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到了這3個年齡段就會「我打、我咬、我有理」,媽媽要巧應對

2020-08-03 微夢媽咪

小顧的寶寶一歲了,最近小顧發現,寶寶的脾氣開始變差了——

她抱著寶寶的時候,寶寶會扯她的頭髮;

有時還會二話不說,就用小手打她的臉;

而且還會抓著媽媽的手去咬;

……

小顧因此感到非常無奈,但她發現寶寶居然樂在其中。

寶寶到了這3個年齡段就會「我打、我咬、我有理」,媽媽要巧應對

這天小顧帶著寶寶去朋友家玩,小顧和朋友聊天,寶寶坐得無聊,便開始扯著媽媽的頭髮,小顧突然感到頭皮一陣陣刺痛,這時候她才發現,寶寶居然又在扯她的頭髮,而且還扯了好多頭髮出來。

小顧頓時火冒三丈,對著寶寶發了脾氣,寶寶看著生氣的媽媽,嚇得大哭了起來。

朋友看到後,馬上抱起了寶寶,並對小顧說:「你不能這樣,寶寶在這階段都會這樣的,我兒子之前也會這樣,你要了解寶寶這些行為背後的原因,這樣發脾氣只會讓寶寶受到傷害。」

寶寶到了這3個年齡段就會「我打、我咬、我有理」,媽媽要巧應對

寶寶到了這三個年齡階段,就會出現打人、咬人,還覺得他有理的情況

淮北煤炭師範學院教育系王海鳳表示:寶寶愛打人、愛咬人、並且覺得自己有道理,他們這樣的行為背後,都有他們的原因,而且每個階段的孩子,原因也都不相同。

家長面對孩子這樣的行為,一定要冷靜解析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才能找到相應的對策。

寶寶到了這3個年齡段就會「我打、我咬、我有理」,媽媽要巧應對

一歲半以下的寶寶——

一歲半以下的寶寶感官也不太協調,他們正處於肌肉發展的敏感期

這時候他們的小手會喜歡到處亂抓,他們會通過抓、打、咬等方式來探索世界。

有的時候,他們也會通過抓、打、咬的方式來向家長傳達他肚子餓或者身體不舒服的訊息

寶寶身上起了汗疹非常難受,這時候他就會利用抓、打、咬等方式來告訴家長:他身體不舒服。

寶寶到了這3個年齡段就會「我打、我咬、我有理」,媽媽要巧應對

兩至三歲的寶寶——

這個時期的寶寶,是他們自我意識萌發的關鍵時期,這個時期的寶寶會比較「自我」。

他們事事會以自己的想法為主,凡令他不高興地、令他不滿意的,他都會想辦法去排除。

而他們排除的方式,就是通過打人、咬人、抓人的方式來解決,而且他們還覺得自己有理。

寶寶到了這3個年齡段就會「我打、我咬、我有理」,媽媽要巧應對

四歲以上的孩子——

四歲以上的孩子,他也有了自己的獨立思想,這個時期的孩子,已經能夠獨立交友,並且也到了上幼兒園的年齡了。

這個時候孩子會打人、咬人、抓人,也許是因為和小夥伴發生的爭執,一種自我防衛的行為;

也許是因為很少得到家長的關注,他們會通過這樣的行為來獲得家長的關注力

也許是因為他們有需求,卻沒有及時得到滿足,用這樣的行為來發洩心中的不滿情緒

「寶寶愛打人、咬人」家長要巧應對,用錯應對方式,會影響孩子的成長

錯誤方式一、打孩子

當寶寶變得愛打人、愛咬人,並且覺得自己有理時,很多家長的第一反應就是:打孩子

不管是一歲多的寶寶,還是兩歲以上的寶寶有這樣的行為,家長都會打他。

但家長這樣的做法會破壞寶寶探索的熱情,使寶寶失去自信心,而且還會影響寶寶對家長的信任感,從而影響寶寶與家長之間的感情。

寶寶到了這3個年齡段就會「我打、我咬、我有理」,媽媽要巧應對

錯誤方式二、大聲斥責孩子

寶寶變得愛打人,有些家長的第一反應就是:憤怒

而他們表達憤怒的方式不是打孩子,而是不分場合大聲地斥責孩子

  • 如果寶寶這樣的行為是在探索世界,而遭到了家長的大聲斥責,只會讓寶寶變得膽小,失去冒險精神;

