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札幌逛完北海道大學(具體點擊:逆向漫遊日本北大),又在大通附近,晚上和當地的朋友喝點小酒,第二天,阿布旅行手記小編就要離開札幌,前往北海道的下一站,傳說中的富良野。
札幌到富良野交通便利,可以坐火車,也可以坐巴士,火車稍微快一點,但路程較繞,巴士較慢,可路線更短,而對遊客來說,往往會選擇火車前往的方式,到了那兒,很多人更熱衷的還是最有名氣的富田農場——一個有著大片薰衣草的地方。
對於阿布旅行手記,和一般遊客有些不同的是,旅行也是工作,出行路線也有些不一樣,除了看風景,週遊日本更大的目的,還是在於踩點,為更多深度行程規劃做功課。
也是因此,我們選擇了坐巴士前往富良野,而到了富良野,我們也沒有選擇富田農場,而是因為日本國民級的劇作家倉本聰。我們一路上思考的問題就是,如果沒有倉本聰,富良野會怎麼樣?
大巴上的倉本聰之思
我們住在札幌地鐵東西線菊水站(具體點擊:札幌東西線)附近,實際上,從那兒出發坐巴士到富良野也更便利,因為只需要一站地鐵到大通,出來步行個幾百米就能到北海道中央巴士札幌客運總站。
別看說的是客運總站,但這個站並不算大,算是很低調的存在,還不如馬路對面NHK電視臺的招牌顯眼。
巴士總站樓下地下一層有食堂街,等車期間,阿布旅行手記就下去逛了一下,下面的空間不大,同時感覺很冷清。畢竟沒有太多遊客,看店鋪也就只有5家,旁邊還有個小型的美術畫展。
我們也只是逛逛,因為早上出發前,在民宿裡吃了最後一頓自己做的牛肉麵(具體點擊:北海道「第四拉麵」)。
出發時,可能是過路巴士的緣故,從札幌上車的人確實也不多。
從後來坐火車,再和巴士對比體驗來說,其實從札幌坐巴士到富良野,能看到的路邊風景,應該不如火車上看到的壯觀,但也可能是一路上,我們都在討論倉本聰。
在更早之前,阿布旅行手記介紹過倉本聰最近這幾年的兩部劇(具體點擊:劇作家的良心)——《安寧之鄉》和《安寧之刻·道》,但富良野與倉本聰發生關聯的,是他更早期的那部持續播放了20多年的《北國之戀》。
而在《北國之戀》播出前,於日本劇作界,將寫作奉為神明的倉本聰一直是另類存在。
他先是1973年因為電視製作,不當刪改劇本,憤而從東京移居札幌,到了1977年,他又從北海道首府札幌移居到了更偏僻的富良野。而在富良野他並沒閒著,除了和當地人士密切交流,了解當地風土人文創作劇本,他還開設了一個免費培養演員和劇本家的富良野塾。
每年夏天,倉本聰帶著塾生到當地農家務農,換得的收入便是他們的生活費,冬天不能勞動的季節,他則會免費講課,教授大家寫作經驗,並一直持續到2010年,因「無法徵集到學生」而閉塾。
倉本聰《北國之戀》播出,當時已是1981年,當時正值日本電視的黃金年代,城市化浪潮進入尾聲,很多城裡人思鄉情結濃重。
這部充滿人文關懷,描述東京一個單親父親黑板五郎帶著兩個孩子返鄉生活故事的電視劇,很快在日本社會引發巨大反響,不僅奠定了他國民級劇本家的地位,因為它在世界範圍的影響力,劇本裡的返鄉發生地富良野,也被更多人所了解。
阿布旅行手記比較有興趣的是,三十多年過去後,倉本聰和他的作品之於富良野,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存在?而困惑我們的另一個問題是,富良野究竟是因為富田農場,還是因為《北國之戀》,才成就了它北海道旅遊勝地的名聲。
畢竟,開闢於1903年的富田農場薰衣草園,1976年就被印在日本國鐵日曆上,並因此聞名,開始吸引遊客慕名前來觀光。時間線上,富田農場要比《北國之戀》更早爆得大名,而放到今天,倉本聰的劇和富田農場,也都為富良野博得了世界範圍的名聲。
阿布旅行手記這次富良野行程,於是就被定義成尋找倉本聰答案而來。
無處不在的「倉本聰牌」
先透露一下此行的發現,那就是我國唐代詩人,阿布旅行手記小編老鄉杜甫的一句詩:
「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
這是一首讚頌「初唐四傑」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的詩,結合全詩情境,這句詩大致可以理解為,不要說現在那些浮躁文人對「初唐四傑」作品無休止的攻擊與不屑,就算是他們肉身和名氣消亡很久之後,「初唐四傑」的作品還是會像日夜流動的江河水那樣萬古長存。
在富良野市,阿布旅行手記發現更多的還是倉本聰,以及和《北國之戀》有關的各種內容,而富田農場只存在於當地的導覽冊上。
