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如此多的研究生厭惡導師,畢業後不再聯繫呢?

2020-12-17 帥小西De

一個學生和導師之間到底多少故事才能讓學生不再聯繫導師啊?小西碩士和博士是一個導師,目前也是鄰居(住一個小區一棟樓),關係相處很好。在自己成為導師之後,覺得有2點很大的改變:1)體會到做導師的不易,更加感恩導師當年的培養和推薦;2)慢慢的發現自己也變成了自己讀研/博時"討厭"的導師類型。其實,導師、同門等友誼是我們研究生階段最大的收穫之一,值得珍惜和維護。

作為碩士生或博士生,和導師的關係有幾種,如師徒、科研夥伴、僱傭等。相信大部分研究生都期待自己和導師之間能是科研夥伴關係,但是"夥伴"兩字要求很高,普通研究生尚達不到這個層次,小西更傾向於是一種師徒關係。研究生中一致的觀點是沒有人期望自己和導師是僱傭關係,但不少人依然在喊自己導師"老闆"。目前僅有博士後和合作導師之間是典型的"科研夥伴"關係。

國內的研究生培養模式大部分是單一導師制,導師對學生進行學業和科研指導(指導制),關鍵是提供學術方面的資源支持(資助制)。在這個過程中,導師和研究生之間的交流互動不少,但是近些年持續擴招研究生帶來的結果就是某些導師帶的學生太多,導師和考生之間缺乏足夠的溝通和交流,讓彼此的關係越發複雜。

導師培養研究生

為什麼當下不少導師讓他們的研究生"厭惡"呢?

首先,小西覺得單一導師制在導師指導學生數量暴漲後很容易忽視部分學生的學業和科研(導師太忙、學生太多,無暇管理),也是大部分考生心中導師存在的最大問題,甚至1月/次的會面和交流都達不到。小西覺得如何在保障研究生課題研究的基礎上,採用雙導師制、導師組模式培養是值得嘗試的,當然不是簡單的"課題組"模式。同時,研究生對導師不滿的地方還有導師偏向部分學生、安排科研之外的雜事等。

其次,小西覺得和高校存在差異一樣,不同導師的學術水平、個人素質有差距,在導師和考生的雙向選擇中儘量做好提前溝通,而不是被動接受分配。一旦在某個導師的團隊,要調整好心態力爭提升自己的學術水平,而不是埋怨自己導師不如誰誰的導師。當然,各個學校在導師遴選過程中應該加大導師考核力度,而不是簡單的終生導師制。

另外,傳統意義的"師徒制度"在研究生培養過程中並未得到所有研究生的認可。作為導師,小西覺得針對部分優秀且有潛力的研究生,作為"科研合作夥伴"區分更容易發揮它們的創新和主動性。對於這些有潛力的研究生,應該儘量創造好的科研環境,讓他們參與到自己的課題項目中,培養研究生的科研意識、團隊意識和自律意識等。

考生自己的付出

談完導師和考生相處中導師的問題,小西覺得還是有必要提醒各位研究生:讀研、讀博之前得有心理準備,想要達到學校和導師的畢業要求不易,也不是導師故意為難。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也是整個教育的需求,要求研究生加強自身素養,而不是簡單的想著"混"個學歷。面對導師的付出,也要學會感恩,而不是簡單地認為理所當然。

