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橋鋪IT數碼港中央公園透視圖。
2010年10月,重慶高新區重新組建正式掛牌。一年來,高新區做了些什麼,有了哪些改變,未來如何發展,以及石橋鋪片區如何改造,二郎未來的定位以及金鳳怎麼發展?這是社會各界和老百姓一直以來關心的問題。
昨日,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高新區管委會主任石繼東拋出高新區的四大規劃,其中石橋鋪地區提升發展規劃,讓市民看到石橋鋪地區的美好藍圖。
地下
車庫連一片
可停15000輛車
好多人對石橋鋪的關注,可能從購買第一臺電腦就開始了。購買電子產品,好多市民都會去石橋鋪,因為這裡賣場多,產品多,可以貨比三家挑選自己心儀的電子產品。但是,停車難,是大家的同感。
石繼東說,下一步,將整合石橋鋪當前各物業地下停車庫各自獨立的現狀,通過地下工程將石橋鋪地區現有及未來啤酒廠地區地下車庫連通連片,並在科園二街和萬昌商業街下部,建立兩條連接現有商業區與對面的啤酒廠街區的地下通道,形成地下車行環道。再統一規劃設計地下車庫出入口,預計現有的10餘個將減少為5個左右,大大增加地下可用空間,設計石橋鋪地區可實現停放15000輛車的負荷能力。此外,再結合石橋鋪地區車流交通需求,在目前啤酒廠地塊中設置計程車、公交車軌道交通之間的零距離換乘。實現石橋鋪商圈車子進得來、停得下、走得通。徹底解決商圈停車難、交通擁堵難題。
石繼東說,對於地下,石橋鋪地區整體規劃還充分考慮地鐵的重大價值做足了功夫。地鐵1號線石橋鋪站現有的四個出口,有兩個出口靠近百腦匯賣場,與其他賣場相對距離遠一點。
規劃結合地鐵1號線和6號線的走向,在石橋鋪商業街中部區域增設出入口,用地下通道連通地鐵石橋鋪地下站點,今後市民逛石橋鋪直接坐地鐵,經過延伸連接通道,可直接到達石橋鋪商圈核心區地下,再通過電梯直接進入商場。
空中
6米高空走廊
連通6大賣場
功能單一的單個建築與建築,通過步行街或者其他方式相連後,就會形成一個功能多樣的城市綜合體,實現城市功能多元化。
石繼東說,在拓展地下空間的同時,石橋鋪規劃正設法徹底解決現有各賣場之間,及老賣場與未來啤酒廠片區因石楊路阻隔問題。
現有的科創路將建成步行街,通過天橋將實現賽博、百腦匯與太平洋等6大賣場連通。同時新規劃創造性提出空中人行交通迴廊設計,迴廊將建設在離地6米左右的高空,現有的百腦匯、賽博、太平洋等賣場,通過直接橫跨石楊路上空架空走廊,延伸到啤酒廠地塊新建賣場,方便市民通過廊道可通達每一個想去的賣場。
商圈面積大,市民逛累了,如何繼續逛下去?這一問題,新規劃考慮到了。在結合空中迴廊建設基礎上,規劃借鑑機場快速人行設施,建立封閉式「快速步行系統」,用自動步道作為人行步行輔助,市民只需站在自動步道上,把好扶手,自動步道將你到想去的賣場。
這一設計,將徹底解決困擾當下各商圈因步行線路過長的問題,大大增強商圈的人性化建設。
地上
原重啤地塊
新建兩大賣場
重啤地塊目前進展如何,今後如何打造?昨日發布會上,石繼東說,這一地塊,已經在市土交所掛牌了。「重啤地塊有15萬方的商業體量,主要以IT數碼銷售為主,使我們IT數碼港的整個銷售面積能夠達到接近30萬平方米的一個總的營業規模。」
他說,在新拓展的300多畝啤酒廠片區,再造兩個主題數碼賣場,打造重慶動漫基地,打造國際化電子娛樂展覽館,開展遊戲展及大型遊戲廠商發布會,增設高科技體驗館,可供最新科技產品展示和市民體驗,開闢創新家居電子產品生活體驗館。確保石橋鋪數碼港以覆蓋最完整的IT產業鏈條在全市及西部地區形成優勢核心競爭力。
同時增加市民生活的百貨賣場超市、增加五星級酒店、商務辦公、娛樂消費等第三產業,以及一個較大面積的商圈休閒區域,實現石橋鋪數碼港作為城市商業中心的各項功能,再配以區域全覆蓋的無限網絡,打造一個科技、時尚、國內一流IT數碼中心。
「IT數碼商圈六大數碼消費商場中間的區域可以說是髒亂差,我們要進行改造提升。另外我們還要引進其他的一些知名企業來提升品質,包括華碩總部落戶在石橋鋪地區。」
同時,對整個居住區域要進行改造。原來石橋鋪地區遺留下來的城中村、危舊改項目,在現在已經啟動的基礎上,也要根據老百姓的要求來有序的推動舊城的改造和城中村的改造。記者 任明勇
相關新聞>
陳家坪車站將遷白市驛
原址將成公交換乘樞紐
陳家坪立交至上橋立交段將擴成雙向六車道
陳家坪長途汽車站,高新區正在積極推動外遷改造。石繼東介紹,根據規劃,陳家坪長途汽車站將外遷至白市驛,位於白市驛的長途汽車站即將開建。隨著長途汽車站的外遷,陳家坪汽車站的功能將變成綜合的城市公交換乘樞紐中心,並且設有軌道交通出入口。同時,陳家坪、石橋鋪的路網系統將進一步完善。成渝高速路高新區段(陳家坪立交至上橋立交段)將擴寬,把原來的雙向四車道擴成雙向六車道,交通將更加便捷。
44米寬高新大道今年底將通車
金鳳、含谷和白市驛組團,屬高新區拓展開發區。石繼東昨日介紹,這一組團將注重產業發展、城市建設與生態環境保護的有機融合,積極探索信息化推動下的「新型工業化」發展道路。
現在看起來,金鳳還有些遠,不過隨著高新大道的建設,距離將縮短。今年1月高新區首個重大基礎設施項目高新大道開工。高新大道按照城市一級主幹道標準建設,全長5.65公裡,寬44米,雙向6車道,目前已初步貫通,預計年底建成通車。高新大道全面建成通車後,將與成渝高速共同構建起縱貫高新區全域、連接東西兩大片區的交通紐帶,從石橋鋪到金鳳的車程將縮短20分鐘以上。
來源:重慶晨報 轉自:新華網