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冬嬌 記者 孟楠
李丹 攝
日前,炊具行業知名品牌蘇泊爾被曝出多款不鏽鋼鍋具存在錳含量超標、鎳含量不達標的問題。一時之間,廚房炊具的選擇、使用成了老百姓們關注的焦點:在後蘇泊爾「質量門」的品牌迷霧中,我們該如何選擇炊具?為此,本報記者採訪了大連交通大學材料學院許鴻吉教授。
不鏽鋼炊具含錳過多不利健康
據許鴻吉教授介紹,不鏽鋼是在普通碳鋼的基礎上,加入一定量的鉻和鎳等合金元素,使之具有防鏽防腐蝕的能力。後來,由於不鏽鋼需求量的大幅增長,對鎳的消耗逐年攀升並帶來價格的猛漲,美國人開發了目前普遍使用的高錳系列的奧氏體不鏽鋼。
「不鏽鋼產品中的錳與鎳、鉻必須按特定比例共同作用於材料上,才能達到預期的防鏽效果。」許鴻吉教授說,國家標準規定,合格的不鏽鋼產品中鉻、鎳的含量分別為18%和8%。另據資料顯示,錳元素是與神經科關係最密切的金屬元素之一,如若人體攝入過多則可能會引起錳中毒,早期症狀表現有精神差、失眠、頭昏、頭痛、無力、四肢酸痛、記憶力減退等,嚴重時可表現為帕金森症候群和中毒性精神病。
許鴻吉教授建議,在挑選不鏽鋼炊具時,應注意看標籤標識,儘量避免購買「三無」產品。此外還要注意,一是「鈍化」對於提高不鏽鋼防護能力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挑選時要確保鍋的表面潔淨及表層氧化膜、鈍化膜的完整;二是要檢查鍋的製件有無明顯損傷,加工過的表面有無明顯腐蝕斑點。
選鍋具也要「門當戶對」
眼下不鏽鋼鍋、鐵鍋、不粘鍋等五花八門的鍋層出不窮,令人難以選擇。那麼,到底什麼樣的鍋適合自己家呢?
許鴻吉教授介紹,鐵鍋是日常烹飪時較常見的傳統炊具,無論是生鐵鍋還是熟鐵鍋,其主要成分都是鐵,還含有少量的硫、磷、錳、矽、碳等。鐵鍋因其幾乎不含有對人體有害的重金屬元素而被稱為「最健康的鍋」。使用鐵鍋的另一個優勢是能給人體長期均勻地補充鐵劑,可預防缺鐵性貧血的發生。但沒有缺鐵危險的老年人及患有血色素沉著症的人,最好不要長期使用鐵鍋。
挑選鐵鍋時可以用小刷子將鍋凸凹兩面中心可能存在的石墨刷掉,察看有無疵點。厚薄不均的鐵鍋最好不要選,購買時可將鍋底朝天,用手指頂住鍋凹面中心,用硬物敲擊。聲音越響,手感振動越大者越好。
不粘鍋因其不粘底、易清洗等優點漸受人們歡迎。許鴻吉教授介紹,其之所以不粘,全在於鍋底的那層叫「特氟龍」的塗料。但消費者應注意的是其使用限制:衛生部批准實施的國家強制性標準《食品容器內壁聚四氟乙烯塗料衛生標準》對不粘鍋的使用作了兩個限制:一是不粘鍋不能製作酸性食品;二是使用溫度要限制在250℃以下。
選購不粘鍋時,消費者應從外觀質量、手柄載荷強度、基本材料厚度、不粘塗層厚度等方面考慮。注意觀察不粘層表面是否光滑、色澤一致、無氣泡、不脫落、裂紋和爆點等明顯缺陷。
對於鋁鍋,許鴻吉教授建議選擇淺黃色的鋁製品為好,因為其抗腐蝕能力和耐磨性都較強一些。鍋身挺直圓正,鍋底、鍋蓋及內外光亮,沒有暗色、黑色斑痕或裂縫的鋁鍋為佳。
(大連日報)
[實習編輯:劉克]
::相關報導
女孩刨翻鐵鍋被燙傷 滾燙的肉湯從其頭部淋下(2011-01-26 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