這並不是說富田農場就不好,而是說,倉本聰和他的作品,在富良野有著更廣泛的影響力,因為它無處不在。慕名前來的遊客,感知薰衣草的美,只有去農場,相比農場,一個過硬的文化產品的影響,更是長期和潛移默化的。
從富良野站出來,因為肚子餓了,等去半山上的新王子酒店班車,也還有一陣子,所以就去了車站附近,在當地很受歡迎的一家餐廳。
找到店剛進門,撲面而來的就是《北國之戀》風,因為有一堵石牆,那是劇中五郎晚年修的石頭房子風格,而牆壁上,還掛著一大副倉本聰的題詞,看來店主人和倉本聰的關係不一般。
相比布置,這家店的餐食,倒沒有太多值得推薦。
它的甜品,加清酒的哈密瓜,味道給人怪怪的,紅豆冰激凌則太甜了,未必會對中國人胃口,至於主食什麼的,至今已經不記得那時候吃的什麼了,總之不是很滿意。
新王子酒店是個綜合型的度假酒店,也是富良野最高級的酒店,它裡面有很多體驗項目,晚上睡覺也很舒服,這個接下來專門寫一篇詳細說,這裡先說它的紀念品商店,又是遇到了各種倉本聰。
除了牆上《北國之戀》的海報,倉本聰的作品應有盡有,甚至老年黑板五郎的遺書,也專門作為商品來售賣。
而在衣服區,還有五郎穿過的衣服和帽子,價格也不貴,阿布旅行手記應景也買了一頂,但後來遺失在了火車上。
此外,那裡竟然還有賣打上《北國之戀》標牌的各種食品,比如零食,再比如一款名為五郎青南蠻的味噌醬。
在酒店登記入住時,前臺還特意送了阿布旅行手記一頁宣傳紙,上面寫著,就在第二天,距離酒店不遠的富良野演劇工場,有倉本聰的一場讀者見面會。當時就感嘆,真是倉本聰無處不在的富良野。
去了麓鄉,丟了倉本聰
在富良野的第二天,看酒店有關附近旅遊地的指示牌,《北國之戀》的取景地麓鄉,就在它的東邊。
結果,阿布旅行手記就下山,在富良野市騎自行車晃蕩一圈後,又返回到富良野站,坐上了一班去麓鄉的小巴。
雖說去麓鄉的人不多,但既然是取景地,且被當地作為一個旅遊景點來推介,有關《北國之戀》的痕跡,更是無處不在。
最典型的,就是到了麓鄉之後,在小巴站附近一家本地麵館吃麵,店內不僅能看到五郎的掛曆,去洗手間,進門發現,就算是洗手間,四周牆壁也貼滿了各種《北國之戀》的海報。
麓鄉有著不同時期,五郎住過的房子,因篇幅有限,這塊內容也放到接下來再細說。還是先談當天從麓鄉回來,倉本聰那場讀者見面會。
雖然阿布旅行手記在富良野市遊蕩時,覺得人氣冷清,但當天晚些時候,到了富良野演劇工場,發現去的人還是蠻多的,並且走道上到處還是和倉本聰作品有關的海報,以及他的作品售賣。
那時候,阿布旅行手記還沒看倉本聰最新的作品《安寧之鄉》,但這部午間劇已經在日本播出了,所以牆上也就貼有《安寧之鄉》的海報。
因為想要倉本聰的籤名,我們也就買了一本他的作品,見面會組織方,還發了一張帶有鉛筆的提問紙,可以將問題寫出來向倉本聰提問,再進入會場,發現裡面已經快坐滿人了。
這對阿布旅行手記來說,是一場很遺憾的見面會。因為倉本聰要2個小時後的9點左右才出場,同時出場的還有前幾天剛剛去世的昭和女神,八草千薰。而之前的兩個小時,都在放和她的作品有關的電影片段。
雖然電影裡的日語聽得不大懂,但鏡頭裡的八草千薰,確實是光彩照人,就算沒有語言,也能感覺到她演得聲情並茂。後來,又看了《安寧之鄉》才發現,老年的八草千薰同樣優雅迷人,但在富良野的當時,因為當天實在太累,沒等到他們出場,小編就提前離場了。
提前離場,也就錯過了和倉本聰的一面之緣,也很可能再也沒有這樣的機會了,至少不會再見到八草千薰本人了,不能不說,這是阿布旅行手記這些年在日本旅行最大的遺憾。
當時沒覺得有什麼,但現在,尤其是看完《安寧之鄉》,再看了《安寧之刻·道》,追悔莫及,因為他絕對是值得等待2個小時,再索要一個籤名的,而今年的倉本聰,已是84歲高齡。
最後,那如何來評估倉本聰對富良野市的影響呢?
阿布旅行手記覺得,相比作為一個景點而存在的富田農場,倉本聰和他的作品是全方位的。雖然目前中國遊客前往麓鄉打卡的並不多,但不乏看到歐美遊客的身影,而因《北國之戀》衍生出的各種旅遊紀念品,更是隨處可見,換言之,它是富良野市的靈魂。
如果沒有了倉本聰和他的作品,富良野應該也就是像日本中部高山那樣,僅僅是一個知名旅遊地,也就僅此而已了。
阿布旅行手記往期北海道遊記尋蹤:
5,逆向漫遊日本北大,請記住這句話:「少年啊,要胸懷大志!」
4,旅行社常惦記,卻又被遊客遺忘,這樣的北海道遊走之城不多了
3,日本工廠的觀光生意,到北海道這家巧克力工廠走一遭就知道了
1,為遊客而設,可以泡溫泉的飛機場,我只服北海道
2,除了「三大拉麵」,北海道還有第四拉麵,我自己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