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告狀:「媽媽,老師打我!」我該怎麼辦?

2020-11-04 大喵說育兒

開學將近一個月,家長們對神獸歸林地興奮勁兒,也逐漸被新一輪地開學焦慮悄然淹沒。


對於剛入園的小不點兒們,這一個月過得怎麼樣呢?畢竟上幼兒園對於孩子來說,是他完全以一個獨立的社會人身份進入這個世界的標誌。


我女兒現在上大班,回想起來,她剛入園的那一天仿佛還歷歷在目。看著她在幼兒園悄無聲息地成長,從一個懵懂幼稚的小朋友,到現在的貼心小棉襖。最初那份小離別的焦慮和掙扎,現在看來已經雲淡風輕。



1 「媽媽,老師打我了」


前幾天,我收到一位媽媽的諮詢,孩子對她說:"媽媽,老師今天打我了。"


她問我:"三歲的孩子應該不會撒謊吧?老師是不是真的打了孩子?我該怎麼辦?"


我很可能理解這個媽媽的心情,如果有一天,我的孩子放學後突然告訴我,他在學校被老師打了。我肯定也會很緊張。


我相信絕大多數的老師是愛孩子的,不會體罰甚至虐待孩子的。


但孩子的安全絕對是第一位,所以很多家長都重點,都在關心「老師究竟有沒有打孩子」。然而實際上,在確認孩子的安全後,我們需要關心的問題還有很多。


2 認知水平不足


作為一個專業的心理諮詢師,這個問題並不少見,甚至還有孩子說:「同學打我了」、「誰誰誰(念出具體的名字)打我了」……


再具體了解,我們發現,孩子有時候喜歡「說謊」。老師並沒有打他,同學也沒有打他,但是他們回家就會這麼說。


首先,我們應該給學齡前這個階段的孩子的「說謊」加一個雙引號


之所以給「說謊」加引號,是因為說謊,一般是指有目的的欺騙。孩子可能會因為想要得到某種東西或為了逃避懲罰而說謊,比如做錯事怕被媽媽罵,想買零食又怕媽媽反對、撒謊說要買課外書等。


但是學齡前這個階段的孩子的「說謊」,與成年人所定義的說謊是不同的,「說謊」行為有時並沒有背後的原因,甚至不能稱之為是謊言


從孩子的心理發展進程來看,3~4歲正是孩子的想像力蓬勃發展的時候。但是他們的認知水平還不足以分辨想像和現實,認為體驗到的所有事情都是真實的。


有時,他們也會把自己幻想的過程作為真實發生的事情說出來,產生出與現實不接軌的「謊言」。


相信我們小時候一定玩過過家家的遊戲,幾個娃娃,幾片廢紙就能讓我們想像出一個世界;又或者拿起自己的寶劍,假裝自己是武林高手;亦或者披上被單,假裝仙女下凡。



這種「扮演遊戲」是兒童思維發育中的重要階段,在3~4歲的孩子中尤為發達。但這個年齡段孩子所缺乏的認知能力,讓他們不能完全地「說實話」。所以孩子並不知道自己在「說謊」,家長也不應該單方面斷定孩子是否說謊。


有的孩子表達能力不完全,也會引起歧義。比如:在幼兒園做遊戲時,通常會有一些肢體接觸。像捉迷藏、老鷹抓小雞、在遊戲過程中,往往會有一些拍、抓之類的動作。



當孩子回到家,說「老師今天打我了」時,很有可能是老師在遊戲中拍了他,或不小心弄疼了他,並不是有意傷害。而孩子不知道應該怎樣準確地表達不同的肢體動作,所以將一切肢體接觸籠統地稱為「打」。


孩子因為缺乏經驗,對行為的界定很模糊,也沒有足夠的語言儲備準確無誤的表達,於是就出現了「說謊」。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的「說謊」,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說謊。這是由他們的發育情況來決定的。我們家長需要去區分,也應該及早教育孩子,如何界定各種動作、分辨善意與惡意、識別不適當的行為。


3 適應能力問題


對於較大的孩子來說,他們已經學會了編造看似可信的謊言。我們除了要判斷孩子對於「打」的界限是否清楚以外,還要仔細思考孩子說謊背後的原因。


孩子為什麼會說老師打了他?作為家長,我們可以嘗試去了解孩子說謊的動機


如果說孩子回到家,情緒波動激烈、身上有傷口,這是有可能被打;但是如果孩子是在早上要上學的時候告訴你,他昨天被老師打了,那他撒謊的可能性就很高,因為他可能是在用撒謊來告訴你他不想上學。



孩子不想去上學可能有很多原因。是不是不喜歡老師?不喜歡同學?還是他的好朋友不跟他玩了?亦或者生活、社交上遇到突然的變化,都可能導致孩子的適應問題,讓他對上學產生逃避的情緒,甚至不惜說謊。


