現成的,網上下載的(相信大家的電腦裡都收藏了不少MP3歌曲了)直接傳送到MP3隨身聽裡!  MP3仍是2004年發展的熱門,許多知名廠家都開始致力於MP3的生產,而且將會有不斷的推出各式各樣的新品,消費者可大加留意媒體的最新的資料!
  • 免費領【學生專用小巧便攜mp3】聽歌又能背課文學英語,磨耳朵專用!
    學習哥團隊聯合多家知名在線教育品牌共同舉辦的「聽名師免費課程
  • 高一年級英語課文、單詞mp3隨身聽
    >可聽高一英語必修一課本單詞聽力mp3第二單元g1su3  可聽高一英語必修一課本單詞聽力mp3第三單元 g1su4  可聽高一英語必修一課本單詞聽力mp3第四單元 u1  可聽高一英語必修二課本單詞聽力mp3第一單元 g1x2u2  可聽高一英語必修二課本單詞聽力mp3第二單元
  • 九年級英語課本、單詞mp3隨身聽
    1課本、單詞mp3wy9m2     可聽九年級上冊Module 2課本、單詞mp3wy9m3     可聽九年級上冊Module 3課本、單詞mp3wy9m4     可聽九年級上冊Module 4課本、單詞mp3wy9m5     可聽九年級上冊Module 5課本、單詞mp3wy9m6     可聽九年級上冊Module
  • 名牌耳機挨個嘗 索尼隨身聽神器D50評測
    D50本來是行業用品,但是偶然間被發現耳機輸出和聲音回放的品質非常驚人,超越了以往那些隨身聽,成了發燒友的至愛。D50錄音筆   D50在隨身HIFI界的出名可謂無心插柳之舉,不過憑藉索尼出色的工藝,一下子就佔有了一席之地,雖然他體積很大,快閃記憶體較小,文件管理不方便,不過憑藉其出類拔萃的音質被稱為HIFI隨身聽的新機皇,甚至有網友稱其可比擬3000元的臺式CD,其音質究竟如何還得等聽了再說
  • 那個松下CD隨身聽
    我上大學的時候,有一樣稀罕的東西,是松下CD隨身聽,型號是:SL-S480。要知道,我的同學們都還在用磁帶隨身聽,而我,已經用上了CD隨身聽了。這個東西在當年可不太好買,一般只有在一線城市才有的賣。我這個隨身聽也不是我自己買的,是有一年我媽去深圳小姨家玩,看著挺好,就問小姨要過來,拿回新疆送給我了。我看到這個東西的時候,都驚呆了,那時見過VCD、功放什麼的,但是這麼袖珍的一個CD播放器,我真的是開了眼了。
  • 手機秒變HiFi播放器 飛傲 Q5s便攜解碼耳放評測
    今天,距離飛傲上一代旗艦便攜解碼耳放Q5的上市已經過去了一年半的時間,在這段時間裡,國內隨身HiFi市場的發展可謂方興未艾,越來越多的音頻品牌開始將一部分重心投入到隨身HiFi市場,這其中自然也包括飛傲。於是在今年3月的新品發布會上,我們看到了飛傲 Q5的升級版便攜解碼耳放——飛傲 Q5s。
  • 誰才是隨身聽之王?索尼M10對比D50評測
    【IT168 評測】2007年,在索尼推出了D50錄音筆,這款身才龐大的傢伙本身是以專業錄音為己任,但意外的是這塊磚頭一樣的傢伙有著非常好的耳機輸出功能,於是被音樂發燒者捧為最好的隨身聽工具,甚至超越了建伍使用SSD的超級隨身聽D9,成為了新的隨身聽之王。
  • 索尼耳放多少錢 索尼耳放評測介紹
    大概有很多朋友並不了解耳放是什麼,畢竟它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還是屬於比較小眾的產品,使用率不是很高。耳放主要應用於耳機和音頻播放器之間,起到放大聲音的作用,市面上的耳放普遍價格較為高昂,銷售定位人群也只是專業人士或者對音質音色要求比較高的發燒友。
  • 讓你如聽初戀,cd隨身聽般老味道的播放器.七彩虹c10評測
    這對於當時只能捆綁耳放玩IPC等老播放器的用戶來說,光是獨立DAC和耳放的全面提升改善可謂是一次成功的市場升級。而最近聽了一段時間C200發現流行人聲挺對味又耐聽的,甚至這種暖聲富有一定質感聲音對於搭配動圈也是相當不錯,低頻力度恰恰滿足了不少流行樂和原聲ACG的音色質感。
  • 搭配隨身解碼耳放 Chord推出新組件Poly
    [中關村在線音頻頻道原創]在15年10月,英國品牌和弦(Chord Electronics)在國內發布了旗下新款解碼耳放Mojo,這款產品體積小巧並具有出色的聲音和功能性,深受廣大燒友的喜愛。但和較早推出的Hugo相比,Mojo缺失了藍牙模塊,不具備無線播放的功能,這點有些遺憾。
  • 松下CD隨身聽CT800(可放MP3、WMA)
    每年到了九月,隨身聽廠商都會推出本年度的主打新機型,今年也不例外,松下於9月9日發布了兩款主打DISCMAN機型——SL-CT800、SL-CT700,從而繼承SL-T790、SL-CT590的市場份額。
  • 叫板臺式CD? 索尼最強播放器試用體驗
    聽感上,D50可以發揮IE8 80%的實力(並不是說低阻就不需要搭配耳放),低頻和高頻的方面令人滿意,但中頻部分的缺陷讓我們感到很奇怪:D50直推下的IE8為什麼會變成「兩頭翹」的取向呢?器材搭配方面,我們用索尼D50 LO輸出到C&C XO+隨身耳放,而測試耳機為森海塞爾IE8和音特美ER4P。
  • 緊急停售XP-ZV1 MP3/CD隨身聽
    Sony旗下的愛華在今年2月份發布了一款支持MP3格式、CD-R/CD-RW碟片的XP-ZV1 CD隨身聽,最薄的部分只有14.5mm,重約165g,配備液晶線控耳機,並且宣稱在
  • CD隨身聽發展史回顧
    談起CD隨身聽,大家可能就會聯想到不錯的音質,沒錯,這也是它具有旺盛生命力的原因之一。今年音樂播放器市場的競爭更趨激烈,誰勝誰負還要由市場來決定。新年的開始,讓我們來回顧一下這種經典產品所走過的歷史吧。  愛迪生發明電聲技術之後的100多年裡,唱片技術每隔25年就有一次大的技術革新。
  • 索尼最新支持MP3播放的CD隨身聽D-NE1發表
    南方網訊 索尼支持MP3的CD隨身聽一經推出立即受到廣泛關注,近日又將推出改進後的D-NE1頂級機型以及稍作簡化的D-NE9機型。
  • 改變便攜定義 AK380旗艦隨身播放器體驗
    而在機身背面的右上方配置了一個螺絲接口,這也是用來搭配各種可擴展配件的設計,下文中也將會提到。精緻至極的擴展耳放和AK380一起拿到的,還有一款配合它的擴展耳放,和傳統意義上的隨身耳放產品完全不同,這款產品完全是為了AK380這款產品打造,連接後背面有一個螺絲可以鎖緊它和主機,並且這顆螺絲上也一樣帶有AK的logo,細心至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