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教育就是選擇奉獻!」這是市五屆政協委員、延川縣第二中學校長都維雄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作為一名市政協委員,他堅持為我市的教育發展建言獻策,用自己的言行詮釋責任。
參加工作28年以來,都維雄忠誠於教育事業,兢兢業業、默默奉獻,愛校如家,愛生如子。「他教給我們的不僅僅是知識,更是人生道理。」提到都維雄,學生們心中充滿敬意。
踏上教育工作崗位的28年間,都維雄先後榮獲「中國好人」「陝西省中小學優秀班主任」「陝西好人」「陝西省六五普法先進個人」「延安模範」「延安市師德建設先進個人」等稱號。
義務補課近1萬小時
都維雄出生農家,「土臺子、泥孩子」從小學到中學,他親歷了簡陋與落後的求學環境。或許是少年時的求學經歷給他留下太深的記憶,他從洛川師範一畢業,就投身於山區教育,這一幹就是28年。
「絕不能讓一個學生失學!」這是都維雄寫在記事本上的一句話,也是他的座右銘。一次家訪中,都維雄了解到學生楊傑自小喪父,母親又意外骨折,讓本就貧困的家庭雪上加霜,楊傑面臨著輟學的危險。為了幫楊傑一家渡過難關,都維雄帶著班幹部給楊傑家送去了米麵油,並組織同學為楊傑輔導課程,讓楊傑既能安心照顧母親,學業上也能趕得上。
在都維雄的幫助下,還有雒榮、楊奇、都少傑、張文霞等20多名貧困學生順利完成學業。20多年來,他已記不清自己因資助學生花了多少錢。由於延川縣處於落後地區,農村孩子多,學生家庭教育嚴重不足。他在家長的配合下堅持給學生義務補課,20年來累計補課近1萬小時,有效彌補了家庭教育的不足。
心系教育履行職責
「學校是教育的主體,要充分發揮學校的教育職能,全面貫徹落實《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提高全民科學素質。」說起工作,都維雄表示。作為一名從事教育的政協委員,教育問題始終是他關心關注的問題。
2017年,全市兩會期間,作為政協委員的都維雄提交了《強化學校教育職能提高全民科學素養的》的提案。他在提案中提出,當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發生碰撞的時候,迫切需要加強精神文明建設,提高全民整體素質。要強化學校作為教育機構的職能,通過提升素質教育、強化學校教育的社會職能,構建「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教育網絡、發揮家長學校作用等措施提高全民綜合素養。
履職政協委員期間,都維雄先後調研撰寫了《強化學校教育職能提高全民科學素養》《關於推進延安各縣域義務教育發展問題的建議》《積極構建科學的、和諧的家庭教育促進體系,合理開發家庭教育優質資源》《關於規劃整治延川縣第二中學後山居民區建議》等提案,充分發揮了作為一名從事教育工作的政協委員社會職能。
用心呵護孩子成長
延川縣第二中學是陝西省示範初級中學、陝西省文明校園、陝西省義務教育文化建設示範校。在校學生1159名,其中農村戶口學生就有1117名,建檔立卡貧困戶家庭學生245名。
考慮到農家孩子營養跟不上,運動量又大,都維雄積極聯繫社會愛心人士,於2017年9月5日,即國際慈善日當天,啟動了延川縣第二中學「營養餐工程」,每頓飯為所有在校學生免費增添一道雞肉、魚肉、豬肉、牛肉等葷菜組成的營養餐。
都維雄還聯繫愛心企業,成立了延川縣第二中學「愛心之家」,解決學生中孤兒的節假日生活問題,為就讀學生提供節假日裡的住宿及一日三餐。同時,專門安排教師輔導作業,讓這些缺乏關愛的學生在「愛心之家」感受家庭的溫暖,給這些特殊孩子提供一個良好的身心發展環境。
同時,都維雄積極響應延川縣教育精準資助政策,摸清每一名建檔立卡貧困戶家庭戶孩子的情況,在全校開展教育扶貧特別關注活動,由每名教師關注2~3名建檔立卡貧困戶家庭的孩子,對他們進行物質資助和精神關懷。
都維雄,他作為人民教師,立德樹人,碩果纍纍;作為政協委員,建言獻策,奉獻社會。他堅守著三尺講臺,不忘師者初心,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著一名政協委員的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