孩子的社交問題,可能是因為他的適應能力比較弱。


幼兒園和家裡不同,老師需要同時照看幾十個孩子,沒有辦法時刻關注每一個孩子,人際關係也比家裡複雜得多。吃飯、上課、午睡都需要按照時間表來進行,不能由著性子來。在家中隨意慣了的孩子很有可能會不適應幼兒園的集體生活,容易哭鬧,或與其他小朋友發生衝突。我們可以在家裡對孩子多進行情商訓練,培養孩子的同理心,能夠提高孩子的適應性。


還有一種可能的情況:孩子並沒有在學校遇到問題,但是其他的原因促使他去撒謊,以獲得父母的注意力


如果孩子在家庭中沒有得到足夠的關懷愛,他們就可能用調皮搗蛋的,做個「壞孩子」的方式,來得到關注。我們理解不了為什麼孩子會這麼叛逆,但這些問題的源頭可能來源於父母的育兒方式,讓孩子感覺沒有被理解、沒有被關心,感受不到父母的愛。


4 孩子「撒謊」了,我們要怎麼做?


接孩子放學,孩子看到了分離一天的媽媽,第一時間迫不及待地告狀:"老師打我了。"


要知道小孩子先天有一項技能,就是將自己的不良情緒轉嫁給大人。比如,他害怕、焦慮、恐懼……他還沒有辦法正確地認知到自己的情緒,最直觀也是最方便的,就是通過語言將自身的情緒傳遞給大人,因為大人通常擁有更穩定的接納和消化功能。


想像小時候的自己,在還不熟悉的幼兒園,不知道為什麼就要接受「離開家獨自呆在幼兒園,一整天見不到爸爸媽媽」的情況,放學第一時間奔向父母,告狀:"我被老師打了!"


「我」想要的究竟是什麼?其實就是父母溫暖的擁抱,耐心地傾聽。



並且在說完後,聽到父母溫柔的暖心的安慰:「哦,老師打寶寶了。」重複兩到三遍。這個時候,孩子能感覺到媽媽接收到了自己的情緒(無論這個情緒是焦慮、難過還是恐懼)。


然後引導孩子繼續表達後面的話題,這時,家長就可以聽到他真正的需要,需要家長去看見去接納的是什麼。


孩子的語言表達很簡單,他沒有這麼多的預設,沒有這麼多的架構,所以當你重複他說出的話後,就是在向孩子做演示——我是可以把我想說的,感受到的情緒,通過語言表達出來給媽媽聽的。


亦或者我們可以這麼做。當孩子說「老師打我了」的時候,我們可以這樣回答:"這樣啊,寶貝。老師,打你了。寶寶當時是不是很害怕?


那我們現在來扮演一下好不好?假裝我們回到當時,你來扮演老師,我來扮演寶寶,我們來看一下寶寶經歷了些什麼?"



這樣的角色扮演,可以讓小朋友很好的代入當下的情緒狀態中,特別是對語言組織能力不是很好的小寶寶來說,通過扮演遊戲,他能回憶起當時他的身體經歷了什麼,他的情緒經歷了什麼,這也是小孩子非常樂意完成的一種形式。


如果孩子真的遭到了老師的打罵,也能通過遊戲了解整個經過,再向園方了解事實的真相會更有的放矢。


5 寫在最後


孩子是家長的一面鏡子,這句話並不是比喻句。我們的大腦中有一種鏡像神經元存在,心理學認為孩子正是通過它向外提取信息,感知到自己是被愛的、被呵護的,或者是被討厭被排斥的。


如果家長自身就處於分離焦慮當中,孩子會全盤接收這樣的訊息,媽媽焦慮我也焦慮,媽媽緊張我也緊張,媽媽覺得不安全,同樣我怎麼會是安全的呢?媽媽擔心老師有可能會照顧不好我甚至動手打我,那麼我也應該認同老師打我是會發生的事實。