  • 如果寶寶是建立自我的關鍵時期,家長的大聲斥責只會讓孩子變得自卑;

  • 如果寶寶只是想引起家長的關注,家長的這樣的行為,便是在傷害孩子幼小的心靈。

寶寶到了這3個年齡段就會「我打、我咬、我有理」,媽媽要巧應對

錯誤方式二、給孩子貼標籤

面對孩子的我打、我咬、我有理由,家長心中會產生這樣的想法:寶寶這是變壞了

因為心中萌生了這樣的想法,所以家長會為孩子這樣的行為貼上不好的標籤,為孩子貼上壞孩子的標籤,就是對孩子的一種否定

這也會影響孩子的自我認知,孩子也會因為家長的否定而自我否定,覺得自己可能真的是個壞孩子,孩子也會慢慢地朝不好的方向去發展。

寶寶到了這3個年齡段就會「我打、我咬、我有理」,媽媽要巧應對

PS:文中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寶寶吃母乳時咬媽媽,還煩躁不安,看好年齡段,有可能是在長牙齒
    一問寶寶的年齡,一周歲三個月左右,寶寶平時又很健康,這讓我想到一個原因,寶寶這個年齡段正處在長第一乳磨牙的階段,很可能是在長牙齒。這讓我想到我家寶寶長乳磨牙時候的情況:一向好好的孩子,突然有一天就變得煩躁不安,精神頭不好了,不吃輔食光吃母乳,當時忽略了長牙這個原因,以為孩子生病了。隨後無意間看到孩子的牙床有小白頭出現,這才知道孩子是長牙了。
  • 寶寶出現這3個異常表現,是在提醒爸媽:我要出牙了!
    比如有的寶寶早產了1個月,那麼他們出牙的時間就得從1個月以後開始算,如果足月兒出牙的時間是4-12個月,他們的出牙時間就得推遲1個月,也就是5-13個月。寶寶出牙的3個信號,爸媽要清楚寶寶出牙的時間不同,表現也不太一樣。第一顆乳牙萌出時,寶寶的反應非常大,有的會煩躁哭鬧,有的會咬人流口水,有的則會發燒腹瀉。
  • 寶寶咬人怎麼破?五個妙招巧應對!
    作者:寶寶知道 稚趣家我收到了來自一位媽媽的留言:近段時間我家寶寶老是喜歡咬人,比如吃飽了奶會咬媽媽一口,玩的開心了會狠狠地咬奶奶一口,煩躁的時候也會咬爸爸一口。如果任由她咬夠為止,她會衝你笑一笑。如果你大聲地喊疼,寶寶就會哇哇大哭。育兒專家說,3歲以內的寶寶咬人是正常的成長過程。那父母被寶寶咬的時候就只能忍著嗎?
  • 寶寶出牙期,我用這招避免了被咬奶頭
    左盼右盼終於等到寶寶長牙的信號了,可根本沒想到,寶寶長牙太痛了!白天有很多的事物可以分散注意力就感覺不到哪裡不舒服,可一到晚上睡著後,半夜裡總是睡著哭醒來,睡眠不安,哭得特別傷心,一哭就要抱著,一旦離手又會開始嚎啕大哭!這也是許多寶媽共同的經歷吧!
  • 寶寶為什麼要咬媽媽的乳頭
    記得我當年位小小包吃奶的時候,他每次在咬我之前,都會先對著我笑一下,然後開始「幹壞事」,一兩次之後,每當他露出那種微笑時,我就趕緊把乳頭拔出來。● ● ●寶寶為什麼要咬媽媽的乳頭?原因不外乎以下三種:1.寶寶長牙寶寶在出牙時會牙齦腫脹、又疼又癢,並會伴有大量口水或輕度發熱。
  • 【母乳那些事】面對寶寶咬乳頭我是這樣做的