您覺得你和自己的導師關係如何呢?歡迎留言評論!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讀研的同學,80%不再選擇讀博?研究生導師說出原因
    為什麼讀研的同學,80%不再選擇讀博?研究生導師說出原因!最近幾年,考研人數不斷的攀升,社會上流行起來了一波「考研熱潮」。考研的人不僅有應屆畢業生,還有畢業幾年的職場人士。但是與考上研究生的同學相比,卻很少有人選擇繼續讀博。一所高校曾經懟讀研同學進行調查,調查結果顯示,80%不在選擇讀博。對於為什麼讀研的同學越來越多,讀博的人數卻在減少這一現象,其中有位研究生導師說出原因。一、時間成本。按照正常的年齡來計算,碩士畢業大多數同學就已經25歲,如果繼續讀博,最快還需要3年才能畢業。
  • 越來越多的研究生與導師畢業後「老死不相往來」,原因為何?
    研究生、博士生在畢業之後就與導師「老死不相往來」?這樣的說法非常片面,並且也是極度不負責任的言論。我目前是一名研究生,平時與導師的關係很好,經常幫助導師做一些事情,忙完之後他都會帶我吃頓好的,並且平時也對我生活上的問題表示關心。
  • 考研需要提前聯繫導師?研究生選導師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
    提前聯繫導師,方便了解導師的做事方法以及對待事情的態度,這樣可以在以後和研究生導師配合時更默契,對自己研究生順利畢業也有很大好處。 與導師平時的交流不存在太大問題,研究生還是可以很順利的畢業的。
  • 畢業了要不要和導師保持聯繫?
    記得在筆者研究生還沒有畢業的時候,有一次在實驗室裡,閒著無聊問其他同學,你們畢業後還會和咱們導師聯繫嗎?出乎意料的是,得到的答案不盡相同。有人說畢業就刪聯繫方式,拉黑,老死不相往來;有人說畢竟導師是大學教授,以後說不定還有事情要麻煩他,還是會和導師保持聯繫;還有人說自己會留著聯繫方式,但不會太熱情,會保持著不鹹不淡的關係。那在畢業之後,還要不要繼續和自己的導師保持聯繫呢?針對這個話題,想藉助不同朋友的例子,在這裡和大家分享一下。
  • 考上研究生是第一步,而導師卻是至關重要的,他為何厭惡了讀研?
    研究生已經是很多人本科畢業後的首選,高考頂多是給你進入大學的機會,從大環境看,大學生是比以前更多了,但並不意味著中國高等教育程度就很高,大學生的增多增加了社會競爭的劇烈程度,但是中國高等教育並非就大眾化了,大學生也不像以前那麼值錢了,但學歷仍然是找工作的敲門磚。
  • 中科院研究員:研究生畢業後沒有基本學術規矩,多歸於導師不盡責
    學生畢業後發展好,是學生自身努力的結果,與導師的關係不大。反過來,學生畢業後如果沒有基本的學術規矩,沒有受到應有的基本訓練,這多是歸於導師的不盡責。」最近還看到另外一則新聞,說的是四川大學最新規定,只要3年內有2個以上的研究生,在最長學習期限內還沒有正常畢業的,或者3年內有2個以上的研究生,沒有就業的,該導師就要停止招研究生1年以上。從這個趨勢來看,導師對研究生的責任越來越大。
  • 考研究生是要提前聯繫導師,還是考完後再聯繫導師好?
    要知道,導師在每個學生讀研期間來說都非常的關鍵,遇到了高水平的老師可以學到很多知識,即使是普通導師,只要自己好好學習也能學到很多知識。就怕遇到所謂的比較「坑」的導師,不僅不能指點你前進的方向,還可以找出各種藉口來佔用你的時間。
  • 為什麼有的研究生 碩士或博士畢業之後 與導師老死不相往來
    【鐵樹開花耶】問答 評論 雜談為什麼有的研究生、博士生畢業後與導師"老死不相往來"?這個問題是有人問我的,想聽聽其他老師的想法。 大部分的研究生並不是這樣,和導師關係不僅不錯,師生感情還是很深的,也是不可取代的,在最美好的年華,指導自己成長的人,真的不容易畢業就不再來往的。
  • 博士生遭延畢,以跳樓威脅導師後順利畢業!研究生的退路在何處?
    多待幾年,做出成果,這才算是我的學生」 「別著急畢業,多待幾年老師給你個研究所內推的工作機會」 ......除了他之外,又有多少早已滿足畢業要求,卻被導師攔在門下的研究生們,正在默默承受著不屬於自己的過失而導致的延畢生涯呢? 研究生延畢已然成為一種常態 四年學制,是國內各大高校培養博士研究生的主流趨勢,但經歷半年至一年的延畢經歷,對於博士生群體而言仍較為常見。
  • 為什麼導師跳槽時都不帶上自己的研究生呢?
    今天,有個朋友在百家私信小西,她遇到一個難題:導師去了更好的院校,她不知道是跟著導師去新大學做課題,還是在自己學校同專業找一個新的導師呢?在小西看來,研究生導師跳槽不常見!團隊離不開導師和學生的協作為什麼不太建議研究生跟導師去新學校做課題呢?
  • 導師掌握著研究生的「生死」大權,不讓畢業真的對導師有好處嗎?