所以,做一個智慧的媽媽,學會給孩子以信任和鼓勵,不要給他焦慮和擔心。



放大到更深層的宇宙觀去看,每一個孩子先天都帶著與生俱來獨一無二的天性。他們既是獨立的個體,又是在這個世界源頭深處,與我們息息相連的不可或缺的一份子。


該放手讓孩子進入人群中去體驗去經歷的時候,媽媽們就大膽放手,讓孩子去經歷吧。那是他的人生,幼兒園才只是剛剛開始而已~

相關焦點

  • 孩子告狀:「媽媽,老師打我」我該怎麼辦?
    ,老師打我了」前幾天,我收到一位媽媽的諮詢,孩子對她說:"媽媽,老師今天打我了。"她問我:"三歲的孩子應該不會撒謊吧?老師是不是真的打了孩子?我該怎麼辦?接孩子放學,孩子看到了分離一天的媽媽,第一時間迫不及待地告狀:"老師打我了。
  • 老師總「告狀」孩子上課不認真,家長怎麼辦?
    老師總「告狀」孩子上課不認真,家長能怎麼辦?孩子在學校裡,不是應該老師管嗎?家長把孩子送到學校裡去,不就是讓老師教育的嗎?誰都知道,孩子老師不能得罪,要好好「供」著,那做家長的遇到老師總「告狀」,到底應該怎麼辦呢?慧卿老師給出三個錦囊,幫您看清問題,恰切解決問題,為孩子營造良好成長空間:錦囊一,以平和的態度接受老師的「告狀」。
  • 「爸媽吵架總找我告狀,還要我解決問題,我該怎麼辦?」
    說不清,有時候我媽能在電話裡絮絮叨叨跟我說爸爸的壞話,將近一個鐘頭不重樣。剛掛掉媽媽的電話,爸爸的電話又打進來了,吐槽起媽媽來也是不遺餘力。我曾因此很苦惱,為什麼別人的爸媽都是給女兒遮風擋雨的保護傘,怎麼我爸媽就一點解決問題的能力都沒有呢?為什麼他們要吵架?為什麼他們不能自己調解矛盾?在情緒最壞的時候,我會想「你們為什麼不離婚?」
  • 孩子愛「告狀」怎麼辦?家長有效回應,讓孩子從「告狀」走向自律
    文 | 希媽「媽媽!弟弟剛剛說髒話了!」「媽媽!凱凱把我剛搭好的恐龍拆了!」「媽媽,姐姐搶走了我的汽車!是我先拿到的!」「媽媽,那個小女孩玩滑梯插隊!」......家長朋友們有沒有發現,不管是自己家的孩子一起玩,還是與外邊小朋友玩時,他們總會有告不完的狀。不光在家,在幼兒園,老師也成了「法官」,每天都有判不完的案。「老師,我不給他玩,他就打人!」、「老師,美美塗指甲油了!」、「老師,她穿那個裙子真難看,她那麼胖!」......
  • 「向老師告狀」你是不是也做過?孩子「打小報告」家長該怎麼做?
    本來王老師以為把巧克力沒收了,事情也就結束了。不料到了中午,舉報者又來告狀,說被沒收巧克力的學生罵他,還想打他。雖然手頭還有很多學生的作業要改,但遇到學生一再來告,王老師說自己也不能不管。她把兩個學生都叫來,問帶巧克力的學生為何要罵人。沒想到那學生含著一汪眼淚,喊道:「因為他威脅我!他叫我把巧克力送給他吃,他就不告老師!我沒給他,他就把我告了,還來笑話我!」
  • 被班主任「告狀」,我火冒三丈 I 孩子犯錯父母應該怎麼辦?
    等到下班走在回家的路上,我的火氣已經沒有那麼大了,情緒回歸理性,意識到不能不分青紅皂白就對孩子發火,萬一是老師誤會孩子了呢,先聽聽孩子怎麼說。原來是這樣,於是我又向那個調皮男生的媽媽求證這件事,男生本就有愧,沒問幾句就承認了,真相大白,我的孩子確實被誤會了。
  • 孩子為啥愛告狀?解讀告狀背後的動機,家長才能有效應對
    老師和家長該支持嗎?今天我們就來討論一下這個問題。一開始幾個孩子玩的挺開心,後來因為爭搶一個挖沙玩具,突然起了衝突。小男孩沒有搶到想要的玩具,就跑到媽媽身邊,邊哭邊跟媽媽告狀:「媽媽,XX搶我的玩具,還打我。」
  • 孩子愛告狀,會不會被排擠?孩子告狀背後的心理原因要了解
    上午帶娃在小區的兒童遊樂場玩,目睹了一個小男孩向媽媽告狀的一幕。小男孩大約5、6歲的樣子,和幾個小夥伴在沙場玩,媽媽坐在不遠處的長椅上玩手機。一開始幾個孩子玩的挺開心,後來因為爭搶一個挖沙玩具,突然起了衝突。
  • 【家長怎麼辦】孩子回家說:「老師打我,我不去幼兒園了」
    「媽媽,今天老師打我臉了。」「媽媽,老師今天打我了!」「媽媽,今天老師踢了我一腳。」
  • 是「告狀」還是「告密」?原來孩子愛打小報告背後的真相是這些!
    老師和家長應該如何正確引導喜歡告狀的孩子? 01 孩子「告狀」的背後 班上總有幾個「告狀大王」,一會是「老師,xx 作業沒寫完」,一會是「他打我」,一會是「老師,他考試作弊」。