    哺乳期的媽媽都有很多煩惱的,比如寶寶慢慢的長大了,就會在吃奶的時候咬媽媽的乳頭,這中痛苦只有哺乳期的媽媽才能懂,為了寶寶堅持母乳餵養,付出了很多,寶寶卻來咬乳頭,想想心裡就覺得很委屈,可是又能怎麼辦呢?雖然有時候給寶寶餵奶的時候會擔心他以後乳頭,但是還得給她餵呀。
  • 寶寶見什麼都想「咬」?「口欲期」到來時,父母要學會這3個辦法
    按照孩子發展的順序來說,孩子在三四個月的時候就會有吃手的習慣,在這個年齡段的時候會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即就是,孩子的「口欲期」到了。「口欲期」顧名思義:就是口欲發展強烈,熱衷於用味覺和觸覺去感知外界的階段。
  • 1歲6個月寶寶愛咬人,原來是在說,媽媽我愛你
    一位寶媽留言說,我的寶寶目前1歲6個月,已經有16顆牙齒了。平常玩耍時他總愛咬我,越讓他鬆口,他咬得越緊,每次都把我咬得呲牙咧嘴。為什麼寶寶會有這麼奇怪的行為呢?寶寶咬人的原因1.寶寶長牙了長牙期的寶寶牙床紅腫、疼痛,為了緩解這種不適感,寶寶可能會咬人,特別是咬媽媽的手和乳房等。有時,寶寶吃奶時姿勢不正確,感覺不安全,也會拼命咬住媽媽的乳房,唯恐掉下去。一位寶媽就反映,她6個月大的寶寶,萌出第一顆牙後,老愛咬她的手,給她印上一個個小印章。
  • 孩子告狀:「媽媽,老師打我!」我該怎麼辦?
    老師並沒有打他,同學也沒有打他,但是他們回家就會這麼說。重複兩到三遍。這個時候,孩子能感覺到媽媽接收到了自己的情緒(無論這個情緒是焦慮、難過還是恐懼)。當孩子說「老師打我了」的時候,我們可以這樣回答:"這樣啊,寶貝。老師,打你了。寶寶當時是不是很害怕?
  • 餵奶的時候寶寶為什麼會咬媽媽?遇到這種情況,寶媽如何應對才好
    給孩子餵奶的時光想想還是很美好的,如果沒有被孩子咬過的話。記得寶寶4個月的時候,有一次給他餵奶。餵著餵著,一不留神他就咬了我一口,當時疼得我,本能的就想把他推開。可這小子咬著不放,扯得我更疼了。都想大叫了,就怕嚇到寶寶,最後還是忍了,嚴肅的跟他說:「疼,松嘴!」
  • 孩子告狀:「媽媽,老師打我」我該怎麼辦?
    ,老師打我了」前幾天,我收到一位媽媽的諮詢,孩子對她說:"媽媽,老師今天打我了。老師並沒有打他,同學也沒有打他,但是他們回家就會這麼說。當孩子說「老師打我了」的時候,我們可以這樣回答:"這樣啊,寶貝。老師,打你了。寶寶當時是不是很害怕?
  • 寶寶有了分離焦慮 媽媽巧應對
    >寶寶有了分離焦慮 媽媽巧應對2016-01-25 17:50:00出處:PCbaby作者:佚名  相信許多獨自帶娃的寶媽都有這樣的經歷,當你想做點自己的事把寶寶暫時放在一邊時,寶寶的眼神和注意力會一直跟著你的身體移動,如果媽媽的身影消失在他的視線,那寶寶就會嚎啕大哭,哭得你心慌意亂,再也無心手頭上的工作,有時候連去洗澡或是上個廁所都覺得無比困難。
  • 母乳餵養,怎麼能讓寶寶不咬乳頭?學會這3個方法!