    有人說,選導師很重要,導師的好壞直接決定了你研究生三年的生涯是如何度過的。但其實導師是沒有嚴格意義的好壞,只是看問題的角度不同而已。其實與導師的相處是一個很有學問的事情。在研究生期間,很多學校是規定碩士研究生或者博士都是需要發表SCI論文的,我們憑藉著發表的論文去獲得獎學金,去答辯,去畢業,而導師憑藉著我們發表的文章去評職稱,去申請基金,去達到學校對老師的學術要求,因此從這個角度來看,導師與我們是一種合作的關係,是一種互利互惠的關係。
  • 為什麼複試提前聯繫導師不妥當?
    2016研究生初試已經過去一個月了,預計初試成績將於2月15日左右公布,大多數同學會在這段時間裡提前做面試準備工作,提前聯繫導師就成為最棘手的問題之一,有人說提前聯繫導師是很有必要的。但事實上複試前與導師取得聯繫一直以來都存在很大爭議,聯繫導師的方式和時間很難拿捏,處理不妥當甚至會被導師誤認為是變相的「走後門」行為。
  • 我是如何當一個導師的?為什麼研究生對我的評價如此
    各位導師都有指導過研究生,我們都被同一個問題困擾過,那就是什麼才是導師該有的樣子。你們有沒有思考過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差異?用心的人肯定會發現,小學老師只是讓學生說出了理想或目標,但並沒有通過合理的方法幫助學生去實現自己的目標。那麼,作為導師我們應該怎樣幫助學生確定目標?
  • 研究生怨恨導師不讓其畢業 刀捅導師兒子獲刑—新聞—科學網
    19歲的考生小嚴從校門走出來,準備到對面的士多店買東西。 突然,一名青年男子手持一把匕首出現在小嚴身後,動作利索地用匕首捅進小嚴後腰。整個刀刃都刺入體內。作案男子行兇得逞後,很快就消失在人流之中。 被刺傷的小嚴一開始感覺腰間刺痛,還以為是同學開玩笑在推搡他。一旁的人看到他被刺的情景,嚇得趕緊提醒他:「你腰部流血了!」
  • 考研需要提前聯繫研究生導師嗎?部分情況還是很有必要的
    其中一個原因為不是來自國家重點大學畢業的學生,另一個原因就是研究生數量也增加,企業當然會更重視更高學歷的研究生。大學生往往因為以上的兩個原因,沒有找到自己理想的工作卻也不想畢業直接選擇與本身自己學的專業不對口的工作。
  • 為何一些研究生導師學術成果豐碩,但指導的學生卻畢業不了?
    對於考研的同學而言,能考上研究生固然不錯,但是想研究生順利畢業,也需要經過一番辛苦努力才可以,現在國內高校一般都是一個研究生導師指導幾名學生,學生能否順利畢業還需要導師的指導。而且研究生導師一般都是有博士學位的老師,在一些高校一些研究生導師還是博士生導師,並且這些研究生導師已經發表的學術成果非常的多,還申請參加了很多課題,但是實踐中發現一些研究生導師自己學術成果豐碩,但是自己指導的學生卻畢業不了,那麼為何會存在這些現象呢?是否真的是導師水平不行呢?我認為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 為什麼很多研究生導師都希望學生讀博?
    現在本科畢業生越來越多,就業壓力越來越大,而且很多大學生在大學學到的知識很有限,如果畢業的時候拿不出什麼真本事的話是很難找到好工作的,於是越來越多的人選擇通過考研提高自己的學歷,提高自己的含金量,盼望著研究生畢業的時候能夠找到心儀的工作,但是上了研究生才發現,導師很希望自己讀博,這是為什麼呢?難道這對於老師有什麼好處?
  • 四種研究生導師,哪類是你的菜?
    轉眼到了畢業的季節,在導師的幫助下,王軍順利地留校任教。這是齊天第一次見導師的時候,對方給他撂下的一句話,這讓他非常震驚。齊天學的是工程類專業,導師手下的項目特別多,既有科研項目,更多的是一些商業項目。
  • 25歲南郵研究生跳樓自殺事件調查:曾抱怨「導師不讓畢業」
    朋友追問他為何會這樣,他回覆說:「考上個研究生卻無法畢業」,「因為導師不讓畢業」,「就是快死的感覺。」蔣華文跳樓事件,很快成為網絡上的熱點——在知名問答社區「知乎」上,話題「如何看待2016 年1月25日南京郵電大學計算機院研究生跳樓?」,有17500多人關注。對這個問題的其中一則匿名答覆,已獲得了1.4萬的贊同。
  • 考研複試前如何聯繫導師呢?
    說到聯繫研究生導師,大多數同學可能以為是考研結束甚至分數出來以後的事。如果太早聯繫導師,反而會擔心引起老師反感。其實不會,正確恰當的溝通是必要的,提前聯繫可以給老師留下一個初步印象。如果不提前聯繫,那麼就很可能一不小心就被調劑到自己不感興趣的研究方向的導師那裡。同學們確定要上的所學校後,儘量早點去聯繫到你報考院校專業的學長學姐,諮詢喜歡導師的項目多少,為人處世,對待學生如何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