  • 爸爸向寶寶告狀被媽媽打疼了,父子倆抱頭痛哭,寶寶:我能理解
    導讀:爸爸向寶寶告狀被媽媽打疼了,父子倆抱頭痛哭,寶寶:我能理解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爸爸向寶寶告狀被媽媽打疼了,父子倆抱頭痛哭,寶寶:我能理解!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為什麼「愛告狀」?家長和老師都要知道的真相
    表妹4歲的女兒跑到跟前說:「媽媽,哥哥又在偷玩手機遊戲!還偷吃了餅乾!」 氣憤的哥哥從房間裡衝出來了,大叫:「我根本沒玩手機,因為我沒有給她吃餅乾,她告狀!」表妹還沒回過神,妹妹已經哭了。表妹說,小的喜歡告狀,大的喜歡辯論,一天到晚當審判官,真是累死人了。在二胎的家庭裡,這樣的事件難以避免,但在一胎的家庭裡,你會發現,孩子同樣喜歡「告狀」。
  • 「奶奶,昨晚爸爸打媽媽」,面對孩子的告狀,奶奶的回答很高明
    導讀:「奶奶,昨晚爸爸打媽媽」,面對孩子的告狀,奶奶的回答很高明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奶奶,昨晚爸爸打媽媽」,面對孩子的告狀,奶奶的回答很高明!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老師總是給家長告狀怎麼辦?如何與老師溝通
    我特別有感受今天的學校,好像已經不是孩子受教育的地方,很多老師寧願把孩子供起來,當成爺一樣的供著,也不敢隨意給孩子說。老師一般什麼事情會跟家長告狀,一般都是孩子在學校裡發生一些狀況,比如說打架呀,擾亂課堂秩序,做操不聽指令,破壞學校的東西啊,拿同學物品等等。
  • 女童在幼兒園被老師打,回家告狀又被老師扇耳光,網友:童言無忌
    導語:女童在幼兒園被老師打,回家告狀又被老師扇耳光,網友:童言無忌大家上幼兒園的時候有沒有遭到虐待呢,如果大家在幼兒園或是在上小學被欺負了怎麼辦呢?近日,廣西南寧一家長稱,4歲女兒因向自己告狀被小朋友欺負,遭幼兒園老師扇耳光,且事發監控視頻遭處理。園方回應稱,已查看監控並向當事老師核實,不存在體罰行為,也從未處理過視頻。雙方肯定是有一方存在了說謊話的行為,至於是哪一方說的謊話,我們繼續看一下下文內容。
  • 孩子愛打人怎麼辦?對我不滿意,打我,在外面受了欺負,依然打我
    周末和朋友去公園,朋友問我:孩子特別愛打人怎麼辦?不許她爬高,打我,不許她玩水,打我,不許她吃垃圾食品,打我,這些也就算了,關鍵是,在外面受了別人的欺負,不敢還手不說,轉過身,還是打我!她是個女孩啊!天天這麼打人算個什麼事!我問她:那你是怎麼做的呢?朋友說:我能怎麼做!當然是教育她啊!跟她說不能打人、不能打人、不能打人!但我說了很多遍,她根本不聽,還是打!
  • 【經典重播】當您的孩子被老師告狀時
    最近,頻頻聽到家長向我訴說孩子被老師告狀,其實在我看來基本上都是些雞毛蒜皮的事。
  • 王金海:老師總跟家長告狀怎麼辦?如何跟老師溝通?
    今天給各位講的題目就是老師總是跟家長告狀怎麼辦?如何與老師的溝通。因為有家長在場,家長的焦慮把自己也變成最大的受害者,所以我特別有感受,今天的學校好像已經不是孩子受教育的地方,很多老師寧願把孩子供起來,當成爺爺一樣去供著,也不敢隨意給孩子說很多話了,所以教育最出問題的實際上是家庭是父母的焦慮。我們回歸到我們剛才講的話題,老師什麼時候一般什麼事情會跟家長告狀?
  • 我的孩子是差生,我該怎麼辦?
    我想給大家強烈安利一部紀錄片,叫《差生》,一共有5集,如果時間有限,也建議大家一定找時間看一看第3集和第4集。妞妞還在上幼兒園,但我偶爾也會想,要是將來她學習不好怎麼辦?因為在北京海澱區,沒有人敢保證自己家孩子一定能做到成績優秀,特別是能做到從小學到高中,每一門都優秀。
  • 孩子被欺負怎麼辦?打回去!
    「媽媽,今天上廁所時xx往我身上拉尿。」「你們不是男女生分開上廁所的嗎?不是老師彈奏『小燕子』女孩兒上廁所,彈『兩隻老虎』男孩兒上廁所嗎?」「現在不是了呢!都是一起去的。」「他可能不是故意的,別放在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