    但是這可苦了媽媽了,所以媽媽被咬時,就要告訴寶寶,媽媽好疼,讓他知道不能這樣做。 2、寶寶可能嫌棄你不夠奶水了!媽媽乳量不夠時,也有可能會出現用力咬乳頭的情況,寶寶喝不夠,就會著急去咬! 因此,只有保證母乳充足,寶寶喝奶才會變很乖。 媽媽可以用催奶等方式來保證自己有充足的奶水餵養寶寶。
  • 「媽媽我被打了…」當娃被欺負,這幾招比打回去好一萬倍
    ①在自己眼皮子底下,孩子被推/打/咬了?我看了大量兒童心理方面的書籍,也諮詢過身邊的兒童教育專家,跟不少媽媽們探討過,這套方法很實用,而且行之有效。打不過要大聲叫喊,尋求身邊人的幫助。」不知道該如何教育,一定要看這本書。
  • 「媽媽我被打了……」當娃被欺負,這幾招比打回去好一萬倍
    孩子被打了,你會怎麼辦?在Josh「踏上社會」之後,我很長時間會想像這樣一個場景——Josh憋著小嘴委屈巴巴地跑過來對我哭:「媽媽,有人打我……」當父母的人,在那一刻,腦子裡一定是嗡地一聲的!咋處理?要不要鼓勵娃打回去?在跟好幾位兒童教育專家認真討論之後,我今天就跟大家聊聊這個話題!
  • 寶寶有這3種表現,到了猛漲期,媽媽可要多點耐心別忽視了
    當寶寶出生之後,在一歲之前,寶寶要經歷這四個猛漲期:1、寶寶出生2~3周的時候;2、寶寶生長4~6周的時候;3、寶寶在3個月的時候;4、寶寶在6個月的時候。寶寶猛漲期的時候有哪些表現呢?寶寶到了猛漲期,由於身體的原因,寶寶會有這些表現:吃奶的時候會變得非常的煩躁,而且寶寶吃奶的次數明顯的增多,總是在睡覺的時候不肯睡,還伴隨著煩躁的情緒。如果寶寶有這三種表現,說明進入了猛漲期,媽媽可要多點兒耐心,別忽視了。
  • 母乳寶寶咬媽媽乳頭怎麼辦?
    母乳寶寶咬媽媽乳頭怎麼辦?在哺乳的過程中,很多媽媽都會被寶寶咬到,這個時候媽媽往往是手足無措,感到疼痛,不知道該如何避免這件事情的再次發生。武漢兒保專家介紹:尋找原因,不責罵,不強化,平靜而堅定的說「不」。
  • 寶寶咬媽媽乳頭怎麼辦?
    相信不少把孩子母乳餵養到5個月以上的媽媽都有過這樣的經歷:你懷抱著吃奶的寶寶,很舒適地享受著餵奶的愉悅,內心一片安詳。突然間,乳頭上一陣鑽心的疼痛襲來,你幾乎失去控制地慘叫一聲,低下頭看看,原來是小傢伙剛剛咬了你一口。這時,如果小人兒沒有被你的慘叫聲嚇呆或者嚇哭,就是被這樣的反響逗樂了,正看著你壞笑著呢!
  • 寶寶吃手該不該制止?媽媽要知道,幹預要區分年齡段
    寶寶出生後,媽媽的生活重心就轉移到了孩子身上,對於孩子的行為習慣熟記於心,並且致力於將寶寶的各種方面往好的方向引導。很多寶媽發現寶寶喜歡吃自己的小手手,而且還吃得津津有味,這個行為不禁讓寶媽擔心不衛生,孩子會不會因此引發身體不適。
  • 「我弱我有理」?不,傷人又傷已
    這件事被很多人留言,責問「和一個保姆談什麼契約關係」,「拿保姆不當人」,等等。後來有一個朋友評價說,「感覺許多人都是秉持著』你弱你有理』的觀點在指責」,於是我返回頭去看那些評論,的確有同感,似乎很多人在讀文章時心裡就已經埋了一個假想敵,一旦涉及到僱傭關係,就會將關係置於對立與傷害